护理干预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论文_张丽

张丽

贵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556000

摘要: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114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经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和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 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治愈率和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护理干预;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效果

急性胰腺炎是临床中一种常见的急腹症,具有起病迅猛、病情凶险且预后较差的临床特点。其致病因素目前尚不明确,一般认为胆源性疾病、酗酒及饮食不当是造成急性胰腺炎的重要原因[1]。重症急性胰腺炎比一般急性胰腺炎更为凶险,死亡率更高,在临床中属于治疗难度比较大的病症。为提高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并改善预后,我院抽取了114例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进行专项研究,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114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7例。观察组有男患者30例,女患者27例;年龄为23-70岁,平均年龄(50.5±6.7)岁;病因:酗酒或饮食不当25例,胆源性疾病29例,其他原因3例。对照组有男患者28例,女患者29例;年龄为22-71岁,平均年龄(51.2±6.5)岁;病因:酗酒或饮食不当27例,胆源性疾病26例,其他原因4例。经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性(P>0.05)。

纳入与排除标准:本次研究纳入的患者均符合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标准,存在典型的临床症状,并在CT检查中得到确诊。排除了有智力障碍的患者、精神病患者、合并其他严重器官疾病患者、胰腺出血及坏死患者以及胰腺肿瘤患者。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第一,基础护理。在重症急腺炎患者禁食期间,护理人员应协助患者漱口,每日三次,从而使口腔保持清洁,防止口腔霉菌感染。如果是在夏季,或者是在患者出汗较多的情况下,护理人员应及时给患者更换床单,并给患者换上棉质衣物,从而避免压疮的产生[2]。而在疾病早期,护理人员应叮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禁止下床活动,从而减少机体代谢率,增加脏器血流量,进而促进胰腺组织的修复。而对腹痛比较严重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在旁协助患者坐立或躺下,以减轻患者的疼痛感。而对疼痛程度较轻的患者,护理人员可以鼓励患者保持低半卧位的体位,利用这个体位使腹腔渗液引流至盆腔,从而控制炎症在腹腔内蔓延。对疼痛剧烈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在床边安装床档,以防止患者应疼痛辗转坠床[3]。第二,饮食护理。在疾病早期患者应禁食禁水,而护理人员则应向患者及其家属说明禁食禁水的重要性,以使患者能够积极配合。同时,因为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对能量的消耗比较大,所以在治疗期间患者应得到大量的营养补充。对此,护理人员应给予患者完全肠外营养,输注血浆、蛋白质以及肠外营养液等物质,以提高患者的机体抵抗力,维持水、电解质的平衡。而在患者的胃肠功能得到恢复,并且没有腹痛、腹胀等症状时,护理人员可以给患者安排米汤、藕粉等流质食物,并叮嘱患者少吃多餐。随着病情的逐渐好转,护理人员给患者安排的饮食也逐渐过渡到无脂半流食、普食。此外,护理人员还应叮嘱患者禁止食用辛辣、刺激性强的食物,戒烟戒酒,合理、规律饮食,从而防止病情复发。第三,管路护理。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通常情况下留置的各种管路,比如氧气管、胃管等。为防止发生意外情况,护理人员应做好管路护理,包括熟悉各种管路的作用以及留置时间,给各种管路做好标识,以正确的固定方式将管路固定好,并时时检查管路是否通畅[4]。第四,用药护理。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药物比较多,比如胸腺肽、生长抑素等。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首先应熟悉各种药物的作用、药性、使用方法及不良反应等情况,如果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出现了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那么护理人员应及时听取患者的主诉,并及时加以解决,从而消除不良反应的影响[5]。第五,心理护理。心理护理能够使患者的身心症状得到改善,因此,护理人员应在日常护理中践行心理护理:为患者创造一个良好的住院环境,消除患者的陌生感和紧张感;鼓励患者将内心的情绪和痛苦发泄出来,或者向护理人员倾诉;指导患者家属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给予患者家庭支持,从而帮助患者树立信心[6]。第六,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对此,护理人员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向患者及其家属说明健康的生活习惯的重要性以及不健康的生活习惯的危害,以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消除致病危险因素;急性胰腺炎容易复发,因此护理人员应向患者说明急性胰腺炎的发病机制和诱因,并指导患者做日常护理。

1.3临床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治愈率、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其中,治愈的评价标准为患者的腹胀、腹痛和发热症状消失,机体恢复自主排便,无恶心、呕吐症状。采用中文版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36)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包括健康感觉、躯体感觉和睡眠状态三项。

1.4统计学分析

患者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效果

经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见表1。

3.讨论

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不仅承受着腹痛、恶心、呕吐等痛苦,而且还具有较高的死亡率。而根据相关研究的报道,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预后。因此,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应受到重视。本次研究以提高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生存率为目的,对比了常规护理与综合护理干预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患者其临床效果和生活质量明显优于采用常规护理的患者。本次研究中,综合护理干预分为基础护理、饮食护理、管路护理、用药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六个方面的内容,这六项护理措施分别从不同的方面解决了患者的实际问题,消除了不稳定及不安全因素,从而使患者的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得以降低,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以提高。比如,基础护理关注感染的预防、压疮的预防、坠床等不良事件的预防、疼痛的预防等,并通过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使以上护理风险消失。

综上,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并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李雅卿,李雪峰.全程护理干预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4,18(02):75-76.

[2]张静,郭万红.护理干预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J].黑龙江医学,2015,12(08):965-966.

[3]贾兰芳,邢琰等.综合护理干预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影响[J].承德医学院学报,2015,27(05):417-418.

[4]周华容,成艳.护理干预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治疗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疗养医学,2015,21(07):747-748.

[5]方梅,吴家余.护理干预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疗效及预后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10(22):2497-2498.

[6]林全英,黄春林.综合护理干预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3,17(29):209-210.

论文作者:张丽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2/18

标签:;  ;  ;  ;  ;  ;  ;  ;  

护理干预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论文_张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