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伴随着我国城市的高速发展,我国居民对于城市规划设计的要求也变得愈发提升。因此,想要更好的提高城市规划设计水准,就需要以城市中多个要素为核心开展综合分析,建筑物作为城市发展的基础,在设计建筑的时候,也是需要纳入到城市规划设计计划中去的。只有好的建筑设计才能贴合城市规划设计的需要,推动城市规划建设发展的更好,这对于我国新型城市的规划建设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建筑设计;城市规划;生态;新型
引言:随着国际化都市、数字城市、信息化社会和绿色生态城市等新型概念城市建设的不断涌现以及沿海开放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都为我国城市整体规划建设指明了方向。城市间的相互协调、共同发展等问题也越来越重要,已经成为各个企业和居民们关注的热点问题。
1、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内涵
1.1城市规划设计
城市规划设计是指通过提前对城市的空间和布局进行分析与设计,通过以满足城市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为主要目的,对城市的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采用专业性、综合性和经济性的原则,对城市的发展做出一个综合的部署。一方面,我们要以生态的和可持续的眼光去展望城市的未来,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另一方面,我们更要接受和延续城市现有的历史景观,对城市的整体区域进行宏观并且科学的规划设计。与此同时,还要最大程度的协调各类建筑之间的联系以及建筑群的整体形象,从根本上解决城市的建筑问题。
1.2建筑设计
建筑设计的基本含义是:对建筑物进行科学的规划,力求在美观、经济、实用等方面合理设计与规划,在最大程度的满足多方需求的基础上,与整个城市的规划设计配合的相得益彰。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建筑设计能够体现一个时代的背影,通过建筑设计实现建筑美观与时代的交接;另一个方面,在突显一个时代的风格和展示一个城市的风采同时,必须满足于周围环境的协调一致,实现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的完美对接。
2、城市规划设计中的建筑设计
控制性详细规划作为城市整体规划与修建性详细规划之间的中间程序,是对城市建设进行规划管理的重要根据与土地使用的基础条件。伴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进步,其控制力也受到了严重的挑战。自从进行改革之后,中国经济处于转型发展阶段,城市发展进程不断增快,同样地也产生了一系列的失控情况。究其因素,包括下面几点因素:(1)开发单位与建筑单位一味寻求经济收益,不断改变建设用地与增加建筑密度。(2)行政领导为了实现招商引资的目的,采取强制性手段进行规划管理。
在建筑设计过程中,一般采用的方式就是从主观的角度作为切入点,借助形体、体量的造型来满足视觉层面上的审美需求,并且设计的大部分时间都是为了达到审美要求,针对细部则因为时间的制约而无法做到具体推敲了,主要是由于并未综合外部环境进行整体考量。我觉得建筑设计需要从下面几点进行充分考量。
2.1结合环境
从城市区域规划出发设想建筑与大环境的结合:建筑的整体轮廓上,与周围的现有建筑呼应,立面上虚实对比、色彩处理与环境格调相协调,流线上,符合环境的肌理;从人的感觉出发想象建筑局部小环境的处理,通过人的生理和心理的感受塑造城市空间。
2.2造型
有自己的风格,整体性强,简单中体现复杂,不变中起变化。这方面我喜欢板材效果,直接、明了、轻盈。
2.3理性
承传历史文脉,用抽象化的手法引用或延续历史的痕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当然,最重要的是把视线集中在人的视觉所能及的范围内进行思考。视线所能及范围内着重考虑。高层建筑顶部以及多层不上人屋顶等视线不能及处简洁处理,体现一定秩序,满足可能的俯瞰效果,并从墙面倾斜、局部层高处理等来控制人的视线和控制小环境,比如:曲面玻璃,将天空反射向地面、局部低层或镂空引进阳光等。
3、新型城市规划设计中建筑设计策略分析
在新型城市规划过程当中,需要对生态建筑进行进一步的发挥,所以在新型城市规划过程当中在进行建筑策略的时候,应该本着绿色生态的原则,在传统建筑的基础之上,进一步的做好城市的内部环境设计和建筑单元设计。
3.1声光环境以及风环境和噪声污染
从采光角度出发,为了进一步增加日照的长度,设计师可以设计成弧形或波形,这可以使阳光的建设时间和阳光的普及更高。对于建筑的室内装修,施工人员可以使用浅色的色调,通过添加两次反射光线的形式,获得足够的室内光线。在夏季,你应该安遮阳棚,不需要的日光在室外被遮蔽。同时,门窗也设置了一定的注意原则,门窗应有利于自然通风,如果要降低隔音效果,可以带走多余的隔音,施工企业也可以安装隔声窗户,外墙隔音堵漏。在生态建设中,自然通风是最经济、最有效的环境调控手段,而建筑布局、门面设计和三维空间布局,都对自然通风的影响有重要影响,充分考虑这一因素。如果不增加家庭的投资,就可以创造一个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在建筑设计中,特别是居住区,噪声是设计中要考虑的因素之一,在住宅规划中应有效地考虑噪声设计的预防,使噪音影响人们的生活。污染控制问题也需要注意,建筑物内部空气质量不好,必须与室外空气污染有关,并通过有效的绿化,有效组织周围的气流,才能改善室内空气品质。
3.2建筑节能设计和水热环境设计
建设单位进行生态建筑设计和施工,在另一程度上也降低了成本投入。在实际的生态建筑设计过程中,设计单位应巧妙地利用有效手段减少材料、成本和人力资源,以最低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生态建筑这一绿色建筑设计非常适合我国的资源短缺和可持续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设计单位应科学合理地利用每平方米的空间,全力打造三维度,扩大和延伸,从而提高建筑的设计和最佳使用效率。生态建设节水,主要关注两个方面,分别是水质和水量。为了节约用水,建筑企业可以选择良好的节水设施,或安装雨水采集设备,并建立污水处理系统。此外,生态建筑小区供暖,为了保证建筑节能和环保的需要,夏季用户可以控制室内温度25 度,冬季应在室内温度控制22度以上。同时,为了进一步完善生态建筑热环境技术,还可以采用采暖、制冷和热水供应接头形式。
3.3绿化水景设计
绿化景观设计是生态建筑规划设计的核心,目前,中国的城市生态建设区在景观设计中,往往只有树林、草原,而忽视了曲桥、水和雕塑等建筑的生态空间要素,这使得居民的生态建设区不保护休憩空间。首先,在规划生态建设的公共空间时,要更加重视树木、草坪、曲桥、水、建筑、雕塑的建设,力求与公园、河流相结合,营造舒适典雅的氛围。其次,半私空间,在半私密空间规划设计中,应更加注重设备的完备性和多样性,其规划成为最具吸引力的领域。最后,私人空间主要是指室外塔楼、阳台的楼层和住宅庭院。在私人空间规划设计中,底层庭院可以由居民自由栽培,阳台可被用来俯瞰、休憩和种花。
结束语:综上所述,建筑是人类人们与进步的重要体现,是城市的基本构成,在现代城市化建设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与价值。通过将建筑设计运用到城市规划设计中,能够有效规避传统建筑工程建设中所存在的弊端,积极迎合现代化社会的发展与要求,实现对传统建筑结构的优化与整合,同时对于新型城市规划设计而言,生态型建筑设计提升城市规划的整体质量,服务于城市建设综合效益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杜娇燕.建筑规划的设计在城市规划建设中的重要性思考初探[J].四川水泥.2019.
[2]龚静.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的联系与协调发展[J].建材与装饰.2016.
[3]张子光.现代城市规划对建筑设计的影响分析[J].科技与企业.2013.
论文作者:杨媛宇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29
标签:建筑设计论文; 建筑论文; 城市论文; 城市规划设计论文; 生态论文; 城市规划论文; 环境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