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因势利导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论文_吴素兰,吴赐钦

谈谈因势利导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论文_吴素兰,吴赐钦

吴素兰 吴赐钦 (1.福建省南安市成功中学 福建 南安 3623002.福建省南安市大坝小学 福建 南安 362300)

摘要:在历史课堂教学中不要简单粗暴地打断或忽略学生提出的问题,不然会导致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从而影响学习的积极性;应该要注意因势利导,顺水推舟,要充分的注意到提升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重要性,进而有效满足素质教育对于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提升的要求,促进初中历史教学效率的提升。

关键词:因势利导 顺水推舟 激发学习兴趣提升历史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65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7-2826(2019)02-0151-01

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会出现意料之外的状况,打断教师在备课中做的精心准备。在备课时,教师往往考虑的是教学过程的设计,每一个子目要怎么讲,要设计哪些问题,学生会怎么回答,却忽视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可能会提出出乎意料之外的问题,是简单粗暴地打断问题——“这个问题你们可以课后去研究。”还是因势利导地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思考呢?

某天上午第三节,初三年四班,我正在复习七年级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中“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时,有一个学生举手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秦王嬴政到底姓什么?”这个学生平时不认真听讲,但是对历史有很大兴趣,桌上除了课本,还放着两本厚厚的《中华上下五千年》以及《三国演义》。我的教学设计中根本没有这一环节,如果用以前惯用的手段“这个问题我们课后讨论好吗?”显然是对学生的“外交辞令”(实际是老师不允许讨论),若继续把学生引入我精心预设的教学过程之中,只怕会打击他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学习的热情、好奇心、学生的创造思维很可能就被扼杀了!若是回答的话,这节课的教学任务就很难完成。我犹豫了一下,看看全班同学饶有兴趣的表情,果断地决定因势利导,顺水推舟 ,改成复习七年级下册《第9课 贵姓何来:中华诸姓的来历》。在教学中重视因势利导,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我先回答刚才那个同学的问题:“嬴政的姓有三种说法,一说姓赢,一说姓赵,一说姓吕。说秦始皇姓嬴,是论其总根,秦的祖先姓嬴;说秦始皇姓赵,是指其支系,‘秦庄襄王为秦质子于赵,姓赵氏’;说秦始皇姓吕,是讲其实质,认为秦始皇是吕不韦的儿子。这三种说法都出自太史公,都有充分根据,都是对的,不能说哪个是错误的。这三个姓用在秦始皇身上,以嬴姓最普遍。”

师 :现在的姓,是古代姓、氏的合称。姓和氏在上古时期各有分别,姓是标志家族系统的称号,源于母系氏族社会,当时各氏族都有一个共同的女祖,成员皆为其后代,各氏族的标志称姓。三代(夏、商、周)以前妇人称姓,男子称氏(比如轩辕氏、神农氏)。因此作为族号的姓,较古老的不少从“女”,如姜、姒(音sì)、姬、姚、嬴等。氏是较姓后起的标志宗族的称号,为姓的分支,以区别子孙之所由出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师:现在大家回顾以前教过的知识,分组思考讨论,第一组思考姓氏的来源,可以归成几类;第二组想一想有什么有趣的姓氏;第三组思考姓氏的变化。

几分钟思考讨论后,各组派代表发言。

第一组代表:经过讨论,我们认为姓氏的来源有这几种:

(1)以朝代的名称为姓氏,如:夏、商、周、秦、魏、晋、唐、宋等;

(2)以赏赐的爵位为姓氏,如:王、公、伯、侯等;

(3)以分封的国名为姓氏,如:齐、鲁、宋、卫、陈、吴等;

(4)以担任的官衔为姓氏,如:司徒、司马、司空、司寇等;

师:你们能找出这些已经很不错了,其实还有这几种:

(1)以居住的地方为姓氏,如:南宫、东郭、园、池、柳下等;

(2)以亲属的排行为姓氏,如:伯、仲、叔、季、孟等;

(3)以从事的工作为姓氏,如:陶、匠、巫、卜、屠等。

(4)以贵族的谥号为姓氏,如:齐桓公之后以“桓”为氏、宋穆公之后以“穆”为氏、楚庄王之后以“庄”为氏等;

第二组代表:有趣的姓氏有很多,我们归类为以下几种:

(1)表示数字的姓氏有:伍、陆、柒、拾、百、千、万等;

(2)表示时令的姓氏有:春、夏、秋、冬、季、年、时等;

(3)表示方位、方向的姓氏有:东方、西门、南宫、左、高等;

(4)表示颜色的姓氏有:赤、黄、青、蓝、白、乌等;

(5)表示五行的姓氏有:金、木、水、火、土;

(6)表示动物的姓氏有:牛、马、羊、猪等;

(7)表示植物的姓氏有:松、竹、梅、兰、李等;

(8)表示天气的姓氏有:风、云、雷、雨、雪等。

师:你们能找出这些已经很不错了,看来大家学习积极性都很高,接下来看看第三组会给我们带来什么答案。

第三组代表:经过讨论,我们认为姓氏的变化有这几种:

(1)皇帝赐姓:如郑成功,原名郑森,南明把他赐姓朱。因为这个姓不能直接称呼,所以被人称为国姓爷;郑和,原名马三宝,因靖难之役有功被明成祖朱棣赐姓郑名和。

(2)因避祸而改姓氏 :如司马迁之子为避祸,改为两个姓:同、冯(在司马氏的基础上各加一点);韩信的儿子韩天贡,逃到广西宜山改姓韦。

(3)因避讳而改姓氏,如:丘姓因避讳孔丘而改为邱姓。

(4)少数民族与汉族融合,比如北魏孝文帝改汉姓的措施:拓跋改为元,丘穆陵改为穆,贺赖改为贺。

通过这堂意料之外的课堂教学,我发现虽然没有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但是学生获得了满足感和作为学习主人自主获取知识的成就感。从此以后,我发现这同学对老师态度特别亲切,上课也认真听讲了,很多同学上课积极性也提高很多了。

通过这堂课,我逐步认识到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以学科、书本、课堂为中心,以教师的教为中心,“以不变应万变”,忽视复杂的教育对象,很少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与实践来获得知识,这是教学中的误区。在教学中我们应注意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对于课堂上学生提出的有关问题,不能置之不理,也不能简单粗暴地打断,要注意引导,要充分的注意到提升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重要性,进而有效满足素质教育对于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提升的要求,促进初中历史教学效率的提升。

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立项课题《教学过程差异研究 》,立项编号2018XB00886。

论文作者:吴素兰,吴赐钦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2月0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8

标签:;  ;  ;  ;  ;  ;  ;  ;  

谈谈因势利导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论文_吴素兰,吴赐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