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58例内科护理干预效果观察论文_董爱萍

脑出血58例内科护理干预效果观察论文_董爱萍

哈尔滨市香坊区人民医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36

【摘 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在脑出血手术前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于2014年1月到2015年2月在我院进行脑出血手术治疗的患者58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对其进行常规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进行人性化护理,观察其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情况均有所好转,但观察组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程度改变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脑出血患者手术前后使用人性化护理护理干预能够更好地对患者进行护理,在临床脑出血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脑出血;内科护理;人性化护理

脑出血是一种脑实质的血管破裂,发生的脑内部出血的情况,是一种极为严重的脑部并发症,如果不加以关注,很有可能会对患者造成极为严重的危害。目前,对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手术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脑出血患者术后病情变化比较快,同时并发症也比较多,死亡率较高。为了取得更佳的治疗效果,就需要对脑出血患者在手术后进行较好的护理。为此,我院对其进行了的研究,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于2014年1月到2015年2月在我院进行脑出血手术治疗的患者58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9例,其中男19例,女10例,年龄 56~79岁,平均(61.35±1.96)岁。出血量 16 - 91ml,平均(48.92±2.67)ml。观察组29例,男15例,女14例,年龄54 - 80岁,平均(64.76±4.09)岁;出血量15 - 96ml,平均(47.9士2.4)ml。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出血量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的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使用人性化护理的方式进行护理。具体措施为(1)心理护理。因起病急、病情危重、进展快,患者和家属易产生负面心理情绪,影响治疗效果。护理人员应第一时间告知手术效果,尽可能传达有利消息,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术后科学评估患者心理状况,有针对性实施心理疏导,介绍疾病起因、危害、手术有效性、可能发生的并发症、治疗成功案例等,纠正患者及家属错误认知,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鼓励家属给予患者最大的亲情支持,缓解其孤独、抑郁等情绪,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接受后续治疗。(2)病情监测。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呼吸、脉搏等,每半个小时测定1次加强心电监护,观察患者意识状态,若瞳孔出现异常,警惕颅内升高,需及时探明原因处理。观察引流量、引流液颜色、性质等,若出现淡黄色或鲜红色液体,需立即向医生汇报,并做好引流管护理和清洁,定期消毒更换。(3)健康指导。对患者行为进行干预,纠正患者不良生活饮食习惯,合理饮食,确保每日营养摄入量,少食多餐,以低盐、低脂、高蛋白、高纤维素饮食为主,适当补充微量元素,多进食新鲜的蔬菜、水果确保大便通畅,禁食生冷、油腻、辛辣等刺激之品。劝导患者戒烟戒酒,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充足睡眠。(4)功能锻炼。针对轻中度吞咽困难患者,采用不同肌群协助锻炼,给予半流食或软食,头偏向瘫痪侧缓慢进食;重度吞咽困难者,进行鼻饲将床头抬高30一60°,保留20 min头高位,避免发生误吸。病情稳定后,指导患者进行肌肉松弛和关节训练,避免肌肉萎缩,并教会其锻炼技巧,嘱咐患者坚持锻炼。(5)预防并发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协助患者翻身、叩背往意受压部位皮肤情况,适当按摩,并指导患者进行床上运动,避免压疮和下肢静脉血栓;及时清除患者口腔呕吐物和呼吸道分泌物,预防呼吸道感染;每日清洁会阴部,保持其清洁和干燥消毒和护理导尿管预防泌尿感染。

1.3评价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时间,采用护理满意调查问卷,总分为100分,分值越高,表明满意度越高,采用生活自理能力(AOL)评分标准进行测定,分值越高,表明恢复越差。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 对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进行统计,采用X 2检验或者t检验以P<0.05表示对比两组患者的资料效果存在差异,统计学具有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情况均有所好转,但观察组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程度改变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

3.结论

3.1脑出血的简单介绍

脑出血(cerebral hemorrhage)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占全部脑卒中的20%~30%,急性期病死率为30%~40%。发生的原因主要与脑血管的病变有关,即与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压、血管的老化、吸烟等密切相关。脑出血的患者往往由于情绪激动、费劲用力时突然发病,早期死亡率很高,幸存者中多数留有不同程度的运动障碍、认知障碍、言语吞咽障碍等后遗症。常见病因是高血压合并小动脉硬化,微动脉瘤或者微血管瘤,其他包括脑血管畸形、脑膜动静脉畸形、淀粉样脑血管病、囊性血管瘤、颅内静脉血栓形成、特异性动脉炎、真菌性动脉炎,烟雾病和动脉解剖变异、血管炎、瘤卒中等。此外,血液因素有抗凝,抗血小板或溶栓治疗,嗜血杆菌感染,白血病,血栓性血小板减少症以及颅内肿瘤、酒精中毒及交感神经兴奋药物等。用力过猛、气候变化、不良嗜好(吸烟、酗酒、食盐过多,体重过重)、血压波动、情绪激动、过度劳累等为诱发因素。

3.2人性化护理有于脑出血患者康复

在实际的护理过程中,传统的护理方法只讲求护理手段,未从多方面多角度考虑患者的感受。在这样的方法下,需要为患者创造出一种温馨舒适的护理环境,同时也需要按照相关的规定来对患者进行护理。但是这样的方法进行护理的效果往往不佳,起不到应有的护理效果,且患者也会在护理的过程中出现抑郁、忧虑的情况随着临床医学模式的转变,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深入人心,传统常规的护理方法无法满足患者高标准、高质量的服务要求,需探寻一种规范化、系统化、持续化的护理模式。整体护理是一种常见的护理工作模式对脑出血患者术后实施整体护理,形成以心理护理、病情监测、健康指导、功能锻炼、预防并发症等为核心的护理流程,可明显改善患者负面情绪,减少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通过本次研究,说明使用人性化护理干预的方法能够更好地帮助脑出血患者进行护理康复工作,患者满意度更高。因此人性化护理干预方式在脑出血患者手术前后的护理过程中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贺春燕,梁娟,张娟,等.综合护理干预在脑出血患者微创锥颅血肿清除术的应用效果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9):804-806.

[2]吴晓霞,徐静波,杨清武,等.家庭护理干预在合并吞咽障碍的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20):112-113,116.

[3]陈维艳.整体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4,21(36):73一74,75.

论文作者:董爱萍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7月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8

标签:;  ;  ;  ;  ;  ;  ;  ;  

脑出血58例内科护理干预效果观察论文_董爱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