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变电运行状态直接影响用电安全,若状态不稳,则有可能引发安全事故。导致变电运行事故的主要原因包括安全管理漏洞、电网结构不合理、设备老旧、设备维护不到位、设备设计不合理等,为了加强变电运行安全管理,做好变电运行事故防范工作,应提高设备管理力度,完善相关管理制度,提高变电运行的可靠性。本文主要对变电运行中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其事故产生原因,并提出具体的应对措施,确保变电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关键词:变电运行;事故;原因;对策
引言
在电力系统的运行当中,变电运行对电网的安全性影响很大,一旦发生运行事故则会直接影响电网的稳定运行,给用户带来较大的损失。变电运行中,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众多,因此,为了电网的安全和稳定运行,对于引起变电运行事故的原因要采取预防措施,加强设备的管理,完善设备的运行规则,对影响运行的安全问题及时进行处理,提高运行的安全系数。
1变电所变电运行事故的成因分析
1.1操作失误
作为倒闸操作的组员执行者,变电运行人员是否正确操作直接关系着整个变电所运行过程的安全性。由于不少运行人员存在着专业及理论知识欠缺;安全意识不足;不严格遵守变电所有关规定要求,擅自将防误装置解锁等问题,因而导致了变电所变电运行事故的发生。
1.2设备制造和设计问题
在变电运行的事故中,因设备制造和设计问题所引发的事故占事故的比例较大,因此,对于入网运行的变电设备其在制造和设计时的质量安全性是非常关键的,其制造和设计时的质量问题及缺陷直接影响到电力设备的安全运行情况,有部分制造厂家,为了经济利益的驱使,在设备生产过程中压缩成本,使产品很难达到相关的质量指标要求,当设备投入运行时就为安全埋下了隐患。
1.3设备老化与维护问题
现在由于对电量的需求量加大,前几年出现的“电荒”现象等就是电力资源无法满足用户的用电需求所造成的,电力设备在长期的运行过程中,会承载较大的负荷,从而使设备的机能及零部件老化,同时设备在运行过程中,温度也是导致设备老化的主要原因,如变压器在使用过程中非正常的升温会严重影响变压器的使用寿命,同时不正常的升温也会导致绝缘材料过快的老化。为了保证电力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定期对设备进行养护是十分必要的,由于现在电网的不断扩建,变电运行的设备相对较多,同时位置也较为分散,这就为变电设备的养护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人们用电量需求的增加,在检修过程中又加之人员不足,所以在高峰区无法进行正常的检修工作,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变电运行的安全性。
1.4电网结构影响稳定运行
随着整个社会经济的增长,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用电量猛增,虽然电网在不断的进行扩建,但在用电的高峰期变电站都还是会处于高速运转状态,甚至超负荷工作,当设备因超负荷工作时间过长时,不仅影响变电运行的安全,同时也只能进行拉闸限电,造成大面积的停电,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同时也给电力系统带来较大的损失。
1.5外部因素
对于变电运行过程中所发生的事故,有时是由于一些外部因素所引起的,例如暴雨、雷电、极寒、地震及海啸等因素。最为常见的即雷电,也称大气过电压。雷电发生时雷电行波将会对变电所的设备带来巨大的冲击,甚至可能造成设备出现过电压等情况,并引起事故的发生。通常而言,外部因素是无法抗拒的,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防范及应急对策来应对可能引起的事故发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电运行防止设备事故对策
2.1加强对运行设备的巡视、检查和维护
(1)加强运行监盘,认真对表计、信号、光字、音响等监控设备出现的异常现象进行分析,对瞬间的异常现象必须一查到底。(2)巡视检查中发现电气设备异常时,要充分利用设备所表现出的声音、颜色、振动、气味、温度等变化状况进行辩析。(3)要合理安排设备的特殊巡视和正常巡视间隔时间,对已存在缺陷的设备适当增加巡视次数。(4)对缺陷进行跟踪监视,把握其发展趋势,加强对同类设备的监视,及早预见缺陷、消除缺陷,观察设备的恢复情况。(5)根据设备的运行情况,制定修试计划,定期消除设备的隐患,恢复其健康水平;同时要把好设备修试后的质量验收关,加强操作机构、保护接线、压板位置、整定值的检查,防止由于修试不当引起的设备事故。
2.2制定完善的管理对策
做好变电运行管理工作,可有效提高变电运行稳定性,使电力系统处于安全运行的状态,有利于杜绝安全隐患,预防运行事故,对于运行故障或事故,只需提高管理力度,便能及时、妥善处理,总之,管理工作的好坏对变电运行具有重要影响作用。电力部门应加强变电运行管理,采取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进行安全管理,提高变电运行稳定性,培养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和防范意识,确保管理工作的全面落实。应彻底转变过去传统的被动式管理,采用主动管理方针,提高管理人员的团队意识,培养管理人员的应变能力,在出现事故或故障的情况下,及时给予妥善解决,控制变电运行风险,防范运行事故。另外,还应加强设备性能及运行状态监控力度,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工作,全面提高变电站的整体管理水平,确保变电运行处于安全稳定状态。
2.3确保设备运行可靠性
设备性能及可靠性是保证变电运行的重要前提,若设备存在缺陷,则会大大增加运行事故的发生率。因此,应加强对设备的监控力度,定期检测设备性能,确保设备的可靠性。做好设备检修工作,加强设备维护和保养,使设备处于正常运转的状态,与设备性能要求标准相符,以此保障变电安全运行[3]。制定健全的设备检修管理制度,根据设备的状态进行检修,一改过去定期检修的方法,发现设备状态异常时,立即给予检修,充分利用物力和人力,做好设备检修工作,确保设备运行可靠性。
2.4完善综合自动化装置
综合自动化装置能够对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防止由于设备异常而引发事故。变电运行综合自动化装置能够监视、调节、协调、控制电力系统的各个元件,将能量的不正常释放控制在允许的范围之内,确保电力设备稳定运行。它可以采集高压电气设备的信息,以判断避雷器、变压器、断路器等的状态;可以采集故障录波器、继电保护装置的各种数据,以便于检测电气设备。在线监视系统对设备运行状态、电网运行参数进行监测,判断设备是否出现异常状况,一旦发生异常运行,就会马上自动报警、闭锁出口,避免事态扩大。在实际的操作中,应当应用微机防误闭锁系统,减少人员操作时的误操作,确保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2.5加强基础设备管理
在改造变电站或新建变电站时,必须严格控制设备的质量。避免由于设备的设计或质量缺陷导致变电运行事故。在选择设备时,必须严格筛选制造厂家,对不符合相关规定要求或出现过产品质量问题的予以排除,在设备招投标时不允许其参加。选定设备生产厂家后,应当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生产厂家能够严格按照标准进行生产,控制产品质量,做好出厂试验工作。实行工程质量终身制和质量验收责任追究制度,提高设计、采购、安装等各个环节人员的设备质量意识,确保入网设备符合相关标准,杜绝安全生产隐患。
结束语
为了防止变电事故的发生,必须执行统一规定,根据安全规程,对本单位的执行操作票制度的具体程序和方法制订补充规定或实施细则,并据此培训有关人员,使两票制度的执行标准化。还应确保设备检修质量及设备验收质量,作好设备缺陷的闭环管理等工作,毕竟设备本身是安全运行的先决条件。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做好变电运行事故的处理与防范工作,从而确保电网的安全可靠的运行。
参考文献:
[1]张小银.浅谈变电运行管理及运行事故的处理与防范[J].中国科技博览,2012(14):117-120.
[2]王伟,樊晶晶,胡等.变电运行安全事故原因分析及其对策研究[J].科技创业家,2012(01):46-49.
[3]李悦冬.分析变电运行中的事故与处理[J].城市建设,2010,(6):210,212.
论文作者:曾超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30
标签:设备论文; 事故论文; 电网论文; 变电所论文; 发生论文; 缺陷论文; 状态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2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