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意外的康复护理论文_黄丽

脑血管意外的康复护理论文_黄丽

(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科655001)

脑血管意外(cerebrovascular accident , CVA)又称脑卒中(stroke),指脑动脉系统病变引起的血管痉挛、闭塞或破裂,造成急性发展的脑局部循环障碍和以偏瘫为主的肢体功能损害。CVA 的康复治疗已成为降低病残率及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为此, 我院自 2016 年1月至 2016 年12月对240例 CVA 患者采取了康复护理, 取得了一定疗效, 现将有关护理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238例, 男135 例, 女 103例, 年龄38~ 72 岁, 缺血性疾病162 例, 出血性疾病76例。 发病前曾有情绪激动, 精神紧张, 大量饮酒, 寒冷刺激和便秘等诱因者128例,本组175例痊愈, 60例好转, 3 例死亡。

2护理

2.1心理护理 偏瘫患者恢复期较长,往往会产生急躁悲观情绪,对治疗信心不足,影响疗效,护理人员及亲友则应从各方面倍加关心体贴、耐心照料,帮助患者正确对待自己的疾病,使患者逐步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促使病情好转。

2.2生活护理 鼓励患者主动进行锻炼,尽快恢复生自理能力。

2.3饮食护理 合理饮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饮食类型(如低盐低脂饮食)。

2.4体位的护理:指导患者正确的卧姿(采用良姿位):良姿位摆放是脑卒中患者急性期护理的重要内容,对患者预后有着重大影响,良姿位摆放的目的,主要是防止压疮、坠积性肺炎、深静脉血栓或静脉炎,预防痉挛模式的出现及继发性关节挛缩、畸形及肌萎缩。

2.5并发症的预防

2.5.1泌尿系并发症①选择较好的排空方法,应训练建立反射性膀胱排尿,每 2~4 小时或有尿意时,在耻骨上按摩拍打、刺激大腿内侧或按压腹部(自上而下)排尿,每次尽量排尽。能有尿意的患者,一有尿意就立即排尿,不要憋尿,患者如果应用以上方法不能排尿或不能排尽尿应采取留置导尿管理或间歇导尿法排尿。②保持膀胱的“清洁”状态。鼓励患者多饮水,每日饮水量应为 2000~3000ml,有感染或结石者增加饮水量;同时应注意尿道口外阴卫生、导尿时应严格无菌操作,要注意尿的性状,包括颜色、气味、透明度,应每月检查尿常规一次。对留置导尿者,应每日尿道口护理 1~2 次,每周更换集尿袋 2~3 次,每 1~2 周更换一次尿管,集尿袋引流管位置应低于耻骨联合,防止尿液反流。③对尿失禁的患者应保持会阴部的清洁、干燥。

2.5.2呼吸系统并发症 偏瘫患者因长期卧床,呼吸道分泌物不易排出而易发生肺部感染。

因此需要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对流、温湿度适宜,定期进行室内空气消毒,采用湿式打扫,鼓励患者进行有效的咳嗽、咳痰、深呼吸训练、胸廓扩张运动训练和体位排痰、吹气球等,每 2 小时帮助患者翻身拍背 1 次,以助排痰。对于气管切开患者应进行吸痰、湿化气道、清洁口腔等护理,定时更换消毒气管内套管,用双层湿纱布覆盖气管口,雾化吸入每日 2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护士要有高度的责任心,严格按无菌技术操作。

2.5.3皮肤并发症 要避免发生压疮,应做到以下。①避免局部组织长期受压,鼓励和协助卧床患者每 2 小时翻身一次,必要时 1 小时翻身一次,建立床头翻身记录卡,翻身时避免拖、拉、推的动作,保护骨隆凸处,在身体空隙处垫软枕、海绵,必要时可垫海绵被褥、水褥、气垫床等,使支持体重的面积宽而均匀,对易受压部位可用护架抬高被褥,以免局部受压。②避免潮湿,摩擦及排泄物的刺激,保持患者的皮肤清洁干燥,大小便失禁、出汗及分泌物多的患者应及时擦洗干净;床铺须清洁干燥,平整无渣屑,不可让患者直接卧干橡胶单上,不可使用破损的便盆,以免擦伤皮肤。③增进局部血液循环,可定时用 50%乙醇按摩背部及受压处,温水擦浴或用湿热毛巾行局部按摩。④增进营养的摄入,在病情许可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膳食,以增强机体抵抗能力和组织恢复能力。

2.5.4其他并发症①对长期卧床所致的肌肉失用性萎缩,关节的挛缩、肢体水肿、深静脉血栓、站立性低血压等,应尽早开始关节的被动运动、保持关节活动范围,保持肢体及各关节良好的功能位及时进行站立训练等。②肩手综合征的预防:发生率占偏瘫的 20%,一般在发生偏瘫后的 4~6 周出现症状,表现为活动时肩痛、手肿胀、局部发红、发热、手指屈性痛,处理方法为保持各关节活动,并逐渐加大关节活动范围,用肩布袋,肩、手局部做普鲁卡因封闭或交感神经节封闭,并加强良姿位的摆放。③其他并发症,如出现吞咽困难、进水呛咳、言语含混、易引起吸入性肺炎,对此在急性期应放置胃管;患者能进食时,应吃黏稠的半流饮食,避免仰卧进食,应采取健侧卧位或坐位进食。

2.6教会患者床上翻身及移动的方法①仰卧位翻成侧卧位②仰卧位翻成俯卧位③床上移动 ④指导患者坐起及躺下活动

2.7更衣训练 穿衣原则是先穿患侧再穿健侧,脱衣的顺序是先脱健侧再脱患侧。

2.8轮椅转移①床-轮椅之间的转移,轮椅放在健侧,与床呈 30°~50°夹角,刹住车轮,移开足托,患者健手握住轮椅外侧站起,站稳后以健足为轴心缓慢转动身体,使臀部对着椅子后缓慢坐下,②轮椅-床之间转移,以健侧靠近床,使轮椅与床呈 30°~40°夹角,刹住车轮,移开足托,健手抓住扶手站立,站稳后以健足为轴心缓转动身体,使臀部对着床后缓慢坐下。

3出院指导

3.1家庭的改造 对家庭中的某些部分做必要的和可能的改造是很重要的,如去除门槛,便器改为坐式,将床高度降至 40 厘米左右,增加必要的扶手等;

3.2家庭成员应学习有关知识 理解患者,正视现实,帮助患者树立生活信念,参与患者的社区康复训练活动,尽快地使其适应家庭和社会生活。

3.3预防性康复训练 预防肩关节强直;抑制下肢伸肌痉挛;保持前臂能旋后;保持腕关节全范围臂伸;预防肘、腕和手手反指屈肌短缩;预防跟腱和趾屈肌短缩;保持伸肘同时前臂全范围水平外展。

4讨论

康复理论认为脑卒中中枢神经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具有重组能力和可塑性。 在条件适宜时部分神经可以再生, 早期康复的介入能更好、更快、更大程度的改善脑卒中, 改善患者运动功能, 能使肢体的肌张力达到平衡 。 通过肢体的主、被动活动, 增加相应皮质脑血流量, 减少废用性萎缩及畸形发生, 增加关节活动度 , 所以早期实施有计划的康复运动训练, 对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降低致残率, 提高其生活质量, 有着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孙 静,姚菊凤 .家庭护理对提高脑血管意外肢体功能康复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00,15( 8) : 610.

[2] 谈 跃,任 惠,脑血管意外现代临床与康复[M].昆明: 云南科技出版社,1999: 41.

[3]文彩侠.中风偏瘫患者康复训练的中西医护理[J].吉林医学,2012,33( 6) : 1307.

论文作者:黄丽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7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26

标签:;  ;  ;  ;  ;  ;  ;  ;  

脑血管意外的康复护理论文_黄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