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某三甲医院肿瘤科癌痛病人对止痛药物的认识现状调查论文_明琼

明 琼

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重庆 400042

【摘 要】目的:了解肿瘤科癌痛患者对于止痛药物的认识与了解情况。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对癌痛病人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对于三阶梯止痛原则,80%的患者表示不清楚,没听说过。目前服药的名字,65%的患者能说出药物名字,35%的患者不清楚,只知道是止痛的药。87%的患者还是从医务人员这里获取止痛药物相关知识,很少有人自主去学习。对于疼痛发生时,76%的患者还是选择寻求医务人员帮助,但是还是有24%的患者选择忍受。100%的患者都知道止痛药物的使用方法以及注意事项。止痛药物的副作用58%的患者都有了解,而42%的患者表示不清楚。出现副作用时76%的患者会选择向医务人员寻求帮助,而24%的患者则是选择忍受。88%的患者都能接受吗啡类药物来进行止痛。结论:癌痛患者对于止痛药的知识有所提升,但是仍然有很多空白和误解之处。医护工作者应该加强健康宣教的力度。

【关键词】癌痛患者;止痛药物知识;癌痛

癌痛是指恶性肿瘤疼痛,是由于恶性肿瘤本身或与其治疗有关的精神、心理社会等因素造成。它是晚期癌症病人最常见也是最难以耐受的症状之一。晚期患者疼痛发生率高达70% ~ 90%[1].2002年WHO将疼痛列入呼吸、血压、脉搏、体温、无痛状态五大生命指征之一[2].晚期的癌痛治疗不仅可以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同时也与2011年卫生部办公厅下发关于开展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创建活动的旨意一致。了解患者关于止痛药物的认识,从而能够更好地评估患者的癌痛控制情况。为此,对重庆某三甲医院肿瘤病人的癌痛病人进行止痛药物知识的问卷调查。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病人 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3月在重庆某三甲医院肿瘤科确诊的100例癌症病人,有明确的癌痛诊断,且目前正在服用止痛药物,有清晰、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男56 例,女44 例,年龄在35-70岁。学历:大专及以上 30 例,高中及初中45 例,小学 25 例。

1.2 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病人问卷进行调查,本问卷共13个选择题,答案由病人自行选择,没有正确错误之分。向住院期间正在使用止痛药物治疗的病人讲解本次调查的目的、意义,在取得病人同意后,由专人进行访谈,使病人理解后自行作答或由护士代为填写。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100份。

1.3结果(见表一)

2结果

本调查共发放问卷100份,收回有效答卷100份,有效率100%。本次问卷分别从止痛药物原则、使用方法、副作用、成瘾性等方面分别设置答题。从收回来的问卷上来分析,对于三阶梯止痛原则,80%的患者表示不清楚,没听说过。目前服药的名字,65%的患者能说出药物名字,35%的患者不清楚,只知道是止痛的药。87%的患者还是从医务人员这里获取止痛药物相关知识,很少有人自主去学习。对于疼痛发生时,76%的患者还是选择寻求医务人员帮助,但是还是有24%的患者选择忍受。对于止痛药物的用法,这个我们很欣慰,因为100%的患者都知道它的使用方法以及注意事项。止痛药物的副作用58%的患者都有了解,而42%的患者表示不清楚。出现副作用时76%的患者会选择向医务人员寻求帮助,而24%的患者则是选择忍受。最后,88%的患者都能接受吗啡 类药物来进行止痛。

3讨论

癌痛严重影响着晚期肿瘤病人的生活质量,对其治疗也产生严重的影响。有文献表明导致癌症病人自杀的因素往往是多方面的,其中晚期癌性疼痛是癌症病人痛苦的首要因素,这常常让其产生厌世心理[3]。疼痛感觉是复杂的主观精神活动[4]。Messeri A等[5] 也提出:“人的痛感程度取决于每个人不同的文化水平、环境因素以及机体应激反应能力”。疼痛是个人主观感受,只有深切感受过疼痛的人才会对其感到恐惧。因此,有效的、合理的使用止痛药物进行癌痛规范化治疗,能使晚期肿瘤病人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命时间,增强患者的信心和尊严。本次调查显示,目前患者在对止痛药物的认识上有很大的进步。

首先,100%的患者都能了解止痛药物的使用方法。根据WHO制定的癌痛三阶梯治疗方案,长期的吗啡类制剂都是定时、定量服用,间隔12小时,口服,整片吞服。随机的访问调查患者都能正确回答吗啡类药物的使用方法,同时能在我们的监督之下定时、定量的使用。但是,此次调查都是在患者住院期间完成,在院期间,我们严格执行麻醉精神药物管理条例,定时发药,让患者当面服药,所以也不存在时间上的不和规定。对于那些带药出院,需要长期服药的患者,因为本次调查没有涉及到这个范围,虽然及时的回访,但是出院带药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以及疼痛控制情况仍然不清楚。

其次,大多数患者接受了吗啡类药物进行止痛治疗,但是仍然担心药物所致的成瘾作用,在调查过程中也发现,很多患者都会说“不吃怎么办,要痛的。”之类的语言,其实他们只是表面上被迫接受了这个事实,但是心理上并没有接受,一旦他们的疼痛控制了,他们就会不吃或者减少药物剂量,从而导致疼痛治疗效果不佳,如此反复,患者身心俱惫,也有一些患者经过如此反复之后,严格按照我们的宣教进行服药。但是内心深处也没有接受这个药物,,只是害怕再次发生疼痛而不得不服药。并没有从主观上科学的认识止痛药物。研究表明,不论麻醉药剂量多大,在用麻醉药止痛的病人中成瘾的发生率只有1%,即使出现成瘾也是可以治疗的[7]。所以,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仍将继续努力,希望借助我们的力量,还有媒体的正面宣传,能改变众人对吗啡类药物的态度。

再次,止痛药物的副作用应该不容忽视。随着近年来吗啡类药物不断用于临床,而且每年呈递增趋势。更多的时候,我们关注的焦点都在于止痛效果上,从而忽略了其副作用给患者带来的巨大影响。吗啡类通常的副作用有恶心、呕吐、便秘、失眠、头晕、嗜睡、皮肤瘙痒、呼吸抑制等。临床上最常见的是便秘,在接受镇痛治疗时,使用吗啡的癌痛患者中至少90%会出现便秘,但晚期癌症患者即使不适用吗啡类镇痛药,其便秘发生率也很高[6],很多使用止痛药物的患者同时也在进行着化疗或是放疗,更是加重了便秘的程度。便秘不仅加重了患者的身体痛苦,更严重于影响到患者的疼痛治疗,因为个体差异,有的患者便秘的程度很高,以至于放弃吃止痛药物。此次调查中显示患者出现副作用时会主动询问我们医务人员,但是仍有一些患者选择忍受。在本次调查中,我们也询问了这部分患者的原因,患者指出有以下几方面原因:一是我们医护工作者在给他们服用药物的时候就告知副作用,患者就认为出现了就是一个正常现象;二是患者正在放疗或是化疗,以为是放疗化疗的副反应;三是有的患者本来长期就有便秘。从这几点因素我们可以得出,关于吗啡类药物的副作用,它的出现是一个正常的反应,患者也知晓,但是医护人员还应该告知出现副作用要及时治疗,而不是任其发展。我们关注疼痛,关注吗啡类药物的使用,更应该关注其副作用,早期关注,不仅可以缓解患者痛苦,还能增加治疗效果,鼓舞患者信心。通过早期告知患者勤活动,勤按摩,勤吃瓜果蔬菜。或者早期的使用药物预防,都能有效缓解其副作用。

通过本次调查,我们能够大致了解患者对于吗啡类药物的认识。根据此次调查,得出以下结论:一、患者已经知晓止痛药物的使用方法,但是依从性不高。二、患者不清楚止痛药物的治疗原则,只是按照医护指导服药。三、出现疼痛更多的还是忍受。四、患者未从根本上接受吗啡类药物镇痛,仍然担心其成瘾性。五、患者吗啡类副作用清楚,但是未引起足够重视。六、患者对于吗啡类止痛药物的知识来源仍以医护人员为主。本次调查也显示出患者对于止痛药物的认识仍有众多缺陷,说明医护工作还有很多不足之处,针对本次调查结果,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普及止痛药物的相关知识仍然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王蓉,刘雪花,赵玲.疼痛规范化护理流程在癌痛患者临床应用中的效果评价[J].中南医学科学杂志,2014,42(4)422-424.

[2]赵珺,栾海鹰,刘君华,等.创建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的做法及体会[J].中国疗养医学,2014,23(6):572-574.

[3]刘长梅,尚永梅,焦春红,等.论死亡的尊严与权力[J].医学与哲学,2014,35(3A):20-22.

[4]张爱荣,苏海涛.围术期剖腹产和神经外科患者和家属对疼痛的认识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13):5-8.

[5]Messeri A,Scollo Abeti M,Guidi G,et al。Pain knowledge among doctors and nurses:a survey of 4912 healthcare providers in Tuscany.Minerva Anestesiol,2008,74(4):105-106.

[6]陈杰.癌痛规范化治疗的护理进展[J].临床合理用药,2013,6(3):169-171.

[7]邱旋英,李晓晖,张德葵.癌痛控制障碍调查分析及护理对策[J].护理研究,2009,23(4):867-869.

论文作者:明琼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5年第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9/22

标签:;  ;  ;  ;  ;  ;  ;  ;  

重庆某三甲医院肿瘤科癌痛病人对止痛药物的认识现状调查论文_明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