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美术教学改革探索论文

高校美术教学改革探索论文

高校美术教学改革探索

雷晓漫

四川省达州职业技术学院 四川达州 635000

[摘要] 创新能让高校美术教育保持活力,也能满足社会对于美术专业人才的需求。社会要求多元化美术人才,这就要求人才对于创作有独特的见解,富有创新精神,在高校美术教育中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的艺术素质,这样才能够为社会提供更多的优质人才。

[关键词] 高校美术;艺术素质;创新能力;培养

美术教学是我国大中小学教育的重要学科,综合性、直观性以及实践性是其基本特点。传统美术教学由于载体有限,所以直观表达手段也受到限制,以至于增加了美术生理解和掌握美术知识的难度。随着科技发展,信息社会飞速发展,而高校美术教学也在悄然改变,美术生对美术课程的喜爱程度随之提升。

1 对高校美术教学的认识

高校美术教学以学习艺术创造著称,对培养高校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实践能力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原因如下:

1.1 实践性特点

在常规的美术教学中,绘画、制作以及艺术欣赏等技能训练占据很大比重,教师在传授美术知识与技能技巧时,十分注意引导学生不拘泥于模式、风格多探索、多研究,非常注重个性培养,在技能训练中培养人的思辨能力。

1.2 物化性特点

众所周知,美术教学成果,即美术作品,切切实实属于物化产品,所以美术教学是无法离开绘画工具和美术材料,而美术材料概念的广泛性注定了美术绘画技巧和造型手段的丰富性,为了平衡形形色色的美术材料之间的关系,学生就不得不巧用各种艺术造型手段和美术工具,整个过程中,无论是美术工具的运用,还是艺术造型手段的选择,或是美术材料的发现和处理应用,离开创新与实践都是绝不可能的[1]

1.3 形象思维特点

不同学科教学有不同思维特点,而美术教学的学科思维特点向来以形象思维为主。据了解,创新思维与人的创新想象密切相连,是美术学习与创作必备的思维方式,例如美术写生课就是要求手、眼、脑结合,使人的表现思维同人的观察思维相互结合的智慧性创作活动,一种画面布局就是一种思维方向,一种画法就是一个新思路,在这种氛围里,学生思维的多样性、敏锐性以及流畅性等全都能得到培养。

2 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坚持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的艺术素质和创新能力,美术教育将学生作业主体展开教学,学生可以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在学习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教师分析学生的个性特点,针对学生的个性进行相应的引导,让学生能够自己的去找寻未来的发展方向。教师注重创造良好的美术学习环境,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对于学生多加鼓励,让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勇于地参与到想象和创新中去,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在美术教育中,提高学生的艺术素质,就是让学生在创作时遇到困难不退缩,更好的分析和解决问题,能感受到知识的获取所带来的喜悦感和成就感,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进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转变传统的美术独立的观念,整合艺术和其他的资源,进一步促进学生的艺术素质发展,将美术教育作为与其他学科的沟通桥梁,注重对于其他学科资源的利用和获取,让美术教育更加具有实用性,也能丰富美术教育内容。结合时代对于人才的要求,创新能力较强的人才,这就需要将学术资源进行相互融合,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提高学生的接受能力,促进学生的艺术素质综合发展[2]

侗族,1985年生于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2009年毕业于广西艺术学院油画第一工作室。结业于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央民族大学第四届西部少数民族青年美术家创作高研班,第五届西部少数民族青年美术家创作精品班,第六届全国青年美展创作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西美术家协会会员。2015年受聘为国家民族画院画家。获2016年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青年艺术人才、2018年国家艺术基金优秀项目滚动资助作品。多次参加省级、国家级展览并获奖,作品被中国美术馆、国家艺术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吴冠中艺术馆、江苏美术馆、苏州美术馆、陕西美术博物馆、武狄天成艺术馆、中国—东盟榜样美术馆等机构收藏。

3 转变传统的教学方法

一般在美术教学中,很难会受到传统规矩和逻辑的约束,提高学生的艺术素质,美术教师注重对于学生的引导,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師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对于国外先进教学理念和教学经验的吸取,这样才能够不断地完善自身创新自身的教学方法和理念。采取开放性的方法,注重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注重和学生的沟通交流,通过自身的创新去感染和影响学生,让学生能够通过情感体验在美术学习中学习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不断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教师需要转变传统的角色定位,放弃自身的主体地位,注重教学过程中的创新,尤其是将自身的创新意识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去,注重对学生的引导,让学生自主的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于学生信息的收集和获取,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通过教学反馈,不断改变自身的教学方法,以便于更加的适应学生的学习特点。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注重对先进教学方法的获取,结合学生的个性化特点展开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艺术素质,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随后,布尔走开了。伏尼契想到要赔钱的话,家里又要增加一大笔支出。她把书本翻了过来,瞅了一眼定价,被吓了一跳,竟然是她家两天的生活费。

4 开发民间美术教材,构建高校民间美术课程体系

基于高校现代美术现有教材,结合地域特征,大力开发民间美术教材,构建现代美术与民间美术相互融合的高等院校美术课程体系,在开展现代美术教育的同时,结合当地历史文化的记载,联系当地民间美术非遗传承人,通过传承人口述或绘画搜集并整理具有研究价值的民间美术作品,因地制宜开发当地民间美术客场资源,尤其要将具有美学价值的地域性美术作品引入课堂,作为教学案例进行美术教学,以此推进民间美术的现代化传承机制的建设。笔者在此要重点指出,开设民间美术课程一定要结合当地民族文化,深耕当地民族文化资源,找到民间美术与现代美术教育体制之间的契合点,在课程编排上,以现代美术专业基础课为主,剪、刻、印等民间美术课程为辅,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将现代美术与民间的年画、剪纸、印染等传统美术技艺融入现代美术设计,通过现代文化与民间文化之间的冲撞与融合,令民间美术焕发新生,为美术设计增添个性和特色[3]

综上所述,党的十八大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写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党“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生动写照,是亿万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实践中凝聚起的共识。

5 完善民间美术教学机制

首先要完善民间美术课堂教学机制,将民间美术课程作为大学必修课纳入美术教育体系中,聘请当地在美术研究方面有较深造诣的民间美术学家定期来校任教,面对面传授民间美术技艺。由高校美术教师牵头,民间美术学家共同参与组建一个美术教学组,利用课余时间定期举办专题讲座,从大学生中挑选对民间美术感兴趣的人组建民间美术研习社团,课余时间通过“师带徒”手把手教授民间美术技艺,并且在兄弟院校中定期举办民间美术作品巡回展,在青年群体总广泛传播民间美术,吸引更多青年人加入民间美术文化传承的行列中。

参考文献:

[1]邹珉.新媒体背景下高校美术鉴赏教学多元化发展探究[J].艺术教育,2016(12):162-163.

[2] 孙绍昆,程浩.高校美术教学改革探究[J].大众文艺,2014(22):237-238.

[3] 孟刚.谈高校美术教学中创造力的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2009(3):121-122.

[中图分类号] G424.1

[文献标识码] A

标签:;  ;  ;  ;  ;  

高校美术教学改革探索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