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阳益肾法在妇科病治疗中的应用论文_李小英

温阳益肾法在妇科病治疗中的应用论文_李小英

(甘肃省清水县医院;甘肃清水741400)

女子在生理上具有经、带、胎、产、孕的特点,肾主闭藏,为生命之根,肾精充足人体才能正常地生长发育,精才能化血,女子到“二七”才会出现“天癸至,经脉通,太冲脉盛,月事及时下,故有子”的情况,所以,肾中精气在维持父女正常的生理功能方面起看非常重要的作用。这种闭藏作用又必须依赖肾中阳气。正如《素问,阴阳应急大论》中所说:“阴在内,阳之守也”。从经络来看,冲、任、督、带与妇科是联系最为紧密的。“冲为血海”,“任主胞胎”,胞胎又系于肾,督脉主一身之阳气。所以冲任督带四脉的功能正常与否和肾阳密切相关。故治疗妇科病时不能忽略肾以及肾阳的重要性。

《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说明人体能保持旺盛的声明活力,都是阳气的作用。对此张景岳有云:“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身真阳”。医圣张仲景在《伤寒论》中始终贯穿温阳扶正的思想,清.郑钦安认为“人生立命全在坎中一阳”,“坎中一阳”即肾阳,为人身阳气之本,立命之根,“治之但扶真阳,内外两邪皆能灭,是不治邪而实治邪也”。由此可见,温阳法在中医临床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笔者在学习《内经》、《伤寒论》的基础上,领悟郑氏理论及用药特点,在准确辩证的基础上,大胆运用理中汤、四逆汤辈治疗妇科疾病,临床治疗效果显著,现举例如下:

1、慢性盆腔炎

蒋某某,女,42岁,农民,2013年10月13日初诊。半年前感觉身体困乏,月经不调,以后期而至,少腹憋胀刺痛,经常下坠,外阴瘙痒,难以忍受。经血尿化验检查及“B”超检查未发现妇科器质性病变,后经某市医院检查确诊为慢性盆腔炎,妇科予以一般常规对症治疗,抗生素液体疗法半个月,同时内服中药,主要以清热解毒、燥湿止痒、止带对症论治。方药有银华、生苡仁、黄柏、苦参、蛇床子、龙胆草、败酱草、扁蓄之属,连续服用15剂,收获甚微,治疗数十天,症状不减。反而时有症状加重,后来我院就诊。诊刻,少腹憋胀刺痛、前阴下坠,不能久立,站立超过15分钟,难以支撑,带下色白,外阴瘙痒,小腹冰冷,小便清长。脉沉细无力,舌质淡、舌尖红,苔薄水滑样。辩证属肾阳虚损、寒邪阻滞、虚火上炎。治以温补肾阳、行气止痛,兼以清热。方药、附子10g,当归10g,炮姜10g,巴戟12g,鳖甲(先煎)12g,桃仁9g,山药30g,川断10g,元胡10g,鱼腥草30g,小茴香10g,党参18g,香附9g,灸甘草10g水煎服,每日一剂,食前服。服药4剂后,症状较前明显好转。方药对症,效不更方,以原方再进5剂。后遵前法根据临床表现,随症加减,共服20剂,病告愈。

2、闭经案

陈某某,女,29岁,初诊时间:2014年9月20日

2.1 简要病史

24岁时经剖腹产生下头胎孩子,此后渐渐月经不规律。目前已停经5个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刻诊

头晕头痛,咽喉干痛,口干,胸闷气短,心悸,饮食一般,喜温热,吃凉物恶心,大便秘,白天小便6至7次,夜尿2至3次,尿意频,排尿量少,排尿时疼痛,月经不调4年多,有时闭经5个月,经前医治疗后时来时停,以往有痛经史,胀痛,有血块,白带正常,腰胀痛,睡眠差,容易被吵醒,醒后睡不着,梦多,疲劳,冬天怕冷,手脚并易生冻疮,脉细涩,舌质淡紫,舌尖红,舌苔薄白。

辩证为肾阳不足,虚火上炎,瘀阻胞宫

治法 温补肾阳,潜降虚火,活血通经

方药 潜阳封髓丹合桃红四物汤加减:

附子15g,砂仁6g,白术10g,黄柏6g,龟板10g,熟地15g,当归10g,川穹10g,桃仁10g,红花6g,生姜6g,灸甘草9g,水煎服,5剂。

二诊:2014年9月27日

药后头晕头痛、咽喉干痛、口干、胸闷心悸消失,小便次数减少,余症同前,原方附子、熟地各增至20g,继服。

三诊是方药未变,服至第17剂时月经来潮,嘱坚持治疗。在上方的基础上加减共服药近30剂,后随访月经一直正常。

3、崩漏案

刘某某,女,19岁,学生。2013年9月12日初诊。

患者初潮17岁,月经不规则,潮期无度,经期延长,量多淋漓,平素白带多。末次月经9月2日,量多淋漓,至今未净。曾在某医院检查诊断为无排卵型功能性子宫出血。神疲乏力,腰膝酸软,畏寒肢冷,尿频,舌苔淡薄白,脉沉细。

辩证为肾气虚弱,冲任不固

治法 温阳益肾,补气固冲

方药 熟地15g,山药15g,山萸肉15g,杜仲10g,附子10g,炮姜6g,狗脊10g,黄芪15g,阿胶10g,(烊花)、龙骨15g,牡蛎15g,艾叶6g,灸甘草6g,水煎服,5剂。

9月19日复诊:药后出血已止,精神好转,但食纳不佳,便溏,时感畏寒。治疗予原方去龙牡、艾叶,加白术15g,麦芽10g,鹿角胶10g(烊花),继服5剂,以后按此方间断调服4月,经期建立,崩漏未复。

3.1 女子以血为本,叶天士也说“女子以肝为先天”,所以大多数医家在论治妇科疾病时常常从月经入手,调其气血。就算涉及肾,也只以补肾精为主,鲜见从肾阳入手检讨者。然“血为气之母”。女性特殊的生理特点(月经来潮)常导致气随血脱(耗),从而造成体内阳气不足,引起各种妇科疾病。温阳益肾,扶阳抑阴,运转枢机,引导气机升降之法,体现真阳元气在妇科疾病治疗中的重要作用。

3.2 慢性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病之一。中医古籍无盆腔炎之名,根据其临床特点可见于“热人入室”、“带下病”、“妇人腹痛”、“ ”、“不孕”等病症中,慢性盆腔炎多由急性治疗不当延误而致。其病机多为湿热胶结,阻碍气机,血脉凝涩,瘀阻胞中。治疗时若过用苦寒或病程日久,往往损伤阳气,致使病情缠绵难愈。此时的用药,当温阳益肾,顾护正气,增强患者自身康复机能作为慢性盆腔炎的主要治则。

3.3 闭经是妇科常见疾病之一,一般将其分为血滞、血枯两大类型。血滞属实证,由邪气阻塞,静脉不通所致;血枯属虚证,多由阴血亏少或枯竭,无血可下而致成。然验之于临床,若只按气血虚实辩证施治,往往还难以取得满意的疗效。本人总结成败经验与教训,认为大凡闭经患者,迟早都要出现肾阴虚、肾阳虚俱虚的症候。其中有肾阳虚之见证者,约占一半以上,对肾阳虚而之的闭经症,唯独温阳补肾才是根本治法。

3.4 患者月经初潮较迟,肾气不实,天癸未充,冲任不固,故月经紊乱,崩漏不止。《河间六书》云:“妇人童幼天癸未行之间,皆属少阴”。故治疗用熟地、山药、山萸肉、杜仲、狗脊、附子等温肾调中,黄芪、龙牡、阿胶等益气摄血。如此则肾气旺盛,天癸充实,冲任功能正常,则经期按时,而崩自愈。从肾论治妇科病,首先要区分开阴阳。通过月经的期量色质,辨明阴阳的偏盛偏衰,在治疗上要“求因为主,止血为辅”。功能性子宫出血虽以血热所致者较为多见,但久崩久漏阴血大亏,气亦随耗,以致阳气亏盛。此类崩漏,大多绵延日久,一般止血剂效果不显,治疗宜温阳益气,调经止血。

论文作者:李小英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10月下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9

标签:;  ;  ;  ;  ;  ;  ;  ;  

温阳益肾法在妇科病治疗中的应用论文_李小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