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正式发布论文

2018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正式发布论文

2018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正式发布

2019年2月27日,科技部基础研究管理中心在北京召开2018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专家解读会,发布十大进展遴选结果,并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对十大进展逐项解读。科技部基础研究司叶玉江司长,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基础研究管理中心刘敏主任和郑玉琪副主任,十大进展解读专家,教育部和中国科学院等部门代表,十大进展主要完成人及单位代表,高校、科研院所等单位代表,新华社和中央电视台等主要媒体记者,以及主办单位和协办单位相关人员近140余人出席了会议,会议由郑玉琪副主任主持。

基础研究管理中心刘敏主任宣布了2018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基于体细胞核移植技术成功克隆出猕猴、创建出首例人造单染色体真核细胞、揭示抑郁发生及氯胺酮快速抗抑郁机制、研制出用于肿瘤治疗的智能型DNA纳米机器人、测得迄今最高精度的引力常数G值、首次直接探测到电子宇宙射线能谱在1TeV附近的拐折、揭示水合离子的原子结构和幻数效应、创建出可探测细胞内结构相互作用的纳米和毫秒尺度成像技术、调控植物生长—代谢平衡实现可持续农业发展、将人类生活在黄土高原的历史推前至距今212万年等10项重大科学进展入选。叶玉江司长、刘敏主任为十大进展主要完成人颁发了荣誉证书,解读专家对入选十大进展逐项进行了解读。

根据《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要求,分别测定沥青路面平整度、摆值等指标,其检测结果如表5所示。

“中国科学十大进展”至今已成功举办14届,遴选活动由科技部基础研究管理中心牵头举办,联合《中国基础科学》、《科技导报》、《中国科学院院刊》、《中国科学基金》和《科学通报》等5家编辑部共同组织。

“中国科学十大进展”遴选程序分为推荐、初选和终选3个环节。2018年12月,科技部基础研究管理中心组织召开了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初选会议,邀请专家从推荐的科学进展中遴选出30项进入终选。终选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973计划顾问组和咨询组专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部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负责人等2600余名专家学者对30项候选科学进展网上投票,得票数排名前10位的科学进展最终入选2018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中国科学十大进展”遴选活动旨在宣传我国重大基础研究科学进展,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科学热情和奉献精神,开展基础研究科普宣传,促进公众理解、关心和支持基础研究,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科学氛围。

因为宽带的制约影响,基于客户端所开展的下载操作,对于客户端发出的请求,由tp=q(ts+tι)服务器端做出的响应,二者均可归属为串行操作,在实现过程中就需要发挥计算机java技术下加锁方式的作用。在加载文件时,子线程形成解锁和重复加锁处理。通常独立线程在对文件进行下载时,会遇到很多解锁的状况,所以q的大小和fk(锁粒度)都同Sp(n)(加速比)存在很大的联系。文件加载算法流程详见图1所示:

(摘自科技部网站 http://www.most.gov.cn/gnwkjdt/201903/t20190311_145519.htm)

标签:;  ;  ;  ;  ;  ;  ;  ;  

2018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正式发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