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网上贸易:一段漫长的旅程_edi论文

中国的网上贸易:一段漫长的旅程_edi论文

中国网上贸易:路漫漫其修远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路漫漫其修远兮论文,中国论文,网上贸易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今年7月8日,被称为永不闭幕的“交易会”——在外经贸部互联网官方站点组建的网上中国商品交易市场正式运行。这是我国第一个由政府组建的网上交易市场。目前能够做到“在网上建立市场,进行商品布展、向外商传递具体详细的商品信息”等。据统计:7月9日一天的访问量超过47万人次,目前每天的访问量稳定在30万人次。这标志着我国在网上贸易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网上贸易实际就是网上电子商务,即在网上采用数字化电子方式进行商务数据交换和开展商务业务活动。其优点是:一、节省资金,降低成本,参与交易的各方只需支付很少的网络入网费和网络服务费、电子信用卡费用、电子支票费用等即可;二、减少环节,提高效率,节约时间。在实际交易过程中,从顾客输入订货单开始到拿到销售商店出具的电子收据为止的全过程仅用5-20秒时间,十分省事、省时;三、可以增加贸易机会,花较少的钱打进新市场。网上贸易无时间、地域限制,受自然条件影响小,便于把产品推向全球,提高知名度和国际竞争能力;四、网上贸易采用电子数据交换,开创了“无纸贸易”,引发了一场全球范围的结构性商业革命。

国际数据公司资料显示:1996年全球电子贸易营业额为20亿—30亿美元,1997年增至150亿美元。美国商业部发布题为《正在兴起的数字经济》报告称,因特网上的贸易额每100天增加一倍。

美国无疑在网上贸易占尽先机。据国际数据公司资料:去年在因特网上的100多亿美元商品购买中,美国企业和消费者占九成。另据调查,美国企业在网址上占70%多,在网上收入中占93%。据统计,截至去年年度,美国因特网用户超过一亿,而我国网民仅刚过100万,中国的网上贸易更是处于起步阶段。

完整的网上贸易即网上电子商务的实现,至少需要以下四个环节:一、产品布展、看货订货;二、交易谈判和签定合同;三、办理交易进行前的若干手续;四、交易合同的履行和索赔。而我国目前除第一步和进行网上谈判外,其它各环节都是空白。

首先,无法在网上订合同。在保障网上合同的有效性方面,尚未出台任何相关法律条文。

其次,无法实现交易前若干手续的网上办理及交易中的网上资金转账、网络付款等。因为这要涉及到中介方、银行金融机构、信用卡公司、海关、商检、保险、税务、运输等等部门的电脑网络化。只有如此,交易双方才可利用EDI(电子数据交换)与有关各方进行各种电文票据和电文单证的交换。而目前我国尚无法实现。

最后,若网上交易中一方违约,该如何赔偿无据可依。还有,网上欺诈、产品质量难保证、不能按时发货、运输能力有限等等问题均尚未解决。

目前国内还没有一家实际的网上银行,而网络商业最迫切的要求是建立并完善网上货币结算手段。目前发达国家已有1000多家金融机构正在筹划或已经初步建立网络银行服务系统。预计到2000年,发达国家将有10%的家庭会在网络银行建立账户,2005年这个比例可达25%以上。

目前国内尚无一家网上国际信用卡公司。海关、商检、保险、税务、运输等部门实现网络化还很遥远。我国现阶段能做到的是“在线浏览、离线交易”。

现在,全世界已有10万家企业使用EDI,并以几乎每年翻一番的速度增大,研究表明:应用EDI可以产生巨大经济和社会效益,商贸文件传递速度提高81%,文件成本降低44%,文件处理成本降低38%,使因错漏造成的商贸损失减少40%。

在中国,虽说重视EDI技术比较早,只比发达国家晚十多年,1990年即提到议事日程上,1992年2月,国家计委将EDI列为“八五”重点项目,1996年成立“国际贸易EDI中心”,1997年5月改为“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但EDI在实际贸易、工业、运输、保险等领域的推广确实太慢,目前全国只有寥寥几家企业试着采用EDI技术。去年大连开发区商检局实施EDI报验,效果很好,但在国内尚属刚刚起步,推广起来确非易事。至于“网上贸易”其它必备环节:海关、保险、税务、运输等部门采用EDI、上国际互联网更是很遥远的事。

专家们呼吁:要发展中国的网上贸易,除了各部门重视、投巨资发展以外,建立健全相应的法规也迫在眉睫。

标签:;  

中国的网上贸易:一段漫长的旅程_edi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