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正骨推拿手法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临床效果分析论文_康立华

康立华中医按摩 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区 072150

摘要:目的探究中医正骨推拿手法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80例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分为常规组(40例)与干预组(40例),给予常规组腰椎牵引治疗,给予干预组中医正骨推拿手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症状评分,使用统计学进行分析。结果干预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表示统计学意义存在。干预组治疗后症状评分改善优于常规组,P<0.05,表示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使用中医正骨推拿手法治疗,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改善临床症状,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中医;正骨推拿手法;退行性腰椎滑脱症;腰椎牵引治疗;

前言

退行性腰椎滑脱症为临床常见疾病,以中老年人为高发人群,主要由于关节囊松弛、椎旁韧带、椎间盘纤维环等,降低腰椎稳定性,在劳累或者外伤时,椎间无法自动复位从而引发疾病[1]。临床常采用X线片诊断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正位片可见椎板形态,侧位片可见滑脱程度,若移动距离为1/4,即为I度,1/4-1/2即为II度。临床在诊断腰椎滑脱时可通过体征检查、X线检查,腰部屈曲范围增大为常见体征,可以此作为触诊依据;另外还可使用X线片诊断,以腰4-腰5为受累平面。由于椎管间和椎间孔的有效容积降低,压迫神经与血管,引发腰椎功能障碍、疼痛等,对患者的工作与生活产生影响,降低生活质量。临床在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常采用中医治疗,如牵引疗法等,不同治疗方法效果不同。本文将以80例患者为对象,探究中医正骨推拿手法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临床效。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80例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研究时间为2018年1月-2019年1月,分为常规组(40例)与干预组(40例)。常规组,男、女19例与21例;年龄在52~7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4.85±5.61)岁。干预组,男、女21例与19例;年龄在51~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4.71±5.25)岁。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使用统计学软件对比分析,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常规组

给予常规组腰椎牵引治疗,:

指导患者保持仰卧位体位,取胸带在两侧腋下固定,并取盆骨带固定于髂棘上缘,根据患者体重设定牵引重量,即50%体重为牵引重量,每次30min,在牵引过程中,取三角支具放置于患者的膝关节下,使髋关节膝关节屈曲呈60°。

1.2.2干预组

给予干预组中医正骨推拿手法治疗:

患者保持站立,调整双脚间距离与肩膀同宽,由操作者触诊脊柱,判断脊柱生理弯曲是否存在,手指从上到下移动,对异常棘突偏斜位置进行判断。

采用坐位定点旋转手法:指导患者保持仰卧位体位,放松全身肌肉,操作者在脊柱两侧放置上手,从表到里,有节奏的推揉,晃动腰段脊柱。待肌肉放松以后,实施坐姿旋转疗法:指导患者在特制治疗椅上坐着,放松腰部,操作者两手分别在滑脱腰椎棘突顶住与腋下穿过,按住对侧颈肩部,脊柱缓慢前屈,待拇指可触及棘突间隙,随后患者需旋转与对侧,操作者将颈肩部手向腰部转置,另一手对异常棘突顶推。对侧采用相同手法重复治疗。

常规按摩手法:包括按法、摩法、推法、拿法、滚法等。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症状评分,进行分析。

治疗效果:以《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为参考依据,以腰痛、间歇性跛行、下肢麻木与疼痛等临床症状与关椎体序列情况为评估标准,结果包含显效(症状消失,序列基本正常),有效(症状改善,序列好转),无效(症状无变化,甚至加重)。

症状评分:对下肢放射痛、腰痛等症状进行评估,共0-24分,分数越高表示症状越严重。

1.4统计学方法

本实验涉及数据信息采用SPSS20.0软件分析,症状评分用t检验,用均值标准差表示,治疗效果用X2检验,用%表示,组间比较,差异显著性水平均为:P<0.05。

2 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

如表1所示,干预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表示统计学意义存在。干预组治疗后症状评分改善优于常规组,P<0.05,表示统计学意义存在。

2.2 两组患者的症状评分对比

如表2所示,干预组治疗前症状评分与常规组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干预组治疗后症状评分改善优于常规组,P<0.05,表示统计学意义存在。

3 讨论

腰椎滑脱症为临床常见腰椎疾病,因腰椎棘突滑动而产生,高发于中老年人群,致病因素有很多,如椎间隙变窄、纤维环向椎管膨出、椎间异常活动等。一般以为,腰椎滑脱症主要由于关节突骨关节炎、椎间盘退变而致不稳引发疾病,除此之外,还可因为老年者内分泌改变而引发,或者为关节突间病变等。腰椎牵引法为腰椎滑脱症常用治疗手法,疗效显著,但见效慢,无法实现症状的快速缓解[2]。因此需不断加强腰椎滑脱症的研究,以期发现一种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有效减轻患者疼痛,对患者意义重大。

有研究指出,使用手法对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治疗,有助于将局部的神经压迫接触,促进力学处于稳定平衡状态。又有学者表示,使用正骨手法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有效率为80%,正骨手法牵引有效率为92%。中医正骨手法在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对静力性平衡与动力性平衡系统进行稳定,实现疾病的治疗,促进脊柱的力学结构恢复,恢复脊柱功能,使疼痛快速缓解,促进局部的疼痛阈值提高。运动正骨手法配合推拿治疗,可使局部的血液循环加强,痉挛接触,使得创伤而引发血肿被吸收。另外,中医正骨推拿手法在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时,具有力学平衡的调节作用,自动且快速修复脊柱[3],促进其达到稳定状态,从而改善症状体征。本次研究结果可见,干预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表示统计学意义存在。干预组治疗后症状评分改善优于常规组,P<0.05,表示统计学意义存在。

综上,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使用中医正骨推拿手法治疗,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改善临床症状,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彭海,刘金成,李进选.中医正骨推拿手法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临床研究[J].亚太传统医药,2017,13(13):113-114.

[2]李华.桃红四物汤加减方联合正骨推拿手法在腰椎滑脱症患者中的应用[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7,49(8):983-984.

[3]浦维卿,陈忆,陈晓磊.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正骨手法治疗腰椎滑脱[J].吉林中医药,2017,37(1):45-48.

[4]张瑞.中医综合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66例[J].中医研究,2017,30(7):57-59.

论文作者:康立华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第0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1

标签:;  ;  ;  ;  ;  ;  ;  ;  

中医正骨推拿手法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临床效果分析论文_康立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