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和“总是”的比较研究
孙 琪
(北京语言大学,北京 100083)
[摘 要] “一直”和“总是”有很多相似之处,二者有时可以替换并保持语义不变,有时替换后语义改变,有时根本不能替换。文章将就二者的替换情况进行分析。
[关键词] 一直;总是;替换
“一直”和“总是”是现代汉语中最常用的副词,二者之间的相似之处以及不同点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兴趣和关注。陆俭明和马真将时间副词分为两类,一类是定时时间副词,另一类是不定时时间副词,并且将一直和总是归纳于不定时时间副词里,表示情况或状态保持不变。李少华从语义特征和功能特征两个方面入手,将时间副词分为十二小类,并且将二者归纳于表持续的小类中,表示动作和行为持续或长时间内一直进行,或者某种情况持续存在。周小兵等学者将“总是”归入频率副词,并指出频率副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和事情等发生的频率。刘婧认为,“一直”表达的是一种持续量,其基本语义是持续不变;“总是”表达的是一种重复量,基本语义是无例外的重复。黄赞辉对二者之间的差异进行了对比研究,并认为“一直”的基本语义表示频率,“总是”的基本语义表示持续不变。邹海清将“总是”归在频率副词一类,表示单位时间内动作或状态的重复量,并且提出应该把表持续义的“一直”类时间副词排除在频率副词的范围外。本文赞同将“一直”视为时间副词,表示动作行为或状态的持续不变;将“总是”视为频率副词,表示动作状态事件在一定时间内无例外的重复。
一、现代汉语中“一直”和“总是”的基本语义
时间副词“一直”和频率副词“总是”是现代汉语中常用的两个副词。时间副词“一直”在现代汉语中有三种基本语义:第一种(一直1)表示顺着某一方向不变;第二种(一直2)强调所指的范围;第三种(一直3)可以表示动作持续不断或状态持续不变。频率副词“总是”在现代汉语中也有三种基本语义:第一种(总是1)表示推测和估计,多用于数量;第二种(总是2)用来表示事物和情况必然是这样的,在汉语中相当于终究和总归;第三种(总是3)表示某种行为或状态从过去到现在基本一样,除了个别例外。
由此可见,“一直3”和“总是3”都有基本保持不变的意思。有的学者将一直3和总是3进行比较,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作为时间副词和频率副词,一直3和总是3有时候能够在句子中相互替换而保持句义不变,有时候能够替换但基本语义发生改变,还有的时候直接不能互换。下面将就二者(下文所指的一直和总是都是一直3和总是3)的替换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
二、“一直”和“总是”的替换情况
本文对从北京语言文化大学BCC现代汉语语料库中检索到的大量实例进行了比较和分析,以下是收集到的具体实例。
1.柳树老头一直(总是)不停在他的话题中出现。
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风能市场。科德宝集团为中国的风能市场提供了最先进的,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和产品。
2.自己总是(一直)太富于情感,不能像一本说理的书似的那么平淡冷静。
3.吕克上午一直(总是)在报社。
4.最近他总是(一直)一两点才回来。
通过对以上两个句子的比较可以发现,二者之所以能够互换,主要是因为二者在语义方面存在着相似点。虽然“总是”表示的是一段时间内的不断重复,强调的是重复量,但当某个事件的重复量达到100时,我们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将其视为在一段时间内的持续;又或者某个重复事件中间暂停的时间间隔很小,小到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这样我们在心理上可以把它当作是连续的。但需要注意的是,此时的“总是”表示的仍然还是频率,因此不能够和表持续量的“一直”完全等同。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二者之间有时能够相互替换,但替换后的句子所表达的意思是不同的,会产生细微的差别。
5.出于这个原因,我们会一直(*总是)持续地对你外甥的姓名保密。
以第三组的句子为例:吕克上午一直(总是)在报社。
想到他们以后一直(*总是)会记得这美好的一天,我心里十分高兴。
7.他抓住了那个我一直(*总是)不知道名字的金发孩子,把他推向莎拉,莎拉显然不太高兴。
8.今天早晨她就一直(*总是)一个人躺着。
综上所述,IFX联合MTX治疗CD有效,且MTX能减少机体抗IFX抗体的产生,提高IFX的血药浓度,延长IFX的作用时间,适用于AZA、6-MP治疗无效或不耐受的患者,对瘘管型CD、CD术后、CD生育期患者的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应用前景广阔。然而,现有研究数量少,规模小,未来需要更多高质量的大型随机对照试验继续深入探讨IFX与MTX联合用药的临床价值,以更好地应用于CD治疗的临床实践。
通过比较二者之间的互换情况可以发现三种不同的结果。在第一组和第二组的句子中,“一直”和“总是”能够替换,并且句子意思基本保持不变。在第三组和第四组的句子中,二者也能够替换,但替换后的句子意思略有不同。在第五组到第八组的句子中,二者不能相互替换,否则就是个病句。那么究竟什么时候二者能够替换,什么时候不能替换呢?二者之间互换的条件是什么呢?接下来本文将重点讨论“一直”和“总是”能够互换的条件以及不能互换的制约因素。
将橡胶草胚性愈伤组织按梯度接种至50 mL的液体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在培养悬浮细胞的过程中,定时对培养液进行检测,收集数据,绘制相应的曲线,橡胶草悬浮培养细胞的生长呈S型曲线,在0~8 d,细胞生长速度缓慢,处于滞后期;在 8~12 d橡胶草悬浮细胞的增长趋势明显上升,处于对数生长期,在12~16 d细胞增长趋势明显下降,处于减慢期,在16~20 d平均生长量保持稳定,处于静止期(图2)。
三、二者能够互换的情况分析
上文已经分析了二者的基本语义,“一直”表示动作行为或状态的持续不变; “总是”表示动作状态事件在一定时间内无例外的重复。由此可见,前者表示的是持续量,而后者表示的是重复量。持续量和重复量在语义上有着很大的不同,既然如此,二者为什么有时能够相互替换呢?究竟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替换呢?下面将对二者之间能够互换的情况进行分析。
聚焦思维结构智力理论的核心是思维的心理结构模型。它提出思维是智力与能力的核心,思维结构是个多侧面多形态的多元结构,主要包括思维目的、思维过程、思维的材料、思维的品质以及非智力因素等。思维结构是静态结构与动态结构的统一,而动态性是思维结构的精髓。
1.当句子描述的是将来的情况时,只能用 “一直”
目前,农民眷念土地的传统观念正在逐步改变,临安区有1.07万hm2雷竹林种植在农田中,是竹农的基本生活资料和生存保障。调查发现,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越完善,农民对土地的依恋程度越低,实行适度规模经营的可能性越大。
摘 要:随着我国新课标的改革,大多数的教育专家已经开始转变其教学重心,将目光移至游戏化的教学模式上。这种新型的游戏化教学模式会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提升学生学习各类理论知识的积极性,还会让学生更加自主地参与各类数学教学活动。为了适应新时期时代的发展,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的转化更是成为了新课标改革的必然趋势。就新时期小学数学游戏化课堂的构建以及研究进行分析,制定出一份更为合理的数学教学目标,以游戏的方式开展数学教学活动,把数学知识融入游戏中,丰富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模式。
四、二者不能互换的情况分析
再看第八组例子:今天早晨她就一直(*总是)一个人躺着。
基于数学模型的预测是处理各个领域复杂问题的核心环节,只有精准的数学模型才能够把控模型未来状况的真实走向。而预测调控功能则根据系统的内部状态,结合被测控模型完成电网能耗测算。
首先回到第七组例子:他抓住了那个我一直(*总是)不知道名字的金发孩子,把他推向莎拉,莎拉显然不太高兴。
前一句是说“我在一段时间内一直不知道那个金发孩子的名字”的状态,后一句则表明“我在某段时间内多次不知道那个孩子的名字”,第二句明显不符合我们的认知和表达习惯,因为“不知道孩子名字”是个一次性事件,无法多次重复发生,因此这里面的“一直”不能替换为“总是”,否则就是个错句。
在讨论完二者能够替换的原因后,下面对二者不能替换的情况以及这种冲突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首先再次强调二者的基本语义。时间副词“一直”的基本语义为:在一定时间内某些特定的行为状态或性质的不间断或不变;频率副词“总是”的基本语义为:过去一段时间内某一事件行为状态或性质的频繁发生。因此二者在语义上有着显著的区别。首先,“一直”表示的持续量可以是过去的持续不变,也可以是现在或将来的持续不变,而“总是”只能用来表达过去。其次,“一直”是指一个行为状态或性质只发生一次或在一定时间内保持不变,“总是”则是指该行为状态或性质在一段时间内发生多次,很少有意外。下面我们就根据二者在这两方面的语义差异,解释二者不能互换的具体情况。
首先“躺着”可以是持续的事件也可以是重复的事件。但是由于句子中给出了“今天早晨”这样的时间段,并且这个时间段太短了,无法被分割成更小的时间单元,使得每个小的时间单元内都重复发生一次相同的事件,因此无法满足“总是” 的在一段时间内动作重复发生的语义要求,因此二者之间不能互换。如果将这句话改成“今天她总是一个人躺着”的话就可以了。因为该时间段比较长,可以分割成更小的时间单元,从而为“躺着”提供重复的可能性。
通过以上例句可以发现,要想二者能够互换,首先句中必须给出事件动作或者性质状态能够重复或持续的语义环境,否则二者不能替换。其次,如果动作持续的时间较短,无法被分割成更小的时间单元,使得每个小的时间单元内都发生一次相同事件的话,不能用“总是”。
五、二者不能互换的语法环境
最后,本文还探究了二者不能互换的语法环境,具体情况如下:
前一句可以理解为:某个上午他无时无刻不在报社,因此“在报社”这个事件在某个上午是持续不变的。后一句话则可以理解为:每个上午他都无例外地在报社,“在报社”这个事件是在一段时间内的很多个上午里反复出现的。前者是指在某一特定时间段(即某个上午)持续发生的一次性动作,而后者指的是多个不连续的时间段(即很多个不同的上午)发生的多次同样的动作,二者在句子的语义上存在着细微的差异。
西方主流观点认为,发展中国家要完成现代化,只有选择搞市场经济,复制资本主义制度才能实现。并且二战结束后,发展中国家大多按照西方文明发展演进逻辑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但实际效果却很不理想。中国文明自信演进逻辑解决了发展中国家现代化进程的两大难题:一是发展理念创新问题。即:发展不只是经济增长,还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的全面发展,避免了很多发展中国家出现的有增长而无发展的问题;二是解决了如何在全球化进程中坚持独立自主的问题。西方文明发展演进逻辑并非人类社会实现现代化的唯一选择,中国文明自信演进逻辑也可以实现人类社会的现化化。
6.如果是这样的话,今晚我们俩就一直(*总是)黏在一起吧。
2.在“一直+动词+下来”的结构中, 只能用 “一直”
从此这个名称就一直(*总是)沿袭下来。
燕麦种质资源引进与主要农艺性状比较研究………………………………………… 赵彦慧,王照兰,杜建材,刘佳月,李景环(1)
3.当和“大都”一起使用时, 只能用 “一直”
这些人大都一直(*总是)顺境,岁月不曾逼迫他们去懂得些什么。
4.当与“每当、每次和每每”一起使用时,只能用 “总是”
她每次总是(*一直)皱紧了眉头,直到他轻喃着几句安慰的话后,她的眉头才缓缓的舒展。
5.当表示对某些事物的看法时,只能用 “总是”
他总是(*一直)怀疑我有事不告诉他。
第一,当一个句子描述未来情况时,二者不能替换。因为“总是”是指过去一段时间内某一事件行为状态或性质的频繁发生,所以不能用在表示将来时态的句子中。第二,在“一直+动词+下来”的结构中二者不能交换,因为该结构限制了动作事件或状态的发生频率只能是一次,而“总是”表示频繁发生,二者在意义上冲突。第三,当与“大都”一起使用时,二者不能替换。因为“大都”的定义是大多数人都这样,很少有例外。而“总是”是指在一定时期内频繁出现,没有例外。所以二者在意义上也是冲突的。此外,吕叔湘提出“每”指的是整体中的任何个体,它是用来代表整体的,所以是一个复数事件。而“一直”是指某一行为状态或性质在某一时间段内保持不变,代表一个单一事件,因此不能与“每当、每次和每每”一起使用。第四,当表示对某些事物的看法时二者不能替换,因为看法是可以反复多次出现的,与“一直”的语义相冲突。
参考文献:
[1]蒋静忠,魏红华.“一直”与“总是”辨析[J].中国语文,2017(04):30-38+128-129.
[2]胡从海.“一直”与“总”探究[A].新教育时代(2015年10月 总第2辑)[C].2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