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孔灌注桩施工常见质量问题预防措施及现场处理方法论文_罗云汉

冲孔灌注桩施工常见质量问题预防措施及现场处理方法论文_罗云汉

漳州福晟钱隆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福建漳州 363000

摘要:高层建筑物、桥梁工程等对地基、基础的变形要求与承载能力具有较高要求。冲孔灌注桩作为桥梁基础和高层建筑中应用的一种较为广泛的桩型,施工质量水平的高低对建筑物、构筑物的整体质量具有直接关系。但冲孔桩基受到地层复杂性以及施工隐蔽性的因素影响,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易出现较多施工问题,如不能采取有效处理措施进行处理,则会导致出现重大工程质量事故,进而给建设单位造成较大经济损失。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施工;冲孔灌注桩技术

1工程概况

漳州汇众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在漳州港开发静海湾房地产项目,其中高层住宅 6#、7#、9#楼主楼部分的基础形式采用冲孔灌注桩,地下室连接体部分采用锤击管桩,根据该工程场地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材料,和冲孔灌注桩施工有关的场地从上到下分别为杂填土①、粉质粘土②、淤泥③、粉质粘土④、淤泥质粘土⑤、残积砂质粘性土⑦、全风化花岗岩⑧、砂土状强风化花岗岩⑨-1、碎块状强风化花岗岩⑨- 2 等。设计桩总数共305 根,桩端持力层为⑨- 2 碎块状强风化花岗岩,桩端全截面进入持力层长度≥1. 0m,有效桩长不得小于 38m; 混凝土灌注桩桩型直径均为1000mm,桩身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水下砼 C35; 灌注桩的冲盈系数>1. 1。

2现场常见质量问题预防及处理方法

2.1塌孔

塌孔主要发生在粉砂土、淤泥松散土层以及流砂等环境的施工过程中。该工程中,7#楼19号桩在冲孔过程中因设备意外损坏,导致冲孔停歇时间较长,在淤泥质粘土⑤层出现塌孔现象,主要由于这些土层直立性较弱,特别是如地下水流动较快,进尺较快,那么就易导致发生塌孔。另外,如泥浆比重不满足施工技术标准要求,泥浆孔内水平面较孔外低,会导致出现塌孔;没有严格根据操作规范埋置护筒,且周边未应用粘土夯实或者深度不满足要求,土层与筒底接触面出现孔隙,使泥浆冲刷孔壁,那么均会导致出现塌孔。因此,在施工前,要熟悉地质材料,尤其是在淤泥松散土层环境下施工时,要确保在开孔前做好预防措施。投入黏土块或者片石时,要掌握进尺程度,保障成孔质量;为保证泥浆质量,要确保护筒直径大于桩直径 100mm,埋置长度不能少于1. 0m,注意四周使用黏土夯实,并保证溢浆口位置和排浆沟相相对应。

2.2 垂直度偏差

我国桩基础施工技术规范指出,在灌注桩施工中,要控制钻孔垂直度误差不超过 1%。这样能够有效保障灌注桩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软土地基施工过程中,受到自身重力因素或者冲孔振动因素影响,会导致机身出现倾斜的情况; 施工时,基岩面坡度会导致出现冲孔垂直度偏差; 另外,如遇到坚硬石,那么会影响冲孔机械振动的均匀性,进而导致垂直度发生偏差。因此,对软土地基进行冲孔灌注桩施工时,要加固处理地基,冲孔时,应用地锤慢打的方式,并做好垂直度检测,有效改善偏差情况。如出现斜孔,在必要情况下进行回填,夯实后重新冲孔。

2.3 断桩

断桩主要发生在成桩后,由于桩身局部缺失混凝土,泥沙将桩身分为两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发生断桩主要包括以下原因: ( 1) 水下灌注桩施工时,提升导管速度较快,拉长导管下端和混凝土面的距离;( 2) 灌注混凝土时,出现导管堵塞的情况;( 3) 对混凝土进行振捣处理时,振捣不严密。如断桩位置和地面距离不多于 5m,则可在桩位插入钢护筒,并凿掉桩身断桩以下位置,应用无水混凝土重新对其浇筑。如断桩位置比较深,则要应用压浆补强或者扁担桩补强等措施。

2.4堵管

常见原因分析: 混凝土坍落度小、砂率低、初凝时间短等造成的混凝土性能不良; 因管理衔接原因,导致混凝土不能连续补给,或者没有及时提升导管导致堵管停浇; 导管埋深过大,或者管内外混凝土高差控制不严,未能及时提升导管,造成导管埋没过深而堵塞。

处理方法: 科学安排混凝土等材料供应,提高现场质量控制管理水平; 堵管时可采用重物冲击冲开堵塞的混凝土,高压水冲通导管后,重新下隔水球灌注砼。隔水球冲出后,导管不能停止下降,直至不能再插入为止。最后缓慢提升导管,同时继续灌注砼,以确保新灌砼与原灌砼结合良好; 堵管严重时,可以采用较小桩锤重新冲孔,可采用比钢筋笼内径小的桩锤,将混凝土冲透清孔,重新浇注混凝土。

3冲孔灌注桩的质量控制策略

3. 1 控制桩位

相关施工标准规定,受到桩轴线偏差影响,单排桩不能多于 50mm,群桩则不能多于 100mm。施工过程中,为提高测量放线的精确性,通常应用前方交会法进行校正检查。安放护筒或者搭设平台时,将原来定位桩拆除,即使存在护桩,也会在碰撞情况下出现偏歪,不能有效保护桩身。因此,施工时,要固定冲锤机钻架位置,使用缆绳对前后进行固定,并连接骑马螺栓于平台。进行冲孔时,冲锤机重心易移动,因此,要及时纠正改善; 保证护筒安装的准确无误。

3.2 水下混凝土灌注

对水下混凝土进行灌注前,首先要检查混凝土强度,并充分搅拌,增强混凝土和易性,控制混凝土坍塌度于 18 ~ 22cm,骨料主要应用河砾石。进行灌注过程中,要确保导管处于真空状态,注意避免杂质、泥浆进入到混凝土内,要严格掌握混凝土深度,约控制为 2m; 如埋过深,则不容易灌进混凝土,也不能轻易拔出导管; 如埋过浅,则容易使导管脱离混凝土表面,导致出现断桩的情况。因此,进行浇筑时,要注意观察钢筋笼上浮,施工过程中,要保证工序紧凑,灌注速度的连贯性和均匀性,防止发生上浮过快的情况。

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建设质量、工程数量也在不断提升,工程施工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冲孔灌注桩施工技术以其具备的工程量少、施工成本低以及时施工工期短等优点,在高层建筑、路桥的施工过程中得到广泛应用。与此同时,受到冲孔灌注桩施工操作的规范性、工程隐蔽性以及施工地质等特点影响,导致出现工程质量问题。因此,针对出现的问题实施有效的应对措施,并加强施工操作的规范性,加大质量控制力度,进而有效保障工程施工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杨志武.天津地区钻孔灌注桩后注浆技术与工程应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

[2]向泽.冲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研究[D].西南大学,2015.

[3]卢汉芳.冲孔灌注桩常见问题防范处理浅析[J].江西建材,2016,13:71+74.

论文作者:罗云汉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9

标签:;  ;  ;  ;  ;  ;  ;  ;  

冲孔灌注桩施工常见质量问题预防措施及现场处理方法论文_罗云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