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现代企业制度下国有企业如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论文_晏晶

浅谈现代企业制度下国有企业如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论文_晏晶

(广东恒晟商贸实业发现有限公司 510080)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广东率先实行改革开放,在中国大地牵一发而动全身,它产生的磁场性效应,堪称中国近代史上第四次人口大迁徙,波澜壮阔。始终站在改革开放最前沿的广东,因改革而生,因开放而强,见证了中国翻天覆地巨变历程。

一、国有企业是改善民生的根本保障

国有企业的发展成果为全国人民共同享有,是提高和改善民生水平的重要基础。国有企业是以国有资本为根本设立的企业,“国有”是其最基本最核心的特质。这个特质就决定了国有企业并非以盈利作为其唯一目的公共作用,更多的是要发挥国有资本促进经济社会科技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群众的收入分配打破了平均主义、大锅饭式的分配制度,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格局不断发展。国有企业在这中间起着主要推动力量,从承包责任制到实行股份制、继而上市,克服了重重困难,砥砺前行,为人民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做出了巨大贡献。改革开放40年,不仅人民收入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居民生活水平也得到了质的飞跃,衣食住行等消费进一步扩大,居民家庭富裕程度不断提高。很多耐用品消费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低端到高端。特别是交通信息业务从发展瓶颈转变为前沿领域,高铁、扫码支付、共享单车和网购成为了中国的新四大发明。国有企业在这发展中不仅提供了煤油、水电、钢铁等基础能源,更承担着生产公共产品、建设重大建筑、道路等公用工程项目、推动国家技术发展创新等重要职责。

二、当前国有企业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工作的对策研究

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经济体系中,国有企业是主要经济基础,是国民经济的脊梁,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这40年来,随着国有企业进一步的深化改革,国有企业的改革进入了深水区和攻坚期,如何在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政策,如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集中力量做好民生工作,着力解决好群众关注的民生突出问题,成为了我们工作中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事情。

(一)、加强国有企业的自身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在召开的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强调:“要使国有企业成为党和国家最可信赖的依靠力量,成为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决策部署的重要力量,成为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力量,成为实施‘走出去’战略、‘一带一路’建设等重大战略的重要力量,成为壮大综合国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成为我们党赢得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胜利的重要力量。”[1]习近平总书记用“六个力量”来定位国有企业,无疑给国有企业接下来的持续深化改革、高速发展指明了道路,也为国有企业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理论支撑。

“打铁还需自身硬”。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在国民经济的关键领域和重要部门中处于支配地位,为确保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发挥着重大作用。国有企业要发挥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中的独特优势,特别是在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上,积极作为、奋勇争先,满足全国人民群众对实现中国梦的美好愿望。首先要进一步理顺体制机制,国有企业改革的核心和目的,就是要提高其市场化运营的能力和水平,提升其在市场竞争的大风大浪中的战斗力和影响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次要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以更强的责任和担当不断推进更深一层次改革,确保改革平稳有序。再次要做好风险防范意识,严格管理,不逾越红线,守住底线,确保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最后要不断强化自身党组织建设,国有企业更加要注重讲党建、讲政治,发挥好党组织的模范带头作用,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党的建设,确保国有企业的党员干部队伍的纯洁性,成为壮大综合国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

当前国有企业应该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根本在于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创新发展思路,紧紧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不断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2]

(二)、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基层组织的政治优势

1.加强政策法规的宣传工作

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和基层工会组织是人民政府政策的窗口之一,宣传工作要以最新国家公布的法律法规为指导思想,结合当前公司的实际情况,切切实实的帮助和改善职工的最根本利益问题。基层组织做好相关的宣传工作,具体来说就是要保证国家的民生政策能实实在在的普及到各个群众,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企业基层组织之所有可以发挥这一作用,是因为企业基层组织能够深刻理解和把握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善于把国家的大政方针和企业现有能力结合起来,按照企业运行规律,运用先进的理论指导具体民生工作的落实。

2.加强基层组织的协调工作

国有企业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长子,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严肃的组织纪律等各方面优势结合起来,组织和协调各方面力量。注重整合利用党内资源、社会资源、文化资源和物质资源,带动基层组织积极参与服务民生工作。

3.加强联系群众工作

基层组织通过宣传和教育工作,不断的根据新的形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更好地让员工保持积极的工作态度,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持。针对民生中的就业问题,国有企业每年都能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支持和帮助解决就业问题,维护了国家的政治社会稳定。针对民生中的社保问题,与相关部门加强沟通协调,促进了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养老保险接续、积极为职工缴纳社会保险。同时,还对老劳模、老党员、退伍老兵等特殊群体在各方面给予相应的照顾。针对民生中的医疗问题,积极实行相关部门的优惠政策、配合解释政策,促进了“职工住院二次医保、职工医疗互助险、女职工安康互助险”的顺利实施。

三、结论

国有企业的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我国改革开放成败得失,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基础,直接关系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有企业应该坚守社会主义经济体系中的法定地位,在新时代的改革发展中进一步起到领导作用和政治核心作用,要乘势而上,有所作为,主动适应世界经济的走势以及国际金融的变化,认真总结国有企业现有的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的经验做法,持续不断的为祖国的发展做出辉煌的贡献。

参考文献

[1]2016年10月10日至11日召开的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中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重要讲话。

[2]《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理论-人民网》

[3]《党的十九大报告》

论文作者:晏晶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6

标签:;  ;  ;  ;  ;  ;  ;  ;  

浅谈现代企业制度下国有企业如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论文_晏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