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院两级管理模式下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系统的现状和问题分析论文_胡 健

校院两级管理模式下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系统的现状和问题分析论文_胡 健

摘 要:校院两级管理模式下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系统建设目前各高校普及性高但差异性大,且存在预判功能差、职责区分乱、沟通渠道堵和动态管理弱等问题。这一切都是由于工作人员专业知识不清楚、学校管理制度未到位、多方联动未建立以及预警体系未构建有关。

关键词:校院两级管理 心理危机预警系统 现状 问题 分析

一、校院两级管理模式下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系统建设的内涵

校院两级管理简称校院模式,是指高校按照一定的目标和原则,整合、优化学校教育教学资源,形成学校和学院两个管理层级,通过学校分权和管理重心下移,转变学校部门的管理职能,明确学校和学院的职责和权限,形成学校宏观决策、 部门协调配合、学院实体运行的管理模式[1]。

心理危机是指个体在遇到了突发事件或面临重大的挫折和困难,当事人自己既不能回避又无法用自己的资源和应激方式来解决时所出现的心理反应。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的本质是对心理危机进行早期预测,有针对性地采取防范措施减少危机发生。

校院两级管理模式下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系统建设的内涵是在形成了学校和学院两个管理层级的模式下,如何通过该模式的运行对心理危机大学生做出预判,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心理危机预警体系。

二、校院两级管理模式下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系统建设的现状

1、普及性高

从国内外的实践来看,校院两级管理是实现现代大学制度的必由之路[2]。国家也充分认识到校院两级管理在高等教育上的优越性,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等有关法规,各高校在国家政策的影响下,根据各校特色不同程度地实行了校院两级管理体制。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体系作为学生管理高校心理危机干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校院两级管理体制的大格局下已基本普及。

2、差异性大

尽管各高校均已实施院校两级管理,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系统在学校心理咨询中心与各二级学院之间也开始有具体实践,但各高校之间差异性比较大。有的学校系统建构健全完善,学校层面和二级学院之间相辅相成,共同预判心理危机学生,行之有效形成合力共同减少管理风险。有的学校前期基础薄弱,校院两级管理联动性差或者建设流于表面,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系统未落到实处,导致危机预警不及时或者危机处理不到位,学生心理危机状况得不到妥善解决。各高校之间无论是从制度的完善性还是执行的彻底性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距离,待完善的空间还很大。这与各高校没有真正形成以学院为中心的管理体制,或者管理体制不健全,导致校院之间在管理上不能顺利对接[3];或者长期的学校统一管理导致二级学院权力执行不力,如果管理重心过度下移到二级学院,则会导致学校与学院管理脱节[4]有关。

三、校院两级管理模式下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系统存在的问题

1、预判功能差

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系统的重心是对学生的心理危机进行早期预判,尽量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处理,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尽管在高校中建立了危机预警库,有危机发生的潜在对象都纳入危机预警库中以备观察、筛查。当前校院两级管理下危机预警系统建构不到位的高校,在学生日常管理中很少能提前发现危机潜在对象处于危机中,往往是学生出现危机情绪或者行为时才觉察到并进行处理,预判功能未得到体现,此时心理危机预警已形同空设,无形中加大了学生管理工作的压力和工作量。

2、职责区分乱

在院校两级管理模式下,学校层面心理咨询中心和二级学院均为危机预警系统组成的重要执行成员。心理咨询中心教师认为危机预警学生均为各二级学院的学生,危机处理工作中各细节的处理也应以二级学院为主,再加上人员紧张,心理咨询中心发现的危机预警学生往往通过日常心理咨询或者心理普查等途径筛查到,危机预警库的学生日常观察还需各二级学院努力。二级学院则认为危机预警库名单里的学生心理问题严重,二级学院没有能力做学生的心理咨询工作,而且一旦上报到心理咨询中心,咨询中心应该担负起危机预警库学生的观察、预警工作。双方都觉得对方有义务做相应的工作,没有明确相应的职责下,双方工作不是互相促进,反而相互推诿,造成危机预警工作不及时。

3、沟通渠道堵

 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系统在建构的过程中,沟通很容易出现状况,导致对危机预警库的学生无法预判。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一是辅导员或者二级学院发现问题学生,怕学校追究责任,直接将危机潜在对象进行休学或者放假处理,且不上报心理中心,导致心理中心无法正确了解学生情况。二是咨询师在咨询过程中发现危机预警学生,在预判后与二级学院商量干预计划时,二级学院不按照咨询师的建议执行,导致学生无法及时得到处理。三是二级学院与家长家校联动的过程中,家长向辅导员隐瞒学生真实状况,或者家长不配合辅导员开展工作,导致危机预警对象真的出现心理危机。

4、动态管理弱

高校心理危机预警系统在构建的过程中,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最重要的是教师随时了解学生心理状况的变化,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才能做出是否会出现心理危机的预判。这一切都依赖于高校建立了良好的学生心理状况动态管理机制,能随时监控到学生的心理变化,能察觉到学生是否处于危机潜在阶段。而当前有些高校只在学生第一次出现危机时才重点关注,以后就不再关注了,放而任之。

四、校院两级管理模式下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系统问题的原因分析

1、专业知识不扎实

校院两级管理模式下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的构建依赖于一支专业技能强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一方面当前高校有些心理咨询中心工作人员并非心理学或教育学背景毕业,也没有进行过心理咨询的相关技能学习,甚至有些心理咨询中心专职教师还是被迫进行的此项工作,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心理咨询中心专职教师专业技能知识的缺乏将导致咨询中无法察觉到学生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无法及时地对学生做出心理危机预判。另一方面辅导员们专门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人员在各高校占的比例也不高,大多数辅导员缺乏精神病学或者心理危机常识,导致不能清楚地认识到所带学生的心理状况,也不能及时地上报,心理危机预判就更谈不上了。这一切都是由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教师队伍的专业知识不扎实导致,无论是咨询师还是辅导员甚至二级学院学生干事或书记都应有相应的危机干预知识,这样才能更好地预判学生的心理状况,真正实现危机预警。

2、管理制度未到位

 行之有效的校院两级管理模式下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系统构建,首先应该在全校建立相应的以院领导为首的领导小组,从学校层面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明确心理咨询中心和各二级学院的相关职责,这样心理咨询中心和各二级学院教师就有明确的认知,知道什么是自己的义务,在危机预警工作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真正做到各司其职,互相配合。其次制度建立完成后,还应有相应的细则,从各个环节保证制度执行到位,而不是流于表面或者因人而异。

3、多方联动未建立

 学生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不能单纯依靠辅导员或者咨询师,心理危机预警工作应依靠多方力量,共同组拳出击,在学生心理危机没有爆发之前就进行处理。许多高校在进行危机干预时,仅仅依托于学校内部资源,而心理危机干预不仅仅只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息息相关,同时也是关系到学生家庭和谐、学校及社会安全稳定的重要工作,因此,高校在充分利用学校内部资源的同时,还需要借助来自学生家庭以及社会环境的资源和支持[5]。一方面二级学院辅导员要和家长建立良好的家校联动关系,随时与家长反馈、了解危机预警库学生心理状态变化,争取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另一方面心理咨询中心要发挥自己在专业上的优势,与医院建立快速绿色通道,争取社会资源的支持,让学生尽快得到处理。

4、预警体系未构建

 校院两级管理模式下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系统动态管理弱很重要一个原因在于心理危机预警体系没有构建起来。首先是反馈、识别方面,要依赖辅导员、朋辈辅导队伍加强发现和识别心理危机的能力,咨询师也应加强专业技能的学习。其次,信息汇总方面,通过心理普查、心理咨询、二级学院反馈上来的心理问题严重学生不管当前有没有发生心理危机,都应纳入学校心理危机预警库,提前归纳筛查对象。最后,动态管理方面,二级学院每个月应向心理中心报送危机预警库学生的心理状况,二级学院和心理咨询中心相互配合,做到随时监控,让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实时掌握学生心理动态,及时发现心理危机的诱因,提前预防、化解危机事件,最大程度地降低危机发生率[6]。

[参考文献]

[1]王丁宏,石贵琴,陈丹丹.比较视角下的中国大学校院两级管理模式[J]文学教育,2015,(12):114-116

[2]邵素军.校院两级管理的理论基础分析[J]教育现代化,2019,(4):189-191

[3]任湘,胡德勇,王京京,夏艳珺.高校校院两级管理研究综述[J]高等农业教育,2018,(6):31-36

[4]许杰.深化校院两级管理:经验与思索[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6,(1):42-47

[5][6]戈振州.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8):159-162

[作者简介]胡健(1981-),女,湖南娄底人,湖南大众传媒职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应用心理学和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本文为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校级课题“校院两级管理模式下的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体系构建与实践”(编号:19YJ09)的研究成果之一。

论文作者:胡 健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6

标签:;  ;  ;  ;  ;  ;  ;  ;  

校院两级管理模式下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系统的现状和问题分析论文_胡 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