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国际战略的发展论文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国际战略的发展论文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国际战略的发展

文/李景治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国际战略。其核心和特点是:正确认识、准确把握国际形势的变化,即新的世界大战是可以避免的,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世界格局正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以经济为基础、以科技为先导的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即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各种形式的恐怖主义,正确处理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异同问题;坚定不移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关系,即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深化同周边国家关系,加强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坚持互利共赢,造福世界人民,即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积极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关键词: 改革开放;中国特色;国际战略;和平发展;互利共赢

任何国家,无论大国小国、强国弱国、穷国富国,都有自己的国际战略,其国际战略也各具特色。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继承和发展新中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和国际战略,适应国际形势的变化和改革开放的需要,形成了中国特色国际战略。中国特色国际战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要组成部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密切联系在一起。它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引领,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规范。中国特色国际战略的实施,为中国改革开放开创了良好的国际环境,促进了世界和平与发展,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扩大了中国国际影响,推动中国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心。

一 正确认识、准确把握国际形势的变化

众所周知,对国际形势的认识和判断是制定国际战略的基础和前提。只有正确认识、准确判断国际形势,才能制定正确的国际战略。错误认识和判断国际形势,必然误导国际战略的制定。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始终密切观察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对世界的战争与和平、对世界格局的演变和走向、对国际力量对比和相互关系、对事关人类前途的全球性问题,进行了深入透彻分析,并从中得出新的世界大战可以避免、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世界正在走向多极化、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等一系列科学论断。这些科学论断为我们调整外交政策、制定新的国际战略创造了有利条件。

第一,霜冻前没有施萌芽肥的,要尽快追施1次高氮中磷低钾速效性肥料,最好增施适量腐殖酸或海藻提取物类有机肥,量不要大,但宜早不宜晚。

(1)可以采用圆弧边分析法。所谓3点决定一个圆,1994年7月的325点、2005年6月的998点及2013年6月的1849点可作一圆弧边,大致上支撑了2018年10月的2449点。但如今又再度接近此圆弧线,恐怕跌破的机会大一些。

第一,新的世界大战是可以避免的。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就深刻地指出,对于国际形势我们应该真正冷静地做出新的判断,以前总是担心打仗,现在看至少十年打不起来,大仗打不起来。随着对战争问题观察与思考的深入,邓小平得出结论说,现在出现了对话代替对抗的新潮流,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趋势正在发展,“在较长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是有可能的,维护世界和平是有希望的”。[1]邓小平之所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一是由于经过长期的冷战,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军事力量,特别是核装备达到一定程度的平衡,一旦爆发战争,可能会两败俱伤,哪一方也没有必胜把握,双方都不敢轻易发动战争;二是对战争的制约因素不断增长,国际关系中坚持冷战的因素在下降,要求经济发展与合作的因素在上升,局部冲突和战争难以演变为世界大战;三是维护和平力量超过谋求战争力量,世界人民要求和平、反对战争的呼声越来越高,力量越来越强大。邓小平关于新的世界大战可以避免、和平是有希望的科学论断,为党和国家把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提供了理论依据。这一科学论断也为我国改革开放创造了有利条件。邓小平关于战争与和平的科学论断,本身就是中国国际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为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成为中国外交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们处理和发展同各国关系的基础和宗旨。它完全符合联合国宪章精神和国际关系准则,符合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继续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关系,并以新的外交实践不断丰富和发展这一原则。我们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努力开创周边外交的新局面,加强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开展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

第一,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改革开放后,我们坚持不结盟的政策,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所有国家的友好关系。坚持不结盟政策,一方面可以更加广泛地结交朋友,发展各种双边和多边关系,更好地预防和化解不必要的矛盾,另一方面也使我们的外交政策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更加广泛的选择空间。这有利于维系各种国际力量平衡,有利于营造国际和平环境和稳定周边环境。

第四,以经济为基础、以科技为先导的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这是邓小平对国际形势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科学判断。也就是说,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维护和平、促进发展成为时代潮流,使各国都把注意力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这无疑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但同时也加剧了以经济为基础、以科技为先导的综合国力竞争。一个国家只有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科技进步,才能兴旺发达,不断提高国际地位,扩大国际影响,赢得世界人民的尊敬。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国家要实现富民强国的目标,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科技为先导,加快发展步伐。这种国际形势,无疑有利于中国和平发展,有利于改革开放,也对我们的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提出了更高要求。早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就明确要求我们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他深刻论证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只有把科技搞上去,经济才能持续稳定发展,国家才能强大起来。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我国经济获得快速、持续稳定发展,科技也有了长足进步。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在不少高科技和尖端技术领域还存在较大差距,电脑软件、手机芯片、汽车和航空发动机等产品的自主开发能力还比较弱,一些产品还不得不依赖进口。况且,科技革命孕育新突破,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大力推动科技发展。

第五,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当今世界,人类面临多种挑战。我们在分析国际形势时,既看到新的世界大战可能避免、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世界正朝多极化方向发展等积极因素,也清醒地意识到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上还存在不少消极因素。霸权主义、强权政治、霸凌经济依然存在,并有新的表现。冷战思维和各种遏制中国、阻挠中国崛起的势力远未销声匿迹。金融危机的影响仍未完全消除,新的金融危机风险仍然存在,贸易保护主义甚嚣尘上。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和高举制裁大棒的做法严重威胁贸易自由和世界经济秩序。同时,世界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贫富分化日益严重,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恐怖主义、网络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持续蔓延,人类面临诸多挑战。这就使中国改革开放和发展的国际环境错综复杂,存在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对此,我们均有清醒的认识和充分的准备。

二 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国际战略和外交方针,始终服从和服务于党的基本路线,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我们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各种形式的恐怖主义,努力维护世界和平,正确处理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异同问题、积极推动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

第一,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改革开放、发展经济,都需要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没有和平稳定环境就不可能一心一意建设、全面深化改革、促进经济发展。我们热爱和平,也需要和平,争取一个长期的国际和平环境,符合我国的最大利益,符合中国人民的最大利益。因此,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为改革开放营造和平的国际环境和稳定的周边环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始终是中国外交政策的根本目标。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中国的崛起成为当今世界的共识,也引起各国的高度重视。美国等西方大国,出于意识形态偏见和冷战思维,千方百计遏制中国的发展,并制造新的中国威胁论、国强必霸论。一些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国家对中国的崛起也存在疑虑。中国坚决驳斥西方大国的荒谬论调,强调当代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的前途命运日益密切地同世界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中国坚持把中国人民的利益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结合起来,处理国家关系和国际事务。中国一再严正声明:“中国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这是中国政府和人民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自身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选择。”[6]不管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都将高举和平、发展、合作旗帜,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恪守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宗旨。中国奉行防御性国防政策,不搞军备竞赛,不对任何国家进行军事威胁。中国反对任何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永远不称霸、不搞扩张。

中国坚持和平解决领土领海争端。由于历史的复杂原因,中国同一些国家存在领土领海分歧。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由于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干预,分歧的解决更为困难。中国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决心从来没有动摇过,但历来主张通过对话协商,和平解决争端。中国还主张,对于那些双方分歧大、短时间难以解决的争议领土领海,可以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尽管这样做面临诸多困难,但毕竟为争端的解决指明了方向。40年来,我们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争取了一个长期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出了积极贡献。

就足球运动来说,其普及程度与国家足球的发展水平呈正相关。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足球运动能力,不仅能够锻炼他们的身心素质,还有利于我国足球事业的发展。因此,教师应当重视小学阶段的足球教学,学习现代先进的教学方法,不断优化和改进足球教学方式,使之更加符合学生发展的需求,在教学过程中逐渐培养学生学习足球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足球运动能力,促进小学足球教学水平乃至体育教学总体水平的进一步发展。

第二,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各种形式的恐怖主义。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各种形式的恐怖主义,是世界和平和地区稳定的最大威胁。为了维护世界和平、地区稳定和自身的安全,中国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各种形式的恐怖主义。中国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不干涉别国内政,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中国反对以颜色革命、阿拉伯之春、维护人权、反对专制等名义,策划和实施推翻一个国家合法政府。中国也反对西方大国违反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准则,对其他国家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

智能楼宇平台主要实现以下功能和目标:①通过子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实现系统和设备联动;②通过数据的集中存储和管理,实现智能楼宇的数据共享;③通过大数据的分析与处理,实现各种运行场景的即时有效控制;④为楼宇第三方应用服务的接入提供平台支撑。

恐怖主义是人类共同的敌人,中国也是恐怖主义的受害者。中国坚决反对各种形式的恐怖主义、民族分裂主义和宗教极端势力。中国支持联合国主导的国际反恐斗争和各国政府开展的打击恐怖主义的行动,反对打着反恐的旗号干涉别国内政、推翻别国合法政府。坚决抵制在反恐问题上的双重标准,反对以任何借口变相支持恐怖主义势力。

第三,正确处理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异同问题。自苏联成立以来,世界上就存在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政治制度国家的对立和斗争。二战后,又形成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的冷战。冷战结束了,但冷战遗产犹存、冷战思维依然禁锢着一些人的头脑。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是主潮流,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基本实现和平共处。但冷战思维仍然作怪,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认定中国代替苏联成为西方国家的主要竞争对手。美国的战略东移、亚太再平衡、印太战略,以及利用台湾、南海、东海局势牵制中国,都是冷战思维的结果。因此,中国坚决反对冷战思维,反对把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异同当作处理国家关系和国际事务的准绳。中国主张,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应当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发展关系,相互尊重发展道路和政治制度的选择,加强沟通与合作,通过和平方式而不是战争方式解决争端。中国倡导,要尊重世界多样性,不把一种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强加给别国。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对于一切国际事务,都要从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来决定自己的立场和政策。也就是说,我们判断国际事务的是非标准,是看它是否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促进世界经济繁荣、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各国友好合作。

三 坚定不移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关系

第二,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冷战”时期,美苏激烈争霸,东西方政治上相互敌对,经济上相互隔绝,军事上剑拔弩张,致使国际局势十分紧张,严重影响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但上世纪70年代以来,紧张局势有所缓和,要求和平、促进发展的呼声逐渐高涨。邓小平敏锐地觉察到这一变化,高瞻远瞩地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2]其后随着形势不断变化,特别是面对冷战结束以后的世界新格局,党中央把两大“问题”的提法发展为两大“主题”和“时代主题”提法。党的十四大提出,“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3]党的十七大提出,“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4]经过近40年的发展变化,党的十九大依然坚持认为,“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各国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日益加深,国际力量对比更趋平衡,和平发展大势不可逆转”。[5]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这是我们党对国际形势的基本判断。这一科学判断为我们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提供了理论依据。

第三,世界格局正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随着苏东剧变、苏联解体、华约解散,冷战终结,国际形势和世界格局发生巨大变化。如何正确认识这种变化,直接关系到中国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的定位和走向。邓小平经过深入观察和思考,得出一个科学论断,即世界两极格局瓦解,正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国际形势变化充分证明了邓小平的判断,几十年来,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不可逆转。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唯一超级大国,奉行霸权主义和单边主义。但是,广大发展中国家、新兴国家和地区的力量不断增强,欧洲一体化加速发展,世界多边主义趋势和要求建立公正、合理国际经济政治秩序的呼声日益高涨,都对霸权主义和单边主义形成了强大的制约。世界力量对比出现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格局朝多极化方向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综合国力不断提高,国际影响不断扩大,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无论如何也算一极。俄罗斯经济逐渐恢复,军事实力依然强大,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独特作用,是抗衡美国霸权主义和单边主义的重要力量。欧盟以及德国、法国等国在处理许多国际问题上同美国的观点和做法并不完全一样。这就形成了多极化的格局。

食品检验是一个程序复杂严密的过程,需要检验人员手工与仪器相互结合进行精密化监测,其中检验人员的工作流程、仪器的使用与维护、样品的采集和保护、检验方法等环节都会影响到食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笔者结合自身的实践工作经验,将影响食品检验准确性的因素总结为以下几点:

但是,各国的具体国情不同,中国与各国利益共同点和交汇点也不完全一样。中国与它们的交往怎样才能体现双方的特点和优势,发挥最大的作用,一直引起我们的深刻思考。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国家对外交流与合作的扩大,同一些国家建立伙伴关系的问题就提出来,并付诸实践。我们最早同俄罗斯建立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后又同巴基斯坦、中亚国家、一些发展中国家及东盟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也同美、德、法、英等发达国家和欧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也就是说,中国发展伙伴关系,不以意识形态划线,不以政治制度异同做取舍。其遵循的唯一原则,是有利于双方的互利合作。

在表5中,p值代表显著性水平,从统计意义上来说,当p小于0.05时,说明两矩阵具有相关性,可以看出,在2010-2016年,区位交通条件中的区位指数矩阵与旅游经济网络呈较显著负相关,旅游发展能力、经济发展水平、科学技术水平等变量组下的各因素矩阵与旅游经济网络呈显著正相关。而邮电通信水平对旅游经济网络的影响不稳定。具体分析如下:

我们构建战略伙伴关系,始终坚持“结伴而不结盟”的原则,这是中国发展外交关系的新思路,也是推动各国正常交往的一大创新。伙伴关系是建立在平等、协商、互信基础之上的。结伴双方完全平等,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对方,协商解决问题。建立和发展战略伙伴关系的根本目的,是加强相互合作,促进共同发展。战略伙伴关系与结盟关系的最大不同是,不建立任何具有约束力的组织。战略伙伴关系是开放式的,不针对第三方,不损害任何一方的利益。中国与相关国家建立的战略伙伴关系,紧紧围绕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不仅有利于双方的互利合作,而且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和地区的稳定繁荣。

伙伴关系的构建,没有统一模式,坚持因地制宜、因国制宜。由于相关国家利益共同点和交汇点及战略目标不同,中国与其建立发展伙伴关系的侧重点也不完全相同。中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是各种伙伴关系中最牢固、最紧密、互信度最高的,其重点是政治、外交、安全与战略合作,经贸合作正快速发展。中国与其他国家的伙伴关系各有特点,有些从名称上就一目了然,如中欧称长期稳定的建设性伙伴关系,中法称全面伙伴关系,中美称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中国与东盟称睦邻互信伙伴关系。这些伙伴关系发展的重点,集中在经济、贸易、文化、教育等方面。经过多年的努力,我们逐步在全球建立了伙伴关系网络,为中国外交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支持,为中国与相关国家的互利合作搭建了平台。

第二,深化同周边国家关系。中国邻国众多,妥善处理同邻国的关系,是中国外交的头等大事。但毋庸讳言,中国周边环境的复杂是世界少有的。改革开放初期,中国与周边多数国家都没有划定边界,同韩国和东南亚一些国家都没有正常外交关系。中苏关系仍未恢复,苏联在中苏、中蒙陈兵百万,边境局势仍然没有缓和。这种周边环境显然不利于中国改革开放和扩大对外交流。改善周边环境、发展同周边国家的关系就成为中国外交的重要任务。

第三,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

注释:

第三,加强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同其他发展中国家一样遭受过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侵略压榨,在争取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的斗争中以及国际事务中相互支持。加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始终是中国外交政策的立足点。中国坚定支持发展中国家维护国家独立、主权和合法权益的斗争,反对西方大国侵犯它们的主权和合法权益。中国主张发展中国家之间友好相处,和平解决彼此的争端。中国充分尊重发展中国家选择自身发展道路和政治制度的权利,反对任何国家干预其内政、把自己的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强加给它们。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努力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利益和合法权益,努力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中国进一步加大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援助力度,促进缩小南北发展差距。中国“秉持正确义利观和真实亲诚理念加强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8]中非合作,堪称中国与发展中国家合作的典范。中国在合作中坚持真诚友好、平等相待,义利相兼、以义为先,发展为民、务实高效,开放包容、兼容并蓄。新时期,中国致力于提升中非合作的科技含量和项目的技术先进性,扩大中非合作的领域和范围,深化中非合作融合程度和互利程度。中国把对非援助和与非洲合作的着力点放在提高其自我发展能力上,真正从授人以鱼转向授人以渔。2018年9月,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通过北京宣言和北京行动计划,进一步明确了中非合作方向和方针。

第四,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球性大国不仅具有相对强大的经济实力,在全球经济发展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且拥有综合实力,在维护世界和平和国际安全、地区稳定,促进科技文化交流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从一定意义上说,处理好大国关系是处理好国际事务的关键。因此中国高度重视处理大国关系。处理好大国关系,促进大国关系协调发展,促进大国相互合作、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是中国外交的重要内容。

中国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最重要的制造大国、创新大国、进出口贸易大国,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处理和发展大国关系、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始终坚持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的原则。中国尊重其他大国的主权、领土完整、国际地位和在各种国际组织中的合法权益,尊重它们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积极作用。同样,中国也希望获得同等的尊重。这是中国处理和发展大国关系的基础和先决条件。中国主张,积极“推进大国协调和合作,构建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框架”。[9]

中国处理和发展大国关系、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始终坚持协商对话、和平解决问题的原则。大国之间,在处理彼此关系、国际事务和地区事务时,存在不同意见和分歧是完全正常的。相关各国应当通过协商对话、和平解决问题。要努力谋求利益交汇点和共同点,逐渐消除分歧、达成一致,或求同存异,不使用武力或以武力威胁解决问题。要坚决抵制和反对冷战思维和霸权思维。大国应当担负起应有的国际责任和国际义务,共同维护世界和平和地区安全稳定。大国也应当加强互利合作,共同维护国际经济秩序和公平、公正贸易原则,促进全球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习近平在谈到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时强调:“中美应该也可以走出一条不同于历史上大国冲突对抗的新路。双方同意,共同努力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相互尊重,合作共赢,造福两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国际社会也期待中美关系能够不断改善和发展。中美两国合作好了,就可以做世界稳定的压舱石、世界和平的助推器。”[10]这不仅是中国处理和发展中美关系,也是处理和发展所有大国关系的主张。

Kamimura[128],Shida等[129,130]和Kubo等[131]广泛研究了氨基酸表面活性剂的生物降解性,发现N-酰基氨基酸很容易生物降解,分解变成氨基酸和脂肪酸。

四 坚持互利共赢,造福世界人民

中国特色国际战略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以加强各国互利共赢、造福世界人民为目标。为此,中国始终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积极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第一,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中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推动了经济快速发展、社会进步和民生改善,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奇迹。同时,中国又以自身的发展带动各国的发展,造福于世界人民。中国特色国际战略,着重发展与各国的互利合作。即以经济互利合作为中心,全面发展文化、科技、教育、安全、环保等方面的合作。各种合作都坚持互利共赢,给合作各方都带来好处。

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中国发展国际合作的根本宗旨是共赢,不是片面追求自身的利益,更不会以损害别国利益谋取自己利益。在与邻国的合作中,坚持以邻为善、以邻为伴原则,实现了与周边国家和平共处、共同发展。中国与巴基斯坦、东盟各国、俄罗斯、中亚各国的合作都充分体现了这一原则。各国经济的发展与中国密切联系在一起。中国巨大而充满活力的市场,为各国商品提供了有利商机。双边、多边自贸区的建立、一些重要商品实现零关税、低关税,进一步促进了互利共赢。

中国改革开放的经验是,以开放促进改革,以改革引领发展。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我们借鉴发达国家的成熟经验,学习其先进的管理方式,引进其资金和技术,推动了工业化、现代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加快了经济发展。同时,中国改革开放的大环境和高效、法制化的制度、富有吸引力的政策,为外商投资创造了有利条件。相对廉价、高素质的劳动力、丰富的土地、资源,使投资商获得丰厚回报。中国物美价廉的商品丰富了发达国家的市场。中国需求旺盛、潜力巨大的市场,也吸引了发达国家的几乎所有重要厂商。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科技不断进步,中国从制造大国迈向创新大国,出口到发达国家的商品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与发达国家科技合作越来越多。中国在发达国家的投资、收购并购也越来越频繁。中国已成为发达国家重要经济贸易伙伴,二者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

第二,积极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一带一路”建设倡议惠及亚洲、非洲和欧洲三大洲和其他地区不少国家,它有利于加强双边和多边经济合作,实现互利共赢;有利于相关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加快改变欠发达状况,尽快改善民生;有利于维护地区安全稳定与世界和平;有利于国内相关企业走出国门寻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多发展机会。因此“一带一路”是开展国际合作与推动国内改革发展相结合的新典范。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5年来,我国与沿线国家货物贸易额超过5万亿美元,在境外合作项目投资289亿美元,为当地创造24.4万个就业岗位和20亿美元税收。我国已成为25个沿线国家最大的贸易伙伴。[11]今后我们要积极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努力实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12]

改善周边环境、发展同周边国家关系,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自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我们恢复中苏两党两国的关系,缓和边境紧张局势。经过长期艰苦谈判,中国与俄罗斯签订了边界协议,划定了长达几千公里的边界。同时,中国与哈萨克斯坦、蒙古也签订协议,划定边界,同越南划定了陆地边界。至此,除印度之外,中国同所有邻国都签署了边界协议,划定了陆地边界。与此同时,我们积极改善同东南亚各国的关系,陆续同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建立或恢复了外交关系。这就为营造和平稳定的周边环境创造了必不可少的条件,也为中国发展同邻国的友好合作开辟了道路。

旧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由西方大国主宰,存在结构性矛盾和许多不公正不合理之处。中国历来主张建立新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随着世界进入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全球治理问题更加尖锐地提出来,但是各方争议很大。中国提出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适应了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需要,为全球治理指明了方向。解决人类生存发展面临的问题,是全球治理体系的根本宗旨。各方共商共建共享是全球治理的必由之路。中国认为,要搞好全球治理,必须实现国际关系民主化。坚持各国一律平等,支持联合国发挥积极作用,支持扩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中国强调,将继续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不断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

中国主张,要搞好全球治理,各国必须充分沟通,凝聚共识。全球治理是人类共同的事业,需要各国、全球治理主体,就实现的目标、治理体系的构建和实施治理的原则、方式方法进行充分沟通,以达成共识。全球治理要着眼大局,求同存异。各方应以大局为重,以维护大局为方向,寻求相同或相似的见解,形成一致的意见。全球治理要兼顾各方,坚持共享。推进全球治理,既要维护各方共同利益,又要兼顾各方合法权益。要尽量减少全球治理给各方造成的负面影响和损失。深入推进全球治理,还要正确处理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的相互关系。全球治理是一项非常艰巨的系统工程,只能先易后难,逐步推进。

第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早在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就强调,要更加鲜明地坚持独立自主,一切从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和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我们认识到,共同分享发展机遇,共同应对各种挑战,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事关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是各国人民的共同心愿。因此,我们提出构建和谐世界的倡议,主张“各国人民携手努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13]党的十九大呼吁:“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14]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既是中国国际战略的奋斗目标,也是中国共产党理想信念的追求。国家战略与执政党理想信念的高度一致、相辅相成,是中国特色国际战略的突出特点,它确保中国国际战略能够在国际事务中占领人类道德的制高点,也为中国国际战略的发展完善指明了方向。

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各国应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坚决摈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的新路。要统筹应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要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要合作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①奶牛的呼吸和排汗增加,会引起矿物质的不足,应在日粮干物质中添加1.2%~1.5%的钾、0.6%的钠和0.3%的镁。②补充碳酸氢钠,调节体内酸碱平衡,防止失水过多和代谢产酸造成的酸中毒。③在日粮中添加某些复合酶制剂、瘤胃素、酵母培养物等,对奶牛热应激均有很好的缓解作用。④一些清热解暑、凉血解毒作用的中草药,兼有药物和营养物质的双重作用,可有效缓解热应激反应。如采用石膏、板蓝根、黄芩、苍术、白芍、黄芪、党参、淡竹叶、甘草按一定比例配制粉碎后拌入日粮中,可起到很好的作用[4]。

中国发展和深化同周边国家关系始终坚持两条原则。一是加强睦邻友好、坚持与邻为善。中国坚持无论大国小国、强国弱国一律平等,决不以大压小、以强凌弱,决不搞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别国。坚持对话而不搞对抗,坚持协商和平解决争端,决不搞军备竞赛、以武力威胁邻国。积极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二是通过互利合作,促进本地区发展与繁荣。为此,中国与俄罗斯、中亚各国共同发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加强同东盟的全面合作,发展同巴基斯坦、柬埔寨、缅甸、泰国等国的双边合作,为一些国家提供经济援助。中国努力创造条件以本国的发展带动周边国家的发展,让周边国家人民分享中国改革开放的成果。今后,中国继续“按照亲诚惠容理念和与邻为善、与邻为伴周边外交方针深化同周边国家关系”。[7]

式中:P0为空气腔初始压强;V0为空气腔初始体积;A为活塞杆外截面面积;S为起落架缓冲系统行程;γ为空气多变指数;PAMB为大气压强。

[1]《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27页。

多媒体时代下的美术教育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还可以增强学生的主动性和自信心。学生在上美术课之前,可以搜集大量的图片资料,并将这些图片资料进行筛选、整理出自己所需的美术信息,从而增强学生的主动性。学生在上美术课之后,可以在宿舍、在自习室、在家里通过手机、平板电脑、ipad等设备连接平台获取教学资源、提交课堂作业、和老师、同学们进行交流互动,从而提高学生的胆量,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2]《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05页。

[3]江泽民:《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 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43页。

[4]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46页。

[5]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58页。

[6]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第47页。

[7]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第60页。

[8]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第60页。

[9]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第60页。

[10]《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第279页。

审计风险不会伴随人的主观意愿而转化。注册会计师在实施工作的经过当中,不单单应该经过专业知识与专业经历来对企业财务状况进行评判,并且时常还应该经过观察与直觉来评判财务方面的状况。注册会计师的评判成果收到其知识与水平的干扰,每一个人的知识与水平都具有一定程度上的不同,注册会计师避免不了会发生判断上的错误,继而出现审计风险的状况。

[11]《一带一路5年货物贸易额超5万亿美元》,《人民日报》2018年8月28日,第1版。

通过不同培养基对真菌YX-25、放线菌YX-32小量培养以及对其共培养筛选,发现在PDB和ISP4培养基条件下单独培养,2株菌株的次级代谢产物都不丰富,见图2~4。但是共培养对菌株的次级代谢产物影响较大,促进微生物的次级代谢产物途径的表达,菌株次级代谢产物较丰富,见图5。

[1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第60页。

亚致死剂量对F1代的影响:挑取不同亚致死剂量处理的豆蚜成蚜同一天产的若蚜置于直径为9 cm的培养皿中(饲养方法同上),然后置于培养箱中(饲养条件同“1.1”),每浓度处理 30 头,重复 3次,每日观察记录幼虫期、产蚜数、蚜虫寿命,直至死亡,以清水处理为对照。

[13]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第47页。

[14]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第60页。

中图分类号: D8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0138(2019)01-0005-08

作者简介: 李景治,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市,100872。

责任编辑 高寿仙

标签:;  ;  ;  ;  ;  ;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国际战略的发展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