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建筑工程管理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_纪林钿

新时代建筑工程管理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_纪林钿

汕头市锦骏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纪林钿 515041

摘要: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各种建筑工程项目也越来越多,这种高强度的建设对建筑工程管理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必须采取积极正确的措施,才能保证建筑工程能够快进度、高质量、低成本的完成。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进度管理;质量管理;成本管理;措施及方法

一、引言

建筑施工项目质量的优劣,不但关系到工程的适用性,而且还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和社会安定。因为施工质量低劣,造成工程质量事故或潜伏隐患,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所以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加强质量管理,确保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是施工项目管理的头等大事。

二、建筑工程管理现状

在我国建筑工程管理发展过程中,存在着方方面面的问题,需要在今后建筑工程管理实践中予以解决,不断创新也将是建筑工程管理发展不变的主题。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迅猛发展的新形势下,需要建筑工程管理在实践中不断进行创新,研究总结出符合我国建筑工程发展实际的建筑工程管理模式。以下总结几个影响建筑工程管理创新发展及提高的,较为突出的问题。

2.1工程项目管理体制不健全

我国建筑类企业收益不高,主要原因是工程项目管理体制不合理,当今建筑工程管理是计划经济时代传承下来的模式,具体有如下表现:以行政手段和硬性指令代替科学管理方法, 违背工程建设的客观规律,建筑企业按固定建制组织生产, 企业无法根据具体项目情况,择优配置各类生产要素,大大降低了效率及资产利用率。

为减少企业成本,尽可能减少管理费用,建筑企业内部不设立相关的管理部门,甚至有些企业在施工过程中也不设立相应的工程管理机构。这种不合理的体制将会造成施工过程混乱,同时,整体的施工质量、进度也不能得到保证,还将会在项目后期带来大量的成本浪费。

2.2管理理念及技术方法未能与时俱进

市场压力日益增大,以往“重技术、轻管理”的传统理念,造成了企业资金配置失衡,大量的费用用于技术研发和技术人员招聘上,而对设立管理机构和招募管理人员缺乏兴趣,这样的旧观念极大地限制了工程管理工作的开展。

在工程进度管理中,没有采用先进网络计划技术编制工程进度,只根据以往的经验制定进度计划,而实际进度却不能和计划相吻合。在合同管理方面,为避免建设方与施工方的直接矛盾,不能做到及时结算,这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另外在成本控制方面,缺乏合理的控制手段,缺乏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总结,也缺乏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正确方法的实践。

2.3建筑工程进度、质量、成本三大控制因素失衡

工程项目的进度、质量、成本是工程项目建设的关键控制目标,三者之间存在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多数项目在建设初期对严格控制质量和成本目标,到了项目建设后期,由于进度的滞后,为了按时完工则不惜以低质量高成本为代价;在项目竣工后,项目整体情况以工期延长、质量下降、成本增加为最终成果,建筑工程管理失去了应有的价值。

三. 解决目前建筑工程管理问题的措施

3、1从单纯注重施工现场的质量安全监管,转移到既注重施工现场又注重建设项目实施全过程的质量安全监管,开掘监管的深度。

建设全过程,就是事前、事中、事后的整个过程,包括工程建设规划许可、设计审查、施工许可、工程监理、质量安全监督、竣工验收备案等所有建设程序和步骤。

要规范工程参建各方质量行为,从源头抓起,从工程的招投标、施工许可、资质管理、竣工验收等各个环节加强监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要督促建设单位依法履行职责,严格遵守基本建设程序,履行合同约定,按照谁投资,谁决策、谁收益、谁承担风险和责任的原则,认真担负起质量安全责任,切实把好质量安全关;要督促建设单位和施工企业做好质量安全保证体系的建立健全工作,严格落实质量安全保证体系,做到质量安全管理机构和制度健全,严格执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条文和规范,确保提供优质合格的建筑产品。

鼓励施工企业加大安全生产的科技投入,推广使用安全适用、先进可靠的生产工艺、技术措施和装备,淘汰落后工艺,通过科技进步提高企业的安全生产保证能力和安全生产水平;要充分利用中介机构和社会力量做好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工作,充分发挥中介机构和社会监督的制约作用。同时,要严格把好工程竣工验收关,从而把质量安全的监管工作全面引向深入。

3.2从单纯注重房屋建筑、市政工程质量安全的监管,转移到注重建设领域所有建设项目的质量安全监管,拓展监管的广度。

当前,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中存在只注重对房屋建筑、市政工程质量安全的监管,未注重园区工程以及旧房拆除等其他方面的监管;只注重履行了建设手续的项目监管,忽视了因为各种原因未办理手续的项目监管。无人监管的项目易成为质量安全事故的高发区。我们必须转变观念,只要是在政府所管辖行政区域的工程项目,不管是办了手续还是没办手续的,都无一例外应依法纳入监管范围。要切实加强对所有在建工程项目质量安全的监管工作,充实安全监管力度,加大日常巡查力度,主动出击,对那些监管的“盲区”和“空白地带”实施不同强度、不同深度的监管。而且越是规避监管的项目越要重点监管、重点查处。真正建立起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监管体系,建立起覆盖全行业、全城乡的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3.3从单纯注重监管行为,转移到既注重监管行为又注重监管制度的创新,加大监管的力度。

目前,建设工程监管通过采取日常巡查、随机抽查、告知性检查和强制性介入检查等监管方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建设工程质量安全不仅仅靠监管,更重要的是要靠一套好的制度来保证,努力建立质量安全的长效机制,用制度引导,制度激励,制度约束,制度规范来保证质量安全监管到位。

一是要完善市场准入制度。认真制定勘查、设计、施工企业质量安全管理规范,把企业是否具有质量安全保证能力作为市场准入的必备条件,在保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的前提下,规范和保障各方主体的权益。

二是要逐步建立市场诚信机制。建立健全以道德为支撑、以法律为保障的市场信用制度,形成建设工程市场信用体系。在加强对建设工程质量安全各方责任主体的不良行为记录管理工作的基础上,完善建设工程市场责任主体信用档案,建立起建筑企业、中介机构和从业人员的信用档案,全面接受社会监督。同时要进一步完善企业质量和安全行为评价体系,对企业的质量和安全状况进行科学量化的评价,实现用现代科技手段对企业资质实行动态管理的目标。

三是要建立定期培训制度。目前,工程技术水平逐步提高,工程建设的造型、结构类型、结构体系也越来越复杂,出现了很多突破原有技术标准的超高、超常、超深的结构,并伴随着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这些问题处理不好会给工程建设带来重大质量安全问题。

3.4立足形势、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要搞好工程质量,就要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是为实现质量保证所需的组织结构、程序、过程和资源。施工单位在开工前必须对工程质量形成的全过程及所有的质量活动进行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并形成质量手册、作业指导书、报告、表格等,明确质量管理体系人员,并对难点进行专项施工组织设计,对可能发生的情况写出应变措施,报监理单位审批同意方可实施。整个工程应实施项目经理负责制,工程责任层层落实到人;在施工前应作好各施工员、班组长的层层技术交底,并配备专职的质量检查人员;在每一道工序进行中,必须坚持自检、互检、交接检,完工以后,再由专项质检员检查,然后在自检合格基础上,向监理申请验收,质监部门抽检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对于原材料的使用必须坚持先检后用,杜绝了不合格产品进入施工现场,以避免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四、结束语

总之,建筑工程管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涉及很多方面,随着市场压力增大,同时工程项目施工利润减少,但对建筑工程管理的要求确越来越高。 落实到实际、通过有效科学的管理机制、积极配合的管理态度、建立完善的安全监管体系,针对建设工程质量进行全方面的安全测评。只有坚持原则、 把握方向、严格要求才能建立良好的安全管理规范,这样我们能够有适合自己发展的质量安全管理目标和体系。

参考文献:

[1]潘朝文.论建筑工程管理的关键要素.《中国科技纵横》,2011,13.

[2]项志丹.建筑工程管理与经济学分析.《科学与财富》,2011,4.

[3]周斌.新时期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创新管理措施的分析与思考[J].中外建筑,2010,(08).

[4]胡元告.建筑工程质量监督问题分析及管理模式探讨[J].广东科技,2010.

论文作者:纪林钿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10

标签:;  ;  ;  ;  ;  ;  ;  ;  

新时代建筑工程管理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_纪林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