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筑结构中混凝土施工问题及质量控制措施论文_李桂胜

浅析建筑结构中混凝土施工问题及质量控制措施论文_李桂胜

身份证号码:44030119630721xxxx 广东 阳江 529500

摘要:在建筑工程施工行业中,混凝土施工技术有着较高的应用广泛性。建筑工程施工与混凝土施工密不可分,混凝土施工不规范,或者是受到外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会致使混凝土产生质量问题。基于现阶段建筑结构中混凝土施工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以进一步提升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合理性。

关键词:混凝土;工程;施工;

引言

近年来,在建筑工程施工工作开展过程中,其技术水平越来越高,但是相应的质量问题也逐渐增加。混凝土是土建施工中使用量最大的材料之一,其质量会直接影响建筑物的质量。但是由于具有较为复杂的物理性质,又是多种材料的混合物,所以在具体施工中,会遇到大量的问题。所以,为了可以更好地提升建筑工程混凝土质量,就一定要加大质量控制,明确施工期间存在的问题,然后制定合理的解决对策,进而有效促进建筑工程的未来发展。

1建筑结构中混凝土施工问题

1.1麻面问题

在混凝土工程实际进行施工的时候,其中最基础的问题就是麻面的问题。在整个建筑物中,表面不平整和建筑缺浆等问题的产生都是因为麻面而产生,同时在建筑物混凝土的表层也会出现类似的问题,比如大大小小的坑。对于麻面问题来说,一般都会对建筑物墙体方面以及地面的美观程度产生严重影响,但是和建筑物自身的承载能力和整体质量并没有太大关系。

1.2露筋和空洞

在混凝土实际进行施工的时候,如果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露筋和空洞的问题那么一般都会十分复杂。混凝土下料的时候,预留空洞位置和预留埋设件位置在钢筋比较密集的区域中通常都是被直接搁住的,如果浇筑混凝土的时候没有进行彻底的振捣那么这样的情况就很容易会导致空洞等问题出现。尤其是在其中那些构件界面较小和钢筋密集的地方,这个部位会经常进入一些杂物,如果各种各样的杂物存在于混凝土中,那么最终就会导致钢筋内部没有办法填入混凝土砂浆,直接造成露筋和空洞的问题出现。

1.3裂缝现象

混凝土裂缝产生时,混凝土里面的钢筋就会处于裸露的状态,则易发生锈蚀情况,继而影响到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当混凝土产生裂缝之后,如果没有在最短的时间对其进行妥善处理,那么会阻碍后续工程施工的进程。此外,混凝土裂缝的产生会在很大程度上致使建筑强度被降低,并且会伴随着混凝土裂缝的进一步扩展,从裂缝位置中心轴慢慢上移,随着裂缝越来越严重,形成的形变也会愈来愈多,久而久之就会致使建筑物稳定性越来越低,继而给建筑工程施工埋下了诸多的安全隐患。

2建筑结构中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2.1加强原材料质量控制

原材料质量是影响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其也是建筑工程质量不佳的根本性原因。因此,在建筑混凝土工程施工期间,要加强对原材料的把关,施工单位在混凝土工程施工前,需要结合工程的实际需要,灵活选材。比如说,材料的型号、质量等必须要严格把关,做好质检工作,保证所有材料达到了工程建设标准需要,才能让这些施工材料进入到施工场地。同时,施工单位还需做好材料现场抽查工作,查看原料是否存在有质量方面的问题,对质量不过关的原材料要及时剔除,重新选购合适材料,需要注意的是,施工现场材料抽查,要重复进行多次,可以结合施工进度确定抽查时间。此外,还应当督促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做好材料保管工作,避免材料受到外界的侵蚀,如水泥一旦被雨水打湿,就无法使用,部分钢筋接触到雨水则会锈蚀。

2.2科学设计混凝土配合比

依据建筑工程施工要求,施工人员尽可能以低水化热的水泥为主,如矿渣硅酸盐水泥等[3]。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于粗骨料来说,尽量挑选0.005m~0.04m的连续级配石子,同时还要确保其中的含水量<1%。不仅如此,施工人员还应当从众多细骨料中筛选出适量的粗砂原料,使其水量保持在<3%的范围内,并将此当做依据来制作混凝土,这样才能减少水分出现流失的情况,同时还可以对水化热状态进行科学控制。除此之外,还应当科学选择粉煤灰、磨细II级减水剂等,以此来增强混凝土的粘塑性,对坍落度加以优化,将满足泵用标准当作参与依据,对搅拌站工作效能进行全面性提高。

2.3严格控制混凝土浇筑施工

在浇筑进行之前,需要对模板进行彻底清洗,避免其表面或内部残留有油污和其它杂物。还要提前将模板的所有缝隙与空洞严密封度,防止浇筑过程中的混凝土渗出。在混凝土浇筑前的准备阶段,需要用大量清水使木模板充分湿润,以保证混凝土的浇筑效果和浇筑过程的顺利进行。在浇筑混凝土的时候,一般都会从底部开始顺着长边方向进行一端向另一端的浇筑作业。一般而言,施工人员选择分层模式对其进行细致处理时,尽可能确保每层厚度都为0.5m。不仅如此,依赖于混凝土泵在位置不高的地方朝着另一个方向开展平行施工工作。在下层混凝土开始凝固的前期阶段,需要对上层做好浇筑作业,这样做是为了减少裂缝出现的几率,继而促进建筑水平的全面提升。浇筑过程要对提前预留的施工缝进行定位,待浇筑工作结束后,确认施工缝周围的混凝土分布均匀和密集程度,以及施工缝是否能起到预期的结构稳固作用。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必须对混凝土量及时估算分析,与搅拌站共同分析,对其进行计算。在完成浇筑之后,要对混凝土的表面进行刮平处理,以及混凝土拉毛处理与控制。

2.4严格控制混凝土振捣施工

在搅拌与振捣混凝土的时候,一定要坚持自上而下的原则不动摇,即插入与拔出的速度要保持一致,并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科学设计,以此来明确插入的区间。施工人员除了要对混凝土表面进行施工以外,还应当以最快的速度进行二次抹压作业。在应用机械式作业亦或是木抹子开展施工的时候,应当采取针对性的手段促使其表面处于光滑的状态。针对一些比较特殊的工程来讲,假如混凝土已经进入到终凝阶段,那么这时施工人员应当提前1h或者是2h进行抹平作业,并在此基础上应用塑料薄膜对其加以处理。为了进一步提高混凝土振捣密实度,混凝土出料口位置需要设置4个振捣棒。在第一阶段,施工人员可以将其放置在出料位置,以便可以快速形成自然流淌坡度状态;当达到第二阶段时,形成坡脚状态,在混凝土下部开展相关作业;当达到第三阶段时,施工人员可以将其放在中间倾斜位置,促使全部点可以满足技术指标需求。

2.5加强混凝土养护质量控制

混凝土结构的养护工作是重中之重,合理的养护手段能够有效减少裂缝出现的几率,降低外界环境对混凝土结构带来的不利影响。在开展养护工作时,为了增强养护效果,相关单位应将养护时间保持在14d以上。当把保温覆盖面拆掉之后,要做出细致的研究与探讨,假如混凝土表面温度差<20℃,那么就可以立即开展此项工作,反之就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直到各项条件均满足相关要求以后才可以将其拆掉。不仅如此,可以在混凝土的表面涂抹适量的薄膜养生液,如YH-9等,其目的是保持混凝土里面的水分,且可以进行养护工作。还可以把薄膜养生液涂抹在表层位置上,使得其形成相应的隔离层,显然这样做能够使混凝土内部留有充足的水分,同时还能促进其水化操作效能的全面提升。

结语

总而言之,混凝土作为建筑施工的基础材料,其质量直接影响着工程的质量。所以需要对混凝土进行控制,选择最为合适的施工技术,提高混凝土构件的整体性能和稳定性。另外还需要根据施工的实际情况以及施工环境,选择其他混凝土施工技术,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引用文

参考文献

[1]欧大力,韩建祥.高层建筑施工过程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的思考[J].居舍,2018(17):111.

[2]梁梅.高层建筑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探讨[J].山西建筑,2013,39(34):218-219.

[3]张园龙.高层建筑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探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1(19):432.

论文作者:李桂胜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2

标签:;  ;  ;  ;  ;  ;  ;  ;  

浅析建筑结构中混凝土施工问题及质量控制措施论文_李桂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