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副部长王骏谈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控制标准体系和内部治理机制的构建_内部控制论文

财政部副部长王骏谈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控制标准体系和内部治理机制的构建_内部控制论文

财政部副部长王军谈企业内部控制标准体系和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治理机制建设,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财政部论文,副部长论文,会计师事务所论文,内部控制论文,机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6年7月15日,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治理指导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来自有关监管部门、大型企业、中介机构、行业组织、高等院校的代表齐聚一堂,共同见证了这一令人激动的时刻。财政部副部长王军到会作了重要讲话。

王军副部长指出,加强企业内控标准体系和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治理机制建设既是贯彻实施会计审计两大准则体系、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的重要保证,也是促进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维护社会公众利益的重要举措,同时还是实施企业“走出去”战略和会计行业国际化发展战略的重要基础工程。可以说,无论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层面,还是企业、事务所微观个体层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然而,推进企业内控标准体系和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治理机制建设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王军副部长说,结合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我国经济发展、企业改革与会计行业发展的主要任务和迫切需要,加强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标准体系和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治理机制建设的基本目标是:立足我国实际,借鉴国外经验,有效利用国际国内资源,充分发挥各方面积极作用,力争通过几年时间的努力,基本建立一套以防范风险和控制舞弊为中心、以控制标准和评价标准为主体,结构合理、层次分明、衔接有序、内容完整、方法科学的企业内部控制标准体系,以及以有关政府部门为引导、各单位具体实施为基础、会计等中介机构咨询服务为支撑、政府监管、自我评估和社会评价相结合的内部控制实施体系,推动企业完善治理结构和内部约束机制,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与此同时,研究制定出一套规范事务所内部治理和严格事务所内部管理的规范体系,构建治理机制科学、质量控制严格、风险防范有效、权益制度公平的事务所内部治理机制,切实提高注册会计师行业的执业质量和社会公信力。简而言之,我们要为企业和事务所持续平稳发展和有效规避风险,倾力打造一套科学健全的人造免疫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标准制定是内部控制和内部治理的基础,执行是内部控制和内部治理的灵魂,责任追究是内部控制和内部治理的保证,持续改进和完善是内部控制和内部治理的生命。

那么,怎样才能实现这一基本目标呢?对此王军副部长提出了具体要求。

一、健全企业内部控制标准体系方面需着力抓好的工作

一是构建起以控制标准为基础、以评价标准为配套的内部控制标准体系。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包括基本指引、具体指引和应用指南。其中,基本指引主要解决各类企业的共性问题;具体指引主要解决特殊行业、特定主体的个性问题;应用指南主要解决操作问题。企业内部控制标准要充分吸收、借鉴国内外内部控制理论与实践成果,突出对风险的防范、对治理结构的完善、对权力的制衡、对诚信的关注、对信息系统的健全和对监控的重视,既融合国际经验,又体现中国特色。

二是构建起以政府部门为引导、广大企业主动参与的内部控制实施体系。进一步加强内部控制法制建设,适时推动在有关立法或法律修订中继续强化对内部控制的要求。为推进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提供有力的法律保证;要求我们发挥财政、审计、国有资产监管、证券监管、银行监管、保险监管等部门在制定、实施内部控制标准过程中的组织、引导作用,加快构筑起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标准的实施体系;要求我们增强服务企业健康发展和实施“走出去”战略的自觉性,采取多种政策措施引导企业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机制。当前,要以上市公司、金融企业和国有大型企业为重点,结合年度财务会计报告审计工作,探索建立内部控制自我评估、强制披露机制和注册会计师专项审计制度,硬化制度要求,强化监管服务。

三是构建起面向市场、规范有序的内部控制咨询服务体系。推进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建设,既要发挥政府部门的组织协调和政策引导作用,又要尊重和遵循市场经济发展规律,注意发挥行业组织和中介机构的专业优势和积极作用。要深入研究主要发达国家深化内控体系建设的组织模式和运作机制,深入学习我国走出去企业和国外走进来企业内部控制方面的经验,结合实施会计行业国际化发展战略,引导有条件的会计师事务所逐步开展内部控制咨询服务业务,促进会计师事务所由传统审计业务向高端性、高附加值业务转轨。

二、健全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治理机制要着力抓好的工作

一是要加强事务所内部治理机制建设的研究。要积极研究与借鉴公司治理的实践成果,加强对国内外先进管理制度和经验的研究,借鉴一切可以借鉴的内部治理经验和措施,综合考虑中国的法律、政策和人文环境,做到实践探索与理论指导相结合、治理模式与法律规范相配套,中国实际与国际经验相联系,切实将吸取的经验和成果,转化为推动中国会计师事务所发展的有益实践。

二是要建立起事务所内部治理规范指导和监督评价相结合的实施机制。要充分考虑会计师事务所有别于一般公司的治理特性,制定科学完善的规范体系。同时,通过加强规范指导和监督评价,将事务所内部治理情况与执业质量检查等工作结合起来,强化对事务所内部治理水平的监督约束,激发事务所提升内部治理水平的内在愿望。

三是要加强对事务所内部治理实践的指导和引导。通过科学、及时、有效的指导和引导,推进建立“权益清晰、决策科学、管理和谐、持续发展”的事务所内部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推动树立“人合、事合、心合、志合”的事务所治理理念;促进形成“讲诚信、重协商、谋合作、共发展”的事务所现代合伙文化。

三、如何充分发挥两个委员会积极作用的意见

企业内部控制和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治理都是复杂的系统工程,二者既有联系,又有侧重。要制定出这两个制度体系,既有许多有利条件,也面临不少严峻挑战,同时更要看到制度实施的艰巨性。这无一不要求有关各方加强协调,合理推进。财政部发起成立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广泛凝聚一批各方面的专家学者,正是旨在为推进我国企业内控标准体系建设提供组织保障、协调机制和智力支持;与此同时,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发起成立了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治理指导委员会。对于这两个委员会的成立,王军副部长予以了高度评价。他认为这标志着我国企业内控标准体系和事务所内部治理机制建设进入了有组织、有规划、跨部门、讲协作、求实效的新阶段。但他同时强调,两个委员会的成立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为了我国企业和会计师事务所的健康发展,必须群策群力,充分发挥委员会的积极作用:

一是决策支持作用。今后,涉及我国企业内控体系建设和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治理机制建设的问题,都将提交委员会集体讨论,并虚心听取委员们的意见和建议。大家一致赞同的,就合力推进:大家还有不同认识的,就一起继续深入研究。委员们在今后的合作共事中也应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多提宝贵意见。

二是沟通协调作用。委员们虽然来自不同的部门、不同的单位,但目标和愿望是一致的。无论是在标准制定上,还是在标准实施上,希望相互之间多沟通、早沟通,在沟通中深化共识,在沟通中增进友谊,在沟通中实现多赢,共同为推进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标准体系和事务所内部治理机制建设贡献才智。

三是业务指导作用。两个委员会的委员都是企业内部控制与事务所内部治理方面的领导、专家和权威。来自监管部门的委员,要发挥综合协调优势和政策引导作用;来自企业和事务所的委员,应发挥专业特长和操作规范作用;来自理论界的委员,则应发挥深度研究优势和理论指导作用。

四是宣传推广作用。一方面,来自企业和事务所的委员,其所在单位,已经或正在成为研究制定、贯彻实施企业内控标准体系和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治理机制的试验田,希望这些委员及时总结成功做法和宝贵经验,供他人学习借鉴;另一方面,企业内控体系和事务所内部治理机制对多数企业、事务所和社会公众而言,仍有一个逐步学习、逐步掌握、逐步接受、逐步重视的过程,委员们要多形式、多渠道地加强宣传,为推进企业内控标准体系和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治理机制建设营造有利条件和良好氛围。

五是督促实施作用。制度再好,执行不好等于没有制度。因此,要未雨绸缪,及早研究,力争在抓好制度建设的同时同步抓好实施机制建设。

标签:;  ;  ;  ;  ;  ;  

财政部副部长王骏谈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控制标准体系和内部治理机制的构建_内部控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