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炯弘中医药治疗便秘的经验及体会论文_万伟萍 李炯弘通讯作者

李炯弘中医药治疗便秘的经验及体会论文_万伟萍 李炯弘通讯作者

万伟萍 李炯弘通讯作者

(昆明市中医医院肛肠科;云南昆明650000)

【摘要】分析李炯弘采用中医药治疗便秘的临床效果以及经验。李炯弘认为便秘患者需采用辩证治疗为主要方式,才能获取良好的远期治疗效果,给予患者早期对症治疗具有重要作用,根据患者直肠指诊与便秘辩证治疗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不可依照辅助检查结果进行辩证用药,药物治疗起效后需持续进行长期治疗,以避免患者出现便秘症状复发情况。另外需给予患者相应的生活以及饮食指导。

【关键词】中医药;便秘;治疗效果;经验分析

李炯弘从事肛肠疾病诊疗工作30余年,尤为擅长运用中医理论辨证施治,本文对李炯弘运用中医药治疗便秘效果以及治疗方式进行简要分析,总结治疗经验,以期进一步提高患者治疗效果。

1 辨证施治

辨证施治是李炯弘治疗方式的灵魂,辨证的准确是正确用药治疗的前提,在常用药物中,使用火麻仁、肉苁蓉润肠通便,配合芒硝疗效更加显著,一般3天左右见效,大部分患者1周后排便正常。虚实辨证对便秘预后的临床判断尤为重要,虚证采用补虚润肠具有显著临床效果,其中慢性便秘患者可结合舌质、脉象等用于预判,实证便秘患者临床症状典型,会使用如大黄等攻下药,如长期患者长期使用泻药通便,或经过不如法治疗,均会出现症状紊乱,不适宜采用中医辨证施治,应及时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对症治疗,对未使用过攻下泻药的患者,应持续采用中医辨证治疗[1]。

2 辨证分型治疗

李炯弘经过长期临床实践总结认为大多数便秘中医证型为肾阳虚型或者脾肾阳虚型,主要采用济川煎药加减治疗,常用药为火麻仁、当归各30g、升麻、枳壳各6g、牛膝12g、桃仁、神曲、黄芩各10g、肉苁蓉20g,如肾阳虚患者则加用附子9g,脾虚患者加生白术30g,黄芪20g,肾阴虚患者加12g熟地,熟萸肉15g。1日1次。将药物侵泡1小时左右,煎熬2次,将药物液体取出300ml左右,分早晚空腹服用[2]。

肾阳虚但是元气虚衰气火升降失调的患者,可采用黄芪人参汤为主要加减治疗方,主要常用药物为生黄芪25g、党参12g、苍术、麦冬、生地、自术、五味子各lOg、陈皮、升麻、神曲各8g、南沙参、北沙参各12g、当归15g、木香4g。对肾阳虚患者加用肉苁蓉、锁阳各10g、制附片6g,对气火升降失调患者采用枳壳12g、黄柏8g、浮小麦20g。煎药方式相同,1日2次,在餐后2小时左右口服[3]。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另有脾虚夹湿热或脾胃升降失调患者采用半夏泻心汤为组方加减,药物常用大枣lOg、苍术、生苡仁、白术、蚕砂各12g、党参15g、黄芩、法半夏各8g、黄连、炙甘草各3g、干姜、木香各4g、蚕砂lOg、熟军6g。煎熬2次,取其中液体,1日分为2次服用。

治疗气血两虚型便秘采用八珍汤加减,常用组方为党参、熟地各15g、茯苓、当归、肉苁蓉、山楂、神曲各10g、白术12g、川芎8g、火麻仁20g、陈皮、煨木香各6g、砂仁3g,煎熬2次,取液体,1日2次服用。

运用辅助药物治疗的方式,主要包括益生菌制剂以及乳果糖等[4],效果均能达到预期。

3 案例分析

经过统计,选取我院肛肠科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所接收的便秘患者124例进行分析,该124例患者全部经过胃镜、排粪造影以及肠镜和灌肠检测,其中女性患者60例,男性患者64例,最小年龄14周岁,最大年龄63周岁,年龄均值(38.3±3.2)周岁,采用辅助检查患者30例。肠镜检查患者45例,正常患者10例,结肠黑变病15例,肠息肉患者10例,慢性肠炎患者10例;胃镜检查患者10例,其中萎缩性胃炎患者3例,胃溃疡患者3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4例;采用气钡灌肠患者10例,其中横结肠患者5例,其他5例;排粪造影患者10例,其中直肠前突3例。会阴下降以及直肠内脱垂黏膜4例,直肠内套叠以及结肠冗长3例。入院就诊前服用泻药患者44例患者,未服用过泻药患者80例,服用泻药患者多半为持续服用,泻药类型有润肠茶、芦荟、黄连上清片、肠清茶等等,多数患者服用的均为刺激类型的泻药。在124例患者当中,气血两虚4例、阴虚肠燥5例、脾虚15例、脾肾阳虚患者4例,肾阳虚96例。

对124例患者治疗效果进行统计,该124例患者当中临床痊愈98例,有效患者2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122例,其中有40例患者服用6天起效,30例患者服用8天起效,32例患者服用10天起效,20例患者服用18例起效。部分患者在10天左右起效。

4 讨论

李炯弘在日常诊疗过程中,为了改善患者便秘症状,使其排便顺畅,总结出采用直肠指诊为临床提供辨证依据,如果患者症状较多或病情比较复杂,中医四诊辨证不清的情况下,采用直肠指诊将是一种有效的可行方法,如在直肠指诊辨证过程中,肛内手指受周围的压力较小,手指转动涩滞,指套伴有粘稠胶状物或其他黏液混合物,均为脾虚湿热。临床用药治疗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消除患者便秘症状,更重要的是为了从根本上调理阴阳,改善气血,防止便秘复发[5]。

李炯弘认为使用中医辨证的方式治疗便秘能够有效提高疗效,日常结合中医养生的原理为患者解疑答惑,也能有效预防便秘的复发,必要时应指导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饮食习惯。

参考文献:

[1]张天琦,黄涛,房耘耘,等.中医药治疗便秘的研究进展[J].中医药导报,2016(23):84-86.

[2]董俊风,何春梅.中医药治疗便秘的研究分析[J].医学信息,2016,29(17):195-196.

[3]吕金洋,贺平.功能性便秘的中医药治疗进展[J].湖南中医杂志,2016,32(4):177-179.

[4]黄丹,江滨.老年功能性便秘中西医药物治疗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2):98-101.

[5]杨新玲.习惯性便秘的中医药治疗[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50):149-150.

论文作者:万伟萍 李炯弘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6月下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9

标签:;  ;  ;  ;  ;  ;  ;  ;  

李炯弘中医药治疗便秘的经验及体会论文_万伟萍 李炯弘通讯作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