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地关系研究的模式:哲学与伦理思想*_人地关系论文

人地关系研究的模式:哲学与伦理思想*_人地关系论文

人地关系研究范型:哲学与伦理思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伦理论文,哲学论文,关系论文,思辩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提要 人地关系研究应当具有科学范型,观念形态层次的范型就是哲学与伦理思辩,人地关系的哲学与伦理思辩经历了天命论、地理环境决定论、或然论、征服自然论、反人类中心论后,人地关系协调论正在成为全球的共识。本文对各种人地关系思想作了概括的阐述和评价。

关键词 人地关系 科学范型 观念形态 持续发展

1 引言

人地关系研究应该具有科学的性质,这个命题当无疑义,我们的讨论就从这一命题出发。

按照科学哲学家库恩(T·S·Kuhn,1962)对科学性质的看法,科学是从前科学演化而来的。前科学的特点是其工作者没有范型(Paradigm,或称范示、规范),表现为对他们所从事的学科的基本原理、甚至有关现象的看法完全不一致,经常争论;而且争论的矛头不是对准研究对象(客观世界),而是对准自己的同行。科学与前科学的区别就在于科学具有范型。范型为科学共同体(科学工作者按同一范型组成的集体)所一致拥有,他们按照统一的范型从事科学研究活动,范型的有无就是科学性质的标志。

范型首先是具有以下两个特点的科学成就:①能够把一些坚定的拥护者吸引过来;②为一批组织起来的科学工作者留下各种有待解决的问题。其次,范型具有相对稳定的“专业基质”,包括科学理论和方法部分、社会—心理部分、形而上学部分。第三,拥护者们掌握了共有的范型而形成科学共同体,共同体内部交流比较充分,有相同的探索目标,专业方面的看法也比较一致;共同体可以分成若干层次。第四,范型包括范例,即共同体的典型事例和具体的题解。第五,范型不仅留下有待解决的问题,而且提供了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提供了选择问题的标准,即哪些问题值得研究,哪些不值得。正因为有了这种限制,科学工作才能做得细致而深入,而不象前科学时期的工作杂乱无章,海阔天空,难以有扎实可靠的成果。

在科学革命的过程中,不断会有新的范型出现。科学家选择新范型的标准应当有:①精确性,即理论推导的结果应与实践观测的结果相符;②一致性,理论内部要一致,而且要与现有公认的理论一致;③广泛性,理论的结构应超出它最初要解释的观察结果、定律或分支理论;④简单性,理论的简明和完美;⑤有效性,理论应该产生大量研究成果,有能力解决实际问题。

人地关系长期以来一直是引人注目的跨学科论题,很多学科以不同的科学背景、在不同的层次和尺度上探究人地关系的不同侧面。现代社会面临的问题要求把这些不同侧面综合起来,因而需要建立人地关系综合研究的范型。显然,库恩关于范型内涵和标准的论述对此是有指导意义的。

目前人地关系综合研究中最需要明确或加强的部分,就是“专业基质”及其有效性。笔者拟对有关方面展开系列讨论。关于专业基质,将从哲学、伦理层次以及实证研究层次上加以归纳、概括。前一个层次相当于库恩的“形而上”部分和社会—心理部分;后一层次相当于其理论方法部分,属“形而下”者,其中又包括不同的尺度,“形而上”与“形而下”的区别在于,前者具有浓厚的主观和直觉色彩,后者则是能够实证和实验的客观知识。

本文论述人地关系研究范型的“形而上”层次,即哲学和伦理思辩,其中包含了丰富的哲学、伦理学、地理学、历史学、政治学、生态学思想(蔡运龙,1989)。

2 天命论的人地关系思想

天命论用某种超自然的力量来解释自然的运动规律及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其中包括神创论和主观唯心论者。神创论者认为,自然界是上帝为人类创造的,上帝主宰自然规律,“帝其令风”,“帝其令雨”,“帝令雨足年,帝令雨弗其足年”(中科院地学史组,1984,第9页),“泰勒斯……说……神则是用水创造出万物”(恩格斯,第28页),人类只有听天由命。主观唯心论者认为自然界是人的精神的产物,柏拉图就主张地球上一切可以观察到的事物只不过是理念的拙劣的摹象(James,第30页),天命论的人地观,是人类社会生产力低下、人依附和屈从于自然界这种人地关系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

3 地理环境决定论

早期的地理环境决定论者,把被神创论和主观唯心论颠倒了的人地关系反正过来,指出不是神或人的精神创造自然,而是地理环境影响着人的体格、气质和精神。古希腊思想家强调气候和海洋对人类的影响,古代中国的思想家则重视水土的作用(宋正海,1991)。历史学之父希罗多德、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是气候决定论的代表,例如亚里士多德认为,寒冷地区的民族勇敢无畏,但缺乏智慧和技术;亚洲人很聪明,但缺乏勇敢进取的精神;居住在两者之间的希腊民族兼具两者的优点,所以能自立,而且能够统治其它民族。柏拉图则有海洋决定论思想,他认为海洋使“国民的思想中充满了商人的气质,以及不可靠的、虚伪的性格”。

可见古代思想家重视地理环境的决定作用还仅限于人的生理、性格和气质,具有朴素唯物主义色彩,后来的地理环境决定论者推而广之去解释人类社会及其发展,法国启蒙运动时的政治哲学家孟德斯鸠是这一环节的承上启下者。他在《论法的精神》一书中把地理环境的作用归纳为三种关系:自然条件与人的生理特征的关系,自然条件与人的心理特征的关系,自然条件与法律和国家政体的关系(孟德斯鸠,1784,第227—303页)。他认为地理环境,尤其是气候、土壤等,与人民的性格、感情有关系,法律应该考虑这种因素,孟德斯鸠以后,地理环境决定论在历史哲学和政治哲学中大行其道,形成历史唯心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两大阵营。

历史唯心主义的地理环境决定论者有黑格尔,他将地理环境看作是精神的舞台,是历史的“主要的而且必要的基础”,不同的环境会有不同的历史进程(黑格尔,第123页)。英国历史学家巴克尔的历史学基本框架是:地理、气候条件影响人的生理,生理差异导致人的不同精神和气质,从而有不同的历史进程(Buckle,第99页)。德国地理学家拉采尔受斯宾塞社会及国家有机论的影响,在人地关系的态度上持社会达尔文主义。他认为人是环境的产物,其活动、发展和分布与生物一样都受环境的限制,环境“以盲目的残酷性统治着人类的命运”;他把国家比作有机体,“国家是属于土地的有机体”,与一般有机体一样有生长和老死;一个国家侵占别国领土是它内部生长力的反映,强大的国家为了生存必须要有生长的空间(李旭旦,1985,第210页)。纳粹德国地缘政治学家豪斯霍费尔把拉采尔“生长的空间”发展为臭名昭著的“生存空间”理论,认为“优等民族”为了发展可以侵犯“劣等民族”,这是使唯心史观的地理环境决定论受到广泛指责的一个重要原因。

历史唯物主义非常重视地理环境的作用,马克思指出:“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历史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定的基本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受肉体组织制约的他们与自然界的关系……任何历史记载都应从这些自然基础以及它们在历史进程中的活动而发生的变更出发”(马克思,第23页),普列汉诺夫则进一步从地理环境影响社会历史的具体方式上阐述其唯物史观,他特别重视“自然界对社会生产力状况,并且通过生产力状况对人类的全部社会关系以及人类的整个思想上层建筑产生影响”;“地理环境对于人类社会的影响,是一种可变的量。被地理环境的特征所决定的生产力的发展,增加了人类控制自然的能力,因而使人类对于周围的地理环境发生了一种新的关系”;自然环境之成为人类历史运动中一个重要因子,并不是由于它对人性的影响,而是由于它对生产力发展的影响”(普列汉诺夫,第一卷484—485页,第三卷168、170—171页)。

可见,正是在地理环境以什么途径影响人类社会这个关节上,地理环境决定论中的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分道扬镳了。唯心史观的地理环境决定论通过种族的生理、心理来解释,而唯物史观的地理环境决定论则诉诸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特别是生产力。以人的生理、心理作为人地关系的中介,人是被动的,而以生产力作为人地关系的中介,人就是主动的了,因此人类社会一旦形成,就有了自己的内在发展规律,对一切环境限制和环境变化都会作主动的响应和适应,这无疑是符合历史事实的科学解释。不幸,这一正确的人地关系思想被与唯心史观的环境决定论一勺烩而打入冷宫,尤其在社会主义世界,多年格守一条不合逻辑的教条:“数万年间几乎仍归不变的现象,决不能成为在那几百年间就发生根本变更的现象发展的主要原因”(斯大林,第155页),地理环境的作用被看成是反动理论,导致地理虚无主义和唯意志论。

4 或然论的人地关系思想

当地理环境决定论受到广泛批判时,人们就去寻求新理论来解释人地关系。这时在物理学中海森堡提出了测不准原理;随机事件比比皆是,数学中概率论形成了;人地关系思想中也出现了或然论(西文中的Probability兼有“或然性”和“概率”之意)。法国地理学家维达尔·白兰士认为,自然为人类的居住规定了界限,并提供了可能性;但是人们对这些条件的反应或适宜则根据他们自己的传统和生活方式而不同。人类生活方式不完全是环境统治的产物,而是各种因素(社会的、历史的和心理的)复合体。同样的环境可以产生不同的生活方式,环境包含许多可能性,对它们的利用完全取决于人类的选择能力(James,第232页)。维达尔的学生让·白吕纳进一步指出:“自然是固定的,人文是无定的,两者之间的关系常随时代而变化”(李旭旦,第6页)。法国历史学家吕西安·费弗尔称这种理论为“或然论”,并用一句被常引用的话表达之:“世界并无必然,到处都存在着或然。人类作为机遇的主人,正是利用机遇的评判员”(李旭日,第17页)。

或然论对人地关系的解释是不彻底的,它提出一个“心理因素”来作为地理环境于人类社会之间的中介。白吕纳认为,心理因素是地理事实的源泉,是人类与自然的媒介和一切行为的指导者。“心理因素是随不同社会和时代而变迁的;人们可以按心理的动力在同一自然环境内不断创造出不同的人生事实”(李旭旦,第6页)。那么人们不禁要问:如何解释心理因素呢?如果心理因素是最终原因,必然走向唯意志论;如果心理因素的原因仍要到地理环境中去寻觅,则又回到唯心史观的地理环境决定论去了。或然论仍旧未摆脱把人地关系看成是因果链的思想怪圈。

5 征服自然论

人类能够战胜自然的思想可以在古代思想家那里找到其渊源,例如荀子“制天命而用之”的观点;《圣经》中关于神为人创造天地,人利用万物、主宰和统治万物的表述。近代英国哲学培根和洛克更进一步把这种思想推向轰轰烈烈的实践。培根的名言“知识就是力量”鼓舞着人类向大自然开战,他认为人类为了统治自然需要认识自然,科学的真正目的就是认识自然的奥秘,从而找到征服自然的途径。洛克则指出:“对自然的否定就是通往幸福之路”(见于谋昌,1994)。整个科学技术的发展就是一部人类不断深入广泛地认识、利用和改造自然的历史,整个人类生产力的发展就是不断应用科学技术向大自然进攻的历史。到了二十世纪,工业社会的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发展到如此辉煌的程度,以至几乎没有什么自然条件可以阻挡人们为满足自己不断增长的需要而去向地球索取。于是,征服自然论胜极一时。

不言而喻,这种思想及其实践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起了伟大的促进作用,而科学技术本身无论在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协调人地关系的重要手段(蔡运龙,1995)。但若把征服自然论发展到极至,而不用适当的观念形态来指导科学技术的指向和应用,则会导致滥用自然并最终受到大自然的报复,恩格斯早就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恩格斯,158页)。历史上由于无节制地向自然索取导致自然环境退化,从而使一度辉煌的文明沦落到消亡的例子并不鲜见(段炼,1994),如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玛雅文明和古丝绸路上的文明。每一个发达国家在经济发展史上几乎都经历了违反自然规律,掠夺式地开发自然资源,污染环境,从而引起严重环境问题,又反作用于人类,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阶段。而当代人类而临的资源枯竭、环境退化、人口膨胀等全球性问题,应当说也与这种观念不无关系。

6 环境伦理——人类中心主义批判

以上所论的人地关系思想都可以归属为人类中心主义范畴,即一切从人的利益出发、按人的价值观念来判断。可以认为,人类中心主义是迄今人类全部成就的思想和观念基础,也是目前人类所面临的环境问题的思想根源。环境问题的根本解决,需要从伦理道德上改变对待自然的态度,环境伦理(也称生态伦理)就是在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形势下,对传统人地关系思想中人类中心主义伦理观的反思。

地理学家马什(George Pekins Marsh,1864)大概是第一个作这种反思的学者,他的《人与自然:人类活动改变了的自然地理》一书现已成为环境保护的经典著作。他提醒人们注意人地关系中人类作为驱动力的作用,指出人类活动引起自然环境变化的可能性。稍后,赫胥黎(Thomas Huxley,1894)在其《进化论与伦理学》一书中指出:有肉体、智力道德观念的人,就好象最没有价值的杂草一样,既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又纯粹是宇宙过程的产物(第8页)。他企图澄清人们对“适者生存”的错误理解:“适者”含有“最好”的意思,而“最好”有带有一种道德的意味……社会进展意味着对宇宙过程每一步的抑制,并代之以另一种可以称为伦理的过程:这个过程的结局,并不是那些碰巧最适应已有的全部环境的人得以生存,而是那些伦理上最优秀的人得以继续生存……伦理上最好的东西(即所谓善或美德)……要求用“自我约束”来代替无情的“自行其是”(第56—57页)。

美国生态学家利奥波尔德(Aldo Leopold,1933)则明确提出创立新的伦理学任务,他认为环境保护不仅要借助法律的、经济的手段,而且也要辅之以伦理,因而必须对传统的伦理学进行变革。以后,随着环境保护运动的发展,环境伦理学兴起了,并在80年代后发展出一个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尽管环境伦理学中理论观点众多(叶平,1991),但在下面各点上是一致的:走出只关心一个物种—人—的传统伦理学,提倡还要关心地球上千百万物种、生态系统乃至整个大自然;其理论上要求确立其它生物和自然界的价值和权利,实践上要求保护地球上的所有物种和生态系统。

这里有一个两难问题;满足人的权利和利益,满足其它物种和自然界的权利和利益,二者既有统一协调的一面,又有对立冲突的一面;当不能同时得而兼之时,如何平衡这两种相互矛盾的利益关系呢?环境伦理学家里根(Tom Regen,1984)提出了一种选择依据。他区分了人的三种需要:生存需要,社会(发展)需要,奢靡需要。人类生存的基本需要高于其它物种和自然界的利益,生物和自然界的生存利益高于人类的非生存需要。在社会发展方面应使生产走向生态化;而人的奢靡需要是不符合环境伦理的,应适度引导消费。

环境伦理学可以说是对征服自然专制主义的反对,它在促进人类珍惜自然、保护环境方面具有积极意义,但它对人类中心主义的诘难未免又走另一极端。“权利”和“利益”是一种主观判断,无主观意识的非人类自然本身是无所谓权利和利益的,环境伦理所谓的动植物乃至无机自然界的权利,实际上也是由人来赋予和限定;从这个意义上说,其实仍未摆脱人类中心主义。在实践方面,当世界上还有众多贫困人口的基本生存需要尚不能满足时,还侈谈什么自然界的权利呢?所以,如果说环境伦理学在发达国家尚且曲高和寡的话,那么在广大第三世界国家则可以说是“饱汉不知饿汉饥”了。

7 走向持续发展—人地关系协调论

人类保护自然其实是出于保护自己的目的,保护自然才能维持人类千秋万代的生存需要和发展基础。所以当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正式提出:“满足当代需求又不损害后代满足其未来需求的能力”意义上的“持续发展”口号后,立即被全世界普遍接受和响应。

持续发展包括工程技术、制度体系、观念形态三个层次,这里只涉及最后一个层次。持续发展的观念就是“促进人类之间、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WCED,1989,第4页),这就把人地关系思想中的“协调论”推向了全社会。协调论摆脱了以往人地关系思想中把人和地简化为因果链的两端,纠缠于谁决定谁的思想怪圈。协调论认为人地关系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它与所有系统一样服从以下规律:①系统内部各因素相互作用;②系统对立统一的双方中,任一方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孤立存在;③系统的任何一个成分不可无限制地发展,其生存与繁荣不能以过分损害另一方为代价,否则自己也就会失去生存条件。因此人与自然应该“互惠共生”,“只有当人类的行为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完整时才是正确的”,“保持生态系统就是保持人类自身,因而人类自身的道德规定就扩展到包容生态系统”(Regen,1984)。在促进整个人地系统和谐、完整的同时,也就促进了该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发展和完善。

前苏联生态学家马克西莫夫指出:“人过去在改造,现在仍在改造自然。但是,技术圈不应当去毁坏而应当遵循生物圈的组织原则,补充生物圈,并作为统一的运动体系中的组成部分与之相互作用。形成这种技术圈与生物圈的共生现象,可以说是一种本质上崭新的全球共识,同时也是科学技术进步的新阶段”(马克西莫夫)。

8 结语

历史学家汤因比回顾人类历史长河,认为有两个重要过渡时期。第一个时期始于10万年前,人类从无意识向自我意识过渡:第二个时期就是现在,人类的继续生存要求向新意识过渡(汤因比,第2页)。这种新意识应当就是环境意识,生态意识,持续发展意识,人地关系协调意识;它表明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从被动认识向主动认识的飞跃,这种飞跃预示着人类将走向一个新时代。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9231010)研究成果之一

A PARADIGM OF THE RESEARCH ON MAN—EARTH RELATIONSHIP:PHILOSOPHICAL AND ETHICAL SPECULATIONS

Cai Yunlong

(Department of Geogtaphyeking Unipersity)

Key Words:Man—earth relationship;Scientific paradigm;Ideology;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bstract

The research on man—earth relationship should be in a scientific paradigm.The paradigms at the level of ideology are just philosophical and ethical speculations.In philosophical and ethical speculations on man—earth relationship,there have been the idea of God’s will,geographical determinism,probabilism,the idea of conquering nature,and antianthropocentricism.Now the idea of harmony between man and the earth is being identified and prevailing in the world.This article introduces and evaluates main ideas on man—earth relationship appeared inthe history and contemporary days.CK

1.Bukle,H.T.History of Civilization in England,Longman 1972 edition,London,Vol.l.

2.蔡运龙,1989.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自然辩证法研究》,Vol.5.No 5。

3.蔡运龙,1995.科学技术在人地关系中的作用,《自然辩证法研究》,Vol.11,No.2。

4.段炼, 1994.持续发展的历史透视,《可持续发展之路》,北京大学出版社,38—43页。

5.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人民出版社,1971年中文版。

6.黑格尔,《历史哲学》(上册),三联书店,1978年中文版。

7.Huxley,T.,1984.Evolution and Ethics,London.《进化论与伦理学》,科学出版社,1971年中文版。

8.James,p.,《地理学思想史》,商务印书馆,1982年中文版。

9.Kuhn,T.S.,1962.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科学革命的结构》,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年中文版。

10.Leopold.A.,1933,The Conservation Ethic,Journal of Forestry,Vol.31.

11.李旭旦(主编),1985,《人文地理学论丛》,人民教育出版社。

12.Marsh,G.P.,1864.Man and Nature:or Physical Geography as Modified by Human Action.1967 Edition Edited by D.LowenthaD,Belknap Press,Cambridge,mass..

13.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版),人民出版社,1960年中文版。

14.马克西莫夫,现代生态学状况与人类未来,《科学与哲学》,1975年第5期。

15.孟德斯鸠,1784,《论法的精神》(上册),商务印书馆,1961年中文版。

16.普列汉诺夫,现代生态学状况与人类未来,《科学与哲学》,1975年第5期。

17.Regen.T.,1984,Earthbounk:New Introduction Essays in Environmental Ethics,Random House,p270—274。

18.宋正海,1991,地理环境决定论的发生发展及其在近现代引起的误解,《自然辩证法研究》,Vol.7.NO.9

19.斯大林,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苏联共产党(布)历史简明教程》,第四章第二节,人民出版社,1949年中文版。

20.汤因比,《一个历史学家的宗教观》,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年中文版。

20.WED(World Commission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1987,Our Common Future,Ox—ford University Press,Oxford.《我们共同的未来》,世界知识出版社,1989年中文版。

21.叶平,1991,人与自然:西方生态伦理学研究概述,《自然辩证法研究》,Vol.7,No.11。

22.于谋昌,1994,走出人类中心主义,《自然辩证法研究》,Vol.10,No.7。

23.中科院地学史组,1984,《中国古代地理学史》,科学出版社。

标签:;  ;  ;  ;  ;  ;  ;  ;  

人地关系研究的模式:哲学与伦理思想*_人地关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