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新课程的教改实验及教学模式研究论文_李恒珍

数学新课程的教改实验及教学模式研究论文_李恒珍

湖南省汉寿县詹东贫中学 415900

摘 要: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作为一种新的数学课程理念深入每一位数学教师头脑中,给教师的教改工作及教学模式提供了重大参考。经过探究后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数学新课程 教改实验 教学模式

一、如何让“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1.从教学内容上保证。湘教版七年级数学教材教学内容的调整和编排,更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与学生以往的知识体验密切相关,是对学生有吸引力、能使学生产生兴趣的数学内容。

2.从教学模式上保证。针对不同的课节内容,教师可就地取材,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引导教学,改进教学模式。

(1)让学生从生活中学。(2)让学生从实践中学。教学储蓄利息知识时,变单一的课堂教学为课堂与社会结合:组织学生到镇信用社了解储蓄的有关名称和计算方法,提出问题,使学生主动到课堂和教材中寻找答案。(3)让学生从活动中学。如学生野外郊游的同时,进行数学应用题有奖征解活动,就很好地让学生掌握了湘教版上册P181的难度应用题。总之,多组织一些活泼性的课外辅助课,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更好地培养学生了解和运用生活中数学的能力。

3.从自我体验中保证。建议学生写数学日记,并及时评选优秀日记,解决数学日记中提出的思考及疑难问题。正确引导学生写下生活中发现的数学知识、数学问题、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事例、数学课堂上最有趣的事、想对数学老师说的话等,让学生充分领悟到“人人都在学有价值的数学”。

二、如何让“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是指“有价值”的数学应该、也能够为每一个学生所掌握。实现“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有多种途径和教学模式。

1.尽量地展现个性、激发情趣,寓教于乐。在学习图形操作时,为更好地展现和挖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组织了拼七巧板的评奖活动。拼图少的有十多种、多的达百余种,部分学生还能很好地按比例绘出所拼图样。整个探究过程中,每位同学都热情似火、兴趣盎然。在学习对称知识时,组织学生进行剪纸、图案设计、折叠风筝等动手操作活动,并将作品展示在教室内、举办数学主题班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让学生陶醉在自己美化的环境中,尽情娱乐、尽心发展。在教用多边形地面砖镶嵌时,先组织学生讨论家里地面砖的铺设情况,然后激发他们大胆想象与创新,设计出最理想的地面砖图案、画出自己满意的设计图。

2.组织挑战学习小组,从各个方面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情趣。如以“挑战小组”为单位出抢答题,开展数学知识抢答;课余时间挑战数学极限问题。

在探究、帮助、讨论、合作和挑战等学习氛围中,让“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三、如何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是指数学课程要面对每一个有差异的个体,适应每一个学生不同的发展需要。如何使数学新课程成为“为了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的课程,让其得到和谐的发展?

1.教材内容提供了不同的发展机遇。湘教版七年级数学课程涉及的领域广泛,尊重学生已有的经验。将丰富的现实情景引入了课堂,能激励学生发展自己的解题策略,促进同伴间的合作与交流,可使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课堂教学可以创设不同的发展情景。课程教学中准确把握新数学教育理念,让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成为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在学习字母表示数时,先以课程上的前两个事例进行爱国情感教育,引导学生用字母表示数。接着组织学生进行第三个事例(用火柴棒搭接正六边形花边图案)的探究性学习。经过思考、讨论和交流,同学们得到了七个表达式(即搭接m个正六边形花边图案需火柴棒的根数)。整个学习过程充满了激情与欢乐。在学习多项式时,利用已学的多项式运算公式,引导学生拓展思维、大胆猜想,结果在课堂上产生了一个个活生生的“杨辉”,很好地再现了“杨辉三角”成果,洋溢着师生喜悦情感的课堂充满着无尽的活力,更有言而未尽者询问和猜想:(a-b)n乘开后的系数也能建立“系数三角塔”吗?

3.课外拓展可以展现不同的发展层面。让每一位学生对数学学习都有一个能动地、独立地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教师抓住课程内容教学特点,在课外组织有趣味性、挑战性的独立设计、剪纸、绘制等评奖活动,彰显学生个性和才能,开启评价的视野窗口,让学生充分展现一个个完整的自信的自我。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鞭策着我们大胆探索和实验、改进教学模式,不断地总结和反思,以更好地培养出有自信心、责任感、求实态度、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实践合作能力的一代,让数学课成为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的课程,让人人终身受益于数学学习。

参考文献

[1]龚彦琴 新教学观下的中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

[2]李卫红 初中数学课堂提升学生应用能力的教学研究[D].鲁东大学,2014。

论文作者:李恒珍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7年1月总第1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23

标签:;  ;  ;  ;  ;  ;  ;  ;  

数学新课程的教改实验及教学模式研究论文_李恒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