躯体疾病患者在精神障碍治疗中的应用论文_金卫兵

躯体疾病患者在精神障碍治疗中的应用论文_金卫兵

湖北省黄冈 438000

摘要:目的 了解精神障碍患者合并躯体疾病的情况,为正好的确诊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及有效干预提供参考资料。方法 回顾性分析100例确诊为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表现以多变性和错综复杂为特点,临床上,相对于不典型情绪障碍,主因心肺脏器受损所致意识障碍的报道相对较少。结论 对精神症状不典型、错综复杂的患者要结合病史、查体及辅助检查考虑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的可能性,并做到早诊断、早治疗;对于患严重躯体疾病的患者要及时进行心理疏导,避免精神障碍发生。

关键词:躯体疾病;精神障碍

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是指由各种躯体疾病,如营养代谢性疾病、严重心肺肾脏疾病、内分泌疾病等对脑功能产生影响所引起的精神症状。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多种脑病综合征,如肾性脑病、肺性脑病、肝性脑病及代谢性脑病等,在整个躯体疾病的病程中,可存在抑郁、欣快感,躁狂、幻觉、妄想、无语状态等精神症状,具有复杂多变的特点[1]。本文回顾分析了100例2007年2月一2013年10月于我院住院并依据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诊断为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100例患者出院诊断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作为研究对象,以CCMD一3为诊断标准。不包括既往患者精神疾病患者出现躯体疾病者,不包括有精神疾病家族史者,不包括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者,均以精神症状为首发症状,经门诊医生检查后以精神疾病收入精神科治疗。分析方法采用自编调查表,内容包括一般资料,所患躯体疾病,临床症状及体征,相关实验室检查,治疗及预后。其中男性54例,女性46例;年龄28—64岁,平均(38.0±10.8)岁;已婚64例,离异18例,未婚18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37例,支气管哮喘8例,甲状腺功能亢进12例,甲状腺机能减退9例,糖尿病11例,急性肾功能不全3例,慢性支气管炎2例,肝性脑病6例,缺铁性贫血4例,感冒2例,胃溃疡4例,klinefeher 2例。临床症状:①神经衰弱综合征:疲乏、无力、失眠、烦闷、疑病、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②焦虑、抑郁症状:情绪低落、悲观、消极、焦虑紧张、苦闷伴有心悸、多汗、脉速、坐立不安。③片刻幻觉、妄想状态:幻觉为非成形,一过性的,多为小动物性幻视。妄想内容离奇荒谬,多加以患者的主观想象,妄想易动摇。④意识障碍:朦胧状态、但结合文献报道的谵妄状态症状轻,且持续时间不长,表现意识范围略狭窄,临床症状缓解快。⑤ 性格改变:易怒、激惹冲动、攻击伴有敏感。⑥ 智能障碍:表现为智能全面受损,一般常识了解,理解力、判断力均差,简单计算完成尚可,会20数以内加减法,复杂计算不能完成。体征及相关实验室检查:查体均有相应临床体征,表现为躯体及全身脏器受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甲状腺功能亢进及减退血清T3、T4均有相应改变。糖尿病所致精神障碍化验血糖超过10.0 mmol/L。2例Klinefelter综合征患者均表现性器官幼稚型,未发育。

1.2 治疗方法

100例患者入院后经查体及相关检查诊断为躯体疾病后均采取病因及对症治疗,严重者给以小剂量抗精神病药物。对于焦虑、抑郁者辅以心理治疗,给患者以精神上的安抚,做好耐心解释、安慰、疏导、鼓励等消除其顾虑、紧张、敏感和抑郁。

2 结果

100例中因症状较重至综合科治疗8例,好转65例,治愈12例,未愈15例。

3 讨论

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在临床工作中时有发生,据报道[ 1]需要精神科会诊者约占 57.6%。躯体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作为一个独立的疾病单元,其发病机理、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及预后转归均与功能性精神病不同 [2]。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十分重要。随着日益提升的经济文化、生活水平及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主因心肺肾脏功能衰竭引发的意识障碍显著减少,这是与躯体疾病得到了较为及时有效的治疗有关[3]。但因代谢性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却明显增加,如糖尿病等所致的精神障碍,且以情绪障碍较多见。国内数据显示,综合医院住院患者中精神障碍的患病率约为20%左右,其中主要为焦虑障碍、抑郁障碍及器质性脑病综合征[4]。器质性脑病综合征在临床各个科老年患者中也较多见,如研究显示住院卒中患者抑郁发生率高达50%。国外资料显示大约20% 的内科门诊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精神障碍,进一步分析后发现慢性病患者的精神障碍患病率为25%。

本次分析的结果与文献报道一致,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以不典型情绪障碍多见,其具有症状多变、错综复杂的特点。对于精神症状不典型的患者,要详细询问病史,认真查体,并结合辅助检查结果进行综合考量,早期做出诊断并早期给予治疗。对于患严重躯体疾病的患者要及时给予心理疏导,预防情绪障碍发生。有些躯体疾病所引起的精神症状在临床诊疗过程中易被忽视,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时的易怒、烦躁;甲状腺功能减退时的抑郁、无欲状态等[8]。由于精神障碍会对躯体疾病的诊疗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应对患者所患躯体疾病要有充分的理解,需谨记精神障碍为原发病的某一方面表现,对精神障碍的治疗首先使治疗原发病,对症控制只是一种应急措施。这就要求精神科医师在更加精通精神疾病诊治的同时,也要加强内科基础知识学习及基本临床技能的训练,对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的治疗要标本兼顾。躯体疾病所致情绪障碍在应用药物治疗时应避免药物对脏器进一步损害;除此之外心理干预也是必不可少的且疗效肯定。总之,笔者认为,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临床症状复杂多变,但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疗效肯定。

参考文献:

[1]许行健 .综合医院精神科会诊 210 例分析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1995,5(3):131.

[2]沈渔屯阝主编 .精神病学 .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450~ 489

[3]张玲,张岚,综合医院消化科门诊抑郁焦虑障碍患者的主诉特点[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2,21(5):23-29

[4]史丽丽,赵晓晖,北京市部分综合医院神经内科门诊焦虑、抑郁障碍现况调查[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9,23(9):36-37

[5] 张丽娜,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J],疑难病杂志,2011,10(3):112-114

论文作者:金卫兵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23

标签:;  ;  ;  ;  ;  ;  ;  ;  

躯体疾病患者在精神障碍治疗中的应用论文_金卫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