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作用论文_王友清

探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作用论文_王友清

乌苏市巴音沟丛龙煤矿 新疆乌苏市 833600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对煤炭资源需求的增加,煤矿开采规模也不断扩大,但是煤矿开采环境比较恶劣,很容易发生安全事故,进而给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影响到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煤矿之所以发生非安全事故,其根本原因在于安全管理工作不到位,未能有效把控安全风险。风险预控管理体系是新时代发展的新的风险管理模式,它以风险管理为核心,员工的不安全行为管理为重点,将其运用到煤矿生产中,可有效保障每项安全工作有序进行,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煤矿安全管理;作用

1进行煤矿生产安全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1.1可以有效控制生产安全风险

煤矿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能够使煤矿企业在进行生产工作时产生的安全危险源有一个正确的认知,煤矿生产安全风险管理具有一定的预见性,并且可以有效控制煤矿生产安全存在的风险,将煤矿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降到最低。利用煤矿生产安全系统,通过对当前煤矿生产安全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找出了安全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有效的预防和控制安全事故的发生。

1.2有利于煤矿企业生产稳定发展

采取有效的煤矿生产安全风险管理举措,可以使煤矿企业充分了解自己在生产中所面临的风险,并且能够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解决,在或者当生产安全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进行补救,从而来避免生产安全风险造成的经济损失。将煤矿生产安全系统应用在煤矿生产工作中,能够减少生产工作人员的失误、生产设备的故障和监督管理造成的事故等,提升了煤矿生产安全管理工作的质量,使煤矿生产风险控制在安全范围内,从而实现煤矿的安全生产。

1.3能够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煤矿产业进行生产安全风险管理,可以为煤矿企业创造一个相对安全稳定的生产工作环境,能够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在工作中更有安全感,使煤矿企业能够更好的履行社会责任,有利于煤矿企业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2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运行过程

2.1危险源的辨别

危险源是煤矿开采过程中引起安全事故的起因,可以说煤矿开采过程中存在许多危险源,这也决定了危险源辨别的重要性。煤矿风险预控管理的重要内容就是进行危险源的辨别。在煤矿危险源的辨别中,管理者要根据不同煤矿的特点,做好煤矿危险源的辨别,然后根据分类结果,综合运用企业人力、机械设备和环境支持等方法,对煤矿危险源进行检测。同时,要对煤矿开采各个环节进行检测,利用技术手段对煤矿开采各个环节的危险源分析,从而找出一切威胁煤矿安全生产的危险因素。同时,管理者还可以借助相应的技术手段,对危险源进行分类,按照危险源类型制定相应的防范方案。

2.2风险评估

在煤矿危险源辨别后,需要对其进行风险评估,通过确定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可能造成的损失确定风险等级,因此,做好风险评估至关重要。在风险评估中,管理者可以通过风险评估矩阵,对煤矿危险源进行全面的分析,了解这些危险源所在生产环节和区域,评估这些危险源可能造成的风险损失。一般而言,企业需要结合煤矿生产特点,制定风险评估初稿,将其传达给各个科室、各班组及基层主要管理人员,并让他们参与到风险评估初稿的审查,对风险评估初稿进行补充和完善,进而按照完善的风险评估方案执行生产。

2.3风险防控措施的制定

在煤矿生产中,风险是不可避免的,而要想有效规避风险,就需要采取行之有效的风险防控措施。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下,危险源辨别与风险评估目的就是提炼管理对象,针对管理对象制定出管理标准和风险防控措施,可以说,风险防控措施是风险防控管理的重中之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制定风险管理标准时,企业必须严格按照国家以及行业在安全生产中提出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消除相应的危险源。在制定风险防控措施时,要以危险源辨别和风险评估结果为基础,制定出全面、科学的风险防控措施,进而更好地指导现场安全生产。

2.4风险源监测

风险防控措施只能够对煤矿生产过程中已经检测、评估的风险进行防控,但是在煤矿生产过程中,还会存在一些突发情况,如,机械设备突然故障,进而容易引起安全事故。因此,还必须对煤矿生产过程进行动态监测,有效把控危险源。危险源监测包括对危险源的状态监测和风险控制过程监测[2]。危险源的状态监测主要是监测危险源是否处于安全状态;风险控制过程监测的重点是风险控制的执行效果。

2.5风险预警

风险预警是风险预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风险预警,可以有效规避煤矿生产风险,降低风险损失。煤矿企业应对生产过程中的各类危险源的风险进行预期性评估,设定相应的风险预警等级,并根据危险源动态监测中暴露出的各种风险及时发出风险预警警示,以便管理者及时处理风险。

3煤矿生产安全风险管理工作开展的有效措施

3.1加强对开采工作的管理培训

煤矿开采工作中存在很多的安全问题,整个开采的环境也相对比较复杂,需要充分加强煤矿开采的管理培训工作,相关的管理人员需要充分认识到煤矿开采工作的重要性,能够针对开采现场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防止一些安全隐患的发生。煤矿行业的作业环境本身就比较复杂,相关的现场管理人员的管理工作也不到位,不能根据施工环境制定出相应的预警措施,对于开采现场的相关情况分析不到位,导致施工管理人员不能制定出有效的防范措施。因此,在煤矿开采的施工现场管理中,需要建立相应的预防机制,保证当前采矿工作的安全,加强对开采人员的安全培训教育工作,提高职工人员的整体素质,确保对各项措施的有效实施。

3.2加强对各项先进技术设备的应用

当前我国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在煤矿开采事业方面的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煤矿开采行业中开始应用到很多先进的科学技术,能够有效提高煤矿的生产效率和安全指数。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能够有效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提高采矿企业的安全管理系数。例如在煤矿的开采过程中,需要加大对安全技术的应用,重视对一些科研成果的有效应用,提高对煤矿安全生产的管理效率,将先进的科学技术融入安全生产中,加大对安全生产管理的投入,能够有效解决相关的安全隐患,充分提高采矿工作效率,确保煤矿企业能够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

3.3注重加大对煤矿开采的监督工作

当前煤矿企业的开采过程中,需要相关的采矿企业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加大改革创新,深化对煤矿开采的管理工作,在针对煤矿的开采工作中,需要加强安全监督工作,有效减少人工方面的一些违章操作,能够及时发现煤矿开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解决,将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消灭。例如,煤矿开采企业需要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将相关的责任分配到个人,每一个施工区域有专门的人进行管理,能够提高监督管理的水平,有效落实煤矿自身的安全发展。

4结语

综上,安全管理是煤矿生产的生命线,是煤矿企业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的保障。在煤矿生产过程中,煤矿安全生产的危险源包括了人、机、环、管四个方面,而传统的风险管理模式侧重于人与管这两个层面,无法全面把控煤矿风险。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考虑到了危险源辨识的全面性和时效性,注重对煤矿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源的评估与控制,进而全面保障煤矿生产安全,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效率和水平。

参考文献:

[1]芦志刚.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与探究[J].石化技术,2019,26(03):271.

[2]曾培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在采矿安全管理中的作用[J].世界有色金属,2018(20):65+67.

论文作者:王友清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8

标签:;  ;  ;  ;  ;  ;  ;  ;  

探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作用论文_王友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