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脾温肾,祛湿泄浊中药干预慢性肾功能衰竭非透析患者的疗效观察论文_方敬,张拴成,邢志峰,马赟,马二卫,张芬芳

(1河北中医学院 河北石家庄 050200)

(2河北省中医院 河北石家庄 050017)

【摘要】目的:观察健脾温肾,祛湿泄浊中药干预慢性肾衰竭(CRF)进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3月在我院门诊或住院CRF患者88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4例,治疗组给予基础治疗加自拟中药汤剂,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加尿毒清颗粒口服,以3个月为一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有关实验室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在调节血脂,改善肾功能等方面有较好疗效,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健脾温肾,祛湿泄浊中药干预CRF进程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慢性肾衰竭;健脾温肾,祛湿泄浊中药;临床疗效观察

【中图分类号】R6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8-0056-02

慢性肾衰竭(CRF)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肾脏渐进性不可逆肾损害,是肾内科常见病之一。据统计,患者10年生存率仅为35%~55%,并且,该病以平均每年8% 的速度增长,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存质量和身心健康[1]。目前,现代医学治疗该病的主要措施是基础治疗、对症治疗等。近年来中医对CRF的治疗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并且大量临床资料显示,中医药在降低蛋白尿,延缓CRF进程等方面具有较好疗效。本研究选取CRF作为观察对象,并进行综合疗效评价,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自2016年2月至2017年3月来我院就诊并确诊为CRF患者88例,采用随机平行对照的设计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4例,治疗组男23例,女21例,平均年龄(55±3.3)岁,对照组男22例,女22例,平均年龄(54±4.1)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具有可比性(P>0.05)。

1.2 诊断标准

1.2.1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2006年制定的CRF的诊断标准①内生肌酐清除率(Ccr)<80ml/min;②血肌酐(Scr)>133umol/1;③有慢性肾脏疾病或累及肾脏的系统性疾病病史。临床分期标准:肾功能不全代偿期(Ccr 80~50ml/min,Scr 133~177umol/1);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Ccr 50~20ml/min,Scr 178~442umol/1);肾功能衰竭期(Ccr 20~10ml/min,Scr 443~707umol/1);尿毒症期(Ccr<10ml/min,Scr >707umol/1)。

1.2.2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2]中关于中药新药治疗CRF的临床指导标准。

1.3 纳入标准

参照西医诊断标准,选取明确诊断的CRF患者,性别不限,血清肌酐133~707umol/L。

1.4 排除标准

孕妇或哺乳期患者;正在接受皮质类固醇、非类固醇类抗炎药或免疫抑制剂;近期有心肌梗死等严重疾病患者。

1.5 剔除标准

治疗期间发生严重合并症者;或病情恶化,需行替代疗法患者;资料不全,无法判定疗效者;依从性差,未能完成疗程者。

1.6 治疗方法

基础治疗:两组患者均给予低盐、低脂、低蛋白饮食,控制血压,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等。

治疗组:基础治疗加中药汤剂。组成:仙灵脾15g、黄芪30g、藿香10g、陈皮10g、黄连6g、白豆蔻6g、土茯苓30g、萆薢15g、红花10g、丹参10g、地龙10g,并以此为基础方,根据临床症状,随症加减,1剂/日,水煎400ml,早晚温服,同时给予由糊精加色素、苦味剂制作而成的尿毒清安慰剂1袋,4次/日。

对照组:基础治疗加尿毒清颗粒(广州康臣药业有限公司产品),1袋/次,4次/日,同时给予由糊精加色素、苦味剂制作的中药安慰剂,服法同上。

1.7 观察指标

1.7.1实验室指标 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血清总蛋白(TP)、血清白蛋白(ALB)、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等指标。

1.7.2安全性评价指标 观察便常规;肝功能;心电图;心、肝胆、脾、胰彩超。

1.7.3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9.0进行统计,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治疗前后采用配对t检验。

2.结果

2.1 一般情况

两组患者均有3例未能坚持治疗自行退出,总脱失率3.10%。

2.2 实验室指标的变化

对照组TC与本组治疗前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TC、TG、TP、ALB与本组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P<0.01)。两个疗程后,治疗组ALB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TC、TG、TP、ALB比较

注:与本组治疗前相比,△P<0.05,△△P<0.01;治疗后两组间比较,▲P<0.05。

2.3 安全性指标

两组患者便常规;肝功能;心电图;心肝胆脾胰彩超等与治疗前相比未见明显变化。

3.讨论

CRF是由多种慢性肾脏疾病导致的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和肾脏其他功能损害引起的多种肾脏疾病。近年来中医对CRF的病机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认为其病机多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虚证以脾肾阳虚为主,实证以水湿、瘀血为主。肾主水藏精,肾阳虚衰,水气不化,湿浊内阻。脾主运化,肾阳虚衰,脾阳不得温煦,生湿化浊。“久病必瘀”,邪实日久阻于脉络而为瘀血,故瘀血也是该病常见病机。据证立法,方随法出。本方中仙灵脾、黄芪温阳益气,仙灵脾降低血压,改善脂质代谢,抑制肌酐、尿素氮升高,同时对糖皮质激素导致的“阳虚证”有一定改善作用[3-5]。黄芪减少尿蛋白、抑制血小板聚集,促进肾炎恢复等[6-9]。藿香、陈皮、白豆蔻健脾祛湿,萆薢、土茯苓淡渗利湿,诸药合用宣上畅中渗下,三焦水道得以通利。萆薢、土茯苓还有降低尿蛋白、排泄肾毒素功效[10]。丹参、红花、地龙活血通络,纠正血脂代谢、改善肾微循环、减少尿蛋白,延缓早中期CRF病情进展[11]。纵观本方能有效增强肾小球滤过功能,减少尿蛋白,从而不同程度地恢复肾脏功能。本研究显示,该基础方在降低蛋白尿,改善血液粘稠度,保护肾功能等方面优于对照组。临床随症加减,疗效更佳。

【参考文献】

[1]沈会,陶汉华,张诏.慢性肾功能衰竭中医临床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杂志,2014,41(3):597-600.

[2]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63-167.

[3]梁宏正,周瑞珍,吴社泉等.肾综固本汤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4,5(6):35.

[4]蔡浔远,王茂泓,吴国庆等.慢性肾衰竭病机及中医药治疗探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2, 3(9):559-560.

[5]胡伟,杨明华,陈婉姬等.仙茅、淫羊藿配伍对肾阳虚小鼠血浆ACTH和cAMP含量的影响[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15,32(8):923-927.

[6]刘建华,戴西湖.新中西医结合诊疗手册[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215-218.

[7]焦志娜,张昱.黄芪治疗肾脏病机理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0(22):155 -157.

[8]黄昊乐.黄芪多糖对高血脂大鼠肾脏的保护机制研究[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14,6(31):693 -695.

[9]陈肖蓉.加味防己黄芪汤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及其对血清IL-10、TNF-α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6,23(4):393-395.

[10]孔昭东,姚永年.活血益肾排浊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38例[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1,35(10):28-29.

[11]郑杨,张琪.活血化瘀法治疗慢性肾衰竭的探讨[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4,10(10):22-23.

论文作者:方敬,张拴成,邢志峰,马赟,马二卫,张芬芳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5

标签:;  ;  ;  ;  ;  ;  ;  ;  

健脾温肾,祛湿泄浊中药干预慢性肾功能衰竭非透析患者的疗效观察论文_方敬,张拴成,邢志峰,马赟,马二卫,张芬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