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园林景观设计的生态化路径论文_庄晓娟

住宅园林景观设计的生态化路径论文_庄晓娟

深圳市新西林园林景观有限公司 广东深圳 518000

摘要:住宅园林景观设计中生态化建设十分重要,不仅能满足住户需求,还能对我国生态环境起到一定改善作用。如果说城市公园湿地是绿肺,道路绿化、河流绿化是沟通交流的绿道,那么住宅景观就犹如整个城市景观的细胞结构,细胞是构成生物的基本元素,作为基本元素,其基数大且功能与人们息息相关,所以住宅景观的研究和设计对于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尤为重要。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住宅园林景观设计的生态化路径。

关键词:住宅园林;景观设计;生态化

1、住宅小区生态园林景观的作用与特点

生态园林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方面是具有艺术性和观赏性,对住宅小区整体的美化起到一定的作用;一方面是借助植物进行的光合作用对住宅区的整体生态环境进行一定的改善,提升小区的空气质量;最后一方面是调整和控制自然风,气流的导向和速度都会受到相应地区植物数量的影响,生态化建设不仅能够将自然风引进住宅区,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沙尘等带来的不利影响。住宅园林景观的设计走上生态化的方向,更多需要从人性化角度出发,既要实用美观,也要科学规划,它的特点主要从这三方面归纳。

1.1、综合性

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是园林景观生态化设计的两大系统,由于它自身具有很强的复杂性,因而设计方案需要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对于住宅园林的生态化设计,不仅仅只是考虑植被之间的相互搭配,更加需要注重的是住宅小区的整体化规划。这就要求设计必须符合建筑与植物、人与植物、植物与植物的三重和谐。

1.2、发展性

自然与人文景观会随着自然条件和时代条件的变化而随之变化。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景观和具体布局的不同上面。因而在设计之初,设计师既要尽可能保证景观对象成为该地区文化与传统的象征,也要用发展的眼光去展望它的未来,考虑到它未来的发展和对生活的影响。

1.3、丰富性

住宅园林景观自身具有较为丰富的内涵。它本身的内容包括了植被、林木、假山、湖泊、水道等等,将这多种因素进行合理有序的搭配就可以实现多种多样的园林景观。这要求设计者能够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进行合理美观的设计。

2、住宅园林景观设计发展现状

2.1、地域文化缺失、地域精神流失

我国地域广阔、特征鲜明,每个区域都在长期的孕育中,形成本地特有的文化气息及地域精神。在现代经济文化的发展与冲击下,住宅园林景观的设计与营造,往往会为了表达某个新颖的设计主题,而改变当地原有的地形、地貌特征,随之也抹去了原有的地域文化及地域气息,取而代之的是全新的景象,进而导致地域精神的流失。

2.2、将生态化简单理解为绿化率

现阶段我国不断推进景观设计的生态发展,但在具体工作过程中,部分设计人员容易片面地将生态化设计简单理解为绿化率。生态化设计并不仅仅指绿化率,更多的是要求景观设计能够协调发展,要求在景观内打造生态平衡系统,还需要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合理利用土地等资源,避免造成资源浪费。因此在景观设计中,设计者不能够一味注重和追求绿化率,忽视园林的生态平衡,而是应当合理有效地规划与利用现有资源和条件,提高园林的生态化建设水平。

3、住宅园林景观设计的生态化路径

3.1、实用和科学统一

住宅的首要功能是居住,必须优先考虑人们的生活需求,而生态化的园林景观设计要建立在实用性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优化住宅园林景观的生态性,赋予住宅园林美好的气质。在园林设计中,应当根据景观的实用性原则,首先满足于住户的生活需求,提高住户生活的便利性与舒适性;其次采用科学的设计方法,合理布置园林植被、水系,优化提升住宅环境的观赏性与参与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合理利用园林景观小品

住宅园林景观小品是整个生态设计的点缀品,它有功能性、观赏性两种景观类型,景观设计中一般会把二者结合起来创造出来更好的意境。在住宅小区加入景观小品,可以美化环境,增添乐趣,提升品位,增加情调,实现人景在环境之中的和谐共融,提高住宅环境的艺术性和时代感,并使住户从中获得美好的视觉效果和良好的教益。

3.3、互联网节水技术

生态化园林景观的设计,应该实现草坪、树木的生态产出大于对资源的需求,简单来说就是需要多少的水量灌溉能产出多少的氧气和树荫。而采用互联网节水技术,可以实现最小的资源损耗,产出最大的经济效益。采用传统人工托管灌溉的方式,存在诸多弊端:灌溉效率低、浪费水源、影响城市美观、人工成本高等问题。这对整个园林养护工作带来诸多不便,最直观的经济表现为人工灌溉费用(水费+灌溉所需人工等费用)占整个养护费用的一半以上。而增加以互联网技术驱动的园林养护灌溉系统将为园林养护工作注入新的活力,可以大幅降低人工投入成本和其它固定投入成本,有效降低资源损耗。现在的互联网节水系统可以实现实时控制和监测功能,支持多用户同时使用,支持电脑和手机操作,使用与管控方面更加便利有效。

3.4、多样化理念的应用

物种多样性是生态稳定性的基础。针对城市景观中自然生态组成少的特点,逐步、适当增加自然成分,协调城市的景观构成;在注意补充自然成分的物种多样性,避免出现园林建设中物种单一、结构简单的状况,构建丰富的植物群落结构有助于物种多样性的实现。需要使园林景观结构和功能的充分结合,从发展的角度将过去、现在和未来相关联,最终达到天地人和的理想状态。

3.5、遵循因地制宜原则

设计过程中必须要遵守因地制宜原则,采用更契合场地精神地貌的设计方式,尽可能减少对场地现状的破坏。例如部分住宅区中会建造人工湖,会产生大量施工废土,如若直接将废土运走的方式,不仅浪费土堆资源,同时消耗大量不必要的人力、物力。如何采用生态化设计的方式处理施工废土是关键。设计可以物尽其用,充分发挥土堆优势,可以将其打造成为假山或坡地等景观,既增加了园林景观的美观性,又节省了资源成本。

3.6、依照“以人为本”的理念来设计

“以人为本”的设计就是在景观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使用者的心理感受和使用满意程度。住宅景观设计应先满足功能需求,再探究形式美,住宅区的景观应给使用者营造一种舒服、乐于参与的室外空间,针对不同的使用者分别设置不同的功能分区,如老人活动空间、儿童玩耍空间、青年休闲空间。现地产行业儿童活动空间是景观设计的重点,东原D7 是初始研究并实施的成功案例,此外还有热门的塑胶环形跑道、老人活动空间等内容。金地理想家、万科梦想家等都在重点研究和完善业主户外使用的行为和相应的功能,大力提升了户外的综合开发利用价值。让景观和生活友好互动,满足人性化的生活需求。

简而言之,现代住宅小区的园林景观设计的生态化道路看似简单,但它作为一项科学性、复杂性、专业性兼备的工作,实则还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与关注。设计者要从立足于“以人为本”的根本,切身考虑居住者的生活需求和体验感受,融入艺术与美的细节,不断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之道。在追求浑然天成的园林景观设计效果的同时,需要契合场地的实际资源条件,结合适合的植物群落特性,同时选用节约资源、提高能耗的科学管理方法,积极探索,达到住宅园林生态化设计的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赵伟.住宅园林景观设计的生态化路径[J].现代园艺,2018(16):101.

[2]廖朝霞,李永伟.住宅园林景观设计的生态化路径探索[J].住宅与房地产,2018(13):59.

[3]吴俊达.住宅园林景观设计的生态化路径探微[J].智能城市,2016,2(07):12+14.

[4]万霞.住宅园林景观设计的生态化路径[J].中国住宅设施,2016(02):91-93.

[5]潘晓萼.住宅园林景观设计的生态化路径[J].现代园艺,2016(02):79.

论文作者:庄晓娟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1

标签:;  ;  ;  ;  ;  ;  ;  ;  

住宅园林景观设计的生态化路径论文_庄晓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