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观察和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于2016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妇产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对观察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心理状态评分以及基础护理落实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心理状态评分以及基础护理落实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并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并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显著提高了妇产科护理的护理效果,缩短了住院时间,提高了心理状态评分,促进了基础护理的落实,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优质护理干预;妇产科护理;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6-0263-02
近些年来,随着人民物质生活的水平的提高,对精神生活的追求越来越高。且随着医疗知识的普及,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妇产科尤其有新生儿的诞生,新生儿是祖国的未来,家庭的欢笑,承载着一个家庭的幸福。因此提高妇产科的护理水平,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1]。为了更好的提高护理水平,我们研究了优质护理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先报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于2016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妇产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患者。观察组:年龄19~40岁,平均年龄(29.8±4.2)岁,孕周39~42周;对照组:年龄20~39岁,平均年龄(29.1±2.8)岁,孕周39~42周。两组患者在孕周、年龄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办法,例行检查,检查产妇和胎儿的状态,遵医嘱,合理用药。
对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办法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干预,在产妇的整个生产过程,产前、产中以及产后等进行整体性的优质护理。产前:解除产妇的紧张焦虑情绪,尤其是初产妇。注重对产妇的心理干预,给予有效的心理疏导和沟通,改善产妇的情绪。并同时对产妇的饮食和日常生活进行干预和指导。 产中:护理人员鼓励和安慰,缓解产妇的紧张情绪,及时处理突发状况,确保安全顺利的生产。产后:对哺乳以及育儿进行指导,加强护理。加强健康教育,促进产后身体恢复。全程健康教育。住院期针对疾病知识进行个性化的教育,使病人不仅获得躯体的康复,还要获得良好的方式,树立良好的健康意识。
1.3 观察指标
记录患者的住院时间,对患者的心理状态,基础护理落实率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采用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分为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不满意三项。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比较满意)×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后的临床指标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心理状态评分以及基础护理落实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并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后的临床指标比较
注:* 与对照组相比较,P<0.05
3.讨论
妇产科的护理工作具有工作繁忙,突发状况较多。且患者和家属对于护理工作的要求又相对一般科室来说要求较高。“优质护理服务”是指以一切以患者为中心,加强对患者的基础护理,并在科室全面落实护理责任制,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基础技能的教育和培训,从而从整体上提升护理服务水平[2-3]。“以病人为中心”不仅仅指的是在思想观念和医疗行为上,处处为患者着想,并且一切医疗和护理活动都要把病人放在首位;把来自患者及其家属的需求放在首位,从根本上提高服务质量,降低护理服务的成本,简化护理的工作流程,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低耗、满意、放心”的医疗服务[4-5]。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主要包括:要满足病人基本生活的需要,要保证患者的安全,要保持病人躯体的舒适,协助平衡病人的心理,取得病人家庭和社会的协调和支持,用优质护理的质量来提升病人与社会的满意度[6]。
本文的研究结果显示,与常规护理组相比较,实施优质护理之后,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心理状态评分以及基础护理落实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并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并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这与文献的研究结果相符[7-8]。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干预显著提高了妇产科护理的护理效果,缩短了住院时间,提高了心理状态评分,促进了基础护理的落实,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朱红艳,赵佳佳.妇产科临床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实施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1):212-213.
[2]王艳玲.优质护理干预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5,24(03):145-146.
[3]庞学军.优质护理在提高妇产科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15):3065-3068.
[4]王景美.优质护理和常规护理在妇产科疾病中的临床护理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3):201-203.
[5]郑凯兰,张江平,于翠香.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前后护理满意度调查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12(32):302-303.
[6]龚义侠,贾峥嵘,张媚,等.基层医院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产妇及新生儿护理效果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14):1682-1684.
[7]王新霞,王华,李蕾.优质护理在妇产科疾病中和常规护理的效果对比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2):210-211.[8]朱红艳,赵佳佳.妇产科临床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实施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1):212-213.
论文作者:孙美红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14
标签:患者论文; 妇产科论文; 统计学论文; 产妇论文; 对照组论文; 效果论文; 满意度论文; 《心理医生》2017年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