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车组电气装配质量因素分析及改进方法论文_程东旭, 王健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吉林长春 130000

摘要:动车组和加工过程的误差整车装配产生影响。动车组的功能实现依赖于电气传动与控制,因此,电气装配尤重要。本文对动车组电气装配质量进行因素分析,确定电气装配质量的因素并提出改进建议。

关键词:动车组;电气装配;质量;因素分析;改进方法

引言本文得出了可以解决过程质量问题的通用方法,明确具体操作流程,根据实际情况找到问题环节,找出问题环节中对质量影响最 大的操作过程,对其进行过程能力分析,判断是否需要改进,搜集质 量数据,使用质量分析工具得出影响质量的因素;根据需求使用评价 方法对质量因素进行排列,得出解决问题的优先顺序,运用T R IZ 理论与工业工程方法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

1电气装配流程

动车组电气装配需要在两个车间进行,下线车间根据图纸要求剪线并运送至装配车间,装配车间执行布线、设备安装、接线和绝缘耐 压试验 4 大流程。实际情况调查表明,对电气装配质量影响最大的操作难点是低压箱端子排接线问题。

3改进方法

3.1检测机构责任

检测检验机构应当依照法律、法规、规章、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规定,遵循客观公正、诚实守信、公平竞争的原则,依法独立开展 检测检验活动。检测检验机构及其从业人员应当遵守执业准则,恪守 职业道德,客观、如实地反映检测检验的安全事项,并对做出的检测 检验结果承担法律责任。

3.2二极管与继电器测试

动车组电气元器件中包含大量二极管与继电器,如采用原有的方法很难进行测试,但采用章鱼试验法则完全可以对其进行量化测试, 确认其功能是否正常。试验设备通常根据其电气参数,采用二极管正 向导通电压等方法进行测试。

3.3螺纹底座改进

螺纹伸长存在物理矛盾。当前采用的是嵌套方式,采用液压与气 压原理也可以解决高度问题。座椅与底部接触不牢产生晃动,适当增 大螺纹接触面积能够有效的降低晃动。加长螺纹旋进长度,减小晃动。 气压缸会受到温度与操作频率的影响,从安全角度考虑,应选择螺纹 连接。

3.4端子结构优化

目前,车辆电气柜内电气元件采取 U 型端子结构,接触面积小, 容易发生接线松动。将 U 型端子改为筒形端子,可增大接触面积,降低接触电阻。同时,对端子按照不同型号和参数进行扭矩值校准,同时进行影像化录制存档。在此基础上,确定端子正常工作状态下温度值标准,以更好制定优化方案。根据端子材质和技术参数,结合 5 组现车实测数据,确定接线端子正常工作状态下温度值应小于70℃。另外, 按照大数据理论可知,同一列车相同电气元件接线端子温度差异应该稳定在某一数值上下,因此,确定同一列车相同电气元件接线端子温度不能超过其平均值的 20%。

3.5检测检验从业人员

加强检测检验从业人员的技术培训、有关安全技术标准、规程、 规范的学习,必须经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从事检测检验活动。必须明 确检测检验报告签字人、审核人和批准人,明确其对于安全生产所负 有的权利和责任。逐步提升检测检验人员的学历门槛,提高本科以上 专业人员的比例,鼓励检测检验人员自主学习和进步。

3.6优化后检测流程

检测过程如下:在车辆检修装配阶段,对各接线端子进行扭矩校验, 并录制影像;进入调试阶段后,在电气柜内待测电气元件持续工作 1h 后,采用红外热成像仪对电气柜内各接线端子进行温度采集,并填写记录单;对采集到的温度值进行核验,一旦出现温度值高于 70℃或超出平均值 20% 的情况,则对相应端子重新调校或更换,然后再进行检测直至符合标准。

3.7监管部门的监督管理

监督管理部门要加强对检测检验机构的监管,加大对其检测检验 报告的质量抽查和技术指导,严把质量关,确保其专业技术能力满足 检测检验的要求。

3.8座椅改进

(1) 座椅高度 : 根据人体测量数据,座椅距底面的高度不应低于40cm,故应增加脚踏板。(2) 座椅深度宽度: 取第 5 百分数的 3/4,按照人体测量尺寸应为 350 ~ 400mm,宽度不应小于 400mm。

(3)靠背 : 当前车间座椅采用中靠背,对腰椎没有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应采用全靠背设计 ; 摇摆角度应是 95°~ 110° ; 人体测量上半身 ( 包含头部 ) 平均为 690 ~ 700mm,为保证头部支撑,靠背部分与头部总长设计为 750mm,脖子处适当凸起,宽度方面取 410mm。

(4)座椅面倾斜角: 一般工作状态时倾斜角设计为 3°,休息为 5° 以上,因此,倾斜角设置在工作和休息之间的 4°。

3.9操作柜改进

(1)矛盾矩阵。希望支撑图纸的操作柜能够适应图纸不同的位置变 化,但加大了操作柜结构的复杂性,产生技术矛盾。查找矛盾矩阵其 中气压与液压原理和机械系统替代原理,可以改进现有结构,实现高 度转换。

(2)物质—场模型。场的作用力不足导致操作平台对图纸的支撑作 用不足。通过采用一个容易控制的场代替一个不易控制的场,即在当前 的图纸和操作平台间引入另一个更易于操作的物质加强对图纸的控制。

4结束语

总而言之,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交通行业发展 迅速,动车组建设也越来越多。对动车组电气装配工序进行系统调查, 确定低压箱接线为电气装配的关键问题。通过线路分析制作连接电缆, 通过参数设定实现电缆自动校线,其优点是耐压、效率高、可靠性强, 并且能够自动对线路中的电气元件进行性能测试。通过优化后方案的 实施,可大幅度降低车辆出厂故障率,对提升轨道交通装备的质量具 有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

[1]陶红杰 , 王威 , 王贤哲 . 动力集中动车组动力车电气系统冗余方案研究[J]. 铁道机车车辆,2019,39(04):48-51.

[2]曲双 , 梁飞航 , 任宇欣 . 动车组电气装配质量因素分析及改进方法[J].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9,22(02):13-16+21.

作者简介

程东旭,男,汉族,辽宁朝阳,本科,工程师,1987 年 02 月 17 日。王健,男,汉族,吉林省公主岭市,本科,助理工程师,1987 年

12 月 24 日。

论文作者:程东旭, 王健

论文发表刊物:《建设者》2019年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11

标签:;  ;  ;  ;  ;  ;  ;  ;  

动车组电气装配质量因素分析及改进方法论文_程东旭, 王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