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的影响因素及相关模型_生活垃圾论文

居民生活垃圾循环利用影响因素及关系模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生活垃圾论文,模型论文,居民论文,因素论文,循环利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4X(2008)04-0555-06

随着我国城市人口增长以及居民消费能力提高,城市生活垃圾的产量呈逐年递增趋势。与此同时,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空间却越来越有限,因此,如何有效管理生活垃圾成为我国各大城市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为解决这个问题,有些城市纷纷引进垃圾焚烧设备或生活垃圾制沼气等项目,以试图缩减垃圾填埋量。然而,这些措施固然能够部分解决垃圾问题,但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应依据可持续发展理念,追根溯源,从源头上减少垃圾并有效循环利用。为此,研究哪些因素影响居民生活垃圾管理行为,即识别哪些因素影响居民减少垃圾产生量和循环利用行为,就显得尤为重要。根据国外在该领域的研究现状,本文总结了影响居民生活垃圾管理行为的各种因素以及这些因素对居民行为的影响方式。同时,结合我国特点,提出中国居民生活垃圾影响因素及关系模型,从而为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决策者和政策制定者在生活垃圾管理方面提供参考依据。

1 居民生活垃圾循环利用影响因素相关研究进展

1.1 国外相关研究进展

为有效地制定各项政策措施及具体项目的实施,识别哪些因素影响居民进行垃圾循环利用成为广大学者的研究重点。国外从20世纪70年代起就已经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根据现有的研究文献,笔者总结了影响居民循环利用行为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类别。

1.1.1 个人因素

目前很多研究发现个人情况和特点对其环境行为,尤其是生活垃圾管理行为有显著的影响。这些个人情况和特点的变量主要包括年龄、性别、教育、收入等人口统计变量和个人在生活垃圾方面的知识和能力等。

(1)人口统计变量 文献[1-6]对人口统计变量对居民生活垃圾循环利用行为进行了研究,发现人口统计变量与生活垃圾循环利用项目的参与率存在相关性。只是不同的研究,得到的结果略有差异,有的呈强相关,有的呈弱相关,有的为正相关,有的为负相关。然而,毫无疑问,人口统计变量是影响居民实施生活垃圾循环利用行为的影响因素之一。

(2)知识和能力 对于某种行为相关信息的了解是实施这种行为的重要前提[7]。文献[5,8~10]都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一致认为,知识对循环利用行为有显著的影响。那些掌握较多信息和知识的人,其态度和行为的关系更稳定。同时如果居民可以获得更多的与某种行为相关的知识,那么他们就更容易获得激励而实施这种行为。

VINING等[5]对循环利用者和非循环利用者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大多数情况下,循环利用者对循环利用项目了解较多,并知道哪些垃圾可以回收利用,哪些垃圾需要分类收集等,而非循环利用者则对这些方面的了解明显不足。

1.1.2 环境价值和环境态度

(1)环境价值 环境价值是指个人对环境的根本看法。根据美国和加拿大学者对环境价值和环境态度的研究,环境价值有3种含[11]:①社会价值;②普遍价值,即宇宙间的一切都是平等的,人类并非凌驾于自然界之上;③信仰,即个人使用这种信仰来评价某种环境行为。BARR[12]认为,环境价值通过影响环境意图而间接影响环境行为。STERN等[11]研究发现,环境价值对环境行为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如环境友好的人(关注环境)对社会的变化更容易接受,因此也更容易改变行为习惯。

(2)环境态度 正像社会心理学领域的研究结果一样,在环境问题上有关态度和行为之间的显著关系也得到了广泛的认证。文献[13~15]一致认为居民在生活垃圾循环利用方面的态度与循环利用行为之间显著相关。STERN等[16]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他们同时指出由于许多人认为生活垃圾的管理问题是政府的责任,所以持这种观点和想法的人根本就不会实施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循环利用行为。

1.1.3 心理因素

第3类影响居民环境行为的因素为心理因素。目前,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是应用各种社会心理理论,并根据个体的性格特点来预测人的环境行为。心理因素主要包括环境行为实施的障碍、动力以及社会规范对人们实施环境行为的影响等。

(1)行为实施的动力(预期利益) 环境行为的主要心理是人们实施行为后可以获得一定的满意感和满足感。大部分学者把这类因素称为行为实施的动力,也有部分学者称其为预期利益。这方面的研究尤以DE YOUNG[17]最为突出。他认为“人们可从其他人极力鼓励或建议的行为活动中获得极大的满足感”。他对废物循环利用行为做了大量的研究,试图得出这样的结论:废物循环利用者和非循环利用者之间在对循环利用的观点、外部动力或者需要的付出上没有实质的区别,但是,在内在的动力因素方面,如节俭方面,两者之间有不同之处。为了支持自己的观点,他也进行了许多节能和废物循环利用行为方面的研究。如DE YOUNG等[18]与30位居民进行公开访谈,主要询问居民日常的行为活动,基于这些访谈和分析,他解释了人们从能源节约行为中获得的满足感,认为实施能源节约行为的那些人恰恰是可能找到内部动力去这么做的那些人,更重要的是这些人会持续地这么做下去。

文献[4,19~21]对行为实施的动力亦进行了研究,通过层次回归分析发现,内在动力对居民进行循环利用行为有显著影响。同时对于维持循环利用行为也极其重要。

(2)行为实施的障碍(预期成本) 生活垃圾管理行为实施的障碍(或感觉到是障碍),也称为预期成本。预期成本对个人实施生活垃圾管理行为的影响研究有很多,研究认为主要有3类因素制约居民实施生活垃圾管理的行为,分别为时间(做一件事情所需要的时间)、方便性(实施一项行为的简单性)及废物存储所需的空间。

文献[1,22~25]对行为实施的障碍进行了实证研究,并一致认为,循环利用行为所带来的“麻烦”、“不便性”和“废物存储空间”的占用与循环利用行为之间为负相关。并通过层次回归分析发现,虽然相对于知识和环境价值而言,这些因素的重要性不高,然而,在居民是否实施垃圾管理行为中,它们仍然是十分重要的因素。

(3)社会规范 社会规范是指社会道德法律对个人带来的主观行为规范。TUCKER[26]认为社会规范对人的行为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他认为,其他人的行为意识以及对该行为的接受程度是一个人是否会实施该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

文献[1,21]通过询问居民如果他们的朋友和邻居实施生活垃圾循环利用是否会带动他们实施,并运用层次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其他人的生活垃圾循环利用意识是影响实施循环利用行为的一个显著预测变量。而VINING等[5]发现,循环利用的社会因素在循环利用行为的实施者和不实施者间没有显著不同。

通过以上综述不难看出,社会道德规范和社会的压力对居民生活垃圾管理的行为还是有积极影响的。社会规范在居民行为改变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研究背景的不同,它的影响可能也要发生变化。

1.1.4 情境因素

BARR[7]在对英国居民生活垃圾的循环利用行为研究中认为,在居民生活垃圾管理领域内,情境因素主要是指居民循环利用行为的2个经常被忽视的方面:①为居民提供的循环利用项目类型、服务和设施,如是否提供分类的垃圾回收箱及分类回收服务等;②这些设施对居民而言使用是否便利,如实质上居民得到这些服务的便利性以及他们感觉这些服务是否便利等。后者前文已做过介绍,在此主要讨论前者。目前这方面的研究还不多见,因此讨论前者应该倍加关注。

(1)项目类型 目前许多发达国家采取的生活垃圾源头分类项目主要有3种方式:①在居民区内设置不同的垃圾存放箱,垃圾收集部门定时进行收集并运输到指定地点。这种方式与普通的垃圾收集方式没有区别,对居民而言是最方便的。②在购物商场等居民经常光顾的场所内设置专门的可回收物质存储箱。这种方式要求居民个人将分好类的各种可回收物质在光顾此地时顺便送到这些存储箱中。③设置可循环利用物质回收站。后2种方法非常相似,不同之处在于第3种方式可以给居民一定的经济激励。

我国在生活垃圾收集等方面与发达国家十分不同,我们拥有数量庞大的捡垃圾和收破烂大军,因此我国在制定具体的源头分类项目以及垃圾分类类别时应充分考虑这一特殊情况。根据国外实施的经验,有效的源头分类经常是这3种方式的结合运用。

(2)分类垃圾箱的设置 BARR[27]对英国城市居民循环利用行为进行了研究,发现分类垃圾箱的提供以及垃圾箱与居民住宅楼的距离对居民决定是否实施循环利用行为有着非常显著的影响。为了说明分类垃圾箱对居民循环利用行为的影响程度,他对英国White House地区的7个居民区进行了研究,发现分类垃圾箱提供的水平几乎与居民循环利用行为的实施呈线性关系。

文献[28,29]等都对分类垃圾箱的设置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检验分类垃圾箱的提供和设置位置对居民循环利用行为的影响。DERKSEN等[28]通过对加拿大的Calgary和Edmonton2个地区居民循环行为的研究发现,垃圾箱的设置对居民而言是否便利是居民实施循环利用行为的一个主要影响因素。当小区设置分类垃圾箱,且对居民而言十分方便就将垃圾分类放置到垃圾箱中,那些显然不是很关心环境的居民也会进行垃圾分类投放。

(3)垃圾收集频率、方式和服务 很多研究者根据垃圾产生量及分类类别对垃圾运输问题进行了研究。一致认为,无论采取哪种运输方式,可靠持续的垃圾收集运输服务对于居民垃圾源头分类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发达国家对此有很多成功的经验。很多循环利用项目,由于在垃圾的收集运输过程中组织和管理不当,最终都以失败而告终。MACEY等[30]研究认为,可靠持续的收集运输过程对于居民源头分类行为的养成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1.2 我国相关研究进展

我国在生活垃圾管理方面的研究主要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当时的研究主要以垃圾的处理处置技术为主。到90年代后期,生活垃圾的管理逐渐向居民垃圾管理行为方面扩展。卢英方等[31]认为分类收集、循环利用应通过制定实施回收利用法律、宣传、配套设施建设等措施推行;何惠君[32]认为分类收集、循环利用应与后续处理技术匹配;王羽等[33]认为影响居民分类收集、循环利用的推动因素主要由市场、垃圾收费、政策和法律、拾荒者的非正式垃圾分类、改变居民行为这5个因素决定。但是,现有这方面的文献主要以概念介绍和定性研究为主,并未定量、深入地分析哪些因素影响居民垃圾分类收集、循环利用行为,因而也就很难为我国相关政策制定和决策者在引导居民改变生活垃圾管理行为方面提供依据。下面主要根据国外研究文献和经验,总结影响居民垃圾分类收集和循环利用行为的影响因素,并探讨这种因素和行为间的关系。

2 居民生活垃圾循环利用影响因素关系模型

识别影响居民实施生活垃圾循环利用行为的各项因素后,需进一步确定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居民循环利用行为,即这些因素和行为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以及这些因素对居民循环利用行为影响的相对权重是多少。这些问题的解决,可以为各级政府在制定生活垃圾管理的相关政策措施时提供决策依据。根据规划行为理论,结合研究区域的地域特点,建立了影响地区居民循环利用行为关系模型,现有文献中目前有代表性的关系模型主要有3个。

2.1 生活垃圾循环利用行为决定因素模型

哪些因素影响居民参与生活垃圾循环利用项目、实施循环利用行为?何时会实施这样的行为?为什么实施这样的行为?为了回答这些问题,PIETERS[34]研究建立了“生活垃圾循环利用行为决定因素模型”(见图1),他借用了GOLLWITZER[35]的思想,即通过改变行为而获得既定目标需要2个阶段:目标设定阶段与目标获得阶段。在目标设定阶段,相对于其他目标的期望获得性而言,所期望的行为目标应该是最重要的;在目标获得阶段,特定的行为手段和实施行为的困难应该是主要考虑的问题。

图1 生活垃圾循环利用行为决定因素模型

据此,PIETERS建立了生活垃圾循环利用行为决定因素模型。在该模型中,居民循环利用行为主要是由“行为实施的动力”决定的,同时“个人的能力”(包括“行为相关的知识”和“习惯”)对“行为的实施”起到调节作用。而“行为实施的动力”主要包括个人对该行为的态度和意图,他们受到“感受到的成本”和“感受到的利益”这2个因素影响。最终的“行为”对“个人能力”和“感受到的成本”和“感受到的利益”均有反馈作用。

2.2 一体化生活垃圾管理模型

为了解释个人参加和实施循环利用的意图和最终的行为实施之间的关系,根据规划行为理论,TAYLOR等[36]建立了一体化生活垃圾管理模型(见图2),并对模型进行了检验。该模型主要包括循环利用行为、行为意图、行为控制、态度、社会规范5个因素。他们认为,循环利用行为主要由行为意图和行为控制2因素决定;而行为意图由态度、社会规范和行为控制3个因素决定。在该模型中,行为控制不仅通过行为意图而影响行为,也直接对行为产生影响。

图2 一体化生活垃圾管理模型

2.3 生活垃圾管理行为概念框架

BARR[12]研究认为,影响居民生活垃圾循环利用的因素有4类:环境价值、情境因素、心理变量和行为意图(见图3)。其中,情境因素包括社会人口统计变量(主要有年龄、收入、性别、教育4个变量)、有关生活垃圾、政策以及全球环境方面的知识水平和生活垃圾管理服务及设施;心理变量主要包括那些激励或是阻止居民进行生活垃圾循环利用的动力因素和障碍因素(利他态度、内在动力、环境威胁、社会规范等)。情境因素、行为意图和心理变量直接影响居民是否进行生活垃圾循环利用行为的实施,而环境价值对行为的影响是间接的,它主要通过影响行为实施的意图而间接影响居民是否实施循环利用行为。

图3 生活垃圾管理行为概念框架

3 我国居民生活垃圾循环利用影响因素关系假设

借鉴国外居民生活垃圾循环利用的影响因素和这些因素间的关系模型,并结合我国固有的文化和居民生活及行为习惯,本文提出影响我国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循环利用的影响因素关系模型和假设如下(见图4)。

H1 公共教育和宣传对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循环利用态度有影响,并进而影响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循环利用行为的实施。

H2 个人因素和心理因素对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循环利用态度有影响,并进而影响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循环利用行为的实施。

图4 我国居民生活垃圾管理影响因素关系模型

H3 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循环利用态度影响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循环利用行为的实施,且这个过程受情境因素的调节作用。

4 结语

推动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循环利用的因素很多,由于各国的文化、风俗习惯以及社会经济和环境条件不同,各因素的影响方式和影响力度也有所不同。如我国现阶段对居民垃圾分类收集、循环利用行为有重要影响的拾荒者问题在发达国家并不常见。然而,以上总结的四大类8个方面的影响因素对不同地区居民的生活垃圾管理行为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且影响的方式也有所不同。为了识别我国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循环利用的影响因素即关系模型,本文在大量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影响我国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循环利用的关系模型,并提出了有待进一步研究和证实的关系假设。

收稿日期:2006-11-08

标签:;  ;  

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的影响因素及相关模型_生活垃圾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