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带一路”上合作共赢论文

“一带一路”

2013年秋天,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 倡议,旨在加强沿线国家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实现共同发展繁荣。倡议得到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和积极响应。截至目前,已有136个国家和30个国际组织与中国签署了195份政府间合作协议。联合国、二十国集团、亚太经合组织以及其他区域组织将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及其核心理念纳入成果文件。“一带一路”建设有力促进了相关国家的发展,改善了当地民生,为多边主义和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凝聚了更多共识。同时,也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开辟了广阔前景。

利用RAPD标记扩增DNA片段,通过Ntsys计算出遗传相似系数(GS)。RAPD标记揭示的6个地区三叶木通资源间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434 1~0.682 9(表 4),平均值为 0.558 5。其中建始花坪(JS)与巴东茶店子(BD)GS 值最大,为 0.682 9,湖南古丈(HN)与恩施太阳河(TYH)GS 最小,为 0.434 1。

▲2019年4月2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出席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并发表题为《齐心开创共建“一带一路”美好未来》的主旨演讲。这是习近平和出席开幕式的外方领导人共同步入会场。新华社

在“一带一路”上合作共赢

6年来,“一带一路”倡议已经从愿景变为现实,丰硕成果惠及全球。截至2018年底,中国企业在24个“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在建的82家境外经贸合作区累计投资364.8亿美元,入区企业超过4000家,上缴东道国税费24亿美元。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稳步推进,为东道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重大贡献,成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抓手。“中国制造”“中国建造”“中国服务”受到越来越多国家欢迎。

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国建材”)是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中国企业“先行军”之一。近日,中国建材董事长、党委书记宋志平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讲述了“一带一路”上的企业故事。

“一带一路”建设的先行军

要想富,先修路。6年前,“一带一路”倡议提出时,摆在“一带一路”很多国家面前的首要问题是进行城市化和工业化。要搞基础建设、城市建设,自然需要大量用到建筑材料。

在此之前,埃及的水泥大部分依赖进口。现在,上述水泥生产基地的产量不仅可满足埃及本国的建设需求,还有望出口至其他国家。

不过,很多人不知道的是,6年前,“一带一路”相关不少国家缺少水泥,水泥曾经卖到200美元一吨,太贵,而且买不到,而现在“一 带一路”上基本不缺水泥,水泥价格也降到50美元一吨,大大降低了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建设成本。

“纵观全世界,有没有一家企业的市场占有率能达到65%的?可以说很少或者是没有。”宋志平说,“一带一路”建设给建筑材料公司带来了重大机遇。这背后有三个重要原因:第一,“一带一路”国家和中国的经济承接性特别好。中国改革开放40年所做的事情,恰恰是现在“一带一路”国家最需要的。比如水泥厂、玻璃厂,西方很多发达国家现在基本不做这些业务,但中国这些年正好在做。第二,中国装备、技术的性价比非常好。同样的装备、同样的质量,比其他跨国公司要便宜20%~30%,就很有竞争力。第三,中国企业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中,始终坚持包容、共赢的经营理念,与“一带一路”国家企业共同发展。

某公路工程为地区公路主干线,公路为双向6车道公路,原设计公路路基的宽度为33.5m,随着交通通行量日益增加,为了满足出现要求,对该公路工程进行了改扩建,经过扩建后公路路基宽度从原来的33.5m扩展至42m,如图1所示。设计车辆最高行驶速度为120km/h。

共建“一带一路”,提供的不仅仅是水泥

二是要和当地企业合作,利益共享。比如,中国建材在土耳其EPC项目中,把厂房建设分包给当地企业,同时一些关键部件进行全球采购,最终建成土耳其最好的一条水泥生产线,还获得了当地政府的奖励。

3.仔猪白痢。病原体为大肠杆菌。气候剧变,阴雨潮湿,母猪乳汁不足或过浓过稠等均可引起该病的发生。该病多发生于7~30日龄的仔猪,以7~14日龄最常见且较严重,1月龄以上较少发生。病程一般2~7 d。病猪以排乳白色或灰白色浆状、糊状的腥臭粪便为特征。剖检病死猪可见结肠内容物呈浆状、糊状或油膏状。

“在‘一带一路’国家,有65%的水泥是由中国建材这一家中国企业提供的。”宋志平说,6年来,中国建材抓住“一带一路”倡议机遇,在全球建设了360余条水泥生产线、60余条玻璃生产线,全球市场份额超过65%,为当地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打下了坚实基础。

中国企业的到来,让“一带一路”不再缺少水泥,而且价格不再昂贵。但“一带一路”国家缺的不仅仅是水泥,还需要加强能力建设。

宋志平介绍说,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中国建材输出的不仅是建材,而是从生产线、技术标准到实验室、大卖场,再到物流、管理的全链条。

取甲醛固定的移植瘤组织,常规石蜡包埋、切片,采用S-P法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caspase3蛋白表达,caspase3一抗工作浓度为1∶1 000。以细胞内出现棕色至棕褐色微细颗粒为caspase3阳性,主要表达于胞质,少数表达于胞核或核膜。高倍镜下随机选择5个以上视野,每个视野计数100个细胞,计算阳性细胞百分率,即为阳性细胞指数。

“拿水泥来讲,现在全世界发展中国家大部分是日产5000吨左右的生产线,也有两三千吨的,但是中国在‘一带一路’绝大部分建设的是5000吨的生产线,也建设了万吨生产线。万吨生产线即使在发达国家,美国、欧洲,都没有一两条,中国也只有几条,但是我们在发展中国家,在‘一带一路’上,做了十几条。”宋志平说。

宋志平告诉记者,有一次,埃及政府官员来到中国,到中国建材的工厂参观,参观之后这位官员表示“看完以后特别高兴”。他说:“我参观以后,发现你们在埃及做的生产线不比在中国做得水平低,甚至还要高,并不是像有人说的那样,你们把一些落后的产能转移出去等等。”

中国企业希望发挥在技术研发、装备制造、贸易物流等方面的综合优势,帮助“一带一路”国家建设基础设施的同时,加快能力建设。在2020年之前,中国建材计划在“一带一路”建成10个建材产业园、10个海外建材仓、10个国际实验室,开办100家建材连锁店,帮助当地管理100家工厂,还要再建设100个水泥厂和玻璃厂的EPC项目。

“曾经有一些误解,将‘产能合作’理解为‘转移产能’。实际上,像水泥、钢铁,这些大型生产线是转移不了的,一条大的生产线拆一拆拿出去是不可能的,而且也不合算。”宋志平告诉记者,中国建材“走出去”的都是中高端或高端的产能,没有低端的产能,也没有被淘汰、落后的产能,更不存在把二手设备搬出去。

水利工程因大多坐落于山区,交通不便,施工条件相对较差,机械设备进出场难度大,且工程地质以弱化岩为主,不同于黏土、砂砾层等软基,钻孔难度较大,因此在水利工程上还很少应用,更未得到普及。

一是为当地发展做贡献,而不是简单地扩张。将中国多年来走城市化、工业化之路的经验,建材装备的技术与管理,与当地分享。

合作共赢,融入当地

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搞产能合作、投资建厂,合作共赢、融入当地是长久发展的重要因素。

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研究员焦好军做“我国铝合金焊丝现状和展望”的报告,报告重点总结了我国铝合金焊丝设计、生产和应用现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从设计、高端焊丝、标准和新型焊丝等几方面展望了我国铝合金焊丝的发展趋势。

宋志平告诉记者,中国建材“走出去”过程中恪守三条原则:

“我们不光输出水泥,也不光建生产线,还要提供技术支持,帮助当地提高标准,帮他们建实验室进行测试。”宋志平介绍说,这种综合输出的模式已初显成效,比如蒙古国和泰国在建的产业园、迪拜的海外仓、埃塞俄比亚的生产线管理以及很多国家开设的建材连锁店都非常受当地欢迎。

在距离埃及首都开罗约120公里的茫茫戈壁中,一座座高大的建筑物分外引人注目。这片占地达5平方公里的建筑群,是埃及贝尼苏韦夫熟料水泥生产线项目的所在地。该项目于2018年8月建成投产,拥有6条日产量6000吨的水泥生产线,是埃及最大的水泥产业集群,同时也是全世界最大规模的水泥生产线项目之一。

一方面加强工作体系建设,各地党政一把手分别担任农田水利工作政委和指挥长,签订目标责任状,建立责任制,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有关部门分工配合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新格局。各地把水利兴修纳入各级领导的目标管理责任制领导,县(区)委、县(区)政府主要负责人定期深入乡镇,调查研究,指导工作,调度水利兴修;水利、财政等部门参与村民议事,把握政策,规范行为,有力促进了农田水利建设深入开展。另一方面,加强水利服务体系建设,以乡镇或片设立基层水利服务站,建成36个农民用水合作组织,每个村都配置了村级水利员,为农田水利建设提供系统服务。

三是和当地居民友好相处,热心公益事业。比如,中国建材在赞比亚投资的建材工业园,尚未建设完成,就先投资150万美元为当地居民建设了现代化的学校和医院。

2017年6月,宋志平到赞比亚调研,赞比亚副总统当时问道:“宋先生,你们公司为什么要来赞比亚?”当听到中国建材这三条原则后,这位副总统说道:“我们特别欢迎中资企业来投资,但也担心自己当地的企业被挤垮,很希望你们能带领我们企业提高技术和管理水平。中国建材就是要这么做,我们非常高兴。”

“过去总说‘竞争是零和游戏’,现在我们全球化协同分工,是互利共赢。”宋志平认为,随着我国进一步扩大开放,中国企业要有拥抱竞争的胸怀,以竞争促发展,相互学习,共同成长。

互利共赢的合作不仅存在于中国企业与当地国家企业之间,同样也包括与全球领先企业的合作。

宋志平毫不讳言,“我们在整体上有优势,但在部分关键装备方面,欧洲等其他地区企业仍有优势。”宋志平说,“我们在‘一带一路’建设以及全球化过程中,都会和其他国家企业分工合作,联合开发第三方市场。”

他举例说,中国建材和日本三菱共同开发南亚、东南亚市场;与法国施耐德开展技术装备合作,共同开发非洲市场;与英国企业共同在其他国家建设应用光伏发电的“智慧房屋”;与德国、丹麦、西班牙等国公司共同开发第三方市场等。

“也就是说,‘一带一路’建设不是中国人‘吃独食’,我们一方面要跟当地的企业合作,另一方面要跟其他跨国公司合作联合开发。未来我们会继续完善这一模式,不断扩大合作范围。”宋志平说。

编辑:姚冬琴 yaodongqin@ceweekly.cn 美编:孙珍兰

亲历者 宋志平 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姚冬琴采访报道)

标签:;  ;  ;  ;  ;  ;  ;  ;  ;  

在“一带一路”上合作共赢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