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临床护理路径应用效果及评价论文_刘瑞娜 高志红 蒲海超,王晋朝

刘瑞娜 高志红 蒲海超 王晋朝

玉田县医院神经内科,河北 玉田064100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将本院收治的100例脑出血患者分为常规护理组和临床护理路径组,各组50例,比较两者护理效果。结果:采用临床护理路径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神经功能评分、住院时间、并发症、护理满意度等均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对脑出血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可提高其生活质量,促使神经功能最大限度恢复,进而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关键词】脑出血;临床护理路径;效果

随着“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深入,临床护理路径得到广泛泛推广,其宗旨是根据患者的病情,以时间为节点给予针对性的护理,使护理工作完整、持续、有效。通过该护理模式的实施,不仅护理工作更为具体和清晰,患者对自己的病情也更明了,配合性更强[1]。脑出血是老年人常见病之一,有极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如何最大限度地恢复患者的各项功能,让其能够独立生活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重点。我院在脑出血患者治疗期间的护理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 1一般资料:所选取的100例脑出血患者中,男65例,女35例,年龄58 -75岁,均符合第4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脑出血的诊断标准,除外脑脑疝深度昏迷,未合并严重心、肺、肝等并发症。根据护理模式,分为临床护理路径组和常规护理组,每组各50例。

1. 2方法:采用常规护理组患者,主要包括生命体征监测、常规检查、基础功能锻炼指导等。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组,具体做法如下:①制定护理路径。由主治医生、护士长、主管医生、责任护士组成管理小组,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同时参考现有国内外先进有效的护理方法,制定好路径。②内容:以时间为纵轴,护理内容包括入院指导、检查、用药、饮食、功能锻炼、心理干预、健康教育、出院计划等。③实施:住院当天,对于意识清醒的患者给予热情接待,主动做自我介绍,介绍医院环境、住院制度,减少其陌生感。通过家属了解患者对居住环境的要求,最大限度的为其准备满意的病房。给予测量体温、脉搏、血压、观察瞳孔、了解患者呼吸、吞咽功能,做好初步评估。指导患者绝对卧床,并尽量满足其需求,稳定其情绪。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是否用心电监护仪和吸氧,对意识清醒者,鼓励其自卞咳痰。指导家属每2小时进行一次翻身和下肢活动,以免产生褥疮、下肢深静脉血栓【2】。

住院第2天,遵医嘱进行相关基础检查,根据其检查项目单,详细为其解释每项检查的意义和目的,并全程陪同,节约时间。待其基础检查做完回病房后,向其解释每项数据的意思,对其提出的疑问详细作答。同时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发病原因、发展、预后、注意事项等,提高其认知度。对于脑出血的患者,无论是患者还是家属,最担心的就是致残,因而,护士要及时给以安抚,说明致残的原因,介绍有效预防措施,减轻其心理负担。对于无吞咽障碍的患者,可以给予富含纤维素的半流质食物,一次进食不宜过多,以免因颅内压升高导致呕吐。对于进食差且频繁呕吐的患者,可酌情给以补液。而昏迷及有吞咽障碍的患者,给予鼻饲。

住院1周,继续进行常规护理,同时可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功能锻炼指导。上肢功能锻炼:护士站在患者患侧,一手握住患侧的手腕,另一手置肘关节略上方,将患肢行上、下、左、右、伸屈曲、旋转运动。下肢功能锻炼:护士一手握住患肢的踝关节,另一手握住膝关节略下方,使骸膝关节屈曲、内外旋转、内收外展。将锻炼方法教于家属,让其协助患者进行,每天让患者锻炼3-4次,切勿操之过急,待其逐渐好转后增加锻炼次数。同时鼓励患者自行进行功能锻炼,并尽早下床活动【3】。

住院1周后,护理基本同于以上。

出院时,告知出院后的注意事项、复诊时间,并可发放知识小册子,叮嘱按时、按量服用药物,告知锻炼的作用,让其明自肢体功能恢复不可一蹦而就,指导其坚持进行功能锻炼。

1.3效果评定:生活能力评分(ADL)通过Barthel指数法评定(总分100分,分值越高恢复越好)1,肢体功能评分采用FAM法评定(总分100分,分值越高恢复越好),通过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评定护理满意。

2.结果

临床护理路径组患者生活能力及肢体功能评分、住院时间、并发症,护理满意度等均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具体见表。

表1 两组护理效果比较(x±s)

3小结

从本组结果中可以看出,相比于常规护理,临床护理路径效果明显。原因在于此种护理能够让护士更明确工作内容,护理措施更有针对性,护士更为卞动。在落实护理安排时,护士日的性更强,对于未达到护理日标的,可以有针对性的加强,确保每项护理活动都能起到预期的效果。此外,护士在明确护理内容后,可以查漏补缺,促使自身的能力中的“每块木

板都处于同一水平”。由于在护理前已制定了措施,详细记录了护理的每个细节,因而可以rJ约文书记录工作,让其将更多的时间放于护理实践中,提高护理效果。同时护理活动程序

化和标准化,确保了护理工作的完整性。此外,患者同样可明确每项护理活动,从而可以更好的配合,形成了良好的护患关系,降低了护患纠纷,也提高了护理满意度。

4参考文献

[1]周保利. 临床路径应用指南[M]北京:北京人学医学出版社,2007:4.

[2]曹丽谢. 脑出血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效果分析[J].世界临床医学, 2013, 6(5) :20.

论文作者:刘瑞娜 高志红 蒲海超,王晋朝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6年1月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3

标签:;  ;  ;  ;  ;  ;  ;  ;  

脑出血临床护理路径应用效果及评价论文_刘瑞娜 高志红 蒲海超,王晋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