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裂缝通病防治论文_戴明月

建筑结构裂缝通病防治论文_戴明月

江苏晶雪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 200050

摘要:现在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对于房屋建设的施工质量要求也在逐渐提高。房屋建设施工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建筑结构开裂的情况,这会给房屋建设施工带来很严重的负面影响,因而建设过程中企业必须深入的了解建筑结构裂缝出现可能的原因,并根据现场的情况来采用针对性措施进行解决。除此之外还要做好预防工作,总结经验之后在日后的工作里提前做好措施避免经济效益受到损害。文章分析了在房屋建设过程中,可能出现建筑结构裂缝的原因,并针对性的给出措施进行防治。

关键词:房屋建设;建筑结构裂缝;防治

引言:

现在人们对于建筑结构的质量要求有所提高,建筑结构裂缝的发生有非常多的影响因素,因而在建设过程中企业必须要充分的调查,根据实际清空进行分析,做出针对性的对策来协助工序管理监督。施工过程中如果能够及时的采用预防措施,就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建筑结构中出现裂缝的概率,进而能够有效的提高房屋建设质量,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终提高企业自身市场竞争力,实现可持续性的发展过程。

1 防治建筑结构裂缝的必要性

由于建筑结构是同建筑工程的质量紧密相连的,并且关系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应当引起足够重视。如果建筑结构中的某些部位出现了裂缝,将会对建筑物的使用带来较大影响。轻则是该结构进行重新施工,最为严重的情况是导致整个工程质量不合格,不能投入实际使用。若在施工过程中出现混凝土裂缝,则整个建筑的强度会下降,随着时间的延长,混凝土会出现脱落的现象,露出里面的钢筋,空气中的水分会加快对混凝土的腐蚀,从而导致混凝土的物化性质会发生一系列变化,使得产生的裂缝加剧,工程强度降低[1]。面对这样的裂缝问题,若不及时的采取处理措施,对后续的施工则会有一定的影响,由于这部分的强度不够,后续施工是按照规定的标准强度进行施压,原来所产生的裂缝会顺着这条裂缝慢慢上移,以致于裂缝深度越来越深,对建筑的强度影响越来越大,这种情况下,极有可能出现安全事故。

2 导致建筑结构出现裂缝的原因

在房屋建设过程中,如果出现裂缝,通常是因为很多方面原因共同影响,其中主要的因素共有三点:设计问题,施工问题以及温度变化。

2.1设计问题

施工设计通常具有信息缺乏时效性的问题,因而施工信息通常和实际情况具有一定的偏差,具体表现就是测量获得的数据不够标准,因而根据不标准数据设计出来的施工方案真的投入施工过程中的时候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进而导致建筑结构裂缝的出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施工问题

施工过程中,可能会有施工人员不能清楚的意识到施工过程的重要性和施工环节对于整个工程的质量的影响,因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经常敷衍了事,对于工序的执行不尽自己职责,这就导致房屋的墙体在施工完成之后经常会出现不均匀沉降和干缩等一系列的问题,最终导致建筑结构裂缝的出现[2]。这些都会影响到房屋建设的施工质量,同时给人们赖以生存的居住空间带来安全隐患。

2.3温度变化问题

房屋的建设施工过程中,裂缝出现的另一个主要影响因素就是温度。温度降低会在混凝土表面引起很大的拉应力,当这个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裂能力时,就会导致施工过程中建筑结构就出现裂缝,最终影响到房屋质量[3]。

3 建筑结构裂缝防治措施

在房屋建设过程中,为了防止裂缝的出现造成混凝土构件的质量缺陷,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提高抗裂能力。

3.1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想要避免建筑结构出现裂缝,首先就应当控制好混凝土质量。要做好混凝土质量控制就要在挑选原材料的时候加强管理,混凝土一般是由水泥、砂、石和水组成。水泥作为混凝土的胶结料,其强度等级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因此在配置混凝土的时候要根据混凝土的强度等级选择水泥,同时也要控制水胶比。混凝土中石和砂作为粗细骨料,在混凝土当中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对于混凝土的强度等多项性质都有着直接性的影响。选择骨料应当考虑颗粒级配和有害杂质含量等因素,合理的级配能够减少颗粒之间的空隙,节约水泥和提高混凝土的强度。混凝土拌合用水和养护用水的水质应符合相关标准。水中的氯离子含量和碱含量均会影响混凝土的质量。为改善混凝土性能,还常加入适量的外加剂和掺合料。选择外加剂的时候应当结合当时的气候环境以及具体施工特点进行综合考察判断。加入适量的掺合料,可以改善混凝土和易性、流动性和抗渗透性,提高混凝土强度和密实性,从而提高混凝土抗压强度。

3.2合理配置混凝土

进行混凝土配置的过程中,必须要把重点放在材料配比的过程中。混凝土混合物应当使用特定设备进行测量,将水泥和混合料等的称量误差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要求是1%的误差以内,主要材料的称量误差则至少要在2%以内。在检测管理集料含水量的时候工作班次要保证在三次以上,如果出现了异常的现象应当在短时间内进行再次细致的审查。根据测量获得的含水量来对用水量和用料进行针对性的改变。高性能混凝土制作过程中水泥的温度根据当地气候情况变化,如果是南方则不超过六十摄氏度,如果是北方则不能超过五十摄氏度且不能低于十摄氏度。在开始施工之前应当对于挑选得到的水泥和掺合料等进行抗冻融循环来提高其抗冻性抗裂性,同时对于各种性能进行检测,设置预实验[4]。高性能混凝土的拌合物在进行搅拌的过程中应当保证其进行过程的均匀性,确保色调整体一致。在搅拌的过程中要避免可能出现的渗水情况,而且使用搅拌机的话不能让其运转时间小于两分钟。对于高性能混凝土的成品需要对其指标进行多方面检测,发现不合格的项目则第一时间停止使用,然后再采取措施提高性能或者更换。

3.3浇筑工程的控制

在对混凝土进行浇筑的过程中会很容易受到空气湿度的影响导致一些非常规因素的发生,所以施工之前应当采用必要手段来预测天气气候条件,确保浇筑过程顺利的进行。与此同时也要添加外加剂来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和流动性。房屋建设过程中对于建筑结构裂缝防治的最佳时期就在于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浇筑完成之后应当尽快的进行养护工作,使混凝土得以正常的硬化和强度增长。

3.4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监控力度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如果相关人员没有严格按照施工规范来进行,也可能导致后期出现裂缝[5]。这就要求相关人员提高质量意识,加强施工监管的力度。施工管理人员应当对施工中不按照规范施工的行为予以杜绝,避免违规操作为建筑工程带来隐患。

结束语:

房屋建设过程中建筑结构出现裂缝一般有很多影响因素,裂缝一旦出现就会给人们的生活环境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所以施工过程中能够有关部门必须要深入的了解调查裂缝出现可能的原因,并根据实际情况针对性的采取解决策略进行预防,减少经济损失出现的概率,提高建设质量,增加企业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时提高其竞争性,做到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任晓宇,黄晨,田畅顺,王琦. 建筑裂缝大数据处理平台架构[J]. 建筑技术,2018,49(01):61-64.

[2]郭易东,王楷添,李富源,陈荣波,李岩. 房屋建筑工程结构裂缝控制及处理技术[J].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8(20):174.

[3]张涛. 建筑结构设计出现裂缝的原因及对策研究[J]. 住宅与房地产,2018(11):93.

[4]娄二雷. 民用建筑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形成与治理探讨[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24):138.

[5]李兴凯. 试论建筑结构设计中控制裂缝的措施[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1):191.

论文作者:戴明月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4

标签:;  ;  ;  ;  ;  ;  ;  ;  

建筑结构裂缝通病防治论文_戴明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