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的长效机制_高校辅导员论文

构建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的长效机制_高校辅导员论文

构建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的长效机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家庭教育论文,长效机制论文,学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528(2013)03-0132-003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这为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方向。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联系紧密,是大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对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辽宁省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从2008年寒假开始,连续5年开展“千名辅导员访万家”活动,走访了四万多个学生家庭,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很好地结合了起来,增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构建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的长效机制,取得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一、充分认识新时期辅导员家访的必要性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学校要探索建立与大学生家庭联系沟通的机制,相互配合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新形势下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学校与家庭充分沟通,紧密合作,共同服务于培养大学生的育人目标。

1.辅导员家访符合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

思想政治教育归根到底是做人的工作,既需要以理服人,也需要以情感人。实践证明,一些大学生愿意听从辅导员的“说教”,一方面是因为辅导员人生阅历较之大学生更丰富,在和学生交流的过程中能根据自己的人生经验对学生予以指导和帮助;另一方面是在长期的工作和生活中,辅导员和学生经常性地进行各方面交流,师生双方有一定的情感基础。因此,要把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好,需要辅导员对学生有深厚的情感和关注,正所谓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讲,辽宁省组织开展“千名辅导员访万家”活动,其目的正是为了给辅导员和大学生搭建一座情感的桥梁。在辽宁省部分高校中,根据笔者的了解,为了对学生进行家访,有的辅导员顶着凛冽的寒风,走了十几里的山路才找到学生的家;有的辅导员在拥挤的汽车上站了十多个小时,下车后还要走很远的土路才能到学生的家;有的辅导员给学生送去了年货;有的辅导员被学生家的贫困震撼了,把原本打算给父母准备的过年钱掏了出来。听说辅导员要来家访,许多学生和家长充满期待地盼望辅导员的到来。家访,一下子拉近了学校与家庭、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2.辅导员家访有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

教师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前提是,不仅要熟知学生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而且要清楚地了解他们产生这些想法和做法的原因和动因。家访有助于让教师深入地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家庭情况。当前,大学生尽管生理年龄已经成人,但是由于缺乏社会阅历和生活磨练,他们的社会年龄尚未成熟。一些大学生认为他们不仅在是否要入党、是否竞选班级干部、是否谈恋爱、是否考研这样一些大的事项上要由家长说了算,连生活中的琐事都要听家长的意见。由此可见,追根溯源的话,一些学生之所以产生这样或那样一些想法和问题与家庭的影响是分不开的。“解铃还须系铃人”。通过家访,辅导员可以更深入地体验到学生的生活环境,走进学生的心灵,使思想政治教育更贴近学生实际。辅导员从家长那里,直接倾听到他们对孩子成长的介绍、对孩子性格的分析,了解到他们对孩子的期望和对学校的一些诚恳的要求和建议。通过这些,辅导员可以获得丰富的第一手信息,经过归纳整理,自然会使接下来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的放矢、增强实效。

3.辅导员家访有助于提高辅导员的责任心

“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质是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本质力量’,提高教育者的素质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1](P90)要说素质,毫无疑问,责任心是辅导员素质中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一些辅导员工作比较出色,个人能力强是其中的原因之一,更重要的是他们对工作的热爱和对学生的负责,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辅导员家访可以使辅导员亲身感受学生家境的贫寒、求学的艰辛、成才的渴望、家长的期盼。有的辅导员讲自己通过家访,了解到一些学生的困境远远超出了自己的想象,体会到学生的求学之艰辛,家访后是含着泪离开学生家的。家访可促使辅导员油然而生一种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懂得辅导员工作的光荣和价值。

二、着力构建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长效机制

事物的发展有其内在的规律性。辽宁省教育厅遵循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着眼长远,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的着力点,构建起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的长效机制。

1.对家访活动进行统一部署

从2008年寒假开始,辽宁省每年都以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的名义向全省高校下发在寒假期间开展“千名辅导员访万家”活动的通知。通知要求各高校要充分认识“千名辅导员访万家”活动的必要性、重要性,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动员和组织广大辅导员积极参加到家访活动中来,确保家访活动顺利进行。辽宁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还把各高校开展“千名辅导员访万家”活动的情况作为评比检查各高校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通知还特别要求,各高校要为辅导员家访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作为辅导员交通和为被访学生家庭购买一些年货的补贴。辽宁省教育厅每年列50万元专项,为1000名辅导员(每人500元)提供补贴。按照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的通知精神,各高校进行认真部署。目前,全省高校都把家访活动当作一项常规工作来落实。许多高校还把辅导员家访延伸到学校有关领导(有的高校,学校的党政一把手亲自进行家访)、学生工作部门的同志、班主任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

2.对辅导员家访提出明确要求

为了使“千名辅导员访万家”活动取得实效,辽宁省对参加家访的辅导员提出了明确的工作要求。要求辅导员在家访学生的选择上一定要有典型性,通过家访举一反三,有助于辅导员了解当前大学生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或倾向性、普遍性的问题,家访活动应与探访、慰问贫困大学生家庭结合起来。家访结束后,辅导员要提交一份家访报告,报告应包括被访学生姓名、家访时间及地点、家访目的、被访家庭情况、被访学生当前思想和行为表现情况及成因、进一步加强学生教育管理和服务的措施,以及启示、建议和体会等方面的内容。要严明家访纪律,严禁辅导员利用家访之机,给被访学生家庭增加不必要的负担,有损学校和辅导员的形象。辽宁省还规定,针对辅导员的一些评比,如省优秀辅导员、辅导员年度人物、辅导员标兵等,有无家访经历是必须条件。去年上半年,辽宁省评选了十名辅导员“五一奖章”获得者,这些获奖者都有家访的经历,有的辅导员甚至走访了几十个学生家庭。辽宁省还特别规定,辅导员评聘教师职务必须有家访经历,否则“一票否决”。这里突出强调的是辅导员评聘教师职务一定要有工作的业绩。

3.对辅导员家访进行总结评比

辽宁省每年度都要对全省高校开展“千名辅导员访万家”活动的情况进行总结评比。总结评比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在各学校主动申报的基础上,由教育厅组织专家进行遴选,确定一批家访活动先进单位;再就是在各学校推荐的基础上评选一批家访活动的先进个人。每年评选结束后,辽宁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都要召开表彰大会,让先进的学校和辅导员代表介绍经验,与会代表相互学习,从中看到别人的长处,自己的不足,以在新的年度里进一步将“千名辅导员访万家”活动开展好。辽宁省还编印了多期关于“千名辅导员访万家”活动开展的情况简报、出版了《创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研究》图书,把一些高校和辅导员在家访活动中创造的好经验、好做法编辑整理印发给各高校,供各高校和广大辅导员学习借鉴。辽宁省还注重发挥“辽宁省大学生在线联盟”网站的作用,在网站上开设栏目,及时将各高校围绕家访活动上传的一些文字和音像材料在网站上传出,放大家访的效能,使家访得到更广泛的认同。同时还把辅导员开展家访活动列为省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专项课题,从把握规律角度把“千名辅导员访万家”活动引向深入。

标签:;  ;  ;  ;  ;  

构建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的长效机制_高校辅导员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