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桥梁施工中软土地基施工技术分析论文_孙志威

公路桥梁施工中软土地基施工技术分析论文_孙志威

佛山市盛建公路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广东佛山 528000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交通运输业也随之逐渐发展进步,对于公路桥梁的建设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因此开始对于新的公路桥梁开始进行规划建设。我国在对于公路桥梁进行建设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软土地基的问题。软土地基主要是指强度较低,压缩量较高的软土层,其中含有较多的有机物质,同时软土地基含水量比较高,且渗透性比较小,如果不对其质量进行严格管控,这对于公路桥梁的使用时间以及质量有着非常不利的影响,因此需要对公路桥梁中软土地基的施工技术进行研究分析,从而保障软体地基的施工质量,同时也可以使公路桥梁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能够得到提高,也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了便利。本文分析了公路桥梁施工中软土地基施工技术。

关键词:公路桥梁;软土地基;施工技术

软土地基是公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一种常见形式,其施工技术一直倍受业界人士关注。近年来,随着公路桥梁软土地基工程项目日益增加,我国软土地基施工技术较过去已有了很大程度的进步,但是实际施工中依然存在不少问题有待进一步讨论。在这种情况下,对公路桥梁工程中的软土地基施工技术进行分析是重要的,有利于理顺软土地基施工流程及工艺,促进公路桥梁工程基础施工技术创新。

1公路桥梁软土地基施工特点

软土地基是指由一些含有大量细微颗粒的松散砂、有机质土、松软土等成分的土层,其承载力小、透水性弱,含水量大、变形量大、固结速度慢,呈饱和状态,相对而言,压实度普遍偏低。由于软土地基本身薄厚分布不均匀、荷载偏心现象严重,即使出现大面积沉降,也会表现出较大的沉降差异,破坏上面的结构物。公路桥梁工程软土地基施工中,如果软土地基出现不均匀沉降现象,可能严重破坏公路桥梁结构。因此必须采用有效的技术手段进行软土地基处理,改善软土地基性能,使之适应公路桥梁工程施工要求。很多情况下,进行软土地基处理时,人们首先考虑的是如何提升地基压实度,增强地基本身的承载力,唯有这样才能使软土地基适应公路桥梁基础工程设计要求。文章以增强软土地基承载力、稳固性为目的,分析了软土地基施工技术。

2公路桥梁施工中软土地基施工技术

2.1排水固结法

排水固结法是将地基软土中的水分排除干净,并将其中的空气一并排除,再将土壤压实,以提高土层硬度和强度的方法。排水固结法在解决软土地基的沉降方面效果显著,它主要通过在天然土层中增加排水的路径,利用设置竖向的排水井,缩短排水的距离,实现对软土地基固结的目的,避免了后期水分和空气的排除造成的沉降,可以在短时期内缩短预压期,加速地基土的抗剪强度的增加,使其确保软土地基的稳定性。按照排水形式的不同,可以将固结法进行分类,降水预压法是利用水泵抽取地基的地下水,减少空隙间的压力,有效起到促进地基固结的目的,一般其主要适用于饱和粉土和细沙地基的情形下。电渗排水法是利用电渗析作用,在软土中通直流电,利用电场的作用,水从阳极流向阴极,并在阴极部位及时排除掉,避免了水分在阳极部位的补充,可以起到有效降低含水量和降低地下水位来提高承载力和稳定性的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由于这两种方法的经济性原因,在实际的工程中使用较少,一般采用堆载预压和真空预压法,这两种方法都是利用物理作用,不同的是真空预压是利用真空泵对砂井内进行抽气,为确保其密封性,在黏土层上方铺设垫层,再用薄膜密封,随着真空泵的抽气,地下水位也随之降低,可以达到地基固结的目的;堆载预压是将施工现场的土石在地基位置进行预压,将软土地基的沉降在前期就能实现,在地基固结的同时能确保对承载力的要求,最后再消除预压的荷载,并建设相关的工程,以消除道路桥梁在后期使用中的沉降,这种堆载法一般是根据道路的实际运行中,车辆等的实际荷载进行的等质量的预压,特殊情况下可依据工程的具体情况设定荷载量。

2.2强夯技术

从目前我国公路桥梁工程施工的地基处理方式来说,强夯技术是非常常见的一种处理技术。这种技术主要是通过较强的夯击力度来对土壤起到加固的作用,它的优势是快速、有效、直接的对地基进行处理,但是这种技术的使用也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要在施工之前对软土地基的实际情况做详细的了解,强夯法大多适用于湿陷性黄土地区,而对于流动性较大的淤泥类土壤则不适用。所以,在应用这种强夯技术时,要注意其使用条件,同时处理好施工的细节,防止出现变形,进而提高公路地基的质量。

2.3碎石桩加固技术

在公路桥梁的软土地基中,也通常会采用到碎石桩加固进行软土地基处理。碎石桩加固处理,能够对碎石桩体进行集中处理,加强地基的牢固性,使碎石能够有效进行护土层,将原来的地基场地转变为硬壳状态,满足整个地基所需要的强度。在这种施工技术下,软土同碎石桩之间就组成了复合地基,避免地基的软化与流动问题。此外,碎石桩加固技术的应用,在某些方面也需要引起注意。如果公路桥梁地基软土面积过多,则需要注意好泵送管道的强度和速度,避免碎石在长时间、长距离的管道运送过程中,使其出现堵塞、爆裂等情况。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尽量控制好输送的时间和速度,并输送一段时间后,尽量对泵内部进行净化处理,以整体提升碎石桩加固处理技术。

2.4挤密法

在挤密法工作模块,其需要向软土内掺入一定量的石粉,然后再进行相应的夯实处理,通过对石粉的应用,有利于实现软土地基整体耐压性及承载性的提升。通过对车辆碾压环节的应用,确保软土与石粉的有效性融合,形成一系列的硬土层,解决软土地基施工中的问题,在这个模块中,需要实现填充法与夯实法的有效结合,实现地面整体平整度的提升。实践证明,通过对挤密法的应用,有利于提升软土地基的整体承载力,实现路面整体平整性的提升。在施工后续阶段,对软土的整体维护成本比较低,避免出现反复维修的状况。挤密法也具备一定的施工局限性,这种方法对于施工技术的要求比较高,其施工程序比较复杂,容易出现路面降低的状况,必须实现软土及石粉的有效融合,进行融合比例的优化配置,这种方法适合于所有类型软土地基的处理。

2.5高压喷射注浆法

在多种公路桥梁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中,高压喷射注浆法也是操作方法比较简单的一种,主要适用于砂类土与黏性土。该种处理技术是在钻机的钻孔当中,借助高压设备形成高压的浆液射流,在需要加固的软土地层中插入注浆管,进而切割破坏土体。与此同时,必须要对浆液和土体进行搅拌,保证其均匀性,进而确保水泥土体有较高的强度以及截水帷幕的功用。需要注意的是,直径比较小的土体颗粒会在水面上浮出,其他颗粒则会在向心力、重力等各种力的作用之下,和浆液混合,按照相应的比例进行重新排列。

3结语

综上所述,伴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道路桥梁的压力也在不断增大,为了保障公路桥梁的稳定性,就必须加强公路施工技术的管控,尤其是公路桥梁进行施工中软土地基的施工技术,不仅要对软土地基的相关施工技术进行创新,而且还需要对相关的从业人员的自身业务能力进行提高,从而保障公路桥梁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

参考文献:

[1]王咏梅,王志谦.软土地基施工技术在公路桥梁施工中应用[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5.

[2]吴雷.公路施工中软土地基的处理技术[J].工程技术研究,2016.

[3]刘宏勇.公路路桥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应用[J].工程技术研究,2017.

[4]洪燕.市政工程中软弱地基的处理方法分析[J].南方农机,2017.

论文作者:孙志威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4

标签:;  ;  ;  ;  ;  ;  ;  ;  

公路桥梁施工中软土地基施工技术分析论文_孙志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