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营企业谁能跻身世界500强?_中国民营企业500强论文

中国民营企业谁能跻身世界500强?_中国民营企业500强论文

中国民营企业谁能进入全球500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谁能论文,中国民营企业论文,全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10年,是国家给几个重量级企业提出的进入全球500强的参考时间,同时,它也是中国目前最有实力的民营企业给自己设定进入500强名单的期限。10年之后,如果有一家、甚至更多的中国民营企业能位列财富500强,当然是一件值得人们额手称庆的事情,不过,在首届中国民营企业交易会的主会场里,喧闹得像春节展销会的场面告诉我们,这不是一个适合所有人的梦。

我们从来没有说过要当500强

中国的民营企业发展20年,被经济学家们认为是一个奇迹。遍布全国各地的非公经济已经成为中国经济保持活力的原动力。国有经济进行了战略转移,希望民营经济能顺利“接班”,然而,在WTO的门口,虎视眈眈的还有外国的大企业。这个时候,就显出了中国民营企业的劣势。由于中国民营企业普遍实力较弱,短期内很难跟那些航母级的外国企业相抗衡。在昆明,著名经济学家董辅礽再次重申他的观点:中国的非公经济,必须发展规模大、实力雄厚的企业。

刘永好,希望集团创始人之一,四川新希望集团董事长,是昆明会场上耀眼的明星之一。在1999年全国工商联民营企业500强的排名中,新希望集团以营收总额37.4亿元列在第五位。希望集团现已发展成为一个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为主线,集饲料生产、房地产业、金融与投资为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应该说,新希望是中国民营企业为数不多的已经形成规模的企业,但是在昆明,刘永好却斩钉截铁地说:“新希望从来没有说过要当500强。”虽然刘永好选择把号角藏起来,但并不等于新希望忽略了500强。在刘永好看来,新希望乃至其他民营企业的当务之急是夯实基础。

20年来,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的特点之一就是各领风骚三五年,淘汰率极高,原因就在于基础不牢。当企业规模逐步扩大之后,风险加大,自然容易倒下。应该说,中国民营企业自身的先天不足,是他们急于长大、又总也长不大的原因。

加入WTO民营企业家可以把腰杆儿挺直

中国即将加入WTO组织的要则之一,就是对国内、国外的所有企业采取“无歧视”的国民待遇原则。给记者的感觉是,中国的民营企业家们对于这一原则的欢迎程度,不亚于那些即将进入中国市场的国外资本。

根据《财富》2000年的最新排行榜,中国内地共有9家企业入选,这9家企业是:中国石化、中国电力、中国工商银行、中国电信、中国银行、中国化工、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粮油。当我们把这个名单拉出来的时候,国有经济的分量一目了然。尽管上述入选企业已经进行了市场化改革,但在很大程度上,仍不能称之为真正市场经济意义的公司,因为它们很多是国家的“巨无霸”。

长期以来,民营经济的发展还有很多限制,到1998年,非公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占1/4,而非公经济在第一产业中的比例只有1.32%。缺少一套有保障的融资渠道系统是中国的民营企业难以“长大”的原因之一。一方面,民营企业“借贷”难,眼下,民营企业向银行贷款,要履行超额抵押手续。另一方面,民营企业在国内股票市场上市也有很多制度上的限制。历史和现实决定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不可能处于同一起跑线,但恰恰是因为民营企业从一开始就处于真正的市场环境,因而也存在着更多创造奇迹的可能。

富人俱乐部的诱惑

在中国,《财富》全球500强,已经不再仅仅意味着一本杂志的排名。北京大学张维迎教授说,中国是世界上惟一把进入全球500强作为政府方针的国家。中国各行各业都有企业提出进军500强计划,国家还选定青岛海尔、宝钢、北大方正、华北制药、四川长虹和江南造船6家企业为重点扶植对象,每年向每家企业投入不少于2000万元人民币的资金,争取在2010年进入全球500强。然而,计划与计划的实现永远存在着错位的可能。在昆明论坛上,刘永好阐述了新希望面对21世纪的定位——做“百年老店”,向国际市场进军。刘永好的目标明确,新希望要向跨国集团的方向发展,不过要脚踏实地。看来,奇迹固然重要,但是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企业要“战战兢兢地做企业,如履薄冰地进军500强”,因为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中国企业与500强的差距不只是少几个零的问题。

究竟要500大还是500强

今年年初,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曾就全球500强和中国企业500强的差距做了一项比较性研究,将中国企业500强和世界500强分别从规模、创新能力及国际竞争力等几个方面的质和量进行分析对比。

从规模上看,1998年中国企业500强总资产和销售收入的平均值分别仅相当于当年世界500强平均规模的0.88%和1.74%,规模上的差距相当巨大并且直观。以国际竞争力而言,纵观世界500强,除极少数不可贸易部门的企业外,一般企业国际经济依存度都很高,国际竞争力都很强。这些企业一般都是跨国公司,进行世界性投资、世界性生产和世界性销售。许多企业都是真正的“百年老店”,但是在发展中,能够不断创新和调整,因而得以保持500强的地位。

一项针对中国企业成败案例的调查显示,中国企业平均寿命只有6.5岁—7岁,而民营企业的寿命只有2.9岁。北京中关村的5000家民营企业,生存时间超过5年的只有430家,其余91.4%的企业已经烟消云散,生存超过8年的企业仅占总数的3%,而列居全球500强或与之相当的跨国公司平均寿命大约在40岁到50岁之间。很明显,对于大部分的中国民营企业来说,永续经营仍然是第一位的,自不量力的盲目求大无异于自毁长城。

谁是第一个500大民企老板

作为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之首,联想集团计划在10年内跻身世界500家最大的企业行列,早已是尽人皆知的战略目标。无论从哪个角度,联想都是中国最接近全球500强的民营企业。已经逐渐成为联想精神偶像的集团总裁柳传志,今年以来不断地重申联想在2010年以前进入世界500强的决心。不过,在昆明,刘永好讲了这样一句话:“说要进500强的不一定进得去,没说的也不一定进不去。”现在就说谁将成为第一人还为时尚早,目前在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排行上位列前五名的都有机会,除了现在的候选人,不能忽略的是那些成功转制的企业,以及还有新经济规则之下,那些有机会一夜红遍天下的冒险家。也许,用不了10年,中国民营企业家们进军500强之梦就能解开。

标签:;  ;  

中国民营企业谁能跻身世界500强?_中国民营企业500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