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有经济固定资本存量的初步计算_固定资产投资论文

中国国有经济固定资本存量初步测算,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存量论文,中国论文,国有经济论文,资本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背景、目的和相关假设条件

(一)测算工作的背景与目的

国民资产负债核算是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经济存量核算范畴。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国家统计局开始研究资产负债核算,1992年把资产负债核算纳入《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试行方案)》,1995年根据联合国1993年版SNA的原则和规定,修订了1992年版《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试行方案)》中的资产负债表式,制定了《资产负债表试编方案》,1996年开始试行编表,目前已编制了1995~2000年共6年的国家资产负债表,全国各地区也编制了1995~2001年共7年的地区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核算为中国各级政府部门制定宏观经济管理政策提供了经济存量方面的数据依据,为了解国情、摸清家底发挥了重要作用,得到了各级政府部门高度关注和重视。

然而,由于目前中国编制资产负债表时直接利用了企事业会计记帐的概念和数据,所采用的固定资产的价格为历史成本价,没有考虑和剔除核算期内市场价格变动因素的影响,即没有按编表时的市场价格对各类固定资产进行重置估价,其一导致了固定资本存量价值不能在一致的基础上进行加总,其二直接影响到计算固定资本消耗(折旧额)和固定资本存量净值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其三使得国民核算中的流量与存量核算在记价原则上不能相互衔接和统一。为了克服会计核算资料的局限性,剔除市场价格变动因素的影响,使不同时期获得的各类固定资产在记价上具有一致性和可比性,正确计算固定资本存量净值和固定资本消耗(折旧额),真实反映中国经济资产存量状况,为今后进一步研究国民经济活动中资本的投入和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国家统计局核算司在加拿大统计局的技术援助下,通过开展中加资本存量测算合作项目,按照联合国1993年版SNA的要求和规定,采用“永续盘存法”对中国国有经济的固定资产按编表时的现期市场价格进行了重置成本估价,初步测算出按编表时的现期市场价格计算的固定资本存量净值和固定资本消耗(折旧额)。

(二)进行固定资本存量核算相关的假设条件

对国有经济各类固定资产按“永续盘存法”进行估价,必须将不同类别的固定资产予以同性质归类,使其具备按这一方法进行估价的条件,因而要对估价的固定资产按统一标准做以下假定:

1.固定资产连续反复使用的假定。固定资产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被连续反复使用一年以上,并且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上不改变原有的实物形态和生产性能,尽管固定资产价值因折旧和大修理可能引起价值变动,但可在净值中计算体现,不影响原值的价值。只有建立在固定资产连续反复使用、固定资产原值不变的假定上,才有可能利用逐年价格指数求得核算期时点上的固定资产现行价值。

2.市场交易原则的假定。所有被估价的固定资产只有按市场交易原则进行交易,才能赋予价格和价值。不能进行交易的固定资产不能进行估价,如无形固定资产、文物古迹等交易性较差,因而难以估价,应予以排除。

3.固定资产价格同一性的假定。所有被估价的固定资产不仅要采用相同的估价方法,而且要采用同一时期的市场价格或价值,假定将核算期的市场价格作为唯一价格。另外,由于数据资料所限,还要将各种繁杂的固定资产进行分组归类,对每一大类固定资产分别采用市场平均价格,最大限度缩小不同固定资产的价格差别。

4.折旧方式的假定。折旧(固定资本消耗)是指固定资产在生产使用期间其市场价值的减少。但处于生产过程中的固定资产很难确定真正的现期的市场价值或价格,因此,折旧通常是估算总资本存量的基础上,采用假定的资产市场价格在其使用期内以规则的方式下降。在对中国国有经济固定资产折旧(固定资本消耗)进行计算时,由于固定资本形成的投资数据序列时间较短,因而采用是几何折旧方式,即假定固定资产价值每年按同一比例递减。

5.排除由于技术进步导致资产贬值的因素的假定。由于技术进步、产品更新导致固定资产损失与贬值,必然影响现有固定资产的价值。并且,因为技术进步可能明显缩短现有某些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但在宏观的国民核算中,由于如何衡量和测算因技术进步原因导致固定资产贬值的数据资料很难获得,因此应将技术进步这一因素排除在外。

永续盘存法的基本概念及测算思路如下:

所谓永续盘存法是通过对已购置的,并界定了使用年限的资产进行累加来完成对资本存量的估算。标准的测算步骤是先利用永续盘存法计算出资本存量总额,再利用折旧函数计算出固定资本消耗(折旧额),然后通过资本存量总额减去固定资本消耗累计额最终得到资本存量净额。在实际应用中,通常是利用现有的资产分类价格指数将现价固定资本形成总额换算为不变价的。整个永续盘存法提供了应用不变价数据获得不变价固定资本消耗及不变价存量净额和存量总额。并在最后一步将价格指数换算回现价以最终获得现价固定资本形成净额。

二、数据资料来源及数据加工整理

利用永续盘存活和几何折旧方式测算固定资本存量,需要下列基础数据:

(1)以历史成本价计算的固定资产投资额(固定资本形成额)时间序列数据;

(2)以历史成本价计算的基准年固定资本存量净值数据;

(3)分行业分资产种类固定资产使用年限数据;

(4)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1990年为100)时间序列数据;

(5)各类固定资产的折旧率(折旧率=余额递减率/使用年限)。

上述数据资料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投资司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年报,城调总队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资料,农调总队役畜产品畜投资数据,建设部市政建设工程统计资料,财政部1994年财务制度以及1997年国有单位资本存量统计报表等。

(一)国有经济行业分类与固定资产种类分类的确定

根据现有资料情况,在测算中国国有经济固定资本存量时,对1981年至1998年国有经济按16个主要行业和6个固定资产种类分类。

其中,固定资产种类分类为:居民住宅,其中:城镇、农村;非住宅建筑;市政建设;机器设备购置;役畜产品畜;其他资产。

“其他资产”即其他费用,包括50万元以下零星固定资产投资额;新产品试制增加的固定资产;商品房销售增值;商品房所有权转移费用;生产性无形固定资产增加;土地改良费用;旧房屋购置;基本畜禽支出;林木支出;建设单位管理费等。

(二)固定资本形成总额时间序列数据的调整与替换

根据采用永续盘存法来测算固定资本的基本原理和要求,首先需要固定资本形成总额(注:固定资本形成总额:指常住单位在核算期内通过购买和销售、易货交易、实物资本转移或自己生产所形成的固定资产净增加价值和因生产活动所实现的非生产资产的增加价值之和。)时间序列数据,但由于目前中国国民核算中只有单一的全社会年度固定资本形成总额数据。既没有分行业数据,也没有分资产种类数据,不能满足测算固定资本存量的技术要求,因此需要以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注:固定资产投资额:指以货币表现的在一定时期内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工作量以及与此有关的费用的总称。)的历史数据来代替固定资本形成总额数据,其主要理由是:

(1)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与固定资本形成总额都是计算固定资产价值量重要的统计与核算指标,前者是计算后者的最基本的资料来源,且差距不大。

从表1(图表略,下同)可以看出,1985年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占固全资本形成总额的92%以上。并且,各年度全社会固定资本形成总额数据与固定资产投资额数据之间的差距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较大,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差距逐渐缩小,特别是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更缩小到1%左右。在国有单位固定资产投资统计中,固定资本形成总额与固定资产投资额之间存在的差别要小于全社会口径下的差距。

(2)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各种分类数据是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分类数据的重要依据。如上所述,鉴于无法直接取得分行业,分资产种类的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年度数据序列,而现有的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数据(特别是国有经济)则可以按行业、按固定资产种类划分,因此只能根据1981年至1998年国有经济固定资产投资额按行业分类,按固定资产种类分类数据进行加工分劈,以此转换为按行业、按固定资产种类分类的国有经济投资序列。

基于上述理由,1981年至1998年国有经济固定资本形成数据由国有经济固定资产投资数据替代,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数据取自国家统计局投资司的投资统计年报,其中分年度,分行业市政工程投资额数据取自国家建设部;分年度,分行业役畜产品畜投资额数据取由国家统计局农调队。(国有经济固定资本形成数据序列见表5.1中第1列)

(三)固定资产使用年限

住宅、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的确定主要依据国家财政部制定的财务制度对各类固定资产使用年限的规定。在国家财政部1994年公布的财务制度中,规定了中国国有经济分主要行业的各类固定资产使用年限。这些行业包括:工业企业,商品流通企业,建筑施工企业,旅游、饮食服务企业,运输企业,金融保险企业,农业企业等。每一行业使用年限表中均包括了通用设备,专用设备,房屋、建筑物等。根据财务制度所列示的相关设备和建筑物的使用年限,最终确定了分行业、分资产种类的固定资产使用年限。

市政建设工程的使用年限参考了非住宅建筑的使用年限,为25年。

对于“其他资产”的使用年限,采用经验数据,为20年(固定资产使用年限见表2)。

(四)固定资产价格指数

1985年至1998年分行业、分资产种类固定资产价格指数由国家统计局城调队提供。然后假设1981~1985年价格以平均速度增长,倒推出1981年至1984年分资产种类价格指数,以补齐固定资产投资全部时间序列的价格指数。考虑到目前中国其他经济统计和国民核算的不变价是以1990年为基期,因此确定以1990年为价格指数序列的定基年,即以1990年价格为100,根据已有的价格指数资料计算出其他年度的价格指数。

由于上世纪80、90年代国家统计局均未对城镇、农村住宅价格指数进行过分别调查统计,而只有统一的住宅价格指数,因此城镇、农村住宅价格指数使用同一住宅价格指数(固定资产价格指数见表3)。

(五)基准年固定资本存量净值数据的确定

根据目前固定资产投资数据序列时间较短的情况和几何折旧法的基本原理,需要确定一个基准年的固定资本存量净值数据。又根据国家财政部提供的近几年国有单位分行业、分资产种类的固定资本存量调查、汇总数据,经过比较选择和加工整理,最终确定了1997年为测算中国国有经济固定资本存量的基准年。

(六)余额递减率及折旧率

由于采用的是几何折旧法估算资本存量,折旧率基本公式是:δ=R/L(其中:δ为折旧率;只为余额递减率,0<R<2;L为使用年限)。目前国际上许多进行资本存量测算的国家都采用不同的方法估算出本国的余额递减率R。在计算中国国有经济资本存量时主要参考的是美国经济分析局关于测算资本存量使用年限及“余额递减率”表,该表包含了非常详细的资产分类,具有一定的可参照性。考虑到中美两国经济发展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美国经济中的资产存量更新换代明显快于中国,因此对美国经济分析局所采用的余额递减率进行了适量的缩小,用于中国国有单位资本存量估算当中。通过余额递减率和使用年限计算得到的折旧率见表4。

在经合发组织(OECD)编制的资本存量测算手册中,介绍了加拿大、新加坡、美国及捷克共和国的测算方法结果,通过与加拿大及新加坡在资本存量测算中所采用的折旧率的比较,我们认为我们所采用的折旧率也比较合理。

三、测算方法和测算结果

(一)测算方法

利用几何折旧法测算中国国有经济固定资本存量的主要计算公式是:

(1)计算资本存量净值:

公式推导步骤如下:

公式中,K为资本存量净值,I为投资额,t为年份;δ=R/L:δ为折旧率,R为余额递减率,L为使用年限。公式(3)为计算基准年(1997年)以后的各年历史成本价、不变价资本存量净值,公式(4)为计算基准年(1997年)以前的各年历史成本价、不变价资本存量净值。各年现价资本存量净值为各年不变价资本存量净值与相应年份价格指数的乘积。公式如下:

K[,cur]=K[,con]×P

  (5)

(2)计算固定资本消耗

公式推导步骤如下:

公式中:CCA为固定资本消耗额(折旧额),STK为资本存量净值,t为年份,δ为折旧率。

利用上述公式,可以计算出历史成本价、不变价及现价固定资本消耗额。

(二)测算结果

经过采用永续盘存法和几何折旧方式,运用计算机SAS软件编程测算,中国国有经济固定资本存量测算主要结果见表6和表7。其中1981和至1998年分年度、分行业、分资产种类等详细数据由于表多量大,不在此一一列示。

1998年末,按现价计算的中国国有经济固定资本存量净值为167996.5亿元,固定资本消耗为2976.4亿元。1998年比1981年按可比价(扣除价格因素)计算,国有经济资本存量净值增长了2.6倍,同期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4.23倍。分资产种类看,市政设施存量增长较快,为8倍左右,住宅存量增长4倍多,其中农村住宅存量增长2.5倍,城镇住宅存量增长了4倍;役畜产品畜存量增长最少;其他费用也增长近3倍,具体分类情况见表6。

四、存在的问题与困难

目前,中国固定资本存量核算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困难是:

1.缺乏应有的固定资本形成投资序列数据。目前中国国民核算中只有单一的1952~2001年的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年度总量数据,没有按行业分类、按固定资产种类分类的详细数据资料,不能满足进行固定资本存量核算的基本数据要求。为此,必须对现有的固定资本形成年度总量数据进行调整和推算。

2.缺乏与固定资本存量核算相配套的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数据序列。中国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统计工作建立于1990年,数据序列时间较短,因而上世纪90年代以前的各类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需要由国家统计局城调队推算,工作难度较大。

3.缺乏各类固定资产使用寿命的准确数据。目前固定资本存量核算中的固定资产使用寿命数据直接采用了企业财务制度所规定的各类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对各类固定资产的实际使用寿命没有进行具体地调查与核实,今后还需对类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进行调查与了解,并予以修订、调整。

4.固定资本存量核算范围不全。由于受数据资料所限,目前中国固定资本存量核算仅为国有经济领域,其他经济类型以及全社会的固定资本存量核算尚未进行,因此要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中国固定资本存量核算工作体系还有相当大的差距,需要做大量繁杂艰巨的工作。

标签:;  ;  ;  ;  ;  ;  ;  ;  ;  ;  ;  ;  ;  ;  

中国国有经济固定资本存量的初步计算_固定资产投资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