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黑臭河涌的修复方法及应用论文_张美玲1,张少敏2

论黑臭河涌的修复方法及应用论文_张美玲1,张少敏2

1广东开源环境科技有限公司;2东莞市鑫洲机电空调工程有限公司 523000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产及生活污染物的排放量大大增加。伴随着污染处理设施建设的相对滞后,大量污染物直接排放于城市河涌,导致城市河涌受到严重的污染。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治理河涌污染势在必行。本文结合近年来国内外河涌治理的研究成果,综述了河涌治理主要技术的原理、特点、存在的问题,并对主流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河涌污染治理;物理;化学;生物-生态

我国沿海地区河涌水网分布复杂,大多是典型的感潮河段、闸控河流,水环境容量小,水体一旦受到污染则难以恢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及工业的兴起,河涌(城市河流)两岸工厂、农业、居民生活产生大量的污水,由于监管的不足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相对滞后,导致大量水污染物直接排放到城市水体,城市河涌普遍呈现出有机污染的特征,水环境质量出现明显的恶化态势。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水环境保护中的河涌治理又是重中之重。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二十多年,城镇河涌水体的黑臭污染已成为社会公众和各级各地政府重点关注的问题。提高河涌水体的自净能力,是截污、清淤之后长期维持河涌水体清洁的关键环节。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要使改革开放的成果惠及广大的人民群众。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老百姓的生活质量的重要发展趋势就是社会和公众对城市环境的要求更高,政府对水环境的保护力度不断加大。研究开发低廉高效的河涌污染治理技术,维持河涌水体长期清洁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更为突出。

1河涌污染治理技术综述

河涌污染后的共同特点为:大量超过水环境容量和自净能力的污染物存在于水体中,溶解氧浓度降低甚至为零,水体出现黑臭、富营养化现象,鱼虾等水生生物种类锐减甚至绝迹,水体的原有生态平衡被严重破坏,水体原有功能衰退甚至丧失。城市河涌整治的目标就是要消除水体的黑臭现象,改善河涌的水质,恢复原有水质功能,建立河涌新生态平衡,最终实现水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1.1底泥生物氧化

运用底泥生物氧化技术能够有效地治理黑臭河涌,既减少了清除淤泥所造成的二次污染又避免了高额费用的问题,而且能够充分利用底泥中的土著微生物,构建完整的生态系统,使河涌水体处于良性的生态环境之中,同时底泥生物氧化又为生物–生态修复做好了铺垫。

底泥在修复黑臭河涌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河涌中的底泥具有两面性,若充分利用底泥中的微生物,则底泥对修复黑臭河涌是有利的,反之,底泥将是河涌黑臭的主要根源,因此底泥的处置是治理黑臭河涌的关键。底泥中的有机物在细菌的作用下,发生厌氧分解,这是河涌黑臭的主要原因。厌氧分解则产生一系列有臭味的气体如:氨气、硫化氢、硫醇等。底泥是河涌污染的内源,内源不解决好,河涌治理就会陷入边黑边治,边治边黑的恶性循环。底泥生物氧化技术是治理城市黑臭河涌不可或缺的措施之一,同时也是河涌生态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城市形象,改善城市景观的作用不可小觑。

1.2.氧化塘技术

近半个世纪以来氧化塘技术凭借其特有的优势得到了广泛的推广。氧化塘技术和人工湿地技术有共通之处,两者都是通过给微生物提供活动场所,在这个场所内会形成复杂的食物链,有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三者分工合作,来降解水体中的污染物。但是氧化塘技术不用处理底泥的问题,而人工湿地技术就要综合考虑水、泥的分配比等问题。氧化塘技术不仅适用于河流等自然水体,还可用于处理油田废水。氧化塘技术一般不单独使用,其仅作为治理黑臭河涌的预处理措施之一,若想把河涌水质改善好,氧化塘技术需和其他技术联合使用。经过氧化塘处理过的河涌可形成复杂、完善的生态系统,这又间接地为河涌的生物修复做好准备工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人工湿地技术

人工湿地是一种人工构建和监督控制的地面,类似于沼泽地,国内有关河流生态恢复研究大约75%致力于河流水质状况的恢复,40%尝试河岸植被和湿地群落的恢复。

在我国,关于人工湿地的研究起步较晚,人工湿地技术既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它的好处在于建造和维护费用低,且易于管理,又能带来可观的经济价值;但它的占地面积足够大、影响因素比较多,不利于设计参数的确定;目前,人工湿地作为一种新的处理技术,处理工艺有待进一步改良,以保证设计参数的准确性,为以后人工湿地技术的应用做好准备工作。人工湿地技术和生态文明理念不谋而合,在大力倡导生态文明建设的今天,人工湿地技术在河涌修复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1.4.太阳能曝气技术

太阳能曝气技术的出现为经济、适用的水体曝气增氧技术提供可能,当河涌里的水体处于缺氧状态时,微生物会发生厌氧分解,产生让人觉得恶心的气体如:氨气、硫醇、硫化氢气体等。若水体中的溶解氧很充足,水体中的微生物不仅不会发生厌氧分解,还会加速分解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质。太阳能曝气技术不仅增加了水体的溶解氧,而且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王风贺等人研究了曝气增氧技术在城市黑臭河流水质改善中的应用,结果表明,太阳能曝气增氧技术不仅合理利用资源而且可以从根本上改善水质。

通过太阳能曝气技术来修复黑臭河涌,虽然能起到改善水质的作用,但效果不是特别明显,一般把该技术作为修复河涌的辅助方法。仅从太阳能曝气技术能够利用散失的能量这一点出发,可以肯定太阳能曝气技术的前景是很广阔的

1.5原位生物修复

原位生物修复技术是近几年刚刚兴起的一门新技术,原位生物修复技术一般是多种技术的组合,通过投加营养物质、微生物等方式实现的,它的优点是在治理过程中污染物不会有大的转移,更不会造成二次污染,但它的缺点是过程不易控制。

原位生物修复包括生物强化技术、生物促生技术等等,它是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之上时兴起来的一种技术,试验表明,该技术能够有效地治理黑臭河涌,经原位修复治理后的河涌,水质得到明显改善,河涌生物多样性增加、生物链延长,生态系统得以恢复。

1.6原位生态修复

原位生态修复技术是利用培育的植物或培养、接种的微生物的代谢活动,对水体中的污染物进行迁移、转化和降解,用来改善河流的水质,并且构建具有完整营养级结构的水生态系统,从根本上恢复河流系统的生态健康。原位生态修复技术是在景观学的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河涌修复方法,倡导生态文明建设,原位生态修复和原位生物修复之间有密切的关系,两者相辅相成,生物–生态组合技术是近几年使用比较多的技术。

2市场预测和发展趋势

我国河网分布复杂,各个地方的河涌因地理区域的不同而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因此,目前对于黑臭河涌的治理仍没有非常成熟、稳定有效的方法,这就需要研究人员把单个的治理技术组合起来,通过实践来观察河涌的水质变化,以确定该方法是否可行,进而确定一个治理该河涌的方案,为其他河涌的治理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Holdren CW,Jones J.Managing Lakes and Reservoirs(3 rdedition)[M].by N Am.LakeManage Soc and Terrene Inst In coopwithU.S.EPA.,2001.

[2]胡国臣,王忠,常晓青.预防水休黑臭的水质指标研究[J].上海环境科学,1999,18(11):523-525.

[3]钱嫦萍,陈振楼,王东启.城市河流黑臭的原因分析及生态危害[J].城市环境,2002,16(3):21-23.

[4]杨健强.滇池污染的治理和生态保护[J].水利学报,2001,(5):17221.

[5]陈荷生.苏州河城区段底泥疏浚的研究[J].上海建设科技,2006,(3):25226.

[6]邓辅唐,孙石,李强.人工湿地技术处理河道污水[J].环境工程,2006,24(3):90292.

[7]孙桂琴,董瑞斌,潘乐英,等.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及其在我国的应用[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6,29(增刊):1442146.

[8]方宇翘,裘祖楠,张国莹.城市河流中黑臭现象的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1993,13(4):256-262.

论文作者:张美玲1,张少敏2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2

标签:;  ;  ;  ;  ;  ;  ;  ;  

论黑臭河涌的修复方法及应用论文_张美玲1,张少敏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