块状经济: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探索_经济论文

块状经济: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探索_经济论文

块状经济——对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探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块状论文,中国论文,道路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块状经济近年来发展迅速,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引人注目,在探索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上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良好的可持续发展的前景,较好地适应了我国国情,引起了我国理论界的普遍关注和好评,对坚持和探索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一、块状经济——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探索和选择

改革开放以来20多年的发展中,我们一直致力于探讨符合中国国情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实验了不同模式。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最快的东部沿海地区,先后出现了工业化、现代化的三种不同模式,这就是“珠江三角洲模式”、“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这三种模式不仅推动了本地区的农村工业化和现代化,成为探索我国工业化、现代化发展道路的典范。其中,“珠江三角洲模式”以引进外资和发展外向型经济为主,毗邻香港的地理位置是该模式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本前提;“苏南模式”是通过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推动农村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而带动区域经济的迅速发展,乡镇企业的发展是这一模式的核心和主体;“温州模式”是一个自下而上由农民自发推动的、以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为主体、以发展小商品起步的发展模式,从日用小商品起步,发展劳动密集型产品,把小商品做大,把小企业做大做强,以小商品为主的主导产业和主导产品逐渐占领了国内国外相当大的市场份额。这三种发展模式遵循了工业化过程的一般规律,从加工组装的轻工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起步,为工业化、现代化积累资金,逐步提升产业结构,向高加工度化和资本资料产业发展。“珠江三角洲模式”还超越了某些工业化的一般规律,用较短的时间完成了由消费资料产业为主向资本资料产业为主的转变,跨越进口替代直接进入出口导向阶段,与世界市场接轨,外向型经济是推动这一地区的根本动力。

这三种模式产生的背景、经济主体、运作机制都有很大不同,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都自然形成了一批富有活力的块状经济体,在国内甚至对海外都有较大的经济影响力,构成自身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基地。不论在珠江三角洲、苏南,还是温州,也不论是外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乡镇企业,还是私营个体企业,专业化生产的优势正在不断发挥出来,一村一镇甚至一个城市,生产一种或者几种相关的产品,形成“资讯产业基地”、“家用电器生产基地”、“中国鞋都”、“低压电器之都”等,其聚集效益和规模效益成为推动区域发展的强大动力。

二、块状经济对工业化发展的贡献

经济学家吕政指出,新型工业化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新型工业化主要有三层含义:一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二是工业领域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三是继续控制人口增长。使人、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我国广义的新型工业化在微观上还需要解决制度、机制、经济增长方式等方面的具体问题。我国的块状经济在改革开放的20多年中,努力探索,大胆实践,较成功地完成了一些重要探索,对完善我国工业化发展战略做出了巨大贡献,主要包括:

1.在所有制结构的选择上,旗帜鲜明地坚持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尤其是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使混合所有制经济和民营经济在整个经济占有较大的比例。由于我国政策和法律制度的不断发展,加之历史和地缘的因素,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块状经济发达地区较宽松的环境中起步比较早,并得到较快的发展。从浙江块状经济模式的发展历程就能说明这一点。先是从家庭工业和小商贩起步,主要发展城乡个体私人经济,之后二者融合,以专业市场为依托,发展农村工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并率先在块状经济内部进行股份制改革,形成民间自发创新为主导,政府有限介入、顺势而为的变迁轨迹。可以说,块状经济体内的非公有制经济在全国起到了重要的示范作用。

2.经过专业市场整合或龙头企业带动,一个块状经济就好像一个大企业,形成一种独特的组织形式,有十分明显的体制和组织形式的优势,使单个企业的力量组合起来,达到整体的优势。块状经济的不断发展,形成辐射和集散两大类型,前者区域中心和龙头骨干企业的地位作用明显;后者虽是千家万户,联系程度虽然相对松散,各成一体,但由于形成了块状,相互关系密切,一定程度上能达到信息共享、技术共享,企业不出家门就能掌握产品供求,预知市场走势,而且块内的企业竞争既十分激烈又密切合作,整体竞争能力很强。更为突出的特点是,做大了的块由于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和知名度,就有了品牌效应,虽然单个企业的市场影响力很小,但众多中小企业构成的块状经济却是声名远扬,表现出的是块状整体竞争力,群落集聚的企业越多,相应配套的专业市场的商品吐纳和信息汇聚的功能就越强,对外市场宣传推广相同成本花费产生的经济效益就越大。

块状内群落规模越大,信息通讯、交通运输、水电供给、商业服务等基础设施供给的成本收益均衡点就越高,相同供给水平下的平均利用成本就越低;群落的形成可以促进民营企业之间的专业分工与协作,从而对民营企业整体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和生产交易成本的降低带来助益;能够形成机械设备和原料的集中供应与配套服务优势以及为客户提供服务和配套能力的优势;同类产业集聚能强化地方专业形象,有助于挖掘社会资本,形成新的地方文化;由于同业集聚,从而降低转产的沉淀成本和市场退出壁垒,极大地减轻了集群内企业的退出成本;最为重要的是,同类产业集聚以后,由于同业竞争和信息交流,能进一步增强群落内各企业的学习能力和竞争能力,形成技术管理和创新的规模经济优势。

块状内的核心产品通常都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这就使成本处于最低化,能够从市场的缝隙中生存,而不仅仅是劳动力成本低。这种块状企业已成为一种有效而强大的竞争主体,在与国际跨国企业竞争中占有相对优势。例如浙江全省已形成像宁波服装、温州皮鞋、绍兴化纤面料、海宁皮衣、义乌小商品等较大规模的专业化块状经济产销基地。据不完全统计,浙江特色工业产值超亿元的区块有306个,涉及生产企业多达13万户,每个区块平均规模达8.7亿元。产业集聚使专业化分工以一种独特的方式获得了空前发展,通常以“大而全”、“小而全”的方式存在于一个企业内部的生产环节,在这里大量地分布在不同企业之间,每个企业只做一个部件,甚至一个部件的某个环节。在珠江三角洲地区,IT、家电等产业的聚集已经形成。在这一地区100公里的范围内,90%以上的计算机零部件、80%以上的手机部件、将近100%的彩电部件都可以采购得到。总之,这种产业布局有利于培养名牌产品;生产专业化,分工细化,使信息更灵通,生产成本降低;生产配套程度高,可以更好地吸引投资;可以在同行业间创造浓厚的创新氛围等。

3.块状经济提倡以市场化的有效方式进行各类资源的配置,保证资源的合理和充分的使用,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在块状经济体内逐渐形成与全国相协调而又相对独立高效的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专家们在浙江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地处平原的嘉善县本地没有森林也不产木材,却建成了经营规模名列全国前茅的木业市场;海宁县没有毛皮,却有全国最大的皮革市场;苍南县不产人参、鹿茸,却一度成为南方最大的参茸集散中心。这种现象,一些经济学家称之为“零资源现象”。“零资源现象”是怎么产生的呢?能够出现这种现象首先与块状经济体较早依靠市场取向进行改革,在体制和机制创新上先行一步有关。各级政府充分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最大程度调动了作为创业主体的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其次,浙江源远流长的商业精神和商业文化积淀在老百姓的血液中,代代相传,成为支撑浙江经济发展的精神支柱。大批的农民和民营企业在不断的实践中逐渐发展和成熟,造就了零资源的块状经济。比如,台州有“塑料王国”之称。台州全市目前拥有塑料企业1万余家,每年塑料原料使用量超过100万吨,生产的产品中有63%销往全国各地,全年销售收入达180亿元,塑料制品产量超过80万吨。石油是塑料的主要原料,而台州却是一个与石油无缘的地区。然而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人多地少、资源匮乏的台州却已在塑料市场上做大了产业“蛋糕”。台州人创造的塑料专业化区域经济已成为推动这一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点。据统计,浙江全省没有资源依托的块状区域特色产业簇群有300多个。浙江省目前拥有年产值亿元以上的“零资源”区域特色经济306个,年产值达到4500多亿元。

4.块状经济在发展中较好地处理了发展经济与解决劳动就业的问题,是对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贡献。块状经济企业多属劳动密集型,进入的门槛低,易模仿。这些企业通过“前店后厂”的方式带动了块状区域周边产业的兴起,又通过市场信息反馈和市场竞争考验,促进了这些周边产业的发展和专业市场的兴旺。块状经济是把家庭这个消费单元变成生产单元的经济,也是老百姓广泛参与的结果,这对于解决日益增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出路及其收入难题的贡献无疑是大的。在产业组织上,一方面已形成一批小而精、小而专、小而特的优势企业,另一方面,一批骨干企业通过发挥其在市场营销、品牌、管理、规模等方面的优势,与一大批小企业以紧密或松散的形式联合,形成了专业化分工协作的企业群,竞争优势明显。例如,浙江省诸暨市大唐镇的袜子生产,整个过程被分成10个步骤,由此形成有1万多家专业化企业组成的10大部门,吸纳15万从业人员,实现年产值90亿元。活跃的块状经济不但解决了本地人员的就业问题,同时还吸纳了大量的外地劳动力,缓解了我国大中城市的就业压力,社会效益巨大。

5.块状经济的外向度不断提高,成为我国外向型经济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久前,联合国贸易发展大会发表了《2001年国际投资报告》,报告提出:“国际投资不再向低成本方向转移,而是向产业群方向转移。”该报告是在综合2001年各种国际投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我国著名的区域发展专家、北大教授王缉慈对此的解释是:产业集聚的优势已经超越低成本优势,成为吸引外资投向的主导力量。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经济整体外向型趋势更为明显。各个块状经济体充分利用我国劳动力价格低、有较强的工业配套能力、政治社会稳定、有广阔的国内市场等优势,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积极利用国外资金和先进技术。

我国块状经济区主导产业的选择与发展,已经不再象初期那样局限于本区域,而是开始从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以及经济全球化的高度来选择和发展块状经济体的主导产业,发展主导产业;已经不是仅仅局限于自然资源和条件来选择和发展主导产业,而是从技术、信息、资金、知识、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的综合比较中选择和发展主导产业,已经充分认识到知识、技术和信息在现代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正是基于这种认识的创新,使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的块状经济,都先后走向与世界接轨的外向型经济。块状经济的外向度不断提高,据调查,2000年浙江全省区域块状经济中出口比重达到30%以上的企业有10276家,出口产品产值占区块总产值10%以上的有区块161个。吸引外资发展特色产业和“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是近年来浙江块状经济发展的新特点,浙江块状经济在适应经济全球化和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中已初显先发优势。海宁有86家皮革企业和业主在俄罗斯搞跨国经营。在企业“走出去”的同时,浙江的专业市场也开始迈出国门,目前已在越南、南非、阿联酋、巴西、俄罗斯等国开办了专业市场,有效带动了浙江产品的出口。

6.在提高块状经济整体科技水平进步时,确保企业真正成为科技进步的主体,采用符合广大中小企业实际情况的技术创新战略。在目前,对我国块状体内具体企业来说,先进生产力并不简单地等于高科技。常规科技只要能解决问题照样是先进生产力,而且相关企业的组织、制度、文化等也是极重要的要素。在块状经济中传统产业也做出大市场,浙江省诸暨两个大集团“李字”和“黑猫神”,做的都是传统的盘香,而非电子蚊香,所含技术非常普通,但它们瞄准市场需求,都取得了非常可观的效益。值得注意的是,我国集群的内部结构能够提高集群内企业的持续创新能力,并日益成为创新的中心。企业之间持续联系有助于企业通过相互学习来改进技术、机器及部件的适用性,以及服务与市场观念;精明的买主与“市场窗口”的性质有助于企业看清楚市场;同时,集群的柔韧性及迅速行动的能力有助于企业抓住市场机会并采取创新行动。

7.块状经济的模式有助于解决好我国的城市与农村、工业与农业的关系问题。从城乡关系看,我国的块状经济分为城郊辐射型和村落独立型;从区域范围看,分为县域集中型、镇域集中型和专业村庄型。县域集中型多以县城为中心呈放射状分布,镇域集中型则沿交通干线以带状分布居多,专业村庄型属典型的“块状经济”。块状经济具有明显的农村工业化、专业市场化和与小城镇建设结合的特点。“块状经济”是介于市场和村级之间的空间组织形式。从浙江的经验来看,“块状经济”中,户是基本的生产单元,一个村甚至一个镇就是一个没有围墙的工厂,“厂”与“户”、“村”、“镇”相互渗透。

由于我国城乡二元隔离状态暂时无法改变,“块状经济”可能是我国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有效模式之一。它符合我国农村特点,符合我国初级阶段的生产力水平。“块状经济”由于其基础设施规模效益和第三产业的连带发展,大大促进了城镇化和城市化进程。浙江省义乌市区的房地产市场多年来异常繁荣,已有近30万人在市区经商,近3000名外国人长年居住在这里。常熟在苏南的几个县级市中城市化进程大大走在了前面,也是因为“常熟招商城”的存在。义乌和常熟,都是“以商兴市,以商促工”,市场化、民营化、工业化、城市化良性互动,同步发展。

按照工业企业的集中经济规律,完善块状工业区,实行工业与农业的相对分离。块状工业区内部设点的相对集中,既有利于企业之间的分工、协作,也有利于企业的优化组合和规模经营,是提高企业素质、降低企业成本的有效方法;组建工业区可以加速工业文明的传播,改善企业职工的业余生活,为我国彻底消灭城乡差别奠定基础。根据交通、资源、市场、地质条件和经过科学论证的块状工业区的建设,是我国乡镇工业企业处理好与农业的关系,长期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是我国块状经济少走弯路健康发展的基本保证。

8.我国块状经济促进了各级相关政府的职能得到切实转变和市场经济管理体系的形成。发展“块状经济”,政府不应是主角,企业才是真正的主角。在实现政企分开的基础上使政府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不断完善。工业小区和园区的建设,注意避免了开发主体不明确和政企不分的痼疾。要防止“块状经济”变成行政管理意义上的“块块经济”。块状经济所在地政府通常比较注意的是综合投资环境建设。政府努力保证提供公共产品,搞好基础设施建设,致力普遍的、基本的全民教育,还逐步健全和完善私有产权保护机制,力图以最少的经济管制、最少的政府垄断和行政干预来保证自由的企业、廉洁的政府和竞争的市场,以及诚信宽松的融资和税收环境。适当淡化GDP及财政收入等政绩指标意识,以地区小气候造就良好的经济生态系统,形成要素流动的“洼地”。

在块状经济的发展中,有关政府还重视以市场经济的思路来完善市场环境,扶持民间商会和中介组织,恢复商会、工会等社会组织的正常职能。在市场经济各国,商会作为一个自治组织,它的职能,首先是保护自己的利益,协调和政府的关系;其次是处理与大家共同利益有关的问题;第三是自律,即由自治组织自我执行行规,对违反行规的行为加以惩治。义乌、永嘉各专业市场都有市场协会,温州的眼镜行会、烟具行会,在打击假冒伪劣、应对国际贸易纠纷中日益发挥着政府难以替代的重要作用。

三、结束语

块状经济主要集中在我国经济水平领先的沿海开放地区,是我国工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对内领先改革和对外率先开放的作用,很多情况下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需要自身大胆摸索,不断完善发展战略,方能在不断变化的形势下保持健康良好的发展势头,继续为我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发挥重要带头作用。

标签:;  ;  ;  ;  ;  ;  

块状经济: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探索_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