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麻醉中枢作用部位及电生理学研究

全身麻醉中枢作用部位及电生理学研究

徐礼鲜[1]1999年在《全身麻醉中枢作用部位及电生理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全身麻醉作用机理研究已有百年的历史,特别是中枢作用部位,至今仍然是国内外麻醉学界十分关注而又悬而未决的研究课题。近年来发现了一种c-fos基因,为神经元的第三信使参与重要脑活动的表达,是一种脑功能活动形态学定位法,利用神经元受到某种刺激其c-fos基因的表达急剧增加,与此相关结构的神经元胞浆内mRNA很快进入胞核转录形成Fos蛋白,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能显示与麻醉作用相关的多级神经元的位置。本文用c-fos基因免疫组化方法,研究全麻药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部位;周免疫组化双标法,研究吸入麻醉药中枢作用部位的有关神经递质;用膜片钳技术,研究全麻醉药对部分功能核团神经元放电频率和对GABA_A受体耦联的Cl~(-1)通道的关系,为进一步探讨全麻机理提供形态学和电生理学依据。 研究结果: 1.Fos蛋白表达 吸入麻醉剂安氟醚、异氟醚、氟烷和甲氧氟烷麻醉在中枢Fos阳性神经元主要位于端脑、间脑和脑干。主要分布于:端脑为杏仁核(Ce)核族、伏核(ACB)、外侧隔核(LS)、中纹床核(BST)、梨状皮层(Pir)、海马CAI、Ⅱ和海马回溴觉小岛(ICJ);间脑为缰核(Hb)、丘脑室旁核(Pv)、中央杏仁核(Cm)、丘脑菱形核(Rh)、丘脑再连合核(Re)、背外侧膝状核(DLG)、背内侧梨状核(DEN)、丘脑外侧背核(LD)、丘脑腹外侧核(LP)、下丘脑室旁核(Pe)、中视前核(MnPo)、视上核(So)、视交叉上核(Sch)、弓状核(Arc)、丘脑腹后外侧核(VPL);脑干为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脚间核(IP)、EW核(E-W)和缝际尾侧核(CLI)及脊髓背角(DH)共27个Fos阳性核团。且Fos阳性神经元的数目随着吸入麻醉剂的浓度增加面增多,表明这些阳性神经元确实参与了吸入麻醉过程。 静脉麻醉剂硫喷妥钠麻醉1h后,Fos阳性神经元大多分布在Pir、ACB、BL、LS、LHb、Pe、PV、腹下膝状核(VLG)、DEn,SO,SCh、腹前视前核(AVPO)、Icj、弧束核(Sol)和乳头上核(SuM) 15

胡魁[2]2013年在《乳化异氟醚在小型猪全身麻醉中应用及其麻醉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小型猪作为模式化动物在实验外科领域占据着重要位置,小型猪常被应用在人类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药物筛选、疾病模型筛选、疾病发生机理、器官移植和胚胎移植等方面的研究。在进行与小型猪密切相关的课题时常常需要对其进行保定或进一步手术,所以小型猪的麻醉是进行相关研究工作的基础,小型猪麻醉成功、安全和药物选择、人员操作技术水平有直接关系,麻醉效果决定科研实验能否进顺利开展。目前,在猪临床麻醉中使用的麻醉剂种类繁多,给药途径有很多种,而且根据不同品系又开发出了特异性麻醉制剂。综合评价这些麻醉剂及其用药方式,可以发现它们有各自的优缺点。比如,肌肉注射麻醉剂需一次性注射足够剂量的麻醉剂,才能保证有稳定的麻醉时间和麻醉效果,但是其麻醉诱导时间和维持时间较长,麻醉深度无可控性;静脉麻醉具有作用迅速,麻醉深度可控等优点,但往往需要麻醉诱导,并且维持过程需要调整多种药物的注射,操作较繁琐;吸入麻醉相对可以提供可控的麻醉时间和麻醉效果,但其需特殊吸入麻醉设备并且要求技术人员具有熟练的操作技术。基于目前麻醉现状,本课题组进行小型猪新型麻醉方法的探索,将液态异氟醚融入脂肪乳通过静脉注射方式进行小型猪全身麻醉,前期研究发现此麻醉剂具有以下优点:一、经静脉给药将麻醉药直接经血液循环进行血脑屏障到达麻醉作用部位而快速产生麻醉作用;二、可通过调节静脉输注速度来调节麻醉深度,停药后苏醒迅速;三、从血中排出到肺泡中的挥发性麻醉药可以经肺泡重新吸收入血,以减少静脉麻醉药用量,用药量是吸入麻醉用量的1/3-1/4;四、不需要挥发罐,减少临床繁琐操作步骤,可使麻醉费用降低;五、乳化制剂对动物心肌具有保护作用。为了探究乳化异氟醚在小型猪全身麻醉上应用的可行性,进行了全身麻醉最佳静脉注射速度筛选、麻醉效果和安全性评价试验,麻醉过程中监测的指标有,常规指标、生物反射、麻醉效果、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心电图和脑电图。为了进一步阐述其全身麻醉分子机理,进行了相关实验。首先,对麻醉前后各脑区信号转导通路中突触体Na+-K+-ATP酶、Ca2+、Mg2+-ATP酶以及NO-NOS-cGMP信号通路各组分的活性和含量变化进行测定;其次,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把麻醉前后各脑区NMDAR和nAChR阳性细胞分布和表达情况进行测定;再次,通过蛋白质印迹法检测c-fos和c-jun基因蛋白在不同脑区的表达情况。试验结果如下:1.小型猪乳化异氟醚麻醉最小输注率筛选试验小型猪以临床剂量丙泊酚进行麻醉诱导,乳化异氟醚静脉注入维持麻醉,通过序贯法和自身交叉法确定最佳注射速度为2.8mL/kg.h。2.小型猪乳化异氟醚麻醉监测实验小型猪以最小输注率进行麻醉,在麻醉过程进行一般生理指标、呼吸和循环系统指标、心电和脑电图监测,结果表明,乳化异氟醚具有理想的麻醉效果,并且对生理指标、呼吸和循环指标影响轻微,心功能无异常,脑电图波型提示小型猪处于适宜的麻醉深度。3.乳化异氟醚全麻的中枢细胞信号转导机制的研究(1)麻醉期大鼠大脑皮质、海马、丘脑突触体Na+-K+-ATP酶活性降低,恢复期酶活性趋近麻醉前,酶活性变化与麻醉深度变化呈一致性,表明:大脑皮质、海马、丘脑突触体Na+-K+-ATP酶可能参与了乳化异氟醚产生全麻作用的调控过程。(2)麻醉期大脑皮质、小脑、海马和丘脑突触体Ca2+-ATP酶活性受到抑制,恢复时活性增强,其酶活性变化趋势与麻醉深度变化一致。表明:表明大脑皮质、小脑、海马、丘脑中突触体Ca2+-ATP酶可能参与了乳化异氟醚产生全麻作用的调控过程。(3)麻醉期大脑皮质和海马突触体Mg2+-ATP酶活性受到抑制,恢复期呈上升趋势,其变化趋势与麻醉深度变化一致。表明:大脑皮质和海马中Mg2+-ATP酶可能参与了乳化异氟醚产生全麻作用的调控过程。(4)麻醉前后大脑皮质和海马中NO含量、NOS活性和cGMP含量变化趋势一致,并且与大鼠麻醉深度变化具有同步性。表明:大脑皮质和海马中NO-NOS-cGMP信号通路可能参与了乳化异氟醚产生全麻作用的调控过程。4.乳化异氟醚麻醉对NMDAR2B和nAChRα4表达的影响麻醉期,大脑皮质层NMDAR2B的阳性细胞增加,恢复期阳性细胞减少至对照组水平;海马NMDAR2B在麻醉期阳性细胞减少,恢复期增加至对照组水平。表明,乳化异氟醚可能是通过诱导大脑皮质NMDAR2B表达和抑制其在海马中表达来调控麻醉过程。NMDAR2B可能是乳化异氟醚全身麻醉作用的靶位之一。在由麻醉期到恢复期过程中,nAChRα4在大脑皮质层和海马中阳性细胞由减少到恢复至对照组水平,在小脑和脑干中nAChrs阳性细胞由增加到减少。表明,乳化异氟醚可能是通过诱导nAChrs在大脑皮质、海马中表达和抑制在小脑和脑干中表达来调控麻醉过程,nAChRα4可能是乳化异氟醚全身麻醉作用的靶位点。5.乳化异氟醚麻醉对c-fos和c-jun基因蛋白表达的影响麻醉期,大脑皮质、丘脑、海马和脑干c-fos蛋白表达均增加,恢复组各区c-fos基因蛋白表达减少至对照组水平,c-fos蛋白表达量变化与麻醉深度变化一致,表明大脑皮质、丘脑、海马和脑干中c-fos基因参与了麻醉调控过程,是乳化异氟醚全身麻醉作用的靶基因之一。麻醉期,小脑、海马和脑干中c-jun蛋白表达显著增加,在恢复期表达降低至麻醉前水平,c-jun蛋白表达量变化与麻醉深度基本一致,表明小脑、海马和脑干中c-jun基因参与了麻醉调控过程,是乳化异氟醚全身麻醉作用的靶基因之一。综合以上,本实验证明了乳化异氟醚在小型猪全身麻醉中应用的可行性、可靠性和安全性,乳化异氟醚静脉用药可以作为小型猪一种新型麻醉方法在临床中推广应用;实验从组织、细胞和基因多层次、较系统地对乳化异氟醚的麻醉机理进行阐述,为其科学合理的在小型猪全身麻醉中应用奠定理论基础。

张惠[3]2005年在《静脉麻醉剂中枢作用部位及相关递质代谢显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异丙酚和咪唑安定是目前临床应用最广泛的静脉全麻药,但其中枢作用部位尚不明确,作用机制也未完全阐明。目前对全麻药的作用机制研究多偏重于在离体水平进行特异性受体、分子靶位的探索,虽然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研究成果,但难以说明活体内的真实情况,且全身麻醉归根到底是一种由药物引起的在体生物效应,因此,从在体水平或直接在人体进行相关的研究,将会为全面阐明全麻药作用机制提供最真实可靠的信息和资料。另外一般认为静脉全麻药主要通过影响突触内的神经递质发挥麻醉效应,研究神经递质的变化将有助于了解麻醉药物的作用特性。本实验将应用多种脑功能成像技术,以健康志愿者为研究对象,探索静脉麻醉药中枢作用的敏感脑区及相关脑区内神经递质的变化,以阐明静脉麻醉药可能的中枢作用机制。 第一部分静脉麻醉剂对健康志愿者脑能量代谢影响的PET显像研究 目的:应用PET成像技术,研究异丙酚、咪唑安定静脉全麻药对人脑能量代谢的影响,探讨静脉全麻药作用的敏感脑区,为进一步阐明全麻机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异丙酚组每位志愿者分别

刘焕奇[4]2004年在《噻拉唑及其复方制剂—QFM合剂全麻分子机理的实验研究》文中认为为揭示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及其复合用药对动物进行全身麻醉的分子机理,本课题以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噻拉唑及其复方制剂 QFM 合剂为受试药物,采用Datex 循环监护仪连续动态监测了犬 QFM 合剂麻醉期间血流动力学变化,同时同步采取血样,应用放免法和比色法测定了同时相血液相关细胞因子、神经肽、神经递质的变化,系统地研究了 QFM 合剂对犬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其产生的分子学机制;建立大鼠噻拉唑和 QFM 合剂麻醉模型,于不同麻醉阶段剖杀采取不同脑区组织样品,采用差速离心法分离了大脑皮质、小脑、海马和脑干中枢神经突触体,比色法测定了噻拉唑和 QFM合剂对不同脑区突触体 ATP 酶活性的影响,系统地研究了其全麻作用产生的中枢神经系统细胞信号跨膜转导的分子学机制;采用放免法和比色法监测了噻拉唑和 QFM 合剂对不同脑区 NO-NOS-cGMP 和 AC-cAMP-PDE 两大信息转导通路的影响,系统地研究了其全麻作用产生的中枢神经系统细胞内信号转导的分子学机制。实验结果如下。1  QFM 合剂麻醉引起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分子学机制  (1)QFM 合剂静脉注射后,犬出现明显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具体表现为整个麻醉监测期间内 SBP、DBP、MAP 和 HR 与麻醉前的相应基础值比较显著地降低,但是这些指标的变化都在犬的生理耐受范围之内。 (2)犬 QFM 合剂麻醉期间,随着血流动力学各项指标的下降,血浆 ET 和 TXA2水平下降,血清 NO 和血浆 PGI2 水平升高,NO/ET、6-Keto-PGF1α/TXB2 的比值也升高,QFM 合剂引起的血流动力学指标 SBP、DBP、MAP 和 HR 的改变程度与血浆中内皮源性血管活性因子的失衡程度相一致。且血流动力学部分指标的变化与血清 NO、血浆 ET、PGI2和 TXA2 的变化呈现出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性,说明血清 NO、血浆 ET、PGI2和 TXA2参与了 QFM 合剂麻醉血流动力学变化的调控。 (3)犬 QFM 合剂麻醉期间,随着 SBP、DBP、MAP 和 HR 等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的下降,血浆 PRA 和 AⅡ水平下降,呈现出一致性变化。且血流动力学部分指标的变化与血浆 PRA、AⅡ水平的变化呈现出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由此可见,R—A-A-S 参与了 QFM 合剂引起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的调节。 (4)犬 QFM 合剂麻醉期间,随着 SBP、DBP、MAP 和 HR 等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的下降,血浆 NPY 水平下降,呈现出一致性变化。且血流动力学各项指标的变化与血浆NPY 水平的变化呈现出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这种结果说明,血浆 NPY 的下降是 QFM合剂引起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5)犬 QFM 合剂麻醉期间,随着 SBP、DBP、MAP 和 HR 等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的下降,血浆 NT 水平上升,且血流动力学各项指标的变化与血浆 NT 水平的变化呈现一定程度的负相关。说明血浆 NT是参与调节 QFM合剂麻醉血流动力学变化的重要因素。 (6)犬 QFM 合剂麻醉期间,SBP、DBP、MAP 和 HR 等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显著性地降低,而血浆 CGRP 和 ANP 水平基本无变化,结果说明,血浆 CGRP 和 ANP 不是 I<WP=10>东北农业大大学农学博士学位论文QFM 合剂引起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分子靶位。2 噻拉唑和 QFM 合剂全麻的中枢神经细胞信号转导机制 (1)临床相关剂量的噻拉唑和 QFM 合剂能明显地抑制大鼠大脑皮质、小脑、海马和脑干突触体 Na+、K+-ATP 酶、Mg2+-ATP 酶和 Ca2 -ATP 酶的活性,并且噻拉唑和 +QFM 合剂对以上脑区突触体 Na+、K+-ATP 酶、Mg2+-ATP 酶和 Ca2 -ATP 酶活性的 +抑制呈现出明显的剂量依赖性趋势,即随着用药剂量的增加,大鼠以上脑区突触体三种ATP 酶活性的抑制程度也增加。这种变化趋势与大鼠腹腔注射噻拉唑和 QFM 合剂后行为学变化基本一致。结果提示:大脑皮质、小脑、海马和脑干突触体 Na+、K+-ATP 酶、Mg2+-ATP 酶和 Ca2+-ATP 酶是噻拉唑和 QFM 合剂全麻作用的靶位之一。 (2)临床相关剂量的噻拉唑能明显地抑制大鼠大脑皮质、小脑、海马和脑干 NOS活性和 NO、cGMP 产生,并且这种抑制作用呈现出明显的剂量依赖性趋势,即随着用药剂量的增加,大鼠大脑皮质、小脑、海马和脑干 NOS 活性和 NO、cGMP 的生成的抑制程度也增加。这种变化趋势与大鼠腹腔注射噻拉唑后行为学变化基本一致。结果提示:NO-NOS-cGMP 信息传递系统参与了噻拉唑全麻作用产生的分子学机制的调控。 临床相关剂量的 QFM 合剂明显地抑制大鼠大脑皮质、小脑、海马和脑干 NO、cGMP的生成和大脑皮质、海马和脑干 NOS 活性,这种抑制作用呈现明显的剂量依赖性,并且其行为学变化与不同脑区 NOS 活性和 NO、cGMP 的含量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结果提示:NO-NOS-cGMP 信息系统参与了 QFM 合剂全麻作用产生的分子学机理的调控。但 QFM 合剂对小脑 NOS 活性无影响,说明小脑 NOS 不是 QFM 合剂全麻作用的靶酶。 (3)临床相关剂量的噻拉唑和 QFM 合剂能明显地抑制大鼠大脑皮质、海马和脑干cAMP 的生成,并且呈现出显?

蒋晖[5]2006年在《依托咪酯对大鼠海马CA1区突触传递和可塑性的影响》文中认为全麻药物的临床应用已有近160年的历史,但其作用机制至今仍不清楚。近来的研究表明,临床相关浓度的全麻药物其作用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可能是在中枢神经系统中较小数量的细胞和分子靶位发挥全麻效应。递质门控离子通道是目前发现的对全麻药物较为敏感的候选分子靶位,但其中的各种通道蛋白对全麻药物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进一步阐明全麻药物与通道蛋白之间的作用特性及其对全麻效应的影响,成了当前全麻机制研究的关键所在。 静脉麻醉药依托咪酯是目前临床上使用的全麻药物,具有理想的药理学特征和独特的化学结构。离体研究表明,临床相关浓度的依托咪酯对许多递质门控离子通道如GABA_A受体、NMDA受体受体等均较敏感,其中以GABA_A受体的敏感性最为显著,但对于GABA_A受体是否是依托咪酯全麻作用的主要靶位,目前尚存在诸多的争议和分歧。在本研究中,我们通过细胞电生理记录膜片钳,研究依托咪酯脂肪乳剂对大鼠海马CA1区突触传递、动作电位发放和突触可塑性的影响。 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目的:本实验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并结合药理学方法,以兴奋性突触后电流(excitatory postsynaptic current,EPSC)、自发性兴奋性突触后电流(spontanous excitatory postsynaptic current,sEPSC)、动作电位(action potential,AP)、长时程增强(long-term potentiation,LTP)和长时程抑制(long-term depression,LTD)为指标,研究依托咪酯脂肪乳剂对大鼠海马CA1区突触传递、动作电位发放和突触可塑性的影响。 方法:(1)应用全细胞电压钳技术,观察5μmol/L、10μmol/L、

刘洋[6]2006年在《对吸入麻醉药敏感性不同的果蝇幼虫中枢神经元钾通道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吸入麻醉药以其诱导和苏醒快,麻醉维持平稳而广泛地运用于临床近160年,但其作用机制至今未明。钾离子通道介导的钾电流在神经元兴奋性的调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果蝇是研究吸入麻醉药作用机制的理想动物模型。利用膜片钳技术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探讨吸入麻醉药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实验前期已经建立了对吸入麻醉药七氟醚敏感(S)、野生(H)和耐药(R)的果蝇动物模型。本实验以急性酶解加细胞孵育的方法分离制备三品系果蝇晚三龄幼虫脑神经元,利用全细胞膜片钳电生理技术测定三品系果蝇晚三龄幼虫脑神经元钾电流的基本电生理学参数;并观察临床有效浓度的七氟醚对三品系脑神经元钾电流的影响。实验数据以“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由Clampfit8.1软件进行分析拟合实验数据,统计分析采用SPSS软件,三品系间比较采用Chi-Square test,前后对照采用t test,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结果:三品系果蝇脑神经元构成比没有显著性差异。在三品系果蝇Ⅲ型神经元上均记录到五种类型的全细胞外向钾电流,未见其它类型的电流成分。指数拟合将电流分为:Ⅰ、Ⅱ、Ⅲ及Ⅳ型,钙激活电流为Ⅴ型。在三品系果蝇Ⅰ和Ⅱ型电流中,峰值电流(Ipeak)和失活时间常数(τ_1)无显著差异(P>0.05,Chi-Square Test)。在三品系Ⅲ型电流中,Ipeak有显著差

袁海波[7]2012年在《肥胖青少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的上气道塌陷因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 OSAS)是指睡眠状态下反复发生的呼吸节律的停止或呼吸幅度短暂的或持续的降低,并引起明显的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这些呼吸暂停和低通气是睡眠时相所特有,伴随间歇性低氧经常导致整夜睡眠中短暂的觉醒和睡眠片段化。儿童OSAS自从上个世纪70年代被提出来以来,其发病率逐年增高,并且被公认为儿科一些疾病的主要原因,可引起心血管系统、神经行为学、生长发育和炎症反应等方面的并发症。然而对于本病发生的病理生理学机制的研究才刚刚处于起步阶段。至今已经确认的四种与儿童OSAS有关的风险因素,包括扁桃体肥大、颅面部畸形、原发性神经肌肉疾病以及肥胖。随着肥胖儿童的增多,肥胖在儿童OSAS发病中的作用更加受到重视。已有报道证实肥胖与婴儿期到儿童期结束的OSAS均有关系,并可以使OSAS发病风险增加四倍。目前大量成人和部分儿童OSAS的研究已经证实限制上气道开放的解剖学因素和导致上气道塌陷性增加的神经因素在本病发生机制中起主导作用。在非肥胖儿童OSAS中,腺样体和扁桃体肥大限制了上气道的面积,是众所周知的原因。研究发现在肥胖儿童OSAS中这种肥大的作用也存在。导致扁桃体腺样体增大的原因可能包括身体增长时激素的改变和与儿童肥胖有关的局部和全身的炎症反应。在成人肥胖OSAS病人,限制气道面积并位于气道周围的软组织,如脂肪垫、软腭、咽侧壁、舌的作用已有报道。然而,在肥胖儿童OSAS病人中,鼻咽气道和上气道周围的软组织的解剖学分析还很少涉及。研究发现并不是所有的肥胖儿童都发生OSAS,在伴有扁桃体和腺样体肥大的肥胖OSAS儿童清醒时上气道不阻塞,因为此时上气道神经肌肉张力高;肥胖儿童OSAS患者经过手术去除解剖因素后,部分患者出现症状的持续存在或复发,这种复发率高于非肥胖OSAS患儿,提示其他的解剖因素或功能因素可能也在肥胖儿童OSAS发病中起作用。导致上气道塌陷性增加的功能机制有神经肌肉张力,组织性质的改变,阻力增加等。成人的研究发现在睡眠状态下,如果没有上气道扩张肌激活的保护作用,即使是非常轻微的吸气负压都会导致气道塌陷,在儿童中发现同样的结果。新近的关于肥胖成人OSAS患者的研究表明肥胖程度和增高的上气道塌陷性有关联,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这些患者发生OSAS的倾向性。可以非常合理的推测,在肥胖儿童OSAS患者中也存在这种机制的缺陷。通气驱动功能在成人和儿童OSAS发病中的作用还不甚明了。部分研究表明,患者较对照者之间存在细微异常。因此,可以推测在肥胖OSAS儿童中,像在肥胖OSAS成人一样,通气反应的异常可导致其易患OSAS。青少年阶段,是儿童期到成人期的过渡阶段,这个成长阶段伴随着重要的睡眠问题。有报道指出青春期前接受扁桃体腺样体手术的OSAS患儿,进入青春期后再度发生此病,并且肥胖在此年龄段儿童中的发生率高于青春期前儿童。然而,目前关于青少年阶段与OSAS发病的关联,以及肥胖对青少年儿童上气道塌陷性的影响机制的研究却很少。因此有必要对此年龄段肥胖OSAS患者进行病理生理学方面的评估。我们预测肥胖青少年儿童发生OSAS的原因在于上气道解剖学结构改变与上气道神经肌肉功能受损密切相关,是二者共同作用的结果。本研究为病例对照研究,研究对象为12-16岁青少年儿童OSAS患者、肥胖对照儿童和正常体重对照儿童。应用脑电生理学技术、压力-气流反应测定技术、咽部闭合压测定技术、肌肉活性电生理学技术以及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在同一个体上评估了引起上气道塌陷的解剖因素和神经因素,证实在肥胖青少年OSAS患者中,基于上气道解剖结构狭窄基础上的神经肌肉控制功能的缺陷是其主要的病理生理学发病机制;肥胖未发生OSAS青少年的上气道神经反应性在睡眠期补偿性增高,以抵御肥胖带来的解剖因素的狭窄。研究结果显示:(1)压力-气流关系曲线斜率在上气道激活状态下,肥胖OSAS组高于肥胖对照组和正常体重对照组(P<0.0005);上气道低张状态下,肥胖OSAS组和肥胖对照组高于正常体重对照组(P<0.0005和P<0.05)。(2)咽部闭合压无论在上气道激活状态和低张状态下,肥胖OSAS组均高于肥胖对照组和正常体重对照组(P<0.005和P<0.0005)。(3)颏舌肌活性-鼻内压关系(EMGgg-PN)曲线斜率在上气道激活状态下,肥胖对照组高于肥胖OSAS组和正常体重对照组(P<0.005和P<0.0005);在肥胖对照组和正常体重对照组,上气道激活状态下的EMGgg-PN斜率高于低张状态下斜率(P<0.0005和P<0.005)。(4)肥胖OSAS组扁桃体、腺样体和咽侧壁体积高于肥胖对照组和正常体重对照组(P<0.05,P<0.0005, P<0.02);肥胖OSAS组和肥胖对照组舌的体积高于正常体重对照组(P<0.05)。(5)正常体重组在上气道低张和激活状态下,压力-气流曲线斜率(PFR)与咽侧壁体积呈正相关(P<0.05);上气道激活状态下,PFR斜率与咽侧壁在肥胖OSAS组呈正相关(P<0.02),而在肥胖对照组呈负相关(P<0.05)。(6)清醒期,肥胖OSAS组和肥胖对照组对CO2的反应性较正常体重对照组高(P<0.05),经过体重矫正后,三组之间无差别;睡眠期,肥胖OSAS组对CO2的反应性较肥胖对照组和正常体重对照组低,体现在吸入CO2后以下指标的变化较小:分钟通气量(VE, P<0.005)、吸入气流量(Flow, P<0.01)、潮气量(VT, P<0.01)、吸气时间(TI, P<0.05)和VT/TI(P<0.005)。从以上结果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睡眠状态下,肥胖OSAS青少年上气道的神经反应性降低,使上气道易于塌陷,引发OSAS。2.肥胖未发生OSAS的青少年上气道神经反应性补偿性增高,以对抗肥胖带来的上气道解剖结构的狭窄。3.肥胖可引起上气道周围组织体积增大,限制上气道开放,其中咽侧壁体积增大对上气道解剖结构改变起主要作用,并可使上气道塌陷性增加。4.睡眠期中枢通气驱动能力下降是肥胖青少年OSAS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石星星[8]2016年在《XFM及其颉颃剂对LKB1-AMPK-mTOR信号传导通路及Orexin系统的作用》文中研究指明小型猪专用复合麻醉剂(XFM)及其颉颃剂具有效果确切、安全、副作用小及使用方便的特点。但目前其麻醉镇痛和催醒机理尚未完全阐明。最新研究表明细胞内信号转导系统与动物全身麻醉及催醒机制有密切的联系。LKB1-AMPK-mTOR信号通路在调控局部树突兴奋性调节及麻醉长时程调节中起重要作用,因此,推测m TOR可能参与了麻醉的镇痛调控。Orexin系统可调控睡眠与觉醒,推测Orexin系统参与了麻醉的催醒调控。为全面了解XFM及其颉颃剂在大鼠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交互作用,本实验从LKB1-AMPK-mTOR信号通路和Orexin系统两方面进行研究。首先,以切口痛大鼠为模型,选取m TOR信号转导系统中关键蛋白LKB1、AMPK及下游转录因子4EBP1,研究XFM及其颉颃剂的麻醉镇痛机理,从分子水平对XFM及其颉颃剂交互作用机制进行探讨。其次,选取Orexin A和Orexin B研究XFM及其颉颃剂的催眠与觉醒机理,分析XFM及其颉颃剂在大鼠下丘脑侧脑区的交互作用。实验分为XFM及其颉颃剂对mTOR信号系统和对Orexin系统的作用两部分。研究对mTOR信号系统的作用:将126只SD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6只),切口痛对照组(24只),生理盐水切口痛组(24只),麻醉剂组(24只),颉颃剂组(24只)和麻醉催醒交互组(24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于腹腔注射0.5%戊巴比妥钠30 mg/kg后,对足底实施手术切割建立切口痛模型。各组大鼠分别腹腔注射生理盐水、XFM或/和颉颃剂(对照组不给药)后,在相应时间点采用颈部移位法处死大鼠并迅速取样,取样部位为大脑、海马、丘脑、小脑、脑干和脊髓L4~L5节段。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各样品LKB1 m RNA、AMPKα1 mRNA、AMPKα2 mRNA和4EBP1 m RNA的相对转录量,利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各样品p-LKB1/LKB1、p-AMPKα/AMPKα和p-4EBP1/4EBP1蛋白质磷酸化水平。研究对Orexin系统的作用:将78只SD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6只),麻醉剂组(24只),颉颃剂组(24只)和麻醉催醒交互组(24只)。各实验组大鼠分别腹腔注射XFM和/或颉颃剂后,在相应时间点处死并采取下丘脑侧脑区。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Prepro-orexin mRNA的相对转录量,Western blot方法检测Orexin A、Orexin B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实验结果:(1)XFM及其颉颃剂对切口痛大鼠不同脑区及脊髓LKB1的影响XFM能明显激活大鼠脑内小脑、丘脑、海马和脑干内LKB1 mRNA转录和蛋白磷酸化,磷酸化水平与mRNA转录变化较为一致;单独腹腔注射颉颃剂能抑制大脑、小脑、海马和脊髓内LKB1 m RNA转录和蛋白磷酸化;使用颉颃剂催醒XFM后,切口痛大鼠大脑和小脑的LKB1蛋白磷酸化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极显著降低(P<0.01),表明XFM的全麻作用可能与诱导小脑、丘脑、海马和脑干内的LKB1 mRNA转录和蛋白磷酸化有关,颉颃剂的催醒作用可能与其在小脑和海马逆转XFM对LKB1的诱导激活有关。(2)XFM及其颉颃剂对切口痛大鼠不同脑区及脊髓AMPK的影响切口痛大鼠小脑、丘脑、脑干、海马和脊髓部位的AMPKα1和AMPKα2 mRNA相对转录量和AMPKα磷酸化水平在XFM麻醉后,与对照组相比极显著升高(P<0.01),且磷酸化水平与mRNA转录水平一致;单独腹腔注射颉颃剂能明显抑制小脑、海马和脑干的AMPKα磷酸化水平和mRNA转录;使用颉颃剂催醒XFM后,小脑、脑干和脊髓的磷酸化水平和mRNA转录受到抑制,表明XFM的全麻作用可能与诱导小脑、丘脑、脑干、海马和脊髓内的AMPKα磷酸化和mRNA转录有关,颉颃剂的催醒作用可能与其在小脑、海马和脑干逆转XFM对AMPKα的诱导激活有关。(3)XFM及其颉颃剂对切口痛大鼠不同脑区及脊髓4EBP1的影响XFM能极显著升高切口痛大鼠各个脑区及脊髓部位的4EBP1 mRNA相对转录量和磷酸化水平(P<0.01);小型猪麻醉颉颃剂能显著降低小脑、丘脑、海马、脑干的4EBP1 m RNA相对转录量和磷酸化水平(P<0.05),使用颉颃剂催醒XFM后,大脑、小脑和丘脑的磷酸化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受到显著抑制(P<0.05),XFM的全麻作用可能与诱导各个脑区及脊髓4EBP1 mRNA相对转录和磷酸化有关,颉颃剂的催醒作用可能与其在小脑、丘脑、海马、脑干逆转XFM对4EBP1的诱导激活有关。(4)XFM及其颉颃剂对Prepro-orexin mRNA转录和Orexin A、Orexin B表达的影响XFM能极显著抑制下丘脑侧脑区Prepro-orexin m RNA的转录(P<0.01),显著降低Orexin A和Orexin B蛋白表达(P<0.05),单独腹腔注射颉颃剂能激活下丘脑侧脑区Prepro-orexin mRNA转录,促进Orexin A和Orexin B蛋白表达。使用颉颃剂催醒XFM后,大鼠下丘脑侧脑区Prepro-orexin mRNA的转录和Orexin A蛋白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表明XFM的作用是通过抑制下丘脑侧脑区Prepro-orexin mRNA转录和Orexin A、Orexin B蛋白表达进行的,颉颃剂的促觉醒作用是可能与逆转下丘脑侧脑区Prepro-orexin mRNA转录和Orexin A蛋白表达有关。综上所述得出以下结论:(1)XFM对LKB1-AMPK-m TOR信号通路及下游因子具有一定的激活作用,这种促进作用主要与小脑、丘脑、海马、脑干有关,这可能是该LKB1-AMPK-mTOR信号通路参与麻醉与镇痛的靶位。(2)小型猪麻醉颉颃剂能够抑制切口痛大鼠不同脑区及脊髓内的LKB1-AMPK-mTOR信号通路及下游因子,对小脑和海马部内的信号分子抑制较明显,颉颃剂效能的发挥可能是通过LKB1-AMPK-mTOR信号通路来实现的。(3)小型猪麻醉颉颃剂与XFM对LKB1-AMPK-m TOR信号通路及下游因子的作用相反,这可能是XFM与颉颃剂的交互作用在分子水平的体现,但颉颃剂未能完全逆转XFM对LKB1-AMPK-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说明中枢神经系统存在其他信号转导网络影响麻醉与催醒的机理。(4)XFM作用于下丘脑侧脑区对Orexin系统产生抑制作用,小型猪麻醉颉颃剂能逆转XFM在下丘脑侧脑区对Orexin的抑制作用,下丘脑侧脑区可能是Orexin系统参与麻醉与苏醒的部位之一。

朱宁喜[9]2009年在《动眼神经损伤后神经再生和电刺激对其作用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论文Ⅰ动眼神经损伤和电刺激动物模型的构建背景颅脑损伤、颅底和眶内肿瘤手术常造成动眼神经损伤,导致眼球运动和瞳孔括约肌功能障碍,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目前尚缺乏有效动眼神经修复方法,因此研究动眼神经损伤后神经再生和功能修复机制可为最终成功修复动眼神经及其他颅神经损伤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一些学者已应用各种动物模型研究动眼神经再生机制,并证明动眼神经损伤修复后存在解剖学上再生和功能恢复。然而在这些研究中均未详细描述颅内段动眼神经和眼外肌手术入路、应用解剖以及动物模型建立方法,而且目前实验和临床研究应用的神经电刺激和肌电图记录方法并不适合于长期和动态颅神经再生电生理学研究。尽管从伦理、经济和实用观点看,小动物常被用于颅神经再生研究,然而由于受到手术野局限,很难实施复杂颅内和眼部手术,在这种情况下自然考虑应用较大动物进行实验研究。作为研究动眼神经损伤后再生和电刺激对神经再生作用的基础工作,我们构建了安全、实用的犬动眼神经损伤和电刺激模型,进一步研究了正常犬动眼神经功能、组织学和下斜肌电生理学基本特征。目的(1)构建犬动眼神经损伤和电刺激模型。(2)研究正常犬动眼神经功能、组织学和下斜肌电生理学特征。方法1.动物模型构建42只健康成年雄性Beagle犬购自上海交通大学农学院,在全身麻醉和无菌条件下,经右侧额颞入路显微手术解剖、显露动眼神经海绵窦后段,研究手术入路和应用解剖,植入自制动眼神经刺激银丝电极;用枪状镊完全夹闭压榨动眼神经30秒,使所有轴突断裂但保留神经鞘膜完整作为神经再生通道。经结膜入路,显微手术显露右眼下斜肌、植入自制肌电图记录银丝电极。12只犬行右侧动眼神经损伤,15只动眼神经损伤和下斜肌电极植入,15只动眼神经损伤、神经刺激电极和下斜肌电极植入。加强围手术期处理,降低动物死亡率、减少术后并发症。2.动物模型评估临床检查动物术后一般情况、精神状态、手术切口和神经系统功能。检测瞳孔括约肌和眼外肌功能,评估动眼神经损伤效果。用组织学方法评估神经压榨损伤完整性。术后每天检查动眼神经和下斜肌植入电极的完整性、稳定性和安全性;用电生理学方法评估植入电极的有效性和可靠性。3.动眼神经组织学检查动物灌注原位固定后取全部海绵窦后段动眼神经干,标本在含1%戊二醛和4%甲醛的0.1M磷酸缓冲液(pH7.4)中固定4小时后,(1)脱水,石蜡包埋,5μm厚切片,进行HE和髓鞘染色并光学显微镜分析;或(2)漂洗过夜,在含1%四氧化锇的0.1M磷酸缓冲液(pH7.4)中固定30min,脱水,植入Epon812,半薄和超薄切片,分别进行甲苯胺兰染色和乙酸双氧铀与枸橼酸铅双染并应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用Axioplan-2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图像分析。4.动眼神经电刺激和下斜肌电生理学检查用Powerlab系统刺激动眼神经并记录下斜肌肌电图。近侧神经刺激电极连接刺激器正极,远侧电极连接负极;接地电极连接于动物口唇。刺激脉冲频率为5Hz、时程0.1ms、强度0.5~1.8volt;肌电图记录带通20Hz~10kHz。动眼神经刺激时记录下斜肌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s)。动物清醒状态下记录下斜肌电活动;应用声/光刺激诱导眼球运动并记录运动单位电位(MUPs)。储存并用系统配置的软件包离线分析肌电图资料。5.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用SPSS16.0 for Window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两组均数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双尾t检验。结果1.动物一般情况用以上手术方法充分显露动眼神经海绵窦后段和下斜肌,安全、可靠地植入动眼神经刺激电极和下斜肌肌电图记录电极;可通过各种方式进行神经干预。所有动物术后生存和手术切口愈合良好,无颅内和眼部感染以及手术并发的角膜溃疡,死亡率为0%。除实验性神经损伤引起的动眼神经完全麻痹外,无偏瘫、癫痫等神经功能障碍并发症。2.模型评估正常犬瞳孔直径3.92±0.80mm,对光反射灵敏,瞳孔中心至外眦内侧缘距离(Dpc)和睑裂大小(PFS)分别为9.97±1.11mm和10.91±1.37mm,眼球运动灵活。所有动眼神经压榨损伤动物术后立即出现术侧动眼神经完全麻痹表现。神经组织学检查显示,动眼神经损伤处所有轴突均被切断但神经鞘膜保持完整。实验期间所有植入电极均稳定、有效工作,无扭曲、折断和脱出,没有引起颅内和/或眶内感染和动眼神经副损伤。3.动眼神经组织学特征健康成年犬动眼神经从出中脑处至进入眼外肌长1.96±0.15cm,由10,282.00±1,195.66根神经纤维组成;有髓神经纤维8,875.00±1,088.72根、占神经纤维总数的86.32±0.55%,平均直径10.61±0.72μm,轴突平均直径6.46±0.41μm,平均髓鞘厚度2.08±0.27μm;无髓神经纤维1407.00±108.22根、占神经纤维总数的13.68±0.55%,平均直径0.45±0.23μm。4.下斜肌电生理学特征清醒健康犬眼球处于休息位,下斜肌无正常和/或异常自发电活动;声/光诱导眼球运动时,正常运动单位电位(MUPs)波形一致,2~4位相,时程3.16±0.15ms,波幅524.18±133.89μvolt,募集相正常,无多相波。神经超强刺激(1.8 volt)时,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s)潜伏期2.91±0.03ms、波幅526.67±15.891μvolt、时程4.28±0.21ms。结论(1)应用该颅部和眼部手术方法对犬颅内段动眼神经损伤干预、植入神经刺激电极并在下斜肌植入肌电图记录电极,动物存活率高,无明显并发症,成功建立动眼神经损伤和电刺激动物模型。该动物模型安全、稳定、可靠,适用于动眼神经损伤后多方面神经再生和电生理学动态研究。(2)初步确定正常犬动眼神经功能和下斜肌电生理学基本特征参数,验证动眼神经组织学特征,为研究动眼神经损伤后神经再生和功能恢复奠定基础。

卢德章[10]2011年在《小型猪特异性麻醉颉颃剂的研制及其催醒机理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小型猪复合麻醉剂—XFM,是依据平衡麻醉理论和小型猪的生理特点,通过系列科学组方试验研制成功的一种小型猪专用的麻醉剂。XFM麻醉诱导迅速,麻醉维持时间适宜,苏醒平稳;该麻醉剂对小型猪的麻醉效果确实,镇痛、镇静、肌松效果理想且均衡;对呼吸、循环系统影响轻微;无明显的副作用;可提供60~75min麻醉深度适宜的外科手术时间;对心、脑功能无明显的损害,该麻醉剂可以满足相关领域科研工作及临床诊疗的麻醉需要。为了更好的将XFM在临床上推广应用,保障科研试验后小型猪生理机能快速恢复及实现对XFM麻醉时间的可控性,拟研制出高效、安全,无明显毒、副作用的特异性的颉颃剂,并对其进行较为全面、客观的评价,同时对小型猪特异性麻醉颉颃剂的催醒机理进行系统、深入地研究。通过正交试验和最佳组方筛选试验,成功研制出小型猪特异性麻醉颉颃剂;同时对小型猪特异性麻醉颉颃剂的急性毒性、蓄积毒性、耐受性、亚慢性毒性、局部刺激性和药物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并建立了大鼠XFM麻醉模型,分别在注射XFM后10、30和60 min后再注射小型猪特异性麻醉颉颃剂,于不同的苏醒阶段剖杀,取不同脑区组织样品,采用差速离心法分离了大脑皮层、海马、小脑、丘脑及脑干等脑区突触体,采用比色法测定了小型猪特异性麻醉颉颃剂对不同脑区突触体ATP酶活性的影响,系统地研究了其催醒作用产生的CNS细胞信号跨膜转导的分子学机制;采用ELISA和比色法动态监测了小型猪特异性麻醉颉颃剂对不同脑区NO/cGMP和cAMP两大信号转导系统的影响,系统地研究了其催醒作用产生的CNS细胞内信号转导的分子学机制。试验结果如下:1.小型猪特异性麻醉颉颃剂的研制(1)通过预试验、科学组方试验、正交验证性试验以及最佳组方筛选试验,确定颉颃剂成份为阿替美唑、氟马西尼和纳洛酮,最佳比例为0.90: 0.79: 0.26(按合剂中单一注射体积计算),并命名为小型猪特异性麻醉颉颃剂。(2)中国实验用小型猪在注射XFM后30 min再注射0.08 mL·kg~(-1)小型猪特异性麻醉颉颃剂,然后进行全面的催醒监测。结果表明:苏醒时间短,苏醒期平稳;该颉颃剂对小型猪的催醒效果确实,姿态、镇痛、镇静、肌松和听觉反应恢复效果理想且均衡;对呼吸、循环系统影响轻微;无明显的副作用;对心、脑功能无明显的损害。该颉颃剂配合XFM可满足相关领域科研工作及临床诊疗的需要。2.小型猪特异性麻醉颉颃剂的药物安全性试验、药物效应评价试验和药物稳定性试验本试验就小型猪特异性麻醉颉颃剂对昆明种小鼠的急性毒性、蓄积毒性、耐受性和亚慢性毒性进行了研究;使用家兔进行皮肤刺激性试验、肌注刺激性试验和点眼刺激性试验;对小型猪特异性麻醉颉颃剂中各组分联合应用的药物效应进行了研究;对小型猪特异性麻醉颉颃剂进行药物稳定性加速试验,再将加速试验后的制剂与未经加速试验的制剂进行小型猪催醒效果验证试验,判断制剂的稳定性和有效保质期。采取序贯法进行急性毒性试验,测定小型猪特异性麻醉颉颃剂的ED_(50)及LD_(50),计算出安全系数AI=4.04,表明小型猪特异性麻醉颉颃剂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小型猪特异性麻醉颉颃剂对小白鼠有轻度蓄积作用,蓄积系数K=5.26,且小鼠对此颉颃剂均没有产生耐受性;亚慢性毒性试验高剂量组(l/5LD_(50))小鼠在用药前4 d表现出一过性气喘、兴奋等症状,4 d后不良反应消失;用药后各时间点称重,各组小鼠体重差异不显著;各组器官系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生化指标在各组间差异不显著;病理组织学检查未见肺、肝和肾脏有明显的病理变化;根据中位效应法,得出联合作用指数CI=0.463,进一步表明小型猪特异性麻醉颉颃剂组方的合理性;药物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小型猪特异性麻醉颉颃剂比较稳定,有效期为2年。3.小型猪特异性麻醉颉颃剂催醒机理的研究(1)小型猪特异性麻醉颉颃剂能明显地激活大鼠大脑皮层和海马的Na~+,K~+-ATP酶,且该酶活性在上述脑区的变化趋势与大鼠行为学变化基本一致。表明小型猪特异性麻醉颉颃剂的催醒作用可能与激活特定脑区突触体Na~+,K~+-ATP酶活性相关。大脑皮层和海马的Na~+,K~+-ATP酶可能是小型猪特异性麻醉颉颃剂催醒作用的靶位之一。(2)小型猪特异性麻醉颉颃剂能明显地激活大鼠脑干和海马的Ca~(2+),Mg~(2+)-ATP酶活性,且此两部分脑区的Ca~(2+),Mg~(2+)-ATP酶活性变化趋势与大鼠行为学变化基本一致。表明小型猪特异性麻醉颉颃剂的催醒作用可能与激活脑干和海马的Ca~(2+),Mg~(2+)-ATP酶活性相关。此酶可能是小型猪特异性麻醉颉颃剂催醒作用的靶位之一。(3)小型猪特异性麻醉颉颃剂能明显地减少海马和丘脑cAMP含量,表明大鼠海马和丘脑等脑区的cAMP信号转导系统可能参与了小型猪特异性麻醉颉颃剂催醒机理的调控,小型猪特异性麻醉颉颃剂的催醒作用与抑制此两部分脑区的cAMP信号转导系统相关。(4)小型猪特异性麻醉颉颃剂能明显地激活大鼠相关脑区的NOS活性和NO及cGMP产量。通过对大鼠行为学观察表明:脑干NOS活性、丘脑的NO产量和脑干的NO产量、大脑皮层和脑干的cGMP含量可能在促使大鼠恢复翻正反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大脑皮层的NOS活性、小脑和脑干的NO产量以及大脑皮层、海马、小脑和脑干的cGMP含量在促使大鼠恢复直线爬行中起主要作用。NO/cGMP信号转导系统可能参与了小型猪特异性麻醉颉颃剂催醒机理的调控,小型猪特异性麻醉颉颃剂的催醒作用可能与激活特定脑区NO/cGMP信号转导系统相关。

参考文献:

[1]. 全身麻醉中枢作用部位及电生理学研究[D]. 徐礼鲜. 第四军医大学. 1999

[2]. 乳化异氟醚在小型猪全身麻醉中应用及其麻醉机理研究[D]. 胡魁. 东北农业大学. 2013

[3]. 静脉麻醉剂中枢作用部位及相关递质代谢显像研究[D]. 张惠. 第四军医大学. 2005

[4]. 噻拉唑及其复方制剂—QFM合剂全麻分子机理的实验研究[D]. 刘焕奇. 东北农业大学. 2004

[5]. 依托咪酯对大鼠海马CA1区突触传递和可塑性的影响[D]. 蒋晖. 新疆医科大学. 2006

[6]. 对吸入麻醉药敏感性不同的果蝇幼虫中枢神经元钾通道的研究[D]. 刘洋. 四川大学. 2006

[7]. 肥胖青少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的上气道塌陷因素分析[D]. 袁海波. 吉林大学. 2012

[8]. XFM及其颉颃剂对LKB1-AMPK-mTOR信号传导通路及Orexin系统的作用[D]. 石星星. 东北农业大学. 2016

[9]. 动眼神经损伤后神经再生和电刺激对其作用的研究[D]. 朱宁喜. 山东大学. 2009

[10]. 小型猪特异性麻醉颉颃剂的研制及其催醒机理的研究[D]. 卢德章. 东北农业大学. 2011

标签:;  ;  ;  ;  

全身麻醉中枢作用部位及电生理学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