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化护理对Ⅲ期结肠癌术后化疗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效果观察影响分析论文_李海芝

云南省文山州丘北县人民医院 云南丘北 663200

【摘 要】目的 分析探讨个体化护理干预对Ⅲ期结肠癌术后化疗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Ⅲ期结肠癌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着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给予给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个性化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情绪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认知功能及总体健康/ 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对Ⅲ期结肠癌术后化疗患者予以个体化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个体化护理;Ⅲ期结肠癌;化疗;生存质量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良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结肠癌发病率逐年递增,现结肠癌是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并且由于结肠癌在患病初期并没有明显临床表现,发现时多已经发展成中晚期,死亡率高。治疗一般手术为主,化疗为辅助。患者通常要承受较大的痛苦[1]。同时随着结肠癌患者者生存率的提高,患者对生存质量重视,对晚期结肠癌患者给予个性化护理可以大大的改善患者疼痛和生活质量。笔者选取我院普外科的80例Ⅲ期结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个体化护理,进行比较观察。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选入2016年4月—2017年8月的Ⅲ期结肠癌患者80例,排除了有严重精神障碍,躯体障碍等其他严重疾病的患者,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在患者签订知情书,并主动自愿参加研究实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中男26例,女14例,年龄45-55(49.00±3.76)岁。观察组中男28例,女12例,年龄48-57(52.5±4.83)岁。对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给予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由专业护理人员进行入院宣教,临床护理,日常护理以及相关健康指导等,观察组给予个性化护理,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根据患者其自身情况进行分析,讲解,交流。具体内容有:(1)入院时,护理人员应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积极与家属沟通病情,了解患者的心理情况,用心感受患者的感受,为患者营造一个干净 愉悦的住院环境,多多鼓励,关心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在交谈中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指导患者填写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用以评估结肠癌患者对社会支持需求程度和社会支持的情况,分值<20分的患者由责任护士协助寻求社会支持,增加结肠癌患者社会支持需求程度。填写应对方式量表(CSQ)以评估患者的应对方式情况,针对CSQ评估的患者的情况给予相应的诱导干预,多想患者及家属详细讲解结肠癌疾病发生情况和应对方法,使其对疾病充分的认识,提高应对能力。SA评分≥50分则表明有焦虑症,SDS评分≥50分则表明有抑郁症;癌症患者所承受的心理压力很大,常常会有不听程度的焦虑,紧张,恐惧甚至抑郁等症状,并且治疗的时间较长,患者很容易产生负面情绪,不愿意配合医护积极治疗。鉴于这种情况,责任护士应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充分了解患者的生活状况以及发生负面情绪的原因,积极制定干预措施;给患者普及结肠癌疾病的知识,已经用药指导。化疗药的作用,种类,不良反应和化疗的必要性等,然患者对疾病充分了解,建立信心,积极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治疗。化疗后也可听音乐,散步,做喜欢的活动项目等,来减轻化疗后的不良反应。

(2)心理护理:癌症患者都有很强烈的恐惧感。术后化疗引起的不适较多,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紧张,抑郁,恐惧等负面情绪,不愿意积极配合甚者放弃治疗,对此医护人员多关心患者,对患者进行心理评估后制定适宜的心理干预措施,给患者讲解相关的结肠癌知识以及有效的治疗方案,并讲解成功案例鼓励患者消除负面情绪,帮助患者树立信心,积极有效的配合治疗,也可采取听音乐,散步等方式减轻化疗后的身体的不良反应。并鼓励患者参加一些自身感兴趣的活动。(3)饮食护理:术后化疗期间要合理的调整饮食,多食用高纤维食物如水果,蔬菜等,低脂肪食物,多吃蛋白质,少吃不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均衡营养的同时要少食多餐。(4)出院后注意事项:出院后要指导患者正确用药,不能私自更换,增减药物,同时要正式结肠癌疾病,适量运动,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刺激性食物,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定期遵照医嘱定期检查。

1.3观察指标

生存质量:采用欧洲癌症治疗观察组织生存质量问卷对患者生存质量进行了评估。包含30个指标,主要有6项功能分类(角色功能、身体功能、社会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总体健康/ 生活质量)健康经济项目 伴随躯体症状等,总体健康/ 生活质量评分为1~7分。其他四项为1~4分。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ˉx±s 表示,组间比较应用t 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前,对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问卷的身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总体健康/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个性化护理后,观察组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认知功能评分及总体健康/ 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和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见表1

3讨论

从本文显示结果可以看出,应用个性护理对Ⅲ期结肠癌化疗患者的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以及总体健康/生活质量5方面的生活质量可以提高和改善。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不良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等多种因素导致结肠癌发病率逐年递增,现结肠癌是较为常见的胃肠道恶性肿瘤。并且由于结肠癌在患病初期并没有明显临床表现,发现时多已经发展成中晚期,病亡率高。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以及身心健康。随着现在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新型的治疗方法以及抗肿瘤药物的研发,结肠癌患者的生存期延长,而不断治疗,带瘤生存,终身随访已经成为新的治疗结肠癌的理念。而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心理护理逐渐成为新的关注点[2]。

有研究显示,结肠癌患者的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等均与生存质量呈正相关,癌症患者所承受的心理压力很大,常常会有不听程度的焦虑,紧张,恐惧甚至抑郁等症状,并且治疗的时间较长,患者很容易产生负面情绪,不愿意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传统的护理是针对所有的患者给予一种基础的护理,没有针对性,对患者进行个性化护理则是针对不同的患者,根据每个患者的情况找出其影响生存质量的针对点,来制定出个性化的护理方案,包括个性化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社会护理以及出院后锻炼指导等。从根本上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体现了人文关怀。其研究结果显示,个性化护理后观察组角色功能、社会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及总体健康/ 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 01或P<0.05),表明对Ⅲ期结肠癌术后化疗患者予以个体化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翁慧雯,蔡晓琳。结直肠癌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状况的调差研究[J],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2014,6(1):23-27

[2]杜童,韩琳,牛洪欣。心理干预对结直肠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4,22(6)885-889

论文作者:李海芝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8年3月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31

标签:;  ;  ;  ;  ;  ;  ;  ;  

个体化护理对Ⅲ期结肠癌术后化疗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效果观察影响分析论文_李海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