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处理技术在道路大修中的应用分析论文_李继东

基层处理技术在道路大修中的应用分析论文_李继东

大庆油田道路管理公司 黑龙江大庆 163000

摘要:近年来,我国公路路网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多数道路基于应用时间较长、实效性较低,亟需进行大修。本文主要分析了水泥稳定旧料再生技术以及水泥现场注浆技术这两种基层处理技术在道路大修工程中的实际应用,并简要阐述了道路大修工程在进行基层处理时的一些施工关键点。

关键词:基层处理技术;道路大修;应用

引言:

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各种能耗、污染较高的生产工业活动逐渐减少,基建工程作为国家重点改良的目标,需要重视利用多种绿色环保且实效性较高的施工技术,有助于提升工程整体的环保性以及实用性价值,例如水泥稳定旧料再生技术以及水泥现场注浆技术等。

一、工程概述

以某地高速公路大修工程为例,该工程全长9.58千米,主要应用水泥稳定旧料再生技术以及水泥现场注浆技术这两种技术进行具体施工,以望可以达到对路基实施有效加固处理的目的。此项工程主要的施工任务为对高度公路的原始路基实施加固、补强处理,并挖掘翻新结构层,同时实施桥梁维修以及其他相关设计的翻新修建操作。其中,在具体对基层进行处理的过程中,需要对注浆区域已经存在的路基实施注浆补强操作,且翻挖区域的基层结构层理应为20厘米。

二、基层处理技术在道路大修中的应用

(一)水泥现场注浆技术

第一,在高速公路大修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此技术可发挥出的优势主要包括:首先,节省应用材料,具体而言,可在施工过程中,直接对以往的路面材料进行再次利用,即在对其实施完钻孔注浆操作以后,将其直接应用于新道路的下基层中。其次,减少施工时间,即不再另外挖掘翻新老路基,建设新路基。然后,维系自然生态平衡。将已经存在的路基尽可能的保留下来,并加以有效利用,有助于减少资源的实际开采量,也有助于降低材料运输以及处理成本,减少环境污染。最后,减少资金投入。

第二,在利用水泥浆进行注浆施工的过程中,应遵循的流程为:进行现场钻孔施工;将水泥浆搅拌均匀;实施注浆操作;养生。第三,应依照施工区域的实际测量面积,以平方米为单位预估出每个单位面积内的注浆量,并以其为基础,设计钻孔的直径以及深度。第四,应利用强制式机械实施具体的水泥浆拌和操作,并要求所择选和应用的机械可以符合拌和的流动性需求。

同时,以所设计的配合比为依据,将每次拌和的水泥、水、外加剂的用量换算出来。此外,在每一次拌和水泥浆操作结束以后,需要对浆液的流动度实施检查,以确保其可以符合注浆要求。第五,在拌和水泥操作结束以后,应利用注浆机实施高效率的注浆操作,其中,应在注浆机管准确的插入至注浆口的底层位置以后,再启动注浆机,使浆液可以由下至上缓慢的提出,同时,需要依照具体的浆液流速,对压浆的总量实施有效控制。

随后,在注浆机管离开洞口以后,应立即将其封闭,以便于构成一个有压力且密封的浆提,有助于水泥浆更好的渗入至临近的基层中,有利于获得较高的整体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第六,在实施完注浆操作以后,需要确保注浆保持在适宜的温度内,且在冬季中应重视对其实施有效的覆盖和保温操作,在夏天炎热时期也应实施有效的隔热操作。

(二)水泥稳定旧料再生技术

第一,此项技术的优势包括:可直接在现场对已有的路面材料进行应用,有助于降低新材料的开采以及应用量,减少废弃材料的产生,有利于节约资源;实施的破碎、拌和等操作均可以一次性完成,施工流程较少且较为简单,有助于减少施工时间;由于所利用的旧料较少,所以减少了新材料的开采和废弃材料的运输,有助于更好的保护环境。同时,该技术所应用的是现代冷再生机具,其中设有封闭式的自动控制添加系统,照比以往应用的铣刨机而言,产生的扬尘量大幅减少,有助于减小空气污染可能性。

第二,应用该技术的具体施工流程为:第一,撒布水泥。依照所设计的配合比,在现场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水泥的平均再生厚度实施测量和计算,并防止水泥袋,最后,在确保水泥防止均匀以后,有关工作人员再采取相应手段对水泥实施摊平操作。第二,铣刨、拌和操作。此项操作需要应用到冷再生机,且拌和的幅宽应控制在2.3米;机具的移动速度应控制在一分钟2到4米左右。在再生机移动到施工区域终点以后,需要将其和洒水车一并倒至第三幅施工,并促使纵向接缝位置处临近的两幅作业面存在10到20厘米的重叠部分。

第三,进行摊铺和整形施工。此项施工通常需要利用平地机于施工区域中进行两次快速的初平操作,并仔细观察作业面是否存在凹陷处,倘若存在应立即修整。其中,在修整过程中,应优先对混合料实施深度为5厘米的翻松操作,再实施混合料的填补操作。随后,依照复检的标高,利用平地机进行整形操作,在整形的过程中,应促使平地机从道路的两侧位置处逐渐向中心移动,有必要时,可实施二次整形,同时,所实施的整形操作,理应符合所规定的坡度和路拱要求。在整形结束以后,相应的再生层中上没有明显的轮胎痕迹或者集料离析问题。

第四,碾压。整形技术以后,在再生混合料中的水含量最为适宜时,需要立刻实施碾压操作,且碾压时应从横坡较低的位置处逐渐向高处进行。同时,碾压操作应于初凝以前结束,并应促使单幅碾压的长度保持在100米左右。碾压过程中,应依照先轻后重等原则实施各环节施工。第五,处理横缝。在使用再生机时应注意,该机具每次停机都会引发再生再生混合料横缝问题。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应尽可能的减少停机现象发生。

在横缝出现以后再次进行施工时,应将再生机退至距离再生混合料1.5到2米的位置处,有助于确保施工质量和效率。第六,养生。在进行此项操作时,需要利用覆盖土工布洒水养生法,并应利用专用的洒水车对再生层面的顶面进行养生,实际的频率和撒水量应根据实时的工作面湿润程度决定,同时,严禁应用流式洒水车。

(三)施工关键点分析

首先,在应用水泥注浆施工技术的过程中,第一,需要注重有效控制施工材料,有助于后期各环节施工顺利的开展和进行。第二,对现场拌和的用水量实施严格控制,促使其具备较高的精准性。第三,在控制压浆量的过程中,需要以具体的浆液流速为基准,对压浆量进行调控,并应确保各洞压浆量均匀,有助于提升基层压浆量整体控制质量。其次,在应用水泥稳定旧料再生施工技术时,第一,应控制现场含水量,其中,基于道路大修工程的施工时间普遍较长,且常遭遇大风、高温等天气,这些因素都极易对现场含水量造成影响。第二,在应用此项技术时,需要在现场直接添加水泥,所以,也应重视对水泥的掺量和含量加以有效控制和计算。

结束语:

综上所述,近年来,我国各种大规模基建工程越来越多,道路工程大修养护维修工程的数量大幅度增加。其中,水泥稳定旧料技术以及注浆技术作为现如今应用较为广泛的两种基层处理技术之一,对其加以合理应用,对提升道路大修工程的整体质量具有积极意义,所以,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参考文献:

[1]邓海波.道路工程施工中石灰土基层处理技术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11):162-162

[2]梁也.水泥冷再生基层技术在道路维修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科技投资,2014(A02):326-326

[3]张昌成.市政道路维修中沥青路面基层冷再生技术的应用分析[J].福建建材,2017(6):73-75

[4]郑妃.深入探讨有关某公路施工中路面基层的一些处理方法[J].建材与装饰旬刊,2010(10):257-258

[5]范宏建,陈荣,季晓丽,殷伟.地聚合物注浆加固技术在市政道路基层维修中的应用研究[J].华东公路,2016(5):117-119

论文作者:李继东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1

标签:;  ;  ;  ;  ;  ;  ;  ;  

基层处理技术在道路大修中的应用分析论文_李继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