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教育相关问题研究论文_杜一

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教育相关问题研究论文_杜一

山东省菏泽市高新区万福办事处吴拐小学 274000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城乡之间在社会、经济、管理、教育等方面在突破城乡“二元分割”格局方面具有明显的发展变化,特别是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既为城乡教育均衡化的发展提供前进的动力,也给农村教育的发展带来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

关键词:城镇化 农村教育 学校管理

一、农村教育的发展和挑战

起始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计划生育政策,一方面,在短时期内成功抑制了我国人口的快速增长,但是,在另一方面,使我国适龄阶段受教育人口快速减少,特别是农村地区的中小学阶段受教育人口数量减少尤为明显,在一些地区的农村小学,一个学校四五个年级仅仅就几个学生,“空巢学校”与“麻雀学校”屡见不鲜,这样不仅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浪费了教育教学资源。

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地区经济条件的改善,生活水平的提高,已经不再停留于让孩子读书识字的阶段,相反村民对适龄青少年儿童接受优质教育的愿望越来越迫切,往往宁愿砸锅卖铁也想让孩子多读书,读好书。而此时的农村教育已经表现出了一定的不适应性,首先在于教学质量的下降;其次,在于受教育人口的持续减少;再次,在于追求优质公平的教育资源的愿望愈加迫切。

二、城镇化对农村教育的推动力

城镇化的发展不仅在于减小城乡之间在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差别,逐步扭转城乡分离的局面,而且,客观上为农村教育城镇化的发展提供动力。城镇化不仅包括“物的城镇化”,也包括“人的城镇化”。“物的城镇化”强调物质量化指标,如城镇规模、格局、人口、建筑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农村人口转入城镇,不仅仅是户籍的变动,更重要的是从文化素质层面上实现从农民向城镇居民的角色转变,这就是“人的城镇化”。“物的城镇化”为城镇化的发展提供硬件设施、物质条件和空间选择,为城镇化教育发展奠定物质基础。由于城镇的聚集和辐射效应,吸引大量农村人口由农业向工业和服务业转移,而且,城镇相比大城市而言与农民的联系更具天然性,因此,城镇将成为大量进城务工人员的第一选择,由此必然导致随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只有在城镇地区才能得到更有效的解决,加之农村中小学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日益衰落和城镇化的推进,农村教育城镇化成为新一轮农村中小学结构布局的调整方向。

三、农村教育城镇化进程中的新问题

1.增加家庭经济负担。农村教育城镇化的不断推进,使大量的农村中小学被撤并。而有些地方为了快速达到农村教育城镇化的效果,不顾当地的实际情况,统一设定撤销学校的标准,对所有不达标的学校实行“一刀切”。这给那些住在偏远山区的农村孩子上学带来了不便,这一点在小学表现得尤为明显。

2.安全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农村学校撤并后建立乡镇中心小学,大部分学生离家外出就学,势必牵扯交通安全等问题,特别是偏远山区,学生上学不仅缺少交通工具,而且,上学的路小而险,往返一次学校需要数小时,要是遇到下雨大风等天气,更是增加了学生上学的危险性,而近年来校车安全问题时有发生,主要原因在于,校车缺乏有效的管理制度,交通运管部门查处监督不力,黑车、无牌、无照车在农村地区大量存在,车主缺乏安全意识和必要的培训,私拉、乱拉、超载现象严重,威胁学生上学的人身安全。

3.学校管理负担加重。乡镇中心小学的建立,集中办学,客观上促进了教师资源的合理利用,有利于加强学校硬件建设的力度,但是,明显加大了学校管理的难度。一方面因为学生、教师数量的迅速增加,在学校管理、日常教学等方面增加了管理的复杂性;另一方面学生离家外出就学,部分偏远地区由于交通不便、家长外出务工等原因,不能正常接送孩子上下学,学生只有在校住宿,这样对于低龄段学生,特别是小学一、二年级学生在生活、学习上有很大的困难,比如,学生尿床、生病、不愿回教室上课学习、哭闹、吃饭等问题难以有效解决。

四、农村教育城镇化进程中新问题的解决办法

1.加大经费投入,减轻农民负担,提高教育质量。地方政府应加强农村教育的投入,此外国家应逐步将农村教育纳入公共财政体系,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教育投入比例,改善教育教学环境,减轻农民负担,从经费上对农村教育给予保证。

因此,必须加强转移支付力度,加大中央和省级政府对义务教育的投入,保证财政性教育经费在义务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确保普及义务教育有稳定的经费来源。

2.联合学生家长、学校、交通运管等部门形成学生安全保护网。学校应密切联系学生家长,就学生上学不安全因素及时告知家长,提高学生家长防范意识。学校要熟知不安全隐患点,制定相应的突发事件处理方案,同时,定期对学生开展安全防范教育和应急演练,学校也应配备治安防治人员和校警。

3.加强管理,营造和谐校园文化。学校应加强学生在食宿学习等方面的管理,改善学校住宿、用餐条件,为学生聘用保育人员,负责解决低龄学生的基本生活问题,安排专门人员负责学生的用餐,合理配比用餐营养方案。学校应积极营造和谐校园文化,避免对农村学生的歧视,教师对待学生应一视同仁,不能因为学生来自城市或者来自农村而厚此薄彼,同时,观察学生中可能出现的自卑心理,积极引导学生走出心理误区,走向同学,走向课堂。

论文作者:杜一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6年5月总第20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1

标签:;  ;  ;  ;  ;  ;  ;  ;  

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教育相关问题研究论文_杜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