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医学对健康赋予了更加全面的认识,健康不仅包括躯体健康,而且还包括心理健康。高中生处于人生的关键时期,结合现有文献研究,高中生中较多人员存在不同程度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会困扰学生,并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产生影响,了解高中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才能够更好地进行干预,帮助高中生改善心理状态,使其更加自信的对待各类琐事[1]。本文根据笔者相关调查资料,回顾分析高中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并详细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从某高中高一到高三共三个年级,共77个班级中随机抽取209名学生,对其心理健康状态进行调查,采取实名调查方法,发放调查问卷209份,回收209份,回收率为100.00%,其中男性109名、女生100名。年龄14岁-19岁、平均年龄(16.39±1.43)岁,均为汉族,独生子女168人、非独生子女41人,城镇户口139名,农村户口70名。不同调查资料记录完整。1.2方法整个调查包含以下部分:(1)应用心理测评系统对209名高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实施评估,该量表中可用于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惧倾向、冲动倾向、可信度等:根据有关文献,无明确禁忌症。每一个项目按照1-5级评分方法作出评价,其中1表示没有,2表示很轻,3表示中等,4表示偏重,5表示严重。其中均值≥2分表示轻度心理问题、≥3分表示中度心理问题;(2)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完成后,应用家庭支持量表对不同学生家庭支持情况作出评价;(3)使用MSSMHS依据中科院著名王极盛教授于1997年编制的《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SSMHS)》评定,发生过的事件则依据实际情况对其影响程度做出回答;专人完成调查后对不同资料进行整理。1.3观察指标观察指标:(1)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2)相关性分析;(3)多因素分析。1.4统计学方法多因素分析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使用软件SPSS pearson进行相关性分析,其中计量资料:
 ±s,计数资料(n,%),统计学意义检验标准:P<0.05。2结果2.1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209名高中生通过应用心理测评系统,最高评分为(2.38±0.62)分,对应焦虑项目,最低评分为(1.03±0.12)分,对应脑器质精神病。所有项目平均分值为(2.03±0.29)分,数据统计后,其中126名学生存在轻度心理健康问题,所占比例为60.28%。2.2单因素分析根据不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将其研究结果与家庭支持量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生活事件应对方式等调查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心理健康与家庭支持呈负相关,相关系数r=-0.362;健康状况与生活事件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0.619;健康状况与积极应对呈负相关,相关系数r=-0.164;心理健康与消极应对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0.397,不同研究结果P<0.05,均存在统计学意义。2.3多因素回归分析多因素回顾分析显示,生活事件、应对态度以及家庭支持均是高中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相关数据见表1。表1 心理健康多因素影响回归分析                                    自变量                                    β值                                    标准差                                    R2                                    t                                    P                                                    生活事件                                    0.017                                    0.001                                    0.316                                    19.391                                    0.000                                                    积极应对                                    -0.147                                    0.021                                    0.409                                    6.388                                    0.000                                                    消极应对                                    0.249                                    0.023                                    0.377                                    11.547                                    0.000                                                    家庭支持                                    -0.028                                    0.005                                    0.427                                    5.842                                    0.000                        3、讨论本研究中通过对209名高中生使用不同量表进行评估,对其心理健康状况以及相关因素实施综合分析,结合研究结果数据,调查者中有60.28%存在轻度心理健康问题,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主要是焦虑,综合评估表明大多数高中生存在轻度焦虑问题。通过对心理问题影响因素分析,生活事件、应对态度以及家庭支持经过单因素以及多因素分析,上述因素均会影响高中生的心理健康,其中高中生面对的生活事件越多、消极应对越强烈,则其心理健康问题越严重,反之,高中生得到家庭支持越多,且能够积极应对各类事件的情况下,不宜出现心理健康问题[2]。结合本文研究结果,高中学生在学习阶段需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重视对不同影响因素的有效控制,如指导高中生处理不同生活事件的方法、技巧,强化学生的家庭支持,嘱咐学生家长给学生更多的关心与爱护;尽量减少各类生活事件对高中学生的影响,比如学生父母离婚、不断给学生施加学习压力或者将学生与他人进行反复对比等,通过减少各类生活中的不良事件,消除不良生活事件对学生心理问题的影响[3]。综上所述,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指导期间,应告知学生应对生活事件的做法,积极寻求学生的家庭支持,帮助学生积极应对各类事件,保障学生的心理健康。参考文献:[1]白琦.影响寄宿高中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案例依据下的分析[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8,18(23):25-28.[2]叶英姿,兰景艺,胡思丁,等.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浙江预防医学,2016,28(02):162-164.[3]谢莉.生态系统理论视域下高中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5,10(03):4-6.
±s,计数资料(n,%),统计学意义检验标准:P<0.05。2结果2.1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209名高中生通过应用心理测评系统,最高评分为(2.38±0.62)分,对应焦虑项目,最低评分为(1.03±0.12)分,对应脑器质精神病。所有项目平均分值为(2.03±0.29)分,数据统计后,其中126名学生存在轻度心理健康问题,所占比例为60.28%。2.2单因素分析根据不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将其研究结果与家庭支持量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生活事件应对方式等调查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心理健康与家庭支持呈负相关,相关系数r=-0.362;健康状况与生活事件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0.619;健康状况与积极应对呈负相关,相关系数r=-0.164;心理健康与消极应对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0.397,不同研究结果P<0.05,均存在统计学意义。2.3多因素回归分析多因素回顾分析显示,生活事件、应对态度以及家庭支持均是高中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相关数据见表1。表1 心理健康多因素影响回归分析                                    自变量                                    β值                                    标准差                                    R2                                    t                                    P                                                    生活事件                                    0.017                                    0.001                                    0.316                                    19.391                                    0.000                                                    积极应对                                    -0.147                                    0.021                                    0.409                                    6.388                                    0.000                                                    消极应对                                    0.249                                    0.023                                    0.377                                    11.547                                    0.000                                                    家庭支持                                    -0.028                                    0.005                                    0.427                                    5.842                                    0.000                        3、讨论本研究中通过对209名高中生使用不同量表进行评估,对其心理健康状况以及相关因素实施综合分析,结合研究结果数据,调查者中有60.28%存在轻度心理健康问题,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主要是焦虑,综合评估表明大多数高中生存在轻度焦虑问题。通过对心理问题影响因素分析,生活事件、应对态度以及家庭支持经过单因素以及多因素分析,上述因素均会影响高中生的心理健康,其中高中生面对的生活事件越多、消极应对越强烈,则其心理健康问题越严重,反之,高中生得到家庭支持越多,且能够积极应对各类事件的情况下,不宜出现心理健康问题[2]。结合本文研究结果,高中学生在学习阶段需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重视对不同影响因素的有效控制,如指导高中生处理不同生活事件的方法、技巧,强化学生的家庭支持,嘱咐学生家长给学生更多的关心与爱护;尽量减少各类生活事件对高中学生的影响,比如学生父母离婚、不断给学生施加学习压力或者将学生与他人进行反复对比等,通过减少各类生活中的不良事件,消除不良生活事件对学生心理问题的影响[3]。综上所述,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指导期间,应告知学生应对生活事件的做法,积极寻求学生的家庭支持,帮助学生积极应对各类事件,保障学生的心理健康。参考文献:[1]白琦.影响寄宿高中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案例依据下的分析[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8,18(23):25-28.[2]叶英姿,兰景艺,胡思丁,等.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浙江预防医学,2016,28(02):162-164.[3]谢莉.生态系统理论视域下高中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5,10(03):4-6.论文作者:徐珏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保健营养》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9
标签:心理健康论文; 因素论文; 事件论文; 学生论文; 健康状况论文; 家庭论文; 心理论文; 《中国保健营养》2019年第6期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