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资本市场存在的几个问题_资本市场论文

我国资本市场存在的几个问题_资本市场论文

我国资本市场存在的若干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资本市场论文,若干问题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以证券市场为代表的资本市场在我国得到了广泛发展,成为了我国市场体系中较为活跃的成分。资本市场在发达国家已经历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历史,考察其特性,有利于正确认识我国资本市场存在的问题,并能采用适当的办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一、资本市场的特性

资本市场。是指提供中长期资本金融通的场所,它借助于各种金融工具和金融中介机构,沟通资金的供求关系,使中长期资金在公平合理的交易条件上,顺利地从放款者(储蓄者)手中转到借款者(投资者)手中。

资本市场的产生,依赖于资本的供求,其条件为:(1)通过发行证券以直接融资方式筹集巨额资本并达到分散风险目的的股份公司的产生。股份公司的出现,不仅带来了企业组织形式的深刻变化,而且推动了资本市场的发育。(2)政府作为债券发行人参与资本市场活动。政府是经济社会中的赤字部门,它通过举债弥补赤字或支持某个行业发展。由于政府债券的特点,它成为早期证券市场的交易对象。在证券市场发展到一定程度后,这个市场又成为中央银行进行金融宏观调控的主要场所,进一步扩大了资本市场的广度和深度。

由于资本市场中的中长期资金主要是充实经济单位的资本性货币需要,和货币市场资金比较呈现下列特点:(1)使用资金期限长,一般都在一年以上;(2)交易目的主要是解决长期投资性资金供求矛盾,用于充实固定资产;(3)资金借贷量大,以满足长期项目需要;(4)交易工具收益高,风险也大。资本市场的特点,决定了它在整个金融市场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由于整个经济的最终增长,要靠最终的资本充分发挥作用来实现。资本发挥作用的效果如何,直接影响经济增长的幅度。资本市场作为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居于市场体系的核心地位,维系和推动整个经济体系的运行。金融管理当局可以直接对货币市场施以影响,其最终经济意图则是通过货币市场对资本市场产生影响,从而影响整个经济运行。货币市场是金融市场的关键性市场,为资本市场创造前提和条件。

资本市场高效运作,通常需要具备下列条件:

1.合理的市场结构。合理的市场结构支撑有效的市场。资本市场结构包括金融工具结构和流动性提供结构。金融工具结构是资本市场与经济发展最密切相关的渠道,资本市场的首要任务则是为一国经济提供资本源,为政府和工商企业服务。政府和企业为得到资本,必须要适合投资者和标准化了的金融工具。适合投资的程度决定了金融工具的市场性,标准化程度决定了金融工具的可流通性。资本市场的壮大,关键在于有公众所愿意接受而又具有较高流动性的金融工具。资本市场的活力就在于金融工具的流通性。在发达资本市场中,金融工具有政府债券、公司债券、公司股票、可转让银行大额存单、银行承兑汇票、商业票据、国际债券等7大种类,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基金受益凭证、认股权证等。

流动性提供结构,指交易形式或交易市场结构,它是提供流动性的场所。一般而言,交易形式有交易所、自动报价系统和店头交易市场等三种形式。合理的市场结构,一方面包含有广泛的市场架构,同时又可以减少由于市场数量少或范围小而带来的机会少、过度投机现象。交易市场流动性越大,价格波动幅度越小,所吸纳的资金越多。影响交易市场流动性有四个关键要素,即市场交易机制、自动化、公开性和透明度,在资本市场中,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紧密相接,交易所集中交易与分散交易相补充;区域性交易所与全国性交易所相配合。

2.良好的监管。监管指监管机构对资本市场进行的依法监督和管理,常见的方法是政府集中管理与自律管理相结合。监管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对发行市场、流通市场和中介组织都要实施严格的监督和管理,在每一个环节都规定有具体的重点,如发行市场管理的重点为公开;交易市场的重点是公正,反对垄断、欺诈和假冒,反对内部串通和内幕交易;对中介组织管理,则是限定证券交易所和证券商的资格,并加强对其交易行为的监督和管理。

二、我国资本市场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金融市场从1981年10年期国库券发行为标志重新起步,国债市场和股票市场为重点的资本市场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可以说在十几年时间时达到了许多国家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才实现了的规模。但是,我国资本市场发展也存在不少问题,这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1.国家对资本市场管理仍采取行政的计划方式。如在股票发行市场中,中央政府对全国有一个总体的A股上市总额度,中央政府所属的企业的上市申请由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计划委员会审批,而私人企业和地方政府所属的企业申请由有关地方政府审批。而且这个额度还可以细分到两个证券交易所。这样,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实质上只是在计划所允许的范围内发展,而且,越接近一级市场,政府直接管理的矛盾就越明显。在债券发行市场中,政府目前还管制着债券的票面利率,控制着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并根据政府债券利率来对企业债券的票面利率设置差幅。除此之外,政府还影响着不同证券的相对回报率,如通过公告来刺激股票回报的上升,通过官方评论来抑制过度投机等,这充分反映了中国资本市场发展还受着许多非市场经济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受到国家计划的严格控制。

2.市场分割。首先,一级市场的发行仍然按地区分配额度,限制企业进入资本市场。债券的地区性发行市场也是按省分配的额度(企业债券发行)和按银行分支机构分配的额度(政府债券发行)。至于二级市场则更为明显,把股票市场人为地分设为A股、B股和H股成为中国股票市场发展中的一个非常明显的特征。即使在A股中,C(国家股)的流通与转让只限于极少部分。A股则限制在沪深两个交易所交叉挂牌,限制了全国性市场的发展。我国股票市场中呈现五大分割的局面:A股与B股、H股分割;A股内部公有股和个人股分割;公有股内部国家股和法人股分割;个人股内部社会公众股和职工股分割;个人股市场和法人股市场分割。中央监管部门在交易所所在地并无地区性的分支机构,对非正式的交易中心,则毫无监管权。债券二级市场的整体性得益于自动电子报价系统的发展。STAQ和NETS系统都非常有效地减少了地区性的价格差异,但是,由于存在多个独立的存托机构,而且各个中心地互不承认对方的债券凭证,阻碍了全国债券市场的整体性的形成。从交易工具看,仅限于普通股、国债和少量的基金份额及少数企业债券的发行和流通。由于金融管制环境的制约,新的金融工具发行及交易受到严格控制。

3.流动性不足。资本市场上股票和债券的流通转让并不表明流动性的强弱。流动性指市场中存在大量的流通性的金融工具,同时又有大量参加市场的主体。检验市场流动性通常可从交易量和成交价的关系入手,二者的关系越密切,流动性就越差。美国股市中二者的关系指数为0.01,该市场有较强的流动性,我国沪深A股市场的关系指数分别为0.52和0.40,说明我国股市整体流动性是比较差的。当前我国资本市场中机构性投资者参与不足,不仅契约性储蓄机构的发展受到严格控制,而且包括银行等大金融机构在政府债券市场上的自愿参与程度也十分有限。投资基金作为一种吸收个人资金的良好形式在我国的发展也受到严格的限制。我国资本市场仅仅靠几家有限的大机构和数以万计的股民散户所支撑,暴涨暴跌则可想见。

流动性不足还表现在同种普通股票上,也设置了不同类型的投资者。这是我国特有的现象,在国内市场中国家股不能进行交易,STAQ和NETS市场法人股的微弱交易,大大影响了市场的流动性。从外国投资来看,A股和B股以及其它股票之间的人为的差别,也导致了大幅度的价差。小规模的B股市场流动性很差,在1993年6月,B股甚至完全丧失了流动性,极大地影响了海外投资者的积极性。

4.市场价格机制不健全,市场的有效定价机制并未形成。正是因为我国的资本市场流动性差,而市场参与者又是少量的机构投资者和广大的散户,所以在我国资本市场上只需少数机构用很少量的资金就能使股价发生波动,市场投机色彩浓重。这一方面是由于投资者的不成熟,另一方面则是一些人为的因素造成的,例如:因为信息披露的不充分、不及时,使投资者并不能根据基本信息作出投资反应;在债券市场上,许多长期(3~5年)债券的通货膨胀指数不公开;股票市场上将几个企业股票的发行以额度的方式捆在一起,常常以抽签摇号的方式确定认购者;在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上承销商的竞争作用受到限制;等等。此外,证券的设计(股票不以现金形式分红,对债券不附定期息票)也使投资者只看重证券的资本利得,而非资本收益。最后,政府的公告和利率的变动经常是一夜间的事,极大地增加了市场的不稳定性。据统计美国市场在最动荡的1986~1988年中波幅为23%,日本在同一时期为19%,而1994年中国B股市场波幅为26%,A股市场波幅竟达84%。

5.监督不力。中国证券监管法规本身并无太大的问题,许多证券法规的细则(尤其是股票交易)基本上与国际通行规则是一致的,但问题则在于政府的监控上,包括职能和机构设置方面。我国虽然有了证监会和证券委并由前者执行日常管理。但它们存在的法律依据和作为政府部门设置的依据不足。证监会为办事机构,但证券委并非国务院正式组成机构,权威性不够。正因为权威性不够,所以对证券发行和交易的管理分散于地方和中央的各主管部门之间,形成了政出多门甚至造成冲突。从管理方法上看,证监会负责股票发行上市审批划分额度,使千百万企业只重攻关不重业绩。加上平均主义作法,造成全国股票发行和上市标准不统一,这将进一步造成市场的非标准化而影响未来市场的有序运作,而且证监会自身的监督在这种情形下变得重要但却无法进行。在管理机构上只重国家行政机关的监督,未能发挥证券业行业协会的自律作用。从管理涉及面来看,对于市场的某些部分,尤其是对证券商和机构投资者事实上缺乏监管。对公司债券的交易和转让,事实上是管理的一个灰色领域。

三、完善我国资本市场的建议

资本市场的发展,除了资本市场本身对于金融市场、经济发展的意义外,当前在我国还存在着新的机会和可能,这可从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来分析。

从宏观经济而言,1993年开始的宏观调控,其效果基本达到了预定的目标区域,通货膨胀率从1993年底的20%以上降到1996年底的两位数以下。同时国内生产总值在1995年底就已达57700亿元,比1994年增长10.2%,提前5年实现了比1980年翻两番的战略目标,整个经济运行趋于稳定。但是,在整个经济发展过热被抑制的同时又出现了新的问题,那就是经济增长速度过慢,企业效益低下,待业职工人数居高不下。

从我国的历史和经验看,在我国经济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化之前经济的增长大多由高投入而高产出所致。而且由于投资乘数的作用,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投资的规模和速度,亦即资本的被利用的程度。即便是实现了集约型转化,经济增长则依赖于资本品被充分合理利用的程度。资本市场正好提供了筹集资金和合理配置资本的功能。

从我国工业化所处阶段来看,重工业化将是我国下一轮经济增长的基础。而重工业化必将要求有大量资本品的投入。可以说,翻两番目标的基础是建国以来重工业化的经济能量的释放,那么要到下世纪中叶实现发达国家水平就需要我们现在的重工业的积累。发展资本市场对于改善我国产业结构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政治意义。

从微观主体来看,企业目前资金普遍偏紧,究其根本原因,主要是马克思所说的“资本性”货币需求得不到满足,即资本的紧张。当前发展和完善资本市场或许是解决企业资金紧张的根本出路。而且企业进入资本市场,企业制度也将发生重大变化,这将有利于企业改善经营。

从金融面看,自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的积累已由以国家财政积累为主转变为以居民的积累为主。在国民经济主体中,居民成为最大的资金盈余单位。而国家和企业都成为资金的赤字单位。从银行资金来源来看,居民储蓄存款近年增加很快,占到全部资金来源的1/2以上,特别是从宏观调控以后金融机构各项存款增长大于各项贷款的增长,一度出现了所谓“存差”现象。这反映了中央银行资产中形成货币的渠道发生变化,也反映了近年来居民收入增长之快。存差现象一方面增加了银行经营的风险,另一方面为发展资本市场提供了可能性。

所以,当前金融领域的一个重要问题应该是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具体地:

1.观念上要更新。完整的金融市场应该包括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两大市场。从金融市场的发展战略上,要明确资本市场是根本性市场,货币市场是关键性市场。我国的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由于历史原因,过多地依赖于货币市场中的银行借贷市场,现在应将部分长期负债转移至资本市场,特别是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企业更应如此。从银行角度看,银行出现资产负债的流动性不对称问题。这是世界银行的普遍问题,在我国更为明显。我国银行负债结构较为单调,大部分为居民储蓄存款,一般要求流动性较强,而银行资产结构也较为单调,大部分为企业的贷款。企业的资金紧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资本的紧张,所以贷款的长期性特征比较明显,贷款的续短成长或逾期司空见惯,贷款流动性较差。企业资本性融资由银行中介,银行不堪重荷。

2.让市场在资本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尽量减少行政计划因素,改变计划对融资的约束。企业筹资的决定权应在企业自身。在一级市场上,国债的发行,国家应评估自己的融资需要以及现金流量,发行方式要一部分以拍卖方式,其余部分以非竞价拍卖或以平均价格报价方式发售。在股票的发行中,将新股发行的决定权转移到承担风险的企业本身,摒弃承销商包销方式,改由承销商和企业共同承担风险,摒弃目前股票上市和发行中的额度分配和审批制度,改为注册制度,然后,由证券交易所根据统一公开的标准择优决定上市与否及上市时间。

3.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流动性提供结构,即市场结构。在资本市场交易对象上要允许多种金融工具的出现。因为在投资者和筹资者的要求日益多样化的情形下,要使资本市场更有吸引力,就要求有风险、期限、收益、权利不尽相同的工具出现。首先在管理层要放松对创新金融工具的管制。从市场结构看,要尽快下决心结束股票市场五大分割局面。将股票只分为优先股、普遍股两大类。可考虑将国家股转化成可转换普遍股的优先股,将法人股转化为普通股,改变股权分割和股市分割的局面。同时要建立分层次的证券交易市场,可以有全国性、地方性证券交易所,还可有场外市场。要将目前深圳、上海两地的证券所改造成真正意义上的全国性的证券交易所。将已经存在的STAQ和NETS市场合并,改造为电脑屏幕交易市场,对中小企业及新兴高科技企业融资。

4.增进市场流动性。市场流动性的增加,一方面是增加市场融资的规模,另一方面则是要增加市场资金的规模。在当前,首先是要鼓励发展机构投资者,要进一步鼓励灵活使用契约性储蓄机构的资金,引进多元化的有资金基础的社会保险和养老金制度,要给住宅基金提供更优越的回报,要放松对投资基金的严格控制,用一整套制度来管理基金。

5.完善市场的价格机制。在发行市场上,应多采用拍卖竞价方式。针对股票二级市场上波动性大的问题,可考虑对短期股票交易的资本利得进行征税,改进上市公司分配红利政策,多鼓励现金分红和定期支付利息,及时披露信息,提高信息揭示质量,对抢跑道和市场操纵行为进行监督,努力改进政府公告的办法。

6.建立高度权威的管理体制。要提高证券市场管理绩效,首先要理顺两个方面关系,一是横向关系,即证券市场管理部门同政府其它部门间的关系,树立独立的、权威的管理机构。二是纵向关系,即各级证管部门的关系,如证券委与证监会、国家证券委(证监会)与各省市证管办之间的关系,取消现行的由中央和地方两级主管部门构成的双重监管体系,赋予中国证监会通过其分支机构对地方交易中心的管辖权。将人民银行和证监会在监管职能上重叠的部门合并归到证监会,建立统一有序的监管体系,明确不同证券、不同市场参加者和机构投资者的监管部门。其次,要加强资本市场立法,尽快出台符合我国实际的《证券法》,并制定详细实施细则,规范资本市场各种行为。

7.与整个经济开放程度相适应,适度开放我国资本市场。目前我国外汇体制改革目标已经确立,在有限的自由汇兑情形下,应谨慎地鼓励外国证券投资者进入中国资本市场,引进科学的办法防范不稳定的资本流入或流出,继续拓展海外上市,同时鼓励交叉上市,充分保证市场的流动性,消除目前A股和B股的差异。

标签:;  ;  ;  ;  ;  ;  ;  ;  ;  ;  ;  ;  ;  

我国资本市场存在的几个问题_资本市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