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加药壶静脉留置针送导管方法的改进经验论文_封志华

昆山市周市人民医院 江苏苏州 215300

摘要:目的:探讨带加药壶静脉留置针送导管方法的改进经验;方法:以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手术室手术的440例带加药壶静脉留置针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使用改进方法,将其平均分为常规组与改进组。常规组采用常规的穿刺方法,改进组则采用改进后的穿刺方法,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留置成功率和疼痛时间;结果:常规组患留置成功率为73.2%,疼痛时间为41.4±3.5s,改进组患留置成功率为88.2%,疼痛时间为23.5±3.4s,改进组的留置成功率明显高于常规组,而疼痛时间大大短于常规组;结论:改进方法的留置成功率与疼痛时间均明显优于常规方法,非常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带加药壶;导管方法;改进经验

静脉留置针为临床输液常用方法,在儿童以及长期需要输液的成人中有着很广泛的适用性。为了方便患者在手术中快捷、间歇加药,临床上常使用带加药壶的静脉留置针。它不同于一般的静脉留置针,带加药壶的静脉留置针同时具有给药与静脉留置双重功能,且能够根据患者体位的改变而做出相应的调整,因此,绝大多数患者相对满意,临床应用效果较好。但静脉留置针由于针头较大,穿刺时的失败率较高,且患者的疼痛时间偏长,给其应用带来不小的问题。笔者以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患者为例,探讨了改进方法在提升穿刺成功率与降低痛感中的作用,现将改进经验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440例带加药壶静脉留置针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性258例,女性182例,年龄区间在15-87岁,平均年龄35.5±4.5岁,其中行骨科手术248例,行外科手术者142例,行五官科手术者28例,行妇科手术22例。研究的患者平均分为常规组与改进组,每组各为220例。常规组患者采用常规的穿刺方法,改进组的患者则采用改进后的穿刺方法,对比穿刺效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手术类型等一般资料上的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

1.2穿刺方法

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穿刺方法,常规组患者采用常规穿刺法,护理人员在患者血管上方进针,见回血后适当降低穿刺的角度,将穿刺针顺着静脉的方向超前推进0.2cm,后撤针芯0.5cm,将导管送入静脉,按压穿刺点上方,阻断回血。改进组患者在一般操作上与常规组患者基本相同,主要是在穿刺部位的选择上则以距静脉最清晰点的后0.3cm作为穿刺部位。

1.3观察指标

在本次临床研究中,观察指标主要有二点,第一为留置成功率,第二为患者的疼痛时间。留置成功率越高,患者疼痛时间越短,则表明方法越有效果。

1.4统计方法

两组患者的所有数据均经SPSS20.0软件检验,当P值小于0.05时,表明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统计结果表明两组患者的留置成功率以及疼痛时间上具有差异性。常规组220例患者中,留置成功者161例,失败者59例,留置成功率73.2%,改进组患者中,留置成功者194例,失败者26例,留置成功率为88.2%。常规组患者疼痛时间为18-89s,平均疼痛时间41.4±3.5s,改进组患者疼痛时间为9-64s,平均疼痛时间23.5±3.4s。

从上表可知,改进方法的留置成功率与疼痛时间均明显优于常规方法,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3讨论

在临床穿刺中,带加药壶留置针是较为常用的留置针,它同时具有快捷、间歇加药以及临床留置等功能,不仅可以在患者半麻或全麻时间歇加药,且由于留置针的软管能够随意改变,也可以很好地适应患者麻醉手术或者其他手术的体位变化。此外,带加药壶留置针的流速较大,特别适用在短时间内迫切需要输入大量液体的患者。但需要注意的是,带加药壶留置针在临床应用中同样存在着一些问题,最为典型的便是其穿刺失败率较高,反复穿刺的现象不仅会增加患者的痛苦,也会延误治疗的时机。且临床实践表明,与一般的留置针穿刺相比,带加药壶穿刺时的痛感更大,穿刺疼痛护理也是临床中的难点之一。可以说,如何有效地提升带加药壶穿刺的成功率,并降低患者的痛感以及疼痛程度依然成为其临床应用中需要研究的主要课题。

临床穿刺表明,传统的穿刺方法是导致留置针穿刺失败以及患者疼痛时间延长的主要原因,因此改进穿刺方法自然也就是提升带加药壶静脉留置针应用效果的必然要求。因为留置针的针头通常大于一般的针头,其在患者血管内会出现不稳定的现象。如果护理人员没有能够在最快的时间内撤出针芯并固定好针翼,非常容易导致留置失败现象的出现,也会变相地增加患者的疼痛时间。改进后的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最大的区别就在于穿刺部位的选择。改进方法将距静脉最清晰点0.3cm的部位作为穿刺部位,以15°-30°角进针直刺患者的静脉血管,看见回血后,护理人员需适当地降低穿刺时的角度,降低幅度在5-10°之间,右手将针芯推出0.5cm的同一时刻,左手将导管送入患者静脉内。

临床研究表明,穿刺方法改进后,带加药壶静脉留置针的穿刺成功率显著提升,且患者的疼痛时间也大为降低,二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这表明穿刺方法的改进在带加药壶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中有着显著的效果。与常规的方法相比,改进后的方法操作时间短,有效克服了留置针头在患者血管内不稳定的现象,提高了留置成功率。且本改进方法简单易行,仅仅在既有方法中做了非常微小的变动,便于护理人员掌握,又不至于影响留置针的使用效率,有着非常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因此,在手术室的麻醉手术以及其他各种手术中,可以积极推广改进后的带加药壶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

参考文献:

[1]熊锦魁,骆长缨,张向芳. 带加药壶静脉留置针送导管方法的改进措施研究[J].中国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11):239.

[2]赵裘芝,颜素薇,刘召睿. 谈谈带加药壶静脉留置针送导管方法的改进经验[J].中国现代医生,2015(07):216-217.

论文作者:封志华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1

标签:;  ;  ;  ;  ;  ;  ;  ;  

带加药壶静脉留置针送导管方法的改进经验论文_封志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