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载体夯扩预应力管桩在工程中的应用论文_夏漫力

广东省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

摘要:复合载体夯扩预应力管桩的应用能够提升整体桩身的承载力,保证桩体结构的稳定性。本文主要对复合载体夯扩预应力管桩施工及应用进行详细的研究,对工程中复合载体夯扩预应力管桩在施工建设中的应用有一定的指导和推广作用。

关键词:复合载体夯扩预应力管桩;施工工艺;保障措施

复合载体夯扩预应力管桩的应用能够突破传统桩基结构,创新了桩基基础,使桩体底部更加的稳定。能够适应不同的土质,特别是在加固土层中将会强化周围土层的紧密性,形成牢固的复合载体夯扩预应力管桩载体。

1 复合载体夯扩预应力管桩施工方法介绍

1.1 沉桩方法

为减少施工时的噪声和振动对周围的影响,并进一步保证成桩质量,本施工中采用静力压桩法沉桩施工。

1.2 施工场地要求

施工前场地内做好场内“四通一平”工作,本工程采用静压法施工,使用大吨位静压桩机,机体重量很大,要求施工场地地基承载力≥220KPa,并做好防止压桩时沉陷等工作。

1.3 对周围建筑物的防护措施

预应力管桩施工时会产生挤土效应,随着桩体的沉入,地层中的土体产生位移变形,土体中不同形态的水和气体被排出形成超静孔隙水压力,产生垂直向上隆起位移和水平方向挤土位移,对周围的地面建筑物产生影响。本工程距离周围建筑物远,压桩施工时挤土应力不会对其产生影响,但基础下方埋设有污水管,压桩施工时应对称施工,并控制压桩速率。

2 工程地质

本工程场地地基土上部主要为素填土、淤泥及淤泥质土等,中部为含砾中粗砂和粘土,下部为中砂和残积土,底部为花岗岩基岩。

预应力管桩设计桩顶高程为▽1.5m,设计桩底高程为▽-23.5m。该工程桩上部(▽1.5m~▽-2.9m)位于素填土层中,(▽-2.9m~▽-8.8m)位于(2)-3淤泥质土层中,该土层饱和、流塑、土质不均匀,夹多层粉砂薄层,含腐殖质和贝壳碎片,具腥臭味,具有层理,局部夹粉砂;中部(▽-8.8m~▽-22.0m)位于(2)-4淤泥质粘土层中,该土层饱和、流塑、土质均匀细腻,呈软粘土状,韧性较大,干强度较高,切面光滑,具有层理,局部夹粉砂,下部(▽-22.0m~▽-23.5m)位于(3)中粗砂层中,该层饱和、中密~密实,分选性差,级配一般,含砾10%~20%,最大粒径20mm~30mm,呈亚圆形,高岭土粉粒充填。

3 桩基的选择方案及设计

本工程采用桩基础,首先选择的两种桩型是PHC预应力管桩和混凝土灌注桩。根据该地质条件以及以往施工经验,预应力管桩的特点桩身质量容易保证,承载力较高,沉降较大;而灌注桩的承载性状和沉降变形效果较好,但由于地下水位较高,中下部存在较厚淤泥层,如果施工不当,容易造成缩颈、断桩等质量问题,使得桩身质量难以保证。因此,最终决定采用PHC预应力管桩作为本工程承载桩。

4 复合载体夯扩预应力管桩工艺技术

4.1 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放线→桩机就位→吊桩→压桩→接桩→压至设计桩顶

4.2 施工放样

①施工轴线必须严格按设计放样并复核后确认,施工现场轴线控制点位置应设在不受打桩作业影响的地方。

②根据设计的桩位图及施工顺序将桩逐一编号,并依桩号对应的轴线、尺寸施放桩位。

③桩位桩放样允许误差1cm,设置的样桩应打入与地面平齐并做好标志,打桩前进行复核。

④施工区附近设4个以上不受打桩影响的水准点,以便控制送桩时桩顶标高,每根桩送桩后均须作标高记录。

⑤开工前会同监理单位复核样桩,做好隐蔽工程验收。

⑥施工时要每压一排桩,复一排样桩,防止压桩挤土对桩位偏差的影响。

4.3 桩机就位

检查桩机工作情况,移动桩机至待施打桩点处,检测并调整桩机垂直度。施工时,应确保桩机平稳,不发生倾斜和位移,为便于准确控制压桩长度及施工中进行观察和记录,应在桩架上标明标高。

4.4 压桩

①压桩机安装就位,按需要的总重量配置压重。

②压桩前认真检查管桩质量,如有质量问题不得使用。

③认真监视压力变化,如有突然上升或下降,应暂停压桩,待处理正常后方能继续压桩。

④详细做好压桩记录,在试桩过程中必须记录每米压桩力变化以及地层变化处的压力值。

⑤严格按施工图和编制的压桩顺序施工,已压过的桩应在桩位编号图上标志以免漏桩。

⑥压桩过程设双向经纬仪成90度或线锤校验压桩的垂直度,确保压桩垂直度偏差以及上下节桩中心线偏差不超过规范要求。

4.5 接桩

本工程采用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焊接法接桩,其工艺要求如下:

①焊接桩插入地下后,要留有0.5m以上置于地面上以方便焊接。

②接桩时,上下节桩的中心线偏差不得大于5mm,节点弯曲矢高不得大于桩长的1‰,且不大于20mm。

③焊接时,上下端头板表面应用钢丝刷清刷干净,要求焊接电流合适、焊缝连续饱满,每个接头焊接时应分三层满焊,且搭接头位置应该错开,以保证焊缝质量。

④焊接完成2-3分钟经自然冷却并由现场监理对焊接质量认可后,方可继续沉桩。

4.6 质量保障措施

1 预应力管桩质量保证措施

①预应力管桩的吊运采用端钩吊法,索具水平夹角不宜小于60度,吊卸时应轻起轻放,严禁抛掷、碰撞。

②施工使用的预应力管桩,其桩身强度必须达到100%,且常压蒸汽养护后在常温下静停7天后方可运输进场。

③管桩运输过程中,支点位置应符合规定要求,并垫以锲形木块以防滚动。

④管桩堆放场地应坚实、平整并有排水措施。堆放时按规格长度分类堆放。

⑤预应力管桩进场后,应根据提供的管桩资料,逐一进行质量验收,不合格的桩坚决予以退回。

2 送桩深度应根据场地标高和设计桩标高计算,使用全站仪监测。在送桩前应对打入桩的平面位置进行测量,并做好实测数据记录,送桩时使送桩器中心线与桩身中心线吻合一致和接触面贴合,送桩时考虑桩身回弹,可在原设计桩顶标高基础上,超送2-3cm,送桩结束即拔出送桩器和及时将桩孔填盖。

3 本工程打桩停压标准控制应根据试桩情况由设计确定。压入桩在进入持力层后,如果压桩力大于桩的极限承载力,而桩长达不到设计桩长时,应及时通知监理和设计单位,研究确定压桩力控制标准。

4 施工过程如遇截桩,应用截桩器或凿子先凿去桩身外表混凝土,再用气割割断主筋,严禁用大锤横向敲击。

5 施工时在有地质钻孔位置选择2-3根桩作为工艺试桩,由设计、监理单位根据试桩情况共同确认桩端进入持力层后最大压桩力控制标准指导施工。

6 压桩过程认真做好记录,主要记录参数为:沉桩时每2米压桩力,送桩时到设计深度时的最终压桩力,桩的垂直度、平面偏位,桩位复核尺寸,桩标高,弯曲度,焊缝情况等。

7 打桩工程质量控制

本工程预制桩打桩质量标准按国家验收规范,打桩时要达到:

①施工选用质量好的预制桩产品。桩制作、吊装、堆放、运输必须符合《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GB13476-2009标准。

②打桩倾斜度偏差不得大于倾斜角正切值的15%。

③桩顶标高允许误差为±10mm

④桩的施工平面位置允许偏差必须符合下表规定:

4.7 特殊情况处理

打桩过程如遇下列情况应及时通知监理及在关单位研究处理。

①初压时桩身严重倾斜;

②压桩过程中压桩力突变;

③压桩过程的挤土作用地桩垂直度或周围构筑物产生影响。

结束语

复合载体夯扩预应力管桩是将载体桩与预应力两者优点进行结合应用,能够保证施工效率的持续提升,强化施工质量。复合载体夯扩预应力管桩能够产生较小的沉降,在地基建设应用范围较广。对复合载体夯扩预应力管桩施工及承载性状进行全面的分析,不断地促进施工建设水平提升。

参考文献:

[1]杨景松.复合载体夯扩预应力管桩施工及承载性状研究[J].河北工程大学,2011,4,1

[2]杨景松,南硕,毕小兵.对复合载体夯扩预应力管桩设计与施工的探讨[J].中国西部科技,2011,1,5

[3]邓友生,孙宝俊,邬忠强.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应用研究及发展前景[J].建筑技术,2013,34(4):263—266

论文作者:夏漫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28

标签:;  ;  ;  ;  ;  ;  ;  ;  

复合载体夯扩预应力管桩在工程中的应用论文_夏漫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