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观察论文_蒲凯

蒲凯

(四川省旺苍县人民医院中医科 四川 旺苍 628200)

【摘要】 目的 探讨在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中医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的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有55例患者,观察组患者给予中医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西医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以及腹痛、嗳气的改善情况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中医治疗的运用可以提高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改善患者腹痛、嗳气等临床症状,消除炎症反应,不良反应相对较少,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运用。

【关键词】 中医治疗;西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竭;炎症反应

【中图分类号】R2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6-0326-02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我国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消化系统疾病,具有易复发、发病时间长、易癌变以及难治愈等显著的特点,患者常伴有食欲减退、恶心、泛酸和胃胀痛、肾虚等临床症状,严重的甚至会发生贫血和消化道出血,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均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应该对更好的治疗方法进行探讨和分析[1-2]。本文选取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的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中医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了探讨和分析,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的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有男性患者64例,有女性患者46例,年龄最大的患者为65岁,年龄最小的患者为24岁,平均年龄为45.3岁,其中轻度患者37例,中度患者49例,重度患者24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疾病严重程度一般情况上没有明显差异,样本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的药物有甲硝唑,每天2次,每次的剂量为400mg,米索拉唑每天2次,每次的剂量为30mg,左氧氟沙星每天2次,每次的剂量为200mg,连续用药1个月。

1.2.2观察组患者给予中医治疗,治疗的药方组成为:石斛 15g、麦冬 15g、生山药15g、白芍 12g、鸡内金 12g、白术 10g、生地 10g、沙参 12g、甘草 6g,有气虚的患者加黄芪,有纳差少食的患者加山楂、茱萸,有大便燥结的患者加麻仁、郁李仁,有夜寐不安的患者加夜交藤、远志,上诉药方用水煎服,每天1剂,分早晚两次服用,连续治疗1个月。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以及腹痛、嗳气的改善情况均进行记录,以供统计和分析。

对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的评定标准为: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检查显示胃粘膜炎症明显改善,肠化生和腺体萎缩恢复正常为痊愈;患者临床症状好转,检查显示胃粘膜炎症改善,肠化生和腺体萎缩恢复为显效;患者临床症状有所变化,检查显示胃粘膜炎症减轻,肠化生好腺体萎缩有所恢复为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无变化,检查显示胃粘膜炎症、肠化生和腺体萎缩无变化或加重为无效,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实验研究中数据的录入和分析运用SPSS18.O统计软件实现。计量资料用 t 比较和检验,其组间构成比较用卡方检验,将P<0.05作为表明实验数据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

2.结果

2.1观察组与对照组各有患者55例,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观察组共有55例患者,经过药物治疗之后患者腹痛、嗳气情况有明显改善的患者有52例,患者腹痛、嗳气等临床症状的改善率为94.5%;对照组共有55例患者,经过药物治疗之后患者腹痛、嗳气情况有明显改善的患者有48例,患者腹痛、嗳气等临床症状的改善率为87.3%,观察组患者腹痛、嗳气等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慢性萎缩性胃炎在中医临床领域属于胃脘病、痞症和胃痛的范畴,认为这一疾病大多是内伤七情、饮食所伤以及外感邪气所致的脾胃虚弱,病理变化相对比较复杂,可以概括为湿热互结、虚实互见、气血同病,病位在为,与脾有着密切的连续,在中医理论上治疗以健脾补肾、补气活血为方向[3]。

在运用中医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所运用的石斛、麦冬、生山药、白芍、鸡内金、白术、生地、沙参、甘草、黄芪、山楂、茱萸、麻仁、郁李仁、夜交藤、远志等药材具有滋养胃上皮细胞和胃粘膜、恢复萎缩的腺体功能、补气血通经络和增强免疫反应以及抑制胃炎发展等作用,可以很好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5]。在本次试验研究中,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以及腹痛、嗳气的改善情况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中医治疗的运用可以提高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改善患者腹痛、嗳气等临床症状,消除炎症反应,不良反应相对较少,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运用。

【参考文献】

[1]叶远松.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22):191-192

[2]董鹏.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效果观察[J].中外医疗.2012,11(11):121-122

[3]张莹.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268例临床观察[J].当代医学.2012,02(07):139-140

[4]陈学堂.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观察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23(08):245-246

[5]程红杰,牛少强.中医药辨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40例疗效观察[J].北京中医药.2010,29(11):851-853

论文作者:蒲凯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1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8/12

标签:;  ;  ;  ;  ;  ;  ;  ;  

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观察论文_蒲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