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犬大规模圈养的要点_狗论文

肉犬大规模圈养的要点_狗论文

肉犬规模化圈养技术要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规模化论文,要点论文,技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肉用犬的选择:

目前世界上狗的种类繁多,据报道大约有850多种,但是世界上却没有一种真正专用肉犬品种。江苏沛县家畜改良站经过多年的探索及杂交育肥试验,筛选出了行之有效的最佳杂交组合,并通过选优汰劣、横交固定的办法选育出了生产性能化优、遗传性能稳定的沛县地方肉狗品系群:苏北黑、苏北青、苏北红、苏北黄。具有体型大、生长快、繁殖率高、适应性强、耐粗饲、易管理等特点。

二、犬舍建筑

犬舍地面最好用水泥铺设,向外有一定坡度,每排犬舍前设有排水沟,以便冲洗粪便,保持地面干燥卫生。犬舍面积不宜过大,一般要求种犬舍实用面积6~8m2,活动场10~12m2,其余犬舍以10m2为宜,内室4m2,活动场6m2,房高18m,犬舍之间隔墙高为1.6m,每舍可养幼犬8~10条。对于综合条件较好的犬场,幼犬及育肥犬可采用笼养法,它具有卫生、安全、节省饲料消耗、减轻劳动强度,充分利用空间,可立体养殖节约场地等优点。笼具尺寸:长100m,宽80~90cm,高80~90cm,笼底网眼以2.5cm×2.5cm为宜。材料可就地取材,用毛竹、木材、塑料、铁笼等,但应价廉、牢固、安全。

三、肉犬的繁殖

犬是季节性繁殖动物,每年只在春、秋两季发情,一般来讲第一次在3~5月份,第二次在9~11月份。每次发情持续时间为5~13天,平均9天,妊娠期58~63天,平均60天,每年可产两胎,胎产仔8~14只。肉犬发情时适时配种应在首次出现血样分泌物后第10~13天或分泌物颜色由红色变为淡黄色后2~3天为宜,为提高受胎率和增加产仔数,配种次数以两次为宜,间隔时间为24~48小时,最好每配一次换一条公犬。

四、饲料选择与加工调制

通常由植物性饲料、动物性饲料和矿物质饲料组成,其营养标准为:蛋白质17~25%,脂肪3~7%,纤维3~4.5%,碳水化合物44~49.5%,钙1.5~1.8%,磷1.1~1.2%以及各种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等。

饲料配比应根据肉犬不同生长发育阶段进行合理搭配,并根据饲料来源,饲喂效果等情况作适当的调整。(参考配方)①幼犬:玉米粉、碎米、小麦粉共40%、豆饼15%、麸皮5%、薯类15%、蔬菜5%、鱼粉、鱼杂、动物内脏共20%、食盐0.3%、微量元素、维生适量。②青年犬:麦粉、玉米粉共50%、麸皮15%、米糠5%、豆饼15%、鱼粉及动物下脚料8%、骨粉3%、食盐、生长素各0.5%、叶菜类适量。③育肥犬:玉米粉、碎米、小麦粉共50%、麸皮20%、米糠10%、豆饼10%(可用菜粕代替5%)、动物油脂、血粉1%、鱼粉4%、骨粉2%、食盐、生长素各0.5%,青饲料2%。

饲喂次数:仔犬及育肥犬每天最少3~4次,青年犬及种犬每天早晚各喂一次,配种旺季,种公犬应加喂一次。日喂料量应根据肉犬体重确定,一般为体重的2.5%。

五、管理要点

①搞好卫生,加强消毒。每天打扫卫生,随时清理粪便,每7~10天对圈舍及饮饲用具彻底消毒一次。饮饲用具消毒可煮沸20分钟,也可用0.1%新洁尔灭液浸泡20分钟,或1∶800威岛消毒液或84消毒液浸泡5分钟,最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②创造条件,保持适宜的温湿度。犬舍标准温度冬季为13~15℃,夏季21~24℃,相对湿度以保持在50~60%为宜。仔狗最适温度应保持在7~14日龄26~29℃,15~22日龄23~26℃。

③加强种犬管理,提高繁殖性能。种公、母犬都应单圈饲养,适量运动。种公犬喂料应营养充足,但容积不宜过大,妊娠后期20天,可每隔几天用温水和肥皂水擦洗乳房,按摩,并用毛巾擦干。种犬平时还应梳毛、刷试,夏天勤洗澡或药液(0.3%杀螨灵或0.4%敌百虫溶液)。

④提高幼犬管理水平,提高成活率。应做到保暖防寒、吃足初乳、固定奶头、细心观察,适当的日光浴及运动。生后3~5天,在晴好无风的日子即可抱出仔狗与母狗一起晒太阳,日晒两次,每次20~30分钟,生后20天即可随母犬到活动场活动。另外,仔犬生活10~15天时,会自行睁开眼睛,切勿强行掰开。

六、定期驱虫与防疫

驱虫:幼犬出生20~25天即可进行第一次驱虫,以后每月驱虫一次。成年后每季度驱虫一次。驱虫前应进行粪便检查(实验室镜检),根据粪检结果选择适当的驱虫药,以提高驱虫效果。

免疫程序:42~45日龄犬瘟热单苗(最好弱毒苗和灭活苗同用)免疫,52~56日龄犬细小病毒单菌免疫,62~65日龄犬三联免疫(犬瘟热、犬细小病毒、犬传染性肝炎)或犬五联免疫(犬瘟热、犬细小病毒、犬传染性肝炎、狂犬病、犬副流感)。周岁后每年免疫注射1~2次三联苗或五联苗。小狗防疫最好以单苗为主。

标签:;  

肉犬大规模圈养的要点_狗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