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企业年鉴编纂的实践与思考论文_解志骞

关于企业年鉴编纂的实践与思考论文_解志骞

解志骞

中铁二十局集团有限公司 710016

摘要:企业年鉴是以年为单位,连续出版,全面、系统、真实记载了企业成立、生产、经营情况的年度‘百科全书’。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和企业法人地位的巩固,我国企业年鉴编纂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一批精品年鉴也不断涌现,成为各大企业的借鉴参考。企业年鉴在编纂中体现了自身的特点,同时要遵循一定的规律,才能在环节众多、周期较长、内容繁杂的编纂过程中提高效率与质量。

关键词:企业;年鉴编纂;实践;框架;价值

引言:年鉴的编纂是企业管理与发展的重要工作,对文化建设、战略部署具有重大意义。其编纂的主要目的是向内部管理人员、职工提供准确地史实资料,让他们能够进一步了解企业的发展趋势。随着年鉴工作体制的不断完善,年鉴所蕴含的价值也被各级管理层、决策层所重视。对此,年鉴的选材应当客观、具体、合理,框架结构保持稳定。

1.企业年鉴编纂的价值及特点

企业年鉴的作用凸显在对企业的重要信息资料进行统计和比较时能够保证齐全性、时效性与权威性,主要价值如下:

一是导向价值和资政作用。企业年鉴属于一年为一册的出版书物,涉及的内容全面、信息量大、资料密度大,一方面能够给企业的民主管理、职工参与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另一方面也为领导者决策提供详细资料,有效控制了重大决策的风险率。

二是历史价值与存史功能。史志性是企业年鉴的本质属性,具备史料积累的作用,特别是重点行业企业和大型国企。

三是学术价值与教化功能。企业年鉴代表了企业的过往、当今与未来,可以详细反映企业各时期、各阶段的发展状况,并且有利于有关人士分析行业的动态变化、对比分析,为企谋划,促进企业的创新管理。与此同时,企业年鉴也是增强形势政策任务教育的有效载体,有助于增强职工对企业战略、愿景、目标任务的理解和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

四是媒介价值与传播功能。企业年鉴是传播企业文化、展示企业形象、对外宣传品牌文化的有机载体。与其他传播媒介相比,年鉴更具客观性,能够让大众实时了解企业经营管理规模与战略计划的详细信息,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并且在编写自身年鉴的同时,可以促使惬意加入到行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步伐中,更好地打造企业文化。

五是实用价值与便览功能。不同企业在编制年鉴时制定的框架与规律不同,都具有特定的编排顺序,划分了一定的类别,稳定性、独特性、针对性和整体性都较强,并且实用、容易浏览,便于查询,为读者全面掌握情况提供了可能。对于企业管理者来说,年鉴可以称得上是‘案头顾问’;对于职工来说,企业年鉴便是‘浓缩后的图书馆’,具有很高的阅览价值。

虽然我国企业年鉴编制体系日趋完善,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其一,时效性不高,在编纂过程中,编纂人员容易受史志意识、官书的干扰,所选择的内容也多于上级工作和会议记录相关,脱离了大众阅读需求,出版的时效性也不高,无法跟进时代的发展。长期以来弱化了企业年鉴的发行市场,淡化了群众对企业年鉴的阅览意识,企业也始终不能科学利用年鉴来达到宣传自身品牌文化与企业信息的目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二,内容单一陈旧。在编纂年鉴时极易受思维定式、固定模式的影响,致使年鉴内容形式单一,局限于刻板的框架之内,读者无法得到有用的信息,大众不能再阅览中深刻了解企业的文化。其三,企业年鉴编纂人员力量薄弱,对年鉴编纂的投资少,一般都只发行于企业内容,用于内部交流,没有充分发挥年鉴的服务功能。

2.优化年鉴编纂的措施

2.1精选精编

编纂人员在选择年鉴的条目时要有一定的目标,明确编纂要求,认真筛选有用信息,确保年鉴的真实性。这就要求编纂人员保持与时俱进的时代意识,在搜集信息时眼光独特、认识全面,以敏锐的嗅觉去寻找能够凸显企业特色、满足时代发展需求的信息与资料,在创新理念的驱动下确定年鉴条目,现实其使用价值与存查价值,对于不能突出新意的表述和数据应当予以摒弃,不得滥竽充数,破坏整体编纂质量。在内容的选择上,要仔细甄别,挖掘潜在意义,并对信息加以精细化加工。避免所编纂出来的年鉴缺乏新意,条目没有条理,甚至内容的叙述失实。要意识到,年鉴不仅代表了企业的整体文化与管理风气,更重要的是传递着党的精神、党的基本战略与仿真,所以编纂人员要具备较高的思想意识,特别是品德应当高尚,做事要负责,为年鉴编纂在一线把好关。编纂人员要透过现象看本质,精加工时注意把握其整体性和规律性,保证条目的更新状态。

2.2强化功能

在编纂年鉴时要注重发挥企服务功能。年鉴的服务功能是朝着不同的方向进行的,基于企业的经济性质、产业性质,核心要务是生产、经营与发展,对此年鉴的服务对象应当始终围绕这三个方面。近年来,以经营生产发展为中心,强化服务功能的企业数量在逐步提升,通过‘位’与‘量’两个方面加以强化。前者突出了经营生产地位,在编制时应当排放在前面,突破以往行政单位定性的排序,稳固经营生产发展不可动摇的中心地位。后者则是在编纂时增加与之相关的信息和篇幅,不管是正在生产的项目还是参与竞标、研发项目都要全面体现在年鉴中,并且用‘正在生产或在建工程’替代原本的‘生产与主要工程’。无论生产项目的大小都要在年鉴中有所体现,要求全书至少有一半是围绕企业的经营生产等内容描写。这种改变不仅能够体现企业的特色,同时反映了企业重视整体发展,对经济社会的贡献与特点。企业的年鉴不仅是服务于企业,更是服务于社会公众。因此在编纂时除了重点关注生产、经营、发展信息,也不能遗漏其他方面有价值的信息,例如党政工作、文化建设等工作,尽量做到平衡,避免造成片面性错误。选材途径可以通过传统书籍的查找、光盘、网络媒体等。同时要扩大发行渠道,达到增加企业影响力的目标,为促进企业的发展而服务。

3.结论

总体而言,面对国内外市场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要保证自己的发展地位,就要在编纂年鉴的过程中增强紧迫感与时代感,大胆处关系、立足服务,打造能够凸显企业文化特色、符合时代特点的新型年鉴,以便更好地向大众传播企业信息,展示企业信息。

参考文献:

[1]谈如何做好企业年鉴的编写工作[J]. 马蓬华. 兰台世界. 2015(S3).

[2]DT时代背景下科技年鉴发展的对策研究[J]. 孙琳,汤淏,严文强,王永超. 天津科技. 2018(04).

[3]企业年鉴编纂工作的体会和思考——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年鉴》为例[J]. 杨天龙.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16(20).

论文作者:解志骞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经济社会论坛》学术版2019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9

标签:;  ;  ;  ;  ;  ;  ;  ;  

关于企业年鉴编纂的实践与思考论文_解志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